- 年份
- 2024(3058)
- 2023(4530)
- 2022(3825)
- 2021(3460)
- 2020(2854)
- 2019(6250)
- 2018(6119)
- 2017(11230)
- 2016(6402)
- 2015(7159)
- 2014(6851)
- 2013(6934)
- 2012(6666)
- 2011(5793)
- 2010(5986)
- 2009(5775)
- 2008(5780)
- 2007(5407)
- 2006(4999)
- 2005(4876)
- 学科
- 济(23247)
- 经济(23204)
- 业(19664)
- 管理(18345)
- 企(14780)
- 企业(14780)
- 农(9967)
- 方法(9001)
- 中国(8831)
- 财(7663)
- 数学(7448)
- 数学方法(7305)
- 农业(7073)
- 制(6677)
- 学(6113)
- 教育(5815)
- 业经(5635)
- 劳(5442)
- 劳动(5424)
- 理论(4911)
- 贸(4825)
- 贸易(4819)
- 务(4760)
- 财务(4753)
- 财务管理(4746)
- 易(4728)
- 银(4715)
- 银行(4705)
- 企业财务(4510)
- 行(4484)
- 机构
- 大学(89227)
- 学院(88080)
- 济(34813)
- 经济(33942)
- 管理(30874)
- 研究(29764)
- 理学(25729)
- 理学院(25433)
- 管理学(24945)
- 管理学院(24776)
- 中国(24616)
- 财(18869)
- 京(18811)
- 科学(17155)
- 江(15943)
- 中心(14957)
- 所(14897)
- 农(14761)
- 财经(14270)
- 范(13130)
- 研究所(13099)
- 师范(12993)
- 经(12850)
- 州(12125)
- 北京(11943)
- 业大(11566)
- 省(11394)
- 农业(11275)
- 经济学(11177)
- 财经大学(10456)
- 基金
- 项目(53510)
- 科学(42193)
- 研究(41171)
- 基金(38931)
- 家(33392)
- 国家(33013)
- 科学基金(28276)
- 社会(26514)
- 社会科(24852)
- 社会科学(24845)
- 省(20631)
- 教育(20198)
- 基金项目(19499)
- 划(17472)
- 编号(17396)
- 自然(17246)
- 自然科(16866)
- 自然科学(16863)
- 自然科学基金(16581)
- 成果(15828)
- 资助(15814)
- 课题(12360)
- 部(12077)
- 重点(12034)
- 性(11315)
- 国家社会(10994)
- 发(10829)
- 创(10828)
- 教育部(10777)
- 项目编号(10770)
共检索到149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庆元 申雁飞
本文对劳动价值论争论的逻辑走向进行了认真梳理,对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进行了认真甄别,认为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核心质点是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或用政治经济学术语通俗地表述的"按劳分配";而私营企业主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问题,则只有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立足于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相统一的原理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生产资料所有形式 生产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庆元 杨静
文章深刻分析了在劳动价值论争论中所凸现出来的、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存在的按劳动分配与按生产资料所有权分配两种不同分配理论的自我冲突,认为无论是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还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中,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基本主张都是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也就是用政治经济学术语通俗地表述的"按劳分配",指出应该在生产方式或劳动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理论基点上求得对社会现实问题科学而彻底的理论解析。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生产资料所有制 按劳分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佟亚辉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文章指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劳动环境、劳动关系、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契机。要保证理论的生机,就必须使理论与变化的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小鲁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沿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此,中国经济理论界的学者们从现实经济现象出发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新的思考和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1)创造价值的源泉是否只是人类活劳动?科学技术以及物化劳动是否也参与价值创造?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种项谭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源泉是经济学价值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反思我国学界关于"什么创造价值"、"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争论基础上,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价值本质是劳动交换中人与人的关系;"相互交换的劳动"创造价值;承认商业劳动创造价值并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则;劳动并非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平行并列的生产要素之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璐
一百多年来 ,西方经济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 ,沿袭了《资本论》一、三卷是否“矛盾”———“转形问题”能否求解———劳动价值论是否“必要”这种由表及里的推进思路 ,论争的实质在于抛弃、还是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今天 ,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百年论争中重新审视中外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 ,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具有的新的意义 ,从而坚定地捍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范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实现体面劳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体面劳动体现以"劳动者为本"的全新理念与劳动价值论一脉相承。体面劳动既是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最新发展。实现体面劳动必须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依靠政府、企业、工会以及劳动者个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使创造价值的劳动活力全面迸发出来,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惠及我国的每一位劳动者。
关键词:
劳动 劳动价值 体面劳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乐群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社会状况虽与马克思所处的社会发生了众多变化,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旧未被动摇。因此,在智能时代,我们应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确分析人工智能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坚定人的主体地位,积极应对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就业问题,顺应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变革,促进经济的稳定向好发展。
关键词:
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 劳动价值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璐
智能革命驱动下的“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等“无人化”生产使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数量不断减少,而企业所获利润却不断增加,所形成的活劳动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却在不断增加的这种“此消彼长”的矛盾,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无人化”生产中的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无人化”生产中人的活劳动始终在场、“无人化”生产中物化劳动的价值转移这几个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可以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依然可以解释“无人化”生产这一经济现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宏图
一、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证主义有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所体现的方法是进化论的。这个表述当然是不甚确切的,但却也道出了马克思方法论的实质:他把社会形成看成是演进的,那么构成社会的一切基质,比如,商品、货币、资本乃至生产方式无一不是演进的。熊彼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文丽红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之一,其诞生已有100多年。100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下,重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进行深入探讨,对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及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当代价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德云
(一)回顾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源头。众所周知、劳动价值论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在马克思之前,其 思想的影子最早可溯源至古罗马时期,在前古典时期的有关价值和劳动价值的论述中最有影响的就是阿圭那的“公平价格”理论。在古典时期,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对劳动价值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不能认识到劳动的两重性,他们的理论不尽完善,如斯密教条及价值定义的二元性等。此外,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也遇到两大矛盾。他本人及其后继者都无法逾越。在穆勒等马克思斥之为庸俗经济学家的修修补补和马尔萨斯等人的攻击下,使得其理论体系最终宣告瓦解。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海龙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挑战。 1.科技革命的挑战。马克思描述的典型生产过程中:资本+活劳动或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他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是靠资本和劳动的增加。但现实的情况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40~60%靠科技创新,而不是靠资本和劳动的增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昌用 章莉
任何社会经济理论都需要有现实性才能确立其地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来自对所处时代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及演绎,在半个多世纪里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不可避免地转变成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良
本文在系统讨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价值形成(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价值抽象与价值转化、价值形成(或创造)与使用价值生产(或财富创造),以及生产性劳动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讨论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分配 马克思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