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2)
2023(10119)
2022(8581)
2021(7667)
2020(6193)
2019(13965)
2018(13625)
2017(24188)
2016(13260)
2015(14682)
2014(14508)
2013(14088)
2012(13451)
2011(12365)
2010(12907)
2009(11812)
2008(11636)
2007(10793)
2006(10047)
2005(9437)
作者
(37684)
(31490)
(31331)
(29481)
(20076)
(15016)
(14066)
(12065)
(12007)
(11442)
(10796)
(10659)
(10320)
(10170)
(9741)
(9721)
(9254)
(9227)
(9096)
(9048)
(8270)
(7894)
(7547)
(7386)
(7358)
(7167)
(6994)
(6994)
(6458)
(6358)
学科
(53536)
经济(53473)
(42086)
管理(39967)
(33139)
企业(33139)
中国(21854)
地方(19625)
(19021)
技术(18381)
业经(15650)
农业(13453)
技术管理(12867)
方法(12343)
(11883)
银行(11867)
(11808)
(11620)
(11289)
金融(11289)
理论(11013)
(10949)
地方经济(10764)
(10663)
教育(10655)
(10219)
数学(9401)
数学方法(9232)
(9199)
贸易(9182)
机构
学院(183918)
大学(179233)
(73100)
经济(71298)
研究(67300)
管理(67200)
理学(55452)
理学院(54771)
管理学(53920)
管理学院(53546)
中国(51702)
(39707)
科学(39081)
(34696)
(33755)
(33022)
中心(31196)
研究所(29905)
(29659)
(28516)
师范(28272)
(26784)
北京(26221)
财经(25477)
(24889)
业大(24393)
(23756)
技术(23647)
(22799)
农业(22153)
基金
项目(113824)
研究(91423)
科学(89933)
基金(76573)
(65523)
国家(64781)
社会(56227)
科学基金(55513)
社会科(53152)
社会科学(53144)
(49666)
教育(43547)
(40085)
基金项目(39921)
编号(38700)
成果(32719)
自然(32317)
自然科(31575)
自然科学(31569)
(31247)
自然科学基金(31028)
(29996)
课题(29940)
资助(29595)
创新(26914)
重点(26386)
发展(25716)
(25226)
(24959)
(23629)
期刊
(96779)
经济(96779)
研究(63622)
中国(53612)
教育(37938)
管理(30136)
(29879)
(25898)
学报(24805)
科学(24583)
(22666)
金融(22666)
技术(20298)
农业(20039)
大学(19827)
业经(18738)
学学(17779)
经济研究(14382)
财经(12486)
科技(12120)
问题(11987)
职业(11723)
(11505)
论坛(11505)
图书(11207)
(11012)
(10941)
技术经济(10006)
(9518)
商业(8874)
共检索到315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文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杰出创新人才。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不仅反映了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更对整个社会和教育界提出了反思和改革的要求。本文从"钱学森之问"所引发的讨论入手,探究疑问背后之实质,最后从国家政策引导、按教育规律办学、用人机制保障三个层面提出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大良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一生功勋卓著。他在长期的高科技实践中,十分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学科专业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了大批科技帅才、将才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人才。钱老一生心系教育,一直与国内外的教育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钱老对教育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德忠  
创新人才培养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工程。本文回顾了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对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制约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并从强化创新观念、对高校进行科学分层与定位、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创新人才培养规模等方面提出初步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彦杰  
医学独立学院为地方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人才,但是在我国经济产业格局变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医学高等教育体系也必然重新整合,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能否适应时代要求,决定着医学独立学院的命运。特别是在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虽然医学独立学院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的疑问与困惑,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破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祥武  
技能型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出发,职业教育必须肩负起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是一项艰巨工程,必须要形成政府、企业、职业学校共同努力的建设格局,要创建开放的创新教育环境,注重教育各领域及教育教学内部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多元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动力和潜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绪培  
一、纠正被颠倒的教育节奏当前,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口号的导向下,教育的功利性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教育如果只是为了追逐功利,就不再高尚,同时也失去了灵性,显得庸俗。如今的孩子学得太苦,而且几乎是越小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明睿   欧阳奕滨   侯永雄  
以国家战略方向、人才素质要求与企业发展需要为着眼点,挖掘“人工智能+”与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相契合的内在逻辑。基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人工智能+”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有针对性地从育人生态构建、课程体系完善、专创融合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优化5个方面提出发展策略,致力于推动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晨  马树超  
探索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不仅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整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理  韦成龙  
动力机制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深层次问题,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是突破既有人才培养模式赖以延续的利益格局,打破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解放教育生产力,通过重塑高校社会利益关系构建导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继刚  李小北  
如何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四川大学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离校后,重新审视和研究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力图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建立和完善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新跃  董世洪  周金其  魏玲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客观依据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证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推进和加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数以千万计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综观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二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要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的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建伟  
当今的大学教育在不断走向知识化、学科化、专业化和体系化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一种值得特别注意的倾向,那就是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当然,教育应当遵循自身发展的逻辑,同实际的生活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它不应当同化于生活,而应当高于生活。否则,大学就失去其应有的思想和精神高度。但是,教育又不能脱离生活,因为生活乃教育之根。教育应当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获得更好的生活。如果教育不能及时从生活中汲取创造的灵感和营养,不能引领生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温志强  滑冬玲  郝雅立  
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是社会转型时期实现"十三五"规划、推行"人才+"模式的重要瓶颈。以全国享有创新型人才称号的群体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6位人才为样本,借助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多角度问卷调查和多层次数据分析,发现"六重六轻"的人才培养问题。在调研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现实,指出当前阶段人才培养中缺乏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整体平台、创新人才服务机构和创新人才合作平台,缺乏战略性产业链专项人才工程,境外培养渠道少等困境。为此,提出树立"大人才"观念,成立创新人才服务中心和创新人才工程评测研究院,研发设计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平祥  
通过分析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创新教育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论述了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工作实践,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积极推进考试内容、方法以及管理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具体做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