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2)
2023(8119)
2022(6854)
2021(6127)
2020(5138)
2019(11481)
2018(11273)
2017(21285)
2016(11278)
2015(12575)
2014(12376)
2013(12313)
2012(11688)
2011(10813)
2010(11001)
2009(10373)
2008(9841)
2007(9130)
2006(8554)
2005(7941)
作者
(32461)
(27177)
(27054)
(26277)
(17372)
(12856)
(12412)
(10521)
(10170)
(9779)
(9677)
(8969)
(8966)
(8846)
(8843)
(8444)
(8046)
(7808)
(7763)
(7506)
(7167)
(6611)
(6568)
(6472)
(6162)
(6098)
(5885)
(5795)
(5487)
(5486)
学科
(65853)
经济(65790)
管理(28786)
(22928)
(21697)
税收(20242)
(20079)
地方(17655)
方法(17605)
(17081)
企业(17081)
(16112)
数学(15638)
数学方法(15547)
中国(14912)
(14411)
贸易(14407)
(14075)
(13547)
(12592)
(12569)
地方经济(12561)
业经(10845)
(10284)
(9200)
农业(8942)
财政(8671)
(8401)
金融(8394)
(8134)
机构
学院(162112)
大学(160707)
(78669)
经济(77174)
研究(61554)
管理(53928)
中国(47038)
理学(45023)
理学院(44500)
管理学(43776)
管理学院(43483)
(41681)
科学(34532)
(33401)
(31651)
财经(30812)
研究所(27959)
(27734)
经济学(26624)
中心(26538)
(26518)
(25017)
经济学院(23812)
(22274)
财经大学(22273)
北京(21409)
(20526)
业大(20362)
(20301)
(20108)
基金
项目(99034)
科学(76717)
研究(75180)
基金(70947)
(61744)
国家(61262)
科学基金(50928)
社会(49773)
社会科(47233)
社会科学(47224)
(38174)
基金项目(35960)
教育(32888)
(31307)
编号(30211)
资助(29388)
自然(28781)
自然科(28097)
自然科学(28084)
自然科学基金(27546)
成果(26230)
(23030)
重点(22352)
国家社会(21819)
(21652)
课题(21619)
(20568)
(19858)
发展(19292)
(19042)
期刊
(96907)
经济(96907)
研究(60708)
中国(34835)
(32061)
学报(25234)
(23670)
管理(20854)
科学(20780)
大学(18994)
学学(18146)
经济研究(18049)
(15955)
财经(15785)
(15757)
金融(15757)
(15718)
教育(15716)
农业(15527)
技术(13981)
税务(13970)
(13770)
业经(13026)
(12730)
问题(12669)
国际(11971)
世界(9413)
技术经济(8852)
统计(8486)
经济问题(7560)
共检索到271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楠楠  刘文慧  
当前,我国税收征管实践中税务争议数量增多且日益复杂化,纳税人权利救济成为保障税务部门公正执法的重要路径。然而,我国纳税人权利救济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纳税人行政复议权和行政诉讼权保障不充分。基于此,本文从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一是提出"清税前置"和"复议前置"规则下纳税人权利救济体系的维权阻碍及其成本,并基于"当事人主义"提出改革路径;二是基于审查范围和审查力度提出纳税人权利救济体系低效及其修正的逻辑机制;三是从审理机构设置与案件事实查明的难易程度等视角分析纳税人权利救济裁判结果的质量与公信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俞丽伟  付慧姝  
构建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是完善我国税收法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提高税款征收效率的有效途径。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可以从宪政角度和经济学角度加以分析。要完善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就要树立纳税人本位的权利义务观,完善宪政视野下的纳税人权利,落实纳税人的各项权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宝熙  林高星  
纳税人权利既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赋予纳税人,也可以通过行政规定的方式赋予纳税人,相应地,纳税人权利既受到行政制度的保护,也受到法律制度的保护,实体权利主要由法律保护,程序权利大多受到二者的共同保护。只有行政模式和立法模式的有机结合才能构筑保护纳税人权利的互补的、广泛的体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乔博娟  
随着我国纳税人权利意识的逐渐觉醒,纳税人权利保护及其救济途径备受关注。然而无救济即无权利,基于税务纠纷案件频发的现实,应突破当前纳税争议解决困境,减少税务争讼诉累,重铸纳税人权利救济体系。值此《税收征管法》修法之际,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纳税人保护理念,擎征纳双方利益平衡之原则,实现纳税人自由选择税务行政复议或税务诉讼,以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及救济保障水平,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秀萍  
近年,保护纳税人权利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保护纳税人权利,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也顺应了这一潮流,比修订前扩大或新增了关于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和条款,在税收立法上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是,有些条款在实践中尚未能很好地采取措施落到实处,许多国家已有的纳税人权利保护规定在我国目前仍然欠缺,这些都值得研究探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陈红彦  张耀斌  
我国的税收情报交换制度在保护纳税人权利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由于"商业秘密"和"隐私"等概念的模糊性,加之纳税人主张权利的路径不清晰,主张权利的规范性文件法律位阶较低,导致纳税人很难实际对权利进行救济。为此,应通过在《税收征管法》中新增条款或者制定具有法律层级的《国际税收合作施行法》,明确引入纳税人的知情权、纳税人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权、争议期间暂停税收公权力的权利以及国家赔偿权,加强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和救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建平  
社会契约是纳税人权利形成的法理基础。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是纳税人基于让渡自身合法财产所有权而在整个税收活动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它包括参与税收立法权,公平、合理负担税收的权利,依法负担税收的权利等14项基本权利。纳税人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延伸,财产权是整个纳税人权利展开的核心。高度重视纳税人权利的保护,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保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权利是现代社会制度的一个结构性要素,只有尊重纳税人权利,才能强化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真正实现依法治税。只有行政模式和立法模式的有机结合才能构筑保护纳税人权利的互补的、广泛的体制。因此,应该通过立法,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和规范政府行为,为纳税人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增加政府支出的透明度,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和公平程度,切实保障纳税人的权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潘文轩  
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改革正面临两难困境:现行的个人制因公平性不足而亟待改革,但具有公平性优势的家庭制则存在税收非中性、征纳成本较高、税基易缩小等弊端;同时,目前实行家庭制还面临可行性方面的诸多瓶颈与困难。化解上述困境的改革出路为:将引入家庭制、建立个人与家庭混合并存的纳税单位模式作为长期目标,在促使家庭制实施条件不断成熟的基础上,采取渐进方式稳步推进改革,妥善解决好确定家庭纳税地点、减少家庭制负面影响、合理设计税前扣除等问题。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岩  靳东升  李秉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汪沙莉  丁莎莎  
传统税收理论认为税收是国家利用政治权力强行参与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法理念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国家绝不是只有征税的权力而不需要履行任何义务,纳税人也不是只有纳税的义务而不享受任何的权利。本文从这个基点出发,解读纳税人权利的内涵,分析现阶段我国应加强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原因,研究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武丽  肖钢  
一、纳税人权利概念的诠释对纳税人权利概念的诠释是研究纳税人权利问题的前提,在我国税收学和税法学领域中,对于纳税人权利概念的使用,在事实上一直存在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微观层面的纳税人权利概念,是指纳税人根据税法的确认和规范,在履行纳税义务时,法律对其依法可以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辉  
在公私融合的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税收已从汲取工具转变成经济国家嵌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合机制,国家亦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将征税职责演化成公共事务。因此不能在国家和纳税人两极对立的思维下空谈纳税人权利保护,而应寻求两者在税收法律关系乃至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背景中实现平衡的方案。应加强税制立法的民主性、科学性和法治性从而在根本上保障纳税人税权,鼓励税法执行的公私融合并在税收征管中强化激励措施,改革税收纠纷处理机制、推进纳税人公益诉讼建设以促进纳税人权利的自我适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