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6)
- 2023(10280)
- 2022(9188)
- 2021(8701)
- 2020(7331)
- 2019(17033)
- 2018(16952)
- 2017(32632)
- 2016(17853)
- 2015(20014)
- 2014(19975)
- 2013(19671)
- 2012(17934)
- 2011(15989)
- 2010(15877)
- 2009(14334)
- 2008(13790)
- 2007(11762)
- 2006(10131)
- 2005(8662)
- 学科
- 济(69475)
- 经济(69406)
- 管理(50218)
- 业(46442)
- 企(39245)
- 企业(39245)
- 方法(33886)
- 数学(29383)
- 数学方法(29006)
- 农(17806)
- 学(17015)
- 中国(16634)
- 财(15897)
- 业经(15118)
- 地方(14220)
- 理论(12290)
- 和(12213)
- 农业(12005)
- 环境(11476)
- 贸(11472)
- 贸易(11468)
- 易(11111)
- 技术(10958)
- 制(10608)
- 务(10504)
- 财务(10443)
- 财务管理(10421)
- 教育(10112)
- 划(10022)
- 企业财务(9864)
- 机构
- 大学(248722)
- 学院(247445)
- 管理(101638)
- 济(92187)
- 经济(90033)
- 理学(88838)
- 理学院(87855)
- 管理学(86295)
- 管理学院(85877)
- 研究(81649)
- 中国(58099)
- 科学(53863)
- 京(53590)
- 所(41000)
- 农(40215)
- 财(40012)
- 业大(39831)
- 研究所(37893)
- 中心(36524)
- 江(34109)
- 北京(33956)
- 范(33736)
- 师范(33452)
- 财经(32923)
- 农业(31540)
- 院(30214)
- 经(29934)
- 州(28390)
- 师范大学(27180)
- 技术(26684)
- 基金
- 项目(178377)
- 科学(138848)
- 研究(129370)
- 基金(127361)
- 家(111291)
- 国家(110367)
- 科学基金(94460)
- 社会(78652)
- 社会科(74327)
- 社会科学(74304)
- 省(70612)
- 基金项目(68830)
- 自然(63275)
- 自然科(61727)
- 自然科学(61710)
- 自然科学基金(60545)
- 划(59517)
- 教育(59278)
- 编号(53634)
- 资助(52631)
- 成果(42476)
- 重点(39754)
- 部(38405)
- 发(37550)
- 课题(36672)
- 创(36654)
- 科研(34221)
- 创新(34104)
- 项目编号(33019)
- 大学(32897)
共检索到344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哲 潘会堂
园林植物不仅有利于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而且可以创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植物景观的评价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概述了近年来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美景度评价法(SBE),人体生理心理指标测试法(PPI),审美评价测量法(BIB-LCJ)和语义分析法(SD)的评价特点及其在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中的应用。提出了5种评价方法适用的绿地类型,指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前景及价值。
关键词:
园林学 园林植物景观 评价方法 综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东芹 杨学军 许东新
选择了若干对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体现整体性与和谐性要求 ,定量指标主要体现景观多样性要求 ,建立整体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 )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定性指标的量化 ,以及采用Simpson指数公式计算景观多样性的定量指标值 ,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结果认为 ,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园林植物景观或其他城市人工植物景观的分析评价 ,尤其是适合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预评价及其多方案选优方面的应用。表 3参 9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模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方舒丽 张明如 孟勐 章琳 王欣
中国古代书院的环境普遍追求园林化,其中植物是书院满足学、居与游等功能所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书院的自然之景、人工之景以及文化层面综合分析浙江传统书院园林植物景观,旨在还原浙江传统书院的园林实景。浙江传统书院园林植物景观以自然之趣、人工之巧、文化之雅为特征,形成了书院特有的空间环境和文化氛围,其"寓教于景,环境育人"的设计思想对于现代校园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园林学 传统书院 浙江 植物景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蕾
简要介绍中国寺庙园林的发展历史和寺庙园林造景植物的基本类型,总结营造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基本原则:使用僧众喜爱的植物,宣扬佛门的教义;遵循“多样统一”的原则,精心培植;掌握植物的生态特性,做到“适地适树”。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寺庙园林 植物景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晓刚 林辉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利用园林植物营造视觉艺术效果,它还包含更深更广的意境涵蕴。通过园林植物"形、色、香、影、声、文"六种特有气质和品格,阐述城市园林植物景观意境营造途径,具体营造思路大体可归纳为:"勾画形境显品格"、"意调色境添气氛"、"暗含香境酿神情"、"平添影境悟奥妙"、"隐听声境惊绿魂"、"巧将文境胜无言"。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景观意境 营造手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齐安国 乔丽芳 李保印
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并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要素层指标植物与生境的和谐性权重值最高,色彩搭配权重值最低;指标层形式美权重值最高,时空美权重值最低;样点中植物景观综合品质达到Ⅰ级的有3个(占15%),达到Ⅱ级有14个(占70%),达到Ⅲ级有3个(占15%)。该评价方法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园林植物景观质量评价的准确性。
关键词:
园林植物景观 评价 AHP 河南新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 袁洪波 戴思兰 吴丽娟 于凌霄 周义
植物物候相的周期性更替引起植物外貌的显著季节性变化,是植物景观规划过程中可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规划者根据不同植物季相变化的独特之处,将植物造景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相统一,从而再现植物配植的自然之美。本文根据北京百旺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及通州区的奥体公园、生态公园、西海子公园等地植物配植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园林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的特点,对其栽植的树种资源进行分类总结,并对代表性群落的生态效益与人文效益进行分析,在植物景观配置与应用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今后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北京 公园绿地 季相变化 生态效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江菡 刘家琳
华南地区园林植物在景观空间营造上与华北有很大的不同,以厦门市为例,对厦门市常用华南植物配植过程中的空间构成进行分析和植物材料调查筛选,总结出华南地区植物造景过程中影响其空间营造的基本要素,为华南地区植物空间的设计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
华南园林植物 空间营造 植物造景 厦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君 苏雪痕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林植物景观为园主提供了可以寄心林泉丘壑的退隐的生活场景,从南朝到明清,历代园主一直力求体现山林意趣.该文从中国古代文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郊野墅园及城市宅园山林意趣的营造手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林植物景观,不仅艺术地再现了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山林植物景观,隐逸,意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文桥 李庆卫 陈洁
成都的蜡梅产业观光园是全国成功的蜡梅产业示范区。因此本文以幸福梅林植物景观营造为例,分析其植物景观特色,并对其植物景观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蜡梅 蜡梅产业观光园 植物景观 幸福梅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修清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风景园林建设通常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整体形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因素。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风景园林建设的水准也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造就出一批高品质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
关键词:
植物景观设计 城市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建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孟玺
人们往往论及地质地貌条件形成的泰山之雄,气候水文条件形成的泰山之奇,文化历史条件形成的泰山之荣,其实,还应充分注意到植被条件所产生的泰山雄中显秀、奇中有灵、荣中藏妙的特色。 历史上的泰山,植被极为茂密,“朱樱满地,古木参天”,“凌汉峰南竹树森森,未风先鸣”。明、清以来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经大力绿化,如今植被覆盖率已达90%以上,“岱宗夫如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邵锋 宁惠娟 包志毅 侯维微
为对杭州太子湾公园植物景观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在调查杭州太子湾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基础上,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类植物景观(滨水、复层混交、园路、建筑及小品旁和色叶)作为评价样本,摄取样本照片作为评价媒介,选择49位评判人员参与评价,运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的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受过园林专业教育的学生组对植物景观的评价结果与专家组、非专业学生组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538~0.752,P=0.000~0.047<0.050),园林专业学生可初步选为预测植物景观评价的评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新果 张启翔
【目的】探究园林植物嗅景即植物气味及其引发的园林环境多维度交互感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园林植物相关的嗅觉、视觉及嗅视觉交互刺激对人体生理与心理反应的影响差异,为园林植物嗅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以西北地区常见四类园林植物气味及其对应园景的全景影像为刺激材料,以31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虚拟仿真实验室内用NeuroSky脑波测试仪、OMRON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以及VISHEEW多参数生物反馈仪测定生理指标,采用状态焦虑量表以及嗅景情绪量表评估由嗅景引发的情绪以及对整体环境的感知程度。对于生理指标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具显著差异的指标后,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各试验刺激因素与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各指标与不同刺激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筛选出的指标数据两两比对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事后检验。心理指标中,对状态焦虑量表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LSD事后检验,针对嗅景情绪量表中各组形容词选项的平均分数据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生理测量结果显示1)在嗅觉刺激组中,青草、油松和月季组在刺激前后的α、β脑波振幅以及皮电(SC)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嗅闻松树气味使得α、β脑波振幅下降最大(松树气味组Δα=-24%,Δβ=-19.8%),而嗅闻月季气味后皮电值降幅最大(月季气味组ΔSC=-13.3%)。2)大多数试验组的视觉刺激引发α、β脑波振幅以及皮电显著升高,其中观赏月季景象使得α脑波振幅上升最大(月季视景组Δα=76.3%),观赏桂花景象使β脑波振幅和皮电均上升最大(桂花视景组Δβ=92.7%,ΔSC=90.8%)。3)月季和桂花的嗅视交互刺激引发α、β脑波振幅均显著升高,4种植物景观的嗅视交互刺激引发皮电均显著升高,其中边闻边看月季使α、β脑波振幅上升最大(月季嗅视组Δα=29.7%,Δβ=39.6%),边闻边看桂花使皮电升幅最高(桂花嗅视组ΔSC=22.6%)。心理测量结果显示,嗅视交互比单一嗅觉刺激更易增强受访者对环境的正向心理感知,如“吸引力”、“独特感”和“协调感”。【结论】与园林植物嗅景相关的嗅视交互作用可使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放松。嗅视交互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中表现出折中效应,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中表现出累加效应,并可普遍增强人们对环境的正向心理感知。未来园林植物嗅景设计应从多维度感知交互视角出发,充分发挥其健康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翁殊斐 朱锦心 苏志尧 袁喆 郜春丽
【目的】评价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揭示其营建规律,为植物造景和景观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4个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单元(100 m2)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单元的景观质量进行评价,探寻2种景观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相关性,并引入聚类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植物景观单元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多度和岭南特色滨水植物景观特征。【结果】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景观美景度值(Y_(SBE))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景观质量值(Y_(AHP))的排序差值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