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8)
- 2023(14756)
- 2022(12755)
- 2021(12213)
- 2020(9976)
- 2019(23172)
- 2018(22900)
- 2017(43149)
- 2016(23262)
- 2015(26524)
- 2014(26497)
- 2013(26332)
- 2012(24407)
- 2011(22229)
- 2010(22173)
- 2009(20424)
- 2008(19652)
- 2007(17038)
- 2006(15111)
- 2005(12949)
- 学科
- 济(95954)
- 经济(95850)
- 管理(63197)
- 业(61248)
- 企(46183)
- 企业(46183)
- 方法(42352)
- 数学(36483)
- 数学方法(36112)
- 农(35139)
- 中国(28948)
- 农业(23497)
- 业经(22260)
- 地方(20395)
- 财(20177)
- 学(20133)
- 贸(18026)
- 贸易(18015)
- 易(17555)
- 制(16930)
- 和(15856)
- 环境(15578)
- 理论(15171)
- 技术(14747)
- 发(14076)
- 银(13775)
- 银行(13741)
- 行(13212)
- 融(13130)
- 金融(13127)
- 机构
- 大学(333241)
- 学院(331702)
- 济(133275)
- 管理(132300)
- 经济(130385)
- 研究(115390)
- 理学(114636)
- 理学院(113305)
- 管理学(111471)
- 管理学院(110858)
- 中国(87086)
- 京(72566)
- 科学(72260)
- 财(57352)
- 所(57105)
- 农(55592)
- 研究所(52492)
- 中心(52130)
- 业大(49139)
- 范(46888)
- 江(46830)
- 财经(46636)
- 北京(46602)
- 师范(46536)
- 经(42563)
- 农业(42555)
- 院(41734)
- 经济学(39610)
- 州(38573)
- 师范大学(37887)
- 基金
- 项目(229798)
- 科学(180981)
- 研究(170587)
- 基金(166954)
- 家(145150)
- 国家(143937)
- 科学基金(123270)
- 社会(107770)
- 社会科(101881)
- 社会科学(101857)
- 基金项目(89369)
- 省(87815)
- 自然(78880)
- 自然科(76912)
- 自然科学(76895)
- 教育(76538)
- 自然科学基金(75494)
- 划(74100)
- 编号(69821)
- 资助(68258)
- 成果(56694)
- 部(51109)
- 重点(50767)
- 发(49854)
- 课题(47418)
- 创(47255)
- 国家社会(44569)
- 创新(44044)
- 教育部(43692)
- 科研(43294)
- 期刊
- 济(147572)
- 经济(147572)
- 研究(97024)
- 中国(65692)
- 农(53961)
- 学报(51855)
- 科学(50451)
- 管理(45642)
- 财(40331)
- 大学(39199)
- 农业(37483)
- 教育(37281)
- 学学(36336)
- 技术(27430)
- 融(26531)
- 金融(26531)
- 业经(25570)
- 经济研究(22449)
- 财经(21545)
- 图书(20651)
- 问题(19775)
- 业(18414)
- 经(18413)
- 科技(18038)
- 资源(17880)
- 版(15824)
- 理论(15636)
- 技术经济(15390)
- 贸(14647)
- 世界(14625)
共检索到486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成升魁 陈远生 蒋依依 李佳
我国科技旅游的发展使得以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为代表的园区类科技旅游资源的研究受到关注。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学园区拥有科普场馆、实验室、仪器/设备、野外台站、科技名人和科技活动等类型的科技旅游资源。通过对444份有效问卷的分析,获取了我国公众对待科技旅游的整体态度、对园区类科技旅游资源的感兴趣程度等数据。对统计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后,认为我国现阶段科技旅游的产业地位不高;我国公众对科技旅游资源的感知存在明显的学科偏好;公众对园区型科技旅游资源普遍感兴趣;我国公众对活动型科技旅游资源也存在明显偏好;科学家为代表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科技旅游 科学园区 中国科学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俊 陈远生 成升魁 蒋依依 李佳
以国外人工科技场馆和产业科技园区旅游的发展为背景,综合考虑我国科技旅游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开展科技旅游的现状,分析了园区开展科技旅游的市场基础;提出中国科学院科技园区开展科技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由园区观光、会议旅游、修学旅游、科技名人旅游、科技场馆游、科研场所游和事件旅游构成;并针对当前中国科学院科技园区开展科技旅游所面临的5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科学园区 科技旅游 中国科学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楠 乔光辉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展现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的最好形式,是一种旅游市场开发可以持续享用的资源。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为内容,对奥运会举办前和举办后的北京旅游形象进行了动态比较的实证分析。通过旅游者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的数据分析发现: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有5个因子,即现代型、时尚型、活力型、便利型、安定型;旅游认知形象有4个因子,即旅游品质、景色与方便性、魅力性、舒适环境。通过t-test检验发现入境游客对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均高于奥运会举办前,并且旅游感知形象的变化大于旅游认知形象的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乾 付俊
游客感知是客观全面评价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以浙江古村落为例,针对古村落旅游资源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基于游客感知设计调查问卷,在专家知识和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构建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可提高古村落旅游资源环境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参考。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评价 游客感知 古村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秋芳 杨新军 王军伟
选取西安国内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合图法(co-plot)综合游客的特性和游客造访的景点(区)特征对西安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结果发现西安旅游资源划分成四大类,属于同一类的旅游资源在游客旅行特征和资源特性方面存在共性,各类之间的旅游资源在此两方面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构建了西安的游客旅游空间模型。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合图法在图形展示上具有传统多元统计方法不具有的优势,同时,基于游客和资源的综合分析为旅游资源分类和旅游空间模型的认识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丹林
凭借新疆旅游资源开拓日本游客市场张丹林新疆大学地理系DevelopingJapaneseTourismMarketbyMakingUseoftheTourismResourcesinXinjiangProvince¥byZhangDanlinAbst...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逸 陈欣诺 保继刚 谈可歆
当前旅游研究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感知差异性和满意度影响因素方面探讨不足。文章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抓取自然和人文类各9个旅游景区的游客在线评论,探索游客对于两类旅游资源的评价的情感画像的特征和差异。研究发现,虽然游客对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核心吸引物均十分关注,但是在所关注内容的结构上呈现出较大差异。游客对自然资源的情感表达的结构较为集中,关注点较少,而对于人文资源的情感表达结构则较为分散,关注点较多。从具体差异程度来看,游客对自然景区的价格、交通和旅游服务相当敏感,但对人文资源的敏感点在于完整性和环境氛围。文章揭示了旅游资源的属性差异对其评价的重要影响,有助于不同资源类型的景区管理者更好地开展旅游营销和战略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妍 李晓琴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资源评价大多从资源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游客的感知情况进行分析的案例较少。文章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分析震后四川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及满意度。研究表明",自然景观"和"大熊猫"是综合得分最高的因子;通过期望值与感知值的求和,发现震后四川旅游资源的综合吸引力仍然较强;基于期望差异理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测试游客满意度,结果显示,游客对震后到四川旅游的整体满意度不高,均低于期望值,"环境卫生"、"交通便利程度"和"服务及管理"的差值最为明显;运用IPA分析法,进一步说明环境、交通及服务是震后四川旅游业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游客感知 震后四川 旅游资源评价 满意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松涛 关忠诚
本文提出科技人才求学机构矩阵,用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表征科技人才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流动。研究科技人才求学期间在不同类别高校之间的流动情况,发现不同高校的科技人才培养水平的层次。根据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利用各省区的地理坐标数据将科技人才之间的流向与流量展现在地图上,呈现出不同省区市之间科技人才在求学期间的流动状况。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教育经历 科研履历 杰出青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萌 高鹏
文章以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激励为研究对象,根据中科院青年科技人才问卷调查显示的激励现状和存在问题,归纳出青年科技人才作为知识型员工的主要特征,通过借鉴国外科研院所对青年科研人才激励的政策,提出青年科技人才激励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青年科技人才 激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文颖 银锋
红色旅游是旅游产业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VR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以八一起义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对南昌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不足、VR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VR助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借助商业化运作、内容精良的VRAR数字技术广告、教育意义深刻的VR研学旅游产品、针对现有馆藏重要文物开发出的VR讲解视频和大型付费VR战争体验馆等手段不仅可扩大八一起义纪念馆旅游的活动内容,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提高游客的创新动力,使游客身心真正受到触动和教育,而且拉伸了旅游产业链,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VR 红色旅游 八一起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杜俊瑶 彭华东
本文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广州花都为实证,探知旅游地形象对游客感知的影响。研究显示,前往花都地区旅游的人士对花都的整体形象主要聚焦于"广州山水之城""国际空港门户""商务会展之所""汽车产业基地""岭南文化名地"5个方面。根据研究发现,花都的总体形象存在形象感知不突出与交通不便利等问题。因此,花都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就此提出了提升花都旅游地形象的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地区提升旅游地形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地形象 形象塑造 感知 游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晓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乡村休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文章从乡村休闲旅游产生的原因、推动力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乡村环境及民族文化是乡村休闲旅游大规模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城乡统筹的高度重视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为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文章对游客感知理论进行了分析,旨在从游客的视角出发,指导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运用感知价值的理论对游客的需求进行多维度的具体化分析。以此为基础,文章对鄢陵县休闲旅游进行了分析,从樱桃观光采摘游、花都赏花踏青游、花乡农家游和品陈化店茶游4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对于乡村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晓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乡村休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 文章从乡村休闲旅游产生的原因、 推动力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发现乡村环境及民族文化是乡村休闲旅游大规模发展的根本原因, 而经济的快速发展、 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城乡统筹的高度重视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 为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 文章对游客感知理论进行了分析,旨在从游客的视角出发, 指导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 运用感知价值的理论对游客的需求进行多维度的具体化分析。 以此为基础, 文章对鄢陵县休闲旅游进行了分析, 从樱桃观光采摘游、 花都赏花踏青游、 花乡农家游和品陈化店茶游 4 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