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4)
- 2023(12305)
- 2022(10370)
- 2021(9196)
- 2020(8300)
- 2019(19055)
- 2018(18953)
- 2017(36756)
- 2016(20024)
- 2015(22430)
- 2014(22635)
- 2013(22751)
- 2012(21107)
- 2011(18866)
- 2010(19369)
- 2009(18414)
- 2008(18404)
- 2007(16733)
- 2006(14483)
- 2005(13160)
- 学科
- 济(92415)
- 经济(92317)
- 业(85485)
- 企(75691)
- 企业(75691)
- 管理(72027)
- 方法(46018)
- 数学(37622)
- 数学方法(37163)
- 农(28895)
- 业经(27982)
- 财(27943)
- 中国(20718)
- 农业(20718)
- 务(20337)
- 财务(20299)
- 财务管理(20271)
- 企业财务(19141)
- 制(17731)
- 技术(17574)
- 贸(16768)
- 贸易(16760)
- 和(16242)
- 易(16226)
- 理论(15683)
- 地方(15203)
- 学(14706)
- 策(14564)
- 划(14511)
- 体(12175)
- 机构
- 学院(296921)
- 大学(292400)
- 济(125299)
- 经济(122799)
- 管理(121385)
- 理学(104466)
- 理学院(103470)
- 管理学(101668)
- 管理学院(101137)
- 研究(93290)
- 中国(74021)
- 京(60951)
- 科学(57552)
- 财(57340)
- 农(54828)
- 所(48190)
- 江(45975)
- 财经(45688)
- 业大(45442)
- 中心(43954)
- 农业(43548)
- 研究所(43478)
- 经(41336)
- 北京(38209)
- 经济学(37344)
- 州(36361)
- 范(34594)
- 师范(34234)
- 经济学院(33967)
- 财经大学(33433)
- 基金
- 项目(193566)
- 科学(153051)
- 基金(141251)
- 研究(138946)
- 家(122944)
- 国家(121871)
- 科学基金(105774)
- 社会(88999)
- 社会科(84400)
- 社会科学(84373)
- 省(77132)
- 基金项目(74400)
- 自然(69732)
- 自然科(68181)
- 自然科学(68159)
- 自然科学基金(66974)
- 划(63655)
- 教育(62870)
- 资助(58518)
- 编号(56677)
- 成果(44176)
- 重点(43035)
- 部(42636)
- 创(42505)
- 发(41348)
- 业(41140)
- 创新(39007)
- 科研(37610)
- 课题(37560)
- 国家社会(36488)
- 期刊
- 济(141530)
- 经济(141530)
- 研究(81560)
- 中国(55360)
- 农(49853)
- 财(47414)
- 管理(46883)
- 学报(43910)
- 科学(41431)
- 农业(33892)
- 大学(32915)
- 学学(31176)
- 技术(27999)
- 融(25676)
- 金融(25676)
- 业经(25524)
- 教育(23009)
- 财经(22491)
- 经济研究(22448)
- 业(21120)
- 经(19370)
- 问题(18344)
- 技术经济(18227)
- 统计(17097)
- 商业(15969)
- 策(15916)
- 图书(15125)
- 贸(14435)
- 现代(14355)
- 决策(14198)
共检索到440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施昱年 叶剑平
研究目的:通过对高新技术园区中园区员工对园区外围休闲消费型服务业设施用地布局需求的调查,了解推动园区周边该类服务业发展的可行性,及其发展与用地需求及布局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调查。研究结论:通过土地使用的适当布局,可推动园区周边休闲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吸引园区员工购宅居住,而各设施的布局应该配合住宅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中心向外布局。任何设施在临近住宅时,都应以休闲公园或绿化隔离带隔离,各设施用地可以休闲公园为中心向外布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世蓉
[目的]针对复合型休闲农业要素配置的空间布局展开,并探讨复合型休闲农业产生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以期为复合型休闲农业的未来发展和规划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为总目标,根据专家问卷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3个系统、8个要素、34个指标的复合型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系统、各要素和各指标的权重,分析各配置要素的重要性。[结果]在系统层中,空间结构的权重值达到0.539 6,远高于基本功能系统和附加功能系统的权重。在要素层中,各要素的权重排序为:斑块>休闲体验>廊道>基质>教育认知>农业生产>生态安全>观光旅游,前5项指标的权重之和达到78.38%。从指标层来看,景观聚集度、多样性指数、斑块总面积、结构连通性、农产品种类、农事体验丰富度的权重超过0.05。居民休闲体验需求、空间布局合理性和社会认知需求是复合型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结论]根据对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各指标的综合评价,整体空间的斑块结构是园区规划和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今后对复合型休闲农业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园区的整体空间布局和景观协调度方面,研究如何促使园区更好地利用农业景观资源打造和谐的农业景观和布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甫园 王开泳 陈田
休闲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成为乡村地理与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是休闲农业的龙头,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等方面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利用我国960家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归纳等方法,分析了全国尺度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尺度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空间分布及其类型结构。结果表明:1)在分布模式上,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主要依托城市呈集聚型分布;2)在分布格局上,每个区域内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分布都存在明显的集聚区,在全国尺度上,这些集聚区在区域间具有连绵成片、形成大集聚带(区)的趋势;3)各区域间国家级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晓雯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上海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各类要素,测算不同区域内的集中丰富程度、分区管理全市休闲农业发展布局空间,为后续土地管控政策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从自然、人文、产业3方面分析了上海全市相关影响要素,并将其空间化;在专家赋值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的叠加分析和缓冲分析等功能,表征不同区域内相关要素的丰富度。[结果](1)上海市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度较高的区域主要有6个:崇明三岛、嘉定区西北部、青西地区、金山区西南部地区、环杭州湾北岸及浦东新区中南部;(2)上海市休闲农业发展空间可划分为3种:重点培育区、优化提升区、限制建设区;(3)分区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管控政策,如休闲农业服务功能、休闲农业项目密度及经营性服务设施占比等。[结论]上海市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度差别较大,在资源环境紧约束的环境下,找出上海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侧重点,有望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叶露 胡盛红 李茂芬 李玉萍 张海东
[目的]全面分析海南岛休闲农业布局现状,为海南岛休闲农业科学合理规划和均衡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利用海南岛259家休闲农业企业的地理数据,采用比较、缓冲、密度分析工具,从数量、类型、密度、距离衰减方面实证分析海南岛休闲农业的布局特征,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结果](1)海南岛东部、中部和西部休闲农业数量分布比重分别为51%、29%和20%,其中国家级示范点数量分布比重分别为83%、17%和0%;(2)休闲农业主要类型有休闲农庄、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和农家乐,除休闲农庄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较均匀外,其他类型分布较不均衡;(3)距离市县中心越远,休闲农业分布密度越小,95%的休闲农业分布在距离市县中心30km以内,距离市县中心10~15km是休闲农业的高峰集聚区;(4)海南岛休闲农业已在海口、保亭、三亚、澄迈、琼中、琼海、定安、儋州形成8个高度集聚带。[结论]海南岛休闲农业无论在数量、类型和密度上都是东部地区最多,中部次之,西部最少。应积极推进具有农业发展优势的地区,因地制宜拓展产业休闲功能;休闲农业产品类型单一的地区,深度挖掘特色资源和文化内涵;加强休闲农业点与旅游景区、生活服务中心之间的跨区域联系,形成和谐发展的有机旅游整体,使休闲农业真正成为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的引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闫俊文 刘庭风
[目的]近几年,华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研究其空间基本分布特征,剖析其发展影响因素,对把握其休闲农业分布现状,找准发展华北地区休闲农业关键入手点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2012—2017年华北地区评定的680个休闲农业园区(企业)为样本,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休闲型农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探究华北地区休闲型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1)华北地区休闲型农业园区呈集聚分布,且集中分布程度极高,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北京,其次为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分布最少;(2)影响华北地区休闲型农业发展排名前3位的因素是公路密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目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游客消费水准已成为影响休闲型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要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子。[结论]休闲型农业是一个新产业,影响华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政府以及投资者,游客的可意愿度、经济能力已经不是休闲型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发展休闲农业产业要从增加对投资者的政策导向以及增加园区(企业)的可到达性,将公路密度适当向郊区拓展入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晓娜
文章在375个休闲农业点基础上,通过地理编码建立数据库,运用比较、缓冲、可视化工具对郑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在空间集聚上,倾向市区、邻近高速路网,在惠济区、二七区、登封市等地区形成集聚。(2)在时间变化上,整体增长量渐多、局部存在波动。(3)在经营主体上,以个体或农户为主,客商、社会资本或外商为辅。(4)在经营类型上,以生态农园、休闲农园、休闲渔园为主,观光农园、科技农园、农业公园、市民农园为辅。据此提出:(1)优化建设惠济、二七、登封等核心区,重点开发新密、新郑、中牟等次核心区。(2)重点建设沿黄休闲农业带、丘陵休闲农业带、郑少休闲农业带。(3)引导农民向集企或合...
关键词:
休闲农业 空间布局 实证研究 郑州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强远 殷赏 程芸倩 孙久文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是培育未来产业的主要思路,而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空间融合是未来产业布局的突出特征。就产业布局为何邻近创新集群,鲜有研究给出充分的学理依据和经验证据。基于中国工商企业登记注册数据、中国企业专利授权和转移数据、中国税收调查数据、百度地图兴趣点(POI)数据等形成的匹配数据,本文利用中关村科技园各分园成立时点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首次考察了创新集群对城市内新企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集群对新创企业表现为明显的向心力,将吸引新创企业更多入驻距离创新集群0—1.4千米的地理范围内,并且这一结果在科技分园主导产业的下游产业体现得更明显;企业空间布局邻近创新集群,有利于新创企业的技术获取、声誉溢价和信息捕获;新创企业邻近创新集群布局,将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生存概率。本文研究既为学理上认识创新集群对一般性企业选址的影响提供重要启示,也为实践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红姝 杨晓泽
休闲农业园需要抓紧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调整休闲农业园的供给,破解消费者需求与休闲农业园供给的矛盾。城市居民是休闲农业园的主要消费者,文章从理论上对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绿色食品需求、亲近自然需求以及亲子旅游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丰富休闲农业园类型、创建绿色食品基地、丰富园区服务内容、构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等方面,提出休闲农业园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红姝 杨晓泽
休闲农业园需要抓紧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调整休闲农业园的供给,破解消费者需求与休闲农业园供给的矛盾。城市居民是休闲农业园的主要消费者,文章从理论上对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绿色食品需求、亲近自然需求以及亲子旅游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丰富休闲农业园类型、创建绿色食品基地、丰富园区服务内容、构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等方面,提出休闲农业园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安永刚 张合平
随着区域的发展,长株潭一体化融合的趋势逐渐明显,未来休闲产业将逐步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从产业发展要素、市场潜力、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布局原则等角度入手,对于未来长株潭休闲产业的布局做出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休闲产业 布局 长株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秀山 倪小恒
信息通信技术改变了服务企业地理布局的成本收益格局,从而驱使服务企业做出布局调整,而面对面交流在企业内外交流中的重要性限制了这种布局调整。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新的外部竞争和收益驱动导致了服务企业的分化重组,由此形成的新服务企业分别以不同的布局形式,适应了新的地理分布成本收益格局。信息通信技术影响下整体服务业新布局的形成正是沿着这种企业分化重组的路径实现的。同时,知识背景和文化传统则影响到不同地域服务业布局调整的程度。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服务业 面对面交流 布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明文 黄峰岩
本文采用区域生态系统发展战略分析法和以空间格局优化为核心的景观格局规划模式,在对鄱阳湖周边经济区畜牧业资源调查基础上,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细致的综合评价;制定系统完善、科学实用的草滩湿地畜牧区等5个区功能分区方案,确定区域畜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以及解决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鄱阳湖周边经济区 生态畜牧业 布局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金胜
青岛地区休闲农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统一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青岛地区休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示范点8个。青岛市休闲农业分布整体上呈扇形放射性分布,形成五大扇形分布区,体现出近郊集中及远郊分散的分布特点。文章对青岛市休闲农业布局和模式选择的方法和重点进行了研究,青岛地区已经形成多种成熟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包括"农家乐"模式、农业科技观光园模式、渔业休闲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对青岛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青岛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定位及策略,提出发挥乡土文化,提高体验效果、加强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