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2)
2023(12958)
2022(11519)
2021(10889)
2020(9071)
2019(20508)
2018(20587)
2017(39820)
2016(21470)
2015(24035)
2014(23598)
2013(23293)
2012(21023)
2011(18784)
2010(18603)
2009(17156)
2008(16419)
2007(14329)
2006(12506)
2005(10567)
作者
(59488)
(49144)
(49075)
(46562)
(31301)
(23567)
(22308)
(19252)
(18590)
(17460)
(16736)
(16340)
(15336)
(15284)
(15138)
(14938)
(14615)
(14604)
(14079)
(14012)
(12088)
(12007)
(11770)
(11254)
(10982)
(10883)
(10809)
(10799)
(9835)
(9673)
学科
(86169)
经济(85991)
管理(61366)
(59917)
(50745)
企业(50745)
方法(39246)
数学(32552)
数学方法(32175)
(24557)
中国(22548)
(21728)
业经(21654)
地方(19001)
(18220)
农业(16417)
理论(16203)
(15608)
(14782)
(14143)
贸易(14134)
(14024)
技术(14010)
财务(13955)
财务管理(13932)
(13668)
企业财务(13207)
环境(12988)
产业(12754)
教育(11668)
机构
学院(296733)
大学(296431)
管理(120842)
(116515)
经济(114001)
理学(105496)
理学院(104384)
管理学(102578)
管理学院(102064)
研究(95886)
中国(69236)
(62182)
科学(59799)
(52254)
(46919)
(44272)
业大(43490)
中心(43072)
研究所(42929)
财经(42485)
(41978)
(39744)
师范(39418)
北京(38900)
(38556)
(34829)
农业(34521)
(34485)
经济学(34477)
师范大学(31767)
基金
项目(207788)
科学(163937)
研究(154666)
基金(150138)
(129341)
国家(128242)
科学基金(111077)
社会(98265)
社会科(92354)
社会科学(92328)
(81883)
基金项目(80447)
自然(71393)
教育(70602)
自然科(69711)
自然科学(69698)
自然科学基金(68433)
(68258)
编号(64320)
资助(61017)
成果(51626)
重点(45965)
(45304)
(44567)
(43640)
课题(43512)
创新(40513)
项目编号(40046)
科研(39335)
国家社会(39286)
期刊
(127733)
经济(127733)
研究(85975)
中国(53077)
学报(44981)
管理(43728)
科学(42348)
(40951)
(38871)
教育(34331)
大学(34234)
学学(32125)
农业(28876)
技术(25417)
业经(22625)
(21945)
金融(21945)
经济研究(20516)
财经(20206)
(17324)
图书(16396)
问题(16373)
科技(14853)
理论(14284)
(14196)
技术经济(14053)
现代(13717)
商业(13642)
(13292)
实践(13117)
共检索到421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玲丽  万陆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地方乡亲血缘关系、地方企业网络、企业与当地政府官员的关系都成为企业嵌入当地的社会资本,这种"不易流动"的社会资本制约着企业的转移行为。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如何通过发达地区控股的"园区共建"模式,成功突破了制约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社会资本约束力,促进了产业的顺利转移。长三角经验对其他地区产业转移具有以下借鉴意义:以市场为导向,把握产业的"内在节奏";发达地区控股、共建园区市场化运作是关键;借助发达地区品牌优势招商引资是成功的秘决;政府搭台助推产业转移是保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为付  张二震  
在世界产业资本向我国大幅转移和集中的态势下,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引起世人的关注,也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际分工方式已发生根本的变化,“世界制造中心”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在以要素分工为主特征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已具备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文章还认为将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世界产品生产重要基地,是中国建成“世界制造中心”的必然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玲丽  
国家、市场和社会三方都可以作为行动主体推动产业转移,但效率各有不同。如果政府作为行动主体,负责产业转移的官员可能缺乏园区管理经验,对企业运作了解甚少,很难劝说发达地区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如果行业协会和商会等社会力量作为行动主体,由于其动员能力有限,也很难说服企业转移;如果纯粹依靠市场规律引导产业转移,上海和苏南等发达地区的企业不一定要转移到苏北、浙西等后发地带,很可能会转移到内地去,这将违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思想。长三角的做法是成立有政府背景的园区运作公司,在政府政策指引下,由园区开发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这比政府直接推动产业转移更加有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耀烈  缪苗  
改革开放后,上海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文化服务中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江苏省和浙江省近几年在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上名列其他各省之前。属于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强强联手必将带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在沪苏浙三方的努力下,长三角的产业结构目前已经处于合理化阶段,但是同比世界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压力。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了产业升级的契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汪龙  马智胜  
考虑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基于2003-2012年市级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度出中国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三大都市圈35个城市的工业效率。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工业发展综合效率水平均相对较低。同时,对区域工业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水平平、科学技术支出与综合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资本与劳动比、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综合效率表现出显著负相关。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加大生产技术研发投入入,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提升;合理调整地区外资政策,充分发挥外资和人力优势;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力度,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体系;切实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优化能源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军  吴梦宸  鲍宗客  
文章沿着"产业专业化—产业集聚—产业转移"这样的思路对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空间转移展开研究。首先,对产业长三角制造业同构悖论重新进行测度;然后,对用时间序列对制造业产业集聚进行分析;最后产业在两省一市的空间转移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录敬  陈晓明  
本文采用行业平均集中率指标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长三角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和空间集中度,然后以制造业二位数分类行业集中分析两省(浙江、江苏)一市(上海)产业转移情况,研究发现,在产业转移方面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明显的空间调整和转移,上海通过转移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吸收资本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区域内总制造业的份额;浙江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和释放制造业基本保持平稳和缓慢略微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广阔  李好好  张能进  
本文首先采用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统计分析长三角内部各省市的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和制造业中各个行业的空间集中程度,然后从各行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揭示各产业在长三角内部的转移情况,最后得出一些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修松  
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除继续高速增长外,其区域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改革开放后的头10年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两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它地区的某些省份转移。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这种转移有加剧的迹象。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例,对FDI在我国地区间转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比较珠三角和长三角吸引FDI的状况,然后对影响FDI转移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珠三角地区土地成本升高加速FDI企业向长三角地区转移,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改善促使FD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晓宁  孙伟  闫东升  
基于专利转移数据,采用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刻画长三角41个城市2010~2018年专利转移网络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城市创新联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专利产出和输出均呈现明显的空间极化效应,但专利吸纳的"核心—边缘"特征逐渐弱化;(2)城市专利转移网络呈现显著扩张态势,多中心网络化格局凸显,且空间依赖性逐步增强;专利转移的路径选择具有地理临近特征,且路径创造与路径依赖并存;(3)以专利转移数据表征城市创新联系强度,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政府支持等是影响城市创新联系的关键因素,且这一过程存在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分析专利转移网络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不仅完善了创新联系的动态测度方法,也可以为长三角制定科学政策、提升创新能力、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忠  张同建  杨韬  
产业集群的成长是我国国家竞争战略的一项关键性策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是促进产业集群成长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和集群成长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性的揭示了我国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对集群成长的促进机理,发现了知识转移的优势促进路径和不足之处,为产业集群内部知识转移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借鉴,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何奕  童牧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第二、三类制造业为对象,利用区域内16个城市1984年、1997年和200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了区域内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动态演化和具体的路径选择过程。研究说明第二、三类制造业已经或正在从上海向区域内转移,并在上海、苏州和无锡等地形成了多产业的集聚,前期和相关产业的集聚状况是决定产业集聚分布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惊宏  陆玉麒  段保霞  
以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背景,立足于示范区的物流和客流两个层面,运用GIS栅格分析和网络分析以及ESDA分析技术从时间指标和费用指标,研究了示范区物流可进出性和区内客流的顺畅性。结果表明:由长三角12门户城镇进入示范区的可进入性大体上是以空间距离为基础,局部上由于路网的作用两者共同形成了可进入性的四大城市区;四大城市区以东北—西南向布局平行于进入皖江城市带的长三角12城镇,其局部轮廓有着明显的高等级公路指向性;客流顺畅性上,时间和费用可达性空间格局两者有很大的相似,都是以"双核—隔离岛"形成的圈层结构,时间可达性上呈现高速公路指向性,而费用可达性上呈现铁路指向性;区内城镇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局部区域分异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琳  姚海华  
文章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样本,通过地方专业化系数、行业地方化系数、区域分工系数和商品重叠系数对其贸易分工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在长三角地区的地方专业化和行业地方化程度普遍提高的同时,生产和贸易分离现象的出现使得贸易量大的城市专业化系数相对较低,而贸易量小的城市专业化系数却相对较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工序的空间分割导致贸易量大的行业地方化水平也相对较低。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性原因在于长三角地区产品内分工程度深化造成的贸易商品结构趋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桑瑞聪  岳中刚  
本文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和地区专业化指数三个指标,综合分析了1998~2009年间泛长三角地区四省一市29个两位数制造业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促进产业扩散的离心力开始凸显,泛长三角区域内部分制造业开始由上海、江苏、浙江向周边的安徽、江西地区转移,制造业已经呈现出先集聚后扩散的倒"U"型趋势;产业逐步转移的同时,泛长三角地区间的产业分工程度不断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