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
- 2023(1031)
- 2022(767)
- 2021(744)
- 2020(504)
- 2019(1244)
- 2018(1077)
- 2017(2043)
- 2016(1066)
- 2015(1189)
- 2014(1014)
- 2013(1029)
- 2012(851)
- 2011(830)
- 2010(809)
- 2009(733)
- 2008(675)
- 2007(632)
- 2006(555)
- 2005(510)
- 学科
- 济(3083)
- 经济(3082)
- 业(2238)
- 管理(2217)
- 企(1906)
- 企业(1906)
- 贸(1500)
- 贸易(1500)
- 易(1491)
- 农(1429)
- 中国(1249)
- 电子(1100)
- 网上(1090)
- 网上贸易(1090)
- 业经(1062)
- 农业(882)
- 财(841)
- 方法(763)
- 理论(749)
- 学(734)
- 地方(670)
- 教育(604)
- 制(596)
- 融(537)
- 金融(537)
- 务(532)
- 财务(532)
- 财务管理(532)
- 发(503)
- 和(502)
- 机构
- 学院(14358)
- 大学(13765)
- 济(4638)
- 研究(4611)
- 经济(4495)
- 管理(4400)
- 理学(3738)
- 理学院(3685)
- 管理学(3604)
- 管理学院(3581)
- 中国(3376)
- 科学(2768)
- 京(2732)
- 范(2598)
- 师范(2582)
- 财(2224)
- 农(2216)
- 所(2211)
- 江(2211)
- 中心(2152)
- 师范大学(2049)
- 研究所(1995)
- 业大(1981)
- 州(1872)
- 财经(1829)
- 技术(1727)
- 农业(1722)
- 教育(1707)
- 北京(1686)
- 院(1683)
共检索到21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书艳
关于唐诗境说形成的原因,学界忽略了山水审美逐渐向园林审美过渡这一重要现象。实际上,正是山水审美的园林转向促使“境”的审美义形成并逐渐成熟,进而走进诗歌,直接影响到诗歌意境的生成以及诗境理论的形成。园林审美、境之审美义的开创与诗境理论的形成,三者同时在中唐并起并非巧合,而是三者长期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交错发展的必然结果。“境”在唐代异军突起以及诗境说在唐代形成,除了玄学、佛学以及诗歌艺术自身发展规律所致外,山水审美的园林转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诗境”说又反向深化了园林审美,并影响到后世园林的诗情建构,乃至进一步旁涉其他艺术领域,丰富与拓展了中国古典艺术和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视域。
关键词:
园林审美 园境 诗境说 唐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伯飞 孙琳 殷楠
现代美学的研究已经打破了只对美学理论关注,追问美的本质的传统格局,人们意识到了美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以及现实社会生活对美的需要,并将美学研究的理论视角从"形而上"转向"形而下"的具体的生活研究。现如今,各种审美文化相继出现,人们在认同审美现象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美的含义,社会开始向美的泛化的角度发展,美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即是生活。
关键词:
审美倾向 现代社会 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敏慧 陈荣富
本文通过对古代山水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旅游审美活动的剖析 ,论述了旅游审美心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包括旅游审美需求与动机 ,旅游审美意识 ,旅游审美个性 ,旅游审美感受的心理因素及层次 ,并对其中的重点部分旅游审美感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旅游审美心理 旅游审美个性 旅游审美感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伯飞 张静 陈芳清歌
黑格尔认为的"史诗",包括作者创作时应全身心投入、读者充分领会英雄人物的崇高、读者在阅读时忘记作者、战争做理想史诗情境、结构上是有机整体。根据这个标准来看,文学史上有许多可以被称为长篇史诗的作品,如《荷马史诗》、《爱达》、《尼伯龙之歌》、《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等"红色经典"文学真实的记录了我国一段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不易与艰辛,是当时人们的精神支柱,是具有"史诗性"的作品。文章通过分析"红色经典"文学叙事的宏大、风格的崇高、超越之态,进一步挖掘其史诗性特征。
关键词:
红色经典 文学审美 史诗性 崇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腊梅
清乾隆年间,李怀民裒辑中晚唐诗人32家,分为张籍、贾岛两派,编为《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一书。是为中晚唐诗研究中的重要一说,但历来为人所忽视。本文考查"张、贾两诗派"说的建立始末,并对李怀民之说的主要内容略加介绍和评析。
关键词:
李怀民 中晚唐诗 张、贾两诗派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俊
风景美学理论近年来由于结合了进化论思想而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以栖息地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的影响较大,它们分别从适合生存、繁衍的环境栖息地条件和认知结构两方面探讨了人类的风景审美。本文首先阐述了风景审美的进化理论,在简要论述了风景审美发展的基础之上指出了进化论美学观所揭示的风景美是朴素的、功利主义的,并尝试提出了风景审美从物质转向精神、从朴素的功利主义到理性的整体主义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风景审美 栖息地 认知 进化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洋 徐萱春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园为主要类型。古代中国人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产生了人与自然万物可以融为一体,内在性灵与外界自然之间无绝对界限的意识,并且把人与自然合一当作一种最高的境界来追求,从而促使山水文化的产生和繁荣。在山水文化的哺育下,中国园林把崇尚自然、乐山悦水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对自然朴素美的意识,导致中国园林把对追求山林原野自然形态的"真趣""野趣"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而对于山林原野自然形态美的追求,在园林艺术实践上又必然以利用自然、模拟自然和妙造自然作为造园手法,从而使得园林艺术出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达到情景交融、逸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参1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祥
道德想象作为一种“创造性地发掘情境”和“移情投射”的道德心理活动,在道德行为选择、道德思维形成、道德信念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的实质性追求是实现对主体的德性教化,而传统道德认知模式的缺陷影响着德性教化的实效性,并阻滞德性教化的目标实现。改变积累式道德教化对道德知识的拘囿、伦理律法主义对规范或条文的执迷,需要在道德教育中激发创造想象的力量。发挥道德想象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实现德性教化由“转知为智”、“转智为德”向“转德为美”跃升的重要途径。在道德教育中培育主体之德性,就是要使之拥有观照“人是目的”与“和谐秩序”的主动性,在德—善—美的再生循环中追求“美好”,从而实现德性教化“转德为美”的目标升华。道德想象启示德性教化的审美转向,经由美的定向——道德意义的形而上学建构,美的追寻——在道德想象中实现价值生成与创造,美的体验——在道德想象中开启价值体验的“心灵旅程”,臻入美境——在道德想象中敞开德性教化的道德关怀,从而指示着德性教化的审美实践。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想象 德性教化 转德为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蒙
我今天讲的内容是关于读书的事情,读书并不能算是我的长项。因为,和一些学界的大师们相比,我读书的数量既少,记忆的也有限。比如,我们知道有些大师的佳话,他可以指着图书馆的一个书架子说:“这个架子上的书,我已经全部读过了,甚至于我已经全部背下来了。”于是,就有人从书架上取下一本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家欣
《质园诗集》三十二卷,清商盘撰。清乾隆刻本。十六册。题"会稽商盘宝意"。半叶十行二十一字,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框高19.3厘米,宽12.2厘米。前有何世璂序,沈德潜序,李宗仁序,商盘自序。蒋士铨撰《宝意先生传》。商盘,字苍雨,号宝意,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康熙四十年(1701)生于八士桥(今浙江绍兴城
关键词:
质园诗集 图书馆 沈德潜 蒋士铨 十二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湛曦 龚卓 宋志强 龙岳林
对于城市广场这一异国文化现象的盲目移植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浪费和自身特色的缺失.为了提高现代城市广场的利用率,营造生态、人性、亲和的城市广场空间,通过对城市广场发展历史的分析和自然山水园林理念的阐述,结合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现状,提出将自然山水式园林理念引入到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并以长沙高岭组团兴联东路市民广场醉樱园的设计方案为例,说明自然山水式城市广场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
城市广场 绿化设计 自然山水式园林 长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运宏
中唐时期,士人内敛化与精致化的心态,与"中隐"思想一起,促使安顿士人心灵的场所由山林和朝堂转向了园林,从而对园林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园林作为士人越来越重视的精神家园,成为一个封闭狭小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壶中天地"。在此背景下,白居易的"中隐"思想和"小园"实践,对后世园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唐宋变革 士人心态 园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扬 许文超 史洁婷 闫永庆
花境作为园林花卉的一种应用形式,以其植物种类丰富、季相变化明显、能充分发挥各类植物的生态习性、很好体现低碳园林理念的特点,受到我国园林营造者的推崇和广大市民的喜爱,正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掌握园林花境的设计要点和合理选择花境植物是发挥花境景观优势的关键所在。论文在阐明花境的形式与内涵的基础上,对比花境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花境立面、平面、色彩、季相的设计方法并应用古典的"园冶"造园理论阐释了当今园林花境的背景设计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花境的设计要点、设计程序和植物选择的要求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园林花境的设计与营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园林 花境设计 植物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