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45)
2023(17267)
2022(14764)
2021(14063)
2020(11678)
2019(26634)
2018(26299)
2017(49572)
2016(26852)
2015(29906)
2014(29271)
2013(28629)
2012(26270)
2011(23747)
2010(23641)
2009(21841)
2008(21084)
2007(18429)
2006(15888)
2005(13963)
作者
(74509)
(61897)
(61501)
(58677)
(39521)
(29703)
(27846)
(24120)
(23389)
(21973)
(20994)
(20946)
(19541)
(19497)
(19111)
(19086)
(18330)
(18131)
(17735)
(17673)
(15275)
(15106)
(14753)
(14108)
(13811)
(13771)
(13728)
(13580)
(12437)
(12254)
学科
(103781)
经济(103663)
管理(78153)
(74404)
(63324)
企业(63324)
方法(47087)
数学(39932)
数学方法(39471)
中国(30895)
(26855)
(26143)
业经(24028)
(23373)
(21200)
贸易(21184)
技术(21104)
(20663)
(19760)
理论(19567)
地方(18665)
农业(17834)
(17398)
银行(17356)
(17055)
(16641)
(16449)
金融(16447)
(16364)
财务(16293)
机构
大学(374234)
学院(370697)
(151203)
经济(148093)
管理(146559)
理学(127085)
研究(126897)
理学院(125672)
管理学(123573)
管理学院(122898)
中国(95498)
(80009)
科学(77403)
(68247)
(62820)
研究所(57530)
中心(56431)
(56173)
财经(55147)
业大(53237)
(52182)
北京(50825)
(50384)
(49315)
师范(48871)
经济学(46426)
(46358)
农业(44084)
(42578)
经济学院(41689)
基金
项目(255495)
科学(201930)
研究(188629)
基金(186352)
(162609)
国家(161280)
科学基金(138651)
社会(119829)
社会科(113538)
社会科学(113512)
基金项目(98216)
(97929)
自然(89090)
自然科(87071)
自然科学(87049)
教育(86786)
自然科学基金(85527)
(83026)
资助(76079)
编号(75912)
成果(62066)
重点(57261)
(56924)
(56485)
(54216)
课题(52547)
创新(52148)
国家社会(49836)
教育部(49206)
科研(48557)
期刊
(163286)
经济(163286)
研究(111206)
中国(71922)
学报(57785)
管理(55134)
科学(54433)
(51666)
(50858)
教育(45666)
大学(43996)
学学(41052)
农业(35886)
技术(31844)
(30788)
金融(30788)
经济研究(27419)
财经(27029)
业经(25736)
(23309)
问题(20606)
(19957)
图书(19601)
科技(19007)
技术经济(17974)
(17614)
理论(16928)
(16678)
现代(16155)
世界(15912)
共检索到542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馨  李平  
本文从本土管理研究的视角出发,立足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思维,研究团队悟性创新过程。所谓悟性思维,是指怀抱放下束缚的心态,采取非二元对立的观察方法,运用取象比类的认知模式(由直觉、想象、象征、联想、类比等要素所构成),获得求解问题之本质洞见的思维过程。基于知识创新和组织学习文献,并借助西方哲学家哈贝马斯的非主题知识(来自生活世界)和主题知识(来自科学微世界)概念分类,以中国航天某一创新团队的四个悟性创新案例为研究对象,本文构建了团队悟性创新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团队悟性创新涉及个体悟性和团队悟性两个层面,分为悟性开启、悟性运思和悟性实现三个阶段,团队悟性创新不仅要充分运用主题知识,更需要巧妙地借助于非主题知识的触类旁通式启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团队成员通过运用取象比类的认知模式,在生活世界和科学微世界之间实现有效的跨域映射,进而获得新洞见和新方案。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构建团队悟性创新过程模型,包含:(1)知止——主题知识领域求解卡壳,(2)归零——放下束缚回归问题原点,(3)内观——运用不同于科学观察的方法获得原创却模糊的总体思路,(4)启发——在非主题知识领域通过联想与类比触发跨域的相通启发,(5)洞见——获得求解问题的清晰本质洞见,(6)落地——通过严谨论证构建创新方案等6步骤动态过程。此外,所选取的科研团队创新情境,提供了悟性与理性思维互补接轨的实例,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会通融合提供了生动的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馨  李平  
本文从本土管理研究的视角出发,立足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思维,研究团队悟性创新过程。所谓悟性思维,是指怀抱放下束缚的心态,采取非二元对立的观察方法,运用取象比类的认知模式(由直觉、想象、象征、联想、类比等要素所构成),获得求解问题之本质洞见的思维过程。基于知识创新和组织学习文献,并借助西方哲学家哈贝马斯的非主题知识(来自生活世界)和主题知识(来自科学微世界)概念分类,以中国航天某一创新团队的四个悟性创新案例为研究对象,本文构建了团队悟性创新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团队悟性创新涉及个体悟性和团队悟性两个层面,分为悟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旭  
一、审计环境得天独厚1.先进的文化,开明的理念。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四院审计系统始终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育一流人才"为目标,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高效廉洁、创新学习,团队协作、控制风险"为准则,以"求真务实、创新审计、改善管理、增值服务"为原则,形成了四院审计的进取型审计文化。四院领导班子有强烈的内部控制优先审计意识和现代审计理念,院长刘石泉直接主管审计部,他指出,"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内部审计,审计是企业拥有的一种宝贵资源。内部审计是一种制度安排,它既是一把利剑,又是一把尺子,也是企业管理者的眼睛和耳朵,更是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经济良医'、‘管理顾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永辉  周乐霖  冯媛  
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为对象,探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与NASA知识创新的内在关系,研究科学数据共享下的NASA知识创新模式,系统分析NASA的创新流程、关键活动和创新经验。最后,针对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及知识创新问题,提出培育数据开放共享意识和知识创新文化、完善数据开放共享法律、整合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等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卉  孙海法  
企业R&D团队、高校交叉学科研究团队是创新团队的典型代表。在现有对团队创新的研究中,学者常采用同一般团队绩效研究一样或类似的方法,往往忽视对中介过程和各控制、调节变量的考虑,忽略创新团队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以知识技术产出为创新绩效的本质。文章在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团队创新进行研究,探讨知识管理行为在团队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为构建完整的团队创新研究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于渤  
本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国际竞争的加剧,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科技政策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些专门旨在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步入8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把技术创新作为医治经济疾病的良药,或作为振兴经济的法宝,从而形成了一股推动技术创新的世界潮流。技术创新的魔力就在于对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和革命性的作用。本文剖析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内涵,并由此得出了对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尹波  刘明理  鲁若愚  
本文在充分阐述组织文化、管理哲学和组织制度创新等概念基础上,采用文献综合方法构建组织文化创新概念模型;最后基于模型的理论脉络分析了在不同组织文化状态下制度创新的路径和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良谋  马文甲  
本文在回顾10年来国外开放式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开放式创新原因、过程和结果 3个因素及其关系的整合框架,归纳出6个研究主题进行综述并指出其中的研究不足,以及在研究对象、层面和方法方面的研究趋势。最后分析了国内学者在6个相同主题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开放式创新在中国情境下需要研究的现实与理论问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光宇  崔今天  欧春尧  张瑶  
近年来,我国后发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着政策限制、市场挤压和技术竞争等挑战。颠覆性创新作为管理实践中重要的创新理论与分析工具,价值创新为进一步探索颠覆性创新技术演化与市场侵入提供了新的着眼点,从而可为海外情境下后发企业突围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基于颠覆性创新和价值创新相关理论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NVivo12对一加手机案例进行自下而上的编码,归纳其演化路径。结果发现:本土后发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颠覆性创新演化模型主要由4个主范畴构成,其中异质性需求定位是颠覆性创新价值主张的前提,用户中心化技术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融入文化的商业化创新是价值传递的手段,市场侵蚀是价值实现的终端。结论可拓展颠覆性创新理论情境,对本土后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具有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南工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审计部通过推进审计转型,融入生产经营中心,全力为企业增值服务。"国家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突出贡献奖"是最能激励集团审计人创新、聚焦的重要精神动力。2015年,集团选送的审计案例获评全国"百佳案例";2017年,集团被评为"2014—2016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先后有两名同志荣获"全国内部审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集团提交的一项审计报告被评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审计报告质量提升"优秀成果。致力创新,构建"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审计"体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袁国方  张钢  
本文以高科技企业的知识团队为研究样本,主要考察了时间框架效应、时间个性差异对知识团队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时间个性差异对知识团队创新的影响不同,时间认知特征差异与知识团队创新程度正相关,时间情感特征差异与知识团队创新程度负相关,两者都与知识团队创新速度负相关;时间框架效应能够对时间个性差异影响知识团队创新程度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但对时间个性差异影响知识团队创新速度的调节作用则不明显。研究结果为知识团队设计和实施以时间框架转换为基本思路的时间管理策略提供了初步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继林  刘光才  
提升创新能力,是航空公司实现服务创新,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运用分析研究方法,在回顾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航空公司创新能力的整体现状,探讨影响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提升我国航空公司服务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林海  
本文以创新理论为指导分析高技术时代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 ,并提出集成创新理论观。在此基础 ,界定了创新能力的概念 ,分析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 ,提出了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汇中  
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很多知名大学都参与或开办了远程教育项目。当时,美国知名高校麻省理工学院也想参与其中,因此就如何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发挥领导力展开了调研,他们经过深入调研后发现远程教育项目或终身学习项目很难盈利,继而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楠博  
在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矛盾日趋紧张背景下,运用团队断裂带理论,选取2014-2017年我国重污染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本土情境考察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团队成员部分特征属性会在绿色技术创新任务下被激活,社会分类断裂带和本土情境下的人际关联断裂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抑制作用,任务相关断裂带和社会资本断裂带则对其有积极影响,股权集中度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基于本土视角,开拓性探究团队断裂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丰富了断裂带理论研究框架,拓展了关于断裂带类型的研究,为实践层面分析提供了新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