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0)
2023(11570)
2022(9787)
2021(9273)
2020(8101)
2019(18853)
2018(18739)
2017(36350)
2016(19394)
2015(21778)
2014(21965)
2013(21624)
2012(19840)
2011(17863)
2010(17679)
2009(16262)
2008(16205)
2007(14393)
2006(11866)
2005(10456)
作者
(55800)
(47124)
(46793)
(44695)
(29904)
(22766)
(21483)
(18423)
(17722)
(16722)
(15916)
(15679)
(14780)
(14657)
(14621)
(14572)
(14451)
(13939)
(13595)
(13387)
(11567)
(11414)
(11358)
(10739)
(10622)
(10479)
(10407)
(10321)
(9594)
(9384)
学科
(81755)
经济(81669)
管理(59317)
(57238)
(49027)
企业(49027)
方法(44062)
数学(38477)
数学方法(37982)
(22511)
(19793)
(18826)
中国(18424)
业经(16895)
(15142)
财务(15099)
财务管理(15068)
(14649)
贸易(14648)
理论(14584)
企业财务(14378)
(14240)
(13891)
技术(13633)
地方(13290)
(13240)
农业(13149)
(11730)
银行(11699)
(11388)
机构
大学(284071)
学院(281505)
(115239)
管理(113167)
经济(112926)
理学(99130)
理学院(98102)
管理学(96339)
管理学院(95809)
研究(87813)
中国(65212)
(57875)
科学(55025)
(52566)
(46326)
(43511)
财经(43196)
业大(43192)
中心(42074)
(40216)
研究所(39976)
(39352)
农业(36861)
经济学(36152)
(35624)
师范(35229)
北京(35117)
经济学院(32839)
财经大学(32520)
(32051)
基金
项目(194861)
科学(154557)
基金(144204)
研究(138636)
(126104)
国家(125116)
科学基金(108347)
社会(88843)
社会科(84400)
社会科学(84377)
基金项目(76802)
(75656)
自然(72023)
自然科(70431)
自然科学(70406)
自然科学基金(69184)
教育(65211)
(64002)
资助(59146)
编号(55638)
成果(44543)
(43982)
重点(43841)
(41075)
(40344)
科研(38485)
创新(38388)
教育部(38015)
国家社会(37157)
课题(36980)
期刊
(114843)
经济(114843)
研究(73929)
中国(46240)
学报(45670)
(42780)
科学(41459)
(39920)
管理(39667)
大学(34606)
学学(32772)
农业(26991)
教育(26206)
技术(25214)
财经(21544)
(21367)
金融(21367)
经济研究(18774)
(18483)
业经(18371)
问题(15630)
(14745)
技术经济(14469)
统计(14309)
(13877)
图书(13687)
理论(13586)
(13207)
科技(12832)
财会(12692)
共检索到388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洁  黄辉  
针对团队性激励与知识共享关系研究的不足,基于期望理论,首先构建团队性激励与知识共享关系的概念模型,接着深入剖析团队性激励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关假设。最后,从增强激励强度和提升公平程度两个方面提出促进知识共享的团队性激励机制的优化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江河  
期望激励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在1968年合著的《管理态度和成绩》一书中提出来的,其主要观点如下:1.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2.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必须先完成组织任务才能获得精神的、物质的奖励。当员工看到他们的奖励与成绩关联性很差时,奖励将无法成为提高绩效的有效手段。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江河  
期望激励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在1968年合著的《管理态度和成绩》一书中提出来的,其主要观点如下:1.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2.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必须先完成组织任务才能获得精神的、物质的奖励。当员工看到他们的奖励与成绩关联性很差时,奖励将无法成为提高绩效的有效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轶  曹启龙  毛良虎  
基于对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实地调研和考察,结合激励理论、社会偏好理论、互惠理论以及公平理论等多种理论,从激励的视角研究了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及其调节作用。文章运用投影寻踪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考虑科研团队成员不同异质性的条件下,这一负相关关系具有高度的稳健性。在考虑到激励因子时,内部激励具有比外部激励更强的激励效果,即内部激励更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在调节效应方面,总体而言,激励能够抑制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隐匿行为,增强高校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自我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轶  曹启龙  毛良虎  
基于对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实地调研和考察,结合激励理论、社会偏好理论、互惠理论以及公平理论等多种理论,从激励的视角研究了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及其调节作用。文章运用投影寻踪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考虑科研团队成员不同异质性的条件下,这一负相关关系具有高度的稳健性。在考虑到激励因子时,内部激励具有比外部激励更强的激励效果,即内部激励更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在调节效应方面,总体而言,激励能够抑制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隐匿行为,增强高校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自我效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常涛  廖建桥  
通过静态博弈模型的构建及分析发现,在非对称信息下,传统的激励机制会使团队知识共享陷入囚徒困境;对知识共享行为采取直接激励则由于存在激励扭曲问题而无法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团队利益共享计划则可以产生较好效果。基于团队利益共享激励模型,就激励合同的具体设计及如何提高成员知识共享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文雪  
对员工的激励,实际上是企业组织提供给员工的"产品",这种"产品"与企业组织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并无二致,都必须合乎需要,都必须具有内在和外在的吸引力。如何设计能够赢得员工青睐的激励"产品"?显得有些"古老"的期望理论仍然没有失效而且必须遵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新平  胡明清  邓腾腾  
考虑公平偏好的心理特征,本文将研发人员具有的横向公平偏好心理因素融入到团队知识共享激励模型,建立了基于业绩激励和创新知识产权激励的研发团队知识共享模型,分析了公平偏好心理对团队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对代理人最优激励机制设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促使具有自豪偏好的员工为本职工作付出更多努力,但降低了共享知识努力水平;在有限工作时间和精力情况下,公平偏好能够促使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为知识共享付出更多努力,提高团队协同效应;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公平感较弱,企业应加大业绩激励强度;倘若研发团队的公平感较强,企业则应加大创新知识产权的激励强度;当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的协同效应增强时,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爱民  
本文分析了基于知识共享的关联供应链的合作机理,包括合作动因、合作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并且对比了两种合作决策模型,得出了建立合作激励机制的必要性。然后分别建立了基于显性知识共享的合作激励机制和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合作激励机制,前者侧重定量分析,后者侧重定性分析,且进一步对最优激励系数、最优知识共享努力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高晓宁  高明珠  
共享中介在科研数据共享中缺乏真实传递数据质量和需求等信息的意愿,由此造成科研数据共享效率低下、科研人员承担大部分风险等隐患。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共享中介与科研人员间利益博弈关系,引入激励系数约束共享中介不规范行为,构建双方共担风险的激励模型,求解最优激励策略,为科研人员积极共享科研数据提供管理启示与决策支持。研究结果显示,科研人员的期望收益对于激励系数呈现凹性,共享中介的期望收益是其努力程度的凹函数,表明存在最优的激励策略能够使共享中介按照科研人员意愿传递科研数据共享的真实信息;最优激励策略随共享中介成本投入、风险厌恶程度、随机因子等参数的变化而动态改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道江  李慧民  康承业  
以项目型组织为研究对象,对项目型组织内部组织与成员之间以及不同项目成员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不同项目成员及组织收益函数,讨论了不同组织激励策略下项目成员的共享、学习策略组合情况。将6类知识共享状态与15种组织收益情形结合起来,再现了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由初始阶段,经历起步阶段、摸索阶段、过渡阶段至完善阶段的一般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知识共享阶段提出相应的组织激励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施建刚  林陵娜  唐代中  
现有知识共享激励研究大都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这一假设存在较大局限性。本文将传统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相分离的激励模式转化为整合激励模式,运用博弈模型构建了基于横向公平偏好的知识共享激励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与数据模拟,结果表明:项目团队成员知识共享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均衡状态下,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对成员的知识共享努力水平具有互补性。知识共享风险成本较低(高)情形下,个体激励与横向公平偏好负相关(呈倒U型关系),团队激励与横向公平偏好正相关(呈U型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斐斐  
知识管理作为人们对于知识的一种全面的视角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找到了巨大的现实应用。在对显性知识合理化、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知识共享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和目标。本文重点从文化、激励方式和内部沟通机制等方面讨论如何最大程度地鼓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和交流,着重从非物质的因素中寻找推动知识共享的途径和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道津  郭瑜桥  
企业知识必须通过成员间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才能实现其全部价值。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知识的共享面临种种困难。企业必须进行外部的正激励才能使知识共享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是这种正激励并不是越高越好,本文通过对知识共享机制的研究,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重复博弈理论,深入分析知识共享的原动力,以知识贡献成本和知识贡献激励为相互制约条件提出企业知识共享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的概念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春景  
将个体所处环境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和工作、非工作两种类型,组合出现六种子环境。界定了环境变化和环境惯性的含义,指出个体经历环境变化时,新环境和旧环境对其动机、需要、期望和行为的影响,具有环境惯性。文章根据个体在六种子环境之间及各子环境内部经历变化时具有环境惯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环境惯性的激励理论。最后,讨论了该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