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6)
2023(9706)
2022(8105)
2021(7439)
2020(6225)
2019(13721)
2018(13520)
2017(25320)
2016(13648)
2015(14288)
2014(13355)
2013(12965)
2012(11963)
2011(10742)
2010(10750)
2009(9917)
2008(9848)
2007(8711)
2006(7527)
2005(6433)
作者
(39820)
(33354)
(33347)
(31196)
(21291)
(16013)
(14617)
(12846)
(12614)
(11673)
(11526)
(11076)
(10855)
(10485)
(10320)
(10154)
(10036)
(9929)
(9673)
(9627)
(8432)
(8193)
(7998)
(7730)
(7543)
(7377)
(7352)
(7184)
(6706)
(6600)
学科
(50117)
经济(50065)
(43622)
管理(42667)
(37320)
企业(37320)
方法(21811)
数学(18480)
数学方法(18277)
技术(16010)
中国(14359)
(14065)
(13883)
业经(12900)
(12572)
技术管理(12157)
(10576)
(10407)
贸易(10401)
(10104)
产业(9555)
农业(9511)
地方(9300)
(8826)
财务(8821)
财务管理(8808)
(8791)
银行(8740)
理论(8673)
企业财务(8465)
机构
大学(190819)
学院(189420)
(76691)
经济(75398)
管理(73760)
研究(65231)
理学(65191)
理学院(64391)
管理学(63230)
管理学院(62872)
中国(47219)
科学(42774)
(39275)
(37824)
(33612)
(33262)
业大(32606)
研究所(30943)
农业(30130)
中心(28778)
(28253)
财经(27462)
(25119)
(24160)
北京(23893)
经济学(23814)
师范(23749)
(23523)
(21781)
经济学院(21608)
基金
项目(136299)
科学(108628)
基金(100699)
研究(93348)
(91128)
国家(90371)
科学基金(77227)
社会(61837)
社会科(58819)
社会科学(58804)
(54485)
基金项目(54266)
自然(51683)
自然科(50621)
自然科学(50600)
自然科学基金(49791)
(46431)
教育(42929)
资助(38721)
(34971)
编号(34297)
创新(31738)
重点(31375)
(29539)
(29317)
(27254)
计划(27254)
成果(26504)
国家社会(26400)
科研(26300)
期刊
(78863)
经济(78863)
研究(51812)
学报(36981)
中国(36691)
科学(33361)
(32966)
管理(28489)
大学(27163)
学学(25936)
(25022)
农业(22075)
教育(19394)
(15137)
金融(15137)
技术(14560)
经济研究(13785)
业经(13555)
财经(13491)
科技(12577)
(12571)
(11658)
(10508)
问题(10343)
业大(10114)
技术经济(10042)
商业(9489)
农业大学(8603)
(8331)
现代(8156)
共检索到267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建  刘兆鹏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压力和持续动荡的外部环境,企业应对的一个关键措施在于改革组织架构,通过组建工作团队,以汇聚员工智慧对市场变化做出有针对性的快速反应。组建团队的目的在于激发每个成员的参与,团队创新需要每位成员敞开心扉,勇于讲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这一要求在现实中却远非如此,大多数的员工在工作中倾向于保持沉默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员工保持沉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害怕触犯领导,同时他们也在通过沉默维护同事关系,避免伤害同事。针对这种困境,本研究提出了团队建言结构这一概念,以分析团队成员之间的建言互动为出发点,探讨团队成员间的建言互动对团队创新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结合社会网络的分析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昕  张志学  
本研究将企业情境下的激情研究从个体层面提升到团队层面,分析团队和谐型创新激情的产生、及其对团队创新的影响机制和条件,拓展了理解团队创新的视阈。本研究聚焦的团队和谐型创新激情具有3个特征:团队成员具有共享身份、自主地形成创新动机,并将创新内化为团队共享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创造力和创新的要素模型为整体框架,结合激情、团队创新、领导力、团队过程等领域的重要理论,提出了一个受到调节的中介模型:变革型领导力与团队的和谐型创新激情正相关;当团队反思程度较高时,团队的和谐型创新激情与团队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强,变革型领导力与团队创新的间接正向关系也更强。本文在146个企业高管及其下属的146个团队中开展了三阶段、多数据来源的实地研究,进行受到调节的路径分析(moderated path analysis),研究结果支持了所假设的受到调节的中介模型。这些研究发现既是激情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团队层面的重要拓展,也对团队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贵梅  毛梦环  张旭  马冰  
团队创新绩效对组织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如何提升团队创新绩效成为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I-P-O模型,基于团队情感过程,以团队建言集中为边界条件,构建团队建言数量对团队创新绩效的链式作用机制模型。通过对来自两阶段54个科研团队304份配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团队建言数量正向影响团队情感承诺,团队情感承诺正向影响团队工作激情,团队工作激情正向影响团队创新绩效;(2)团队情感承诺和团队工作激情在团队建言数量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3)团队建言集中负向调节团队建言数量对团队情感承诺的作用。揭示团队建言数量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复杂作用机制,可为团队创新绩效提升提供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卫旭华  王傲晨  江楠  
断层是团队构成研究中的重要变量,但团队断层研究结论却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本研究通过元分析方法对1998-2017年91个研究、100个样本的537个效应值进行定量整合,探索了团队断层的前因及断层对团队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并尝试找出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从断层的前因来看,尽管团队规模和积极型领导对断层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团队集权对断层强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ρ=0.080,N=7720)。从断层的影响机制来看,团队断层强度与冲突行为过程正相关(ρ=0.093,N=4507),与情感连结过程(ρ=-0.093,N=3179)和绩效结果(ρ=-0.037,N=40008)负相关。进一步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断层类型能够显著调节断层强度与团队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与潜在断层强度相比,激活断层强度对团队过程和结果的负面影响更大;与非任务型断层强度相比,任务型断层强度对任务过程和结果产生更为正面的影响。然而,表层断层与深层断层的影响机制并无明显差异。本研究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和管理启示,并为未来研究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璇  
以120个研发团队为样本,检验了团队创新氛围与团队创新行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团队创新氛围对于团队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效应。内在动机、团队效能感在团队创新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瑾琏  胡文安  钟竞  
团队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创新,在团队管理中,对于团队创新的研究因此备受关注。以中国情境下85个研发团队中85位团队主管和397位团队成员的配对数据为样本,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亲社会动机理论和团队过程理论,从团队过程视角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运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方法,考察了悖论式领导影响团队创新的机制路径,尤其是检验了团队活力的中介作用与团队任务互依性和团队认知灵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悖论式领导与团队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团队活力在悖论式领导与团队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悖论式领导与团队认知灵活性对团队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超  刘新梅  
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将水平和垂直互动关系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以团队认知整合作为中介变量,关系透明度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团队—成员交换(TMX)差异对团队创新的作用模型。采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基于74个团队396名成员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TMX差异对团队创新具有负向作用;TMX差异对团队认知整合具有负向作用;团队认知整合对团队创新具有正向作用,且团队认知整合能够中介TMX差异与团队创新间关系;关系透明度对TMX差异与团队认知整合间关系发挥显著调节作用;关系透明度调节团队认知整合对TMX差异—团队创新的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瑾琏  胡文安  钟竞  
团队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创新,在团队管理中,对于团队创新的研究因此备受关注。以中国情境下85个研发团队中85位团队主管和397位团队成员的配对数据为样本,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亲社会动机理论和团队过程理论,从团队过程视角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运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方法,考察了悖论式领导影响团队创新的机制路径,尤其是检验了团队活力的中介作用与团队任务互依性和团队认知灵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悖论式领导与团队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团队活力在悖论式领导与团队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悖论式领导与团队认知灵活性对团队创新具有显著交互影响;团队任务互依性对悖论式领导与团队活力和团队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均有显著强化效应,且团队活力完全中介了悖论式领导与团队任务互依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团队创新的影响。文章最后对所得结果做了讨论并对未来研究做了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志华  肖小虹  张亚军  
研发团队创新行为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以往研究相对忽略了精神性因素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动力机制。文章借鉴创新成分理论和创造力系统理论,聚焦于精神性因素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动力机制以及团队外部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通过对106个研发团队329名研发团队成员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团队精神型领导对团队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自省性在团队精神型领导和团队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外部社会资本调节了团队精神型领导对团队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团队外部社会资本越高,团队精神型领导对团队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也越强,反之越弱。团队外部社会资本还调节了团队自省性在团队精神型领导和团队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团队外部社会资本越高,团队精神型领导通过团队自省性的中介进而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也越强,反之越弱。研究结论拓展了中国组织情景下精神型领导在团队层次的影响效应研究,也拓展了团队创新行为的精神性动力因素及其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付  张丽华  
近年来,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本研究基于团队心理安全感和工作单位结构两个视角,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利用75个工作团队共334份团队成员问卷检验了整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型风格、创造型风格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但计划型风格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不显著;(2)团队心理安全感不仅对创新行为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在学习型风格、创造型风格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有正向的调节效应,但团队心理安全感不显著调节计划型风格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3)工作单位结构调节了学习型风格、创造型风格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计划型风格与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炎  王嘉惠  胡天骄  
基于社会网络,既有研究在创新团队连接强度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忽略了团队外部连接的影响;基于冲突理论,管理学领域认为认知冲突在团队创新过程中属于建设性冲突、情感冲突属于破坏性冲突。明确创新团队内外部连接强度的划分标准,内部连接强度包括正式与非正式沟通程度等,外部连接强度指团队与包括竞争者、合作者、客户等外部组织之间的沟通频率;提出创新团队成员的情感冲突是由认知冲突转变而来的,源自个体的认知冲突及其背景不同。从冲突视角出发,并考虑中国人普遍具有的含蓄特性,以上海汽车集团等5家企业研发团队327名研发人员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创新团队内外部连接强度正向影响创新绩效;(2)知识创造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且在连接强度与创新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认知冲突对连接强度与知识创造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情感冲突在连接强度与知识创造路径上起正向调节作用。根据结论,创新团队的内外连接强度、情感冲突、知识创造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提出建议:研发团队内部应增强成员间联系,并加强团队整体与外部组织建立合作、相互学习、竞争等关系,以及重视鼓励通过碰撞来激发创新等,以促进组织创造新知识、提高创新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缪小明  戴顶  
在对国外同类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权力分配模式,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的实证研究,分析和验证了高管团队权力分配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继刚  
如何做好团队创新?无论是华为、阿里和腾讯,还是谷歌、特斯拉、亚马逊,在他们的团队创新实践中,有三个做法值得企业借鉴。第一,让团队参与创新全程。这就意味着,从一开始的问题聚焦、机会洞察,到后续的创新落地执行,都需要员工广泛参与。尤其是在创新方向和问题聚焦层面,来自一线员工的声音是创新的源头活水。有的企业采用定期员工反馈方式,并通过员工创新常态化提案,找到创新方向;还有的企业针对特定的创新问题,
关键词: 团队创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邦正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国内十三家大型企业集团75个工作团队共334名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团队内沟通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团队内沟通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其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工作单位结构调节团队内沟通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相对机械式结构而言,在有机式结构中,团队内沟通越强,员工创新行为越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曲冠楠  接园  陈劲  王璐瑶  Juan Rogers  
有意义的创新(Meaningful Innovation,MI)作为新时代引领企业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助力其提升可持续竞争优势并实现系统性超越的全新范式开始获得关注。然而,相关研究体系尚未完善,尤其缺乏对相关概念的可靠测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实证检验。研究基于文献采集,对有意义的创新之理论基础进行系统性回顾,归纳与识别其基本框架与核心概念。进而,运用访谈法与问卷法,针对内涵结构的5大核心维度实施“意义导向”(Meaning Orientation)的量表开发与信效度检验,形成可靠的有意义创新的测量模型,并进一步验证有意义的创新过程对创新绩效显著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