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8)
2023(14348)
2022(12345)
2021(11559)
2020(9445)
2019(21701)
2018(21522)
2017(41695)
2016(22220)
2015(24281)
2014(24097)
2013(23688)
2012(21590)
2011(19292)
2010(19007)
2009(17164)
2008(16420)
2007(14254)
2006(12048)
2005(10203)
作者
(61766)
(51489)
(51027)
(48677)
(32601)
(24734)
(23098)
(20104)
(19365)
(18310)
(17542)
(17258)
(16259)
(16074)
(15810)
(15716)
(15326)
(15315)
(14685)
(14657)
(12609)
(12450)
(12298)
(11673)
(11480)
(11431)
(11292)
(11244)
(10306)
(10133)
学科
(83786)
经济(83694)
管理(68225)
(66248)
(56821)
企业(56821)
方法(39947)
数学(34120)
数学方法(33752)
中国(22381)
(22368)
(21909)
业经(20243)
技术(19934)
(18804)
地方(16635)
理论(15467)
(15132)
农业(14958)
(14745)
贸易(14735)
(14595)
财务(14535)
财务管理(14514)
(14313)
企业财务(13836)
(13730)
技术管理(13479)
环境(13341)
(13318)
机构
大学(307894)
学院(306583)
管理(126391)
(120376)
经济(117818)
理学(111140)
理学院(109946)
管理学(108191)
管理学院(107619)
研究(98136)
中国(70927)
(63686)
科学(61837)
(54659)
(47507)
(46777)
业大(46043)
财经(44993)
中心(44590)
研究所(43840)
(42634)
(41151)
(40118)
师范(39747)
北京(39445)
农业(36713)
经济学(36514)
(36233)
(34984)
财经大学(33982)
基金
项目(220772)
科学(175501)
研究(161794)
基金(161544)
(140726)
国家(139551)
科学基金(121280)
社会(103045)
社会科(97752)
社会科学(97730)
(86790)
基金项目(86776)
自然(79277)
自然科(77519)
自然科学(77501)
自然科学基金(76135)
教育(74125)
(72721)
编号(64801)
资助(64650)
成果(51594)
(50055)
重点(48896)
(48608)
(46463)
创新(45991)
课题(44213)
国家社会(42436)
教育部(42093)
科研(42028)
期刊
(123788)
经济(123788)
研究(87544)
中国(54512)
学报(48771)
管理(46015)
科学(45306)
(41673)
(40231)
大学(37028)
教育(35509)
学学(34888)
农业(29404)
技术(25917)
(23549)
金融(23549)
业经(21391)
财经(21329)
经济研究(20402)
(18250)
科技(17116)
问题(15855)
图书(15608)
(15420)
技术经济(14995)
理论(14659)
商业(13815)
(13737)
现代(13730)
实践(13538)
共检索到425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妍妍  
团队作为一种开放式协作创新的形式受到实业界青睐,也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团队创新的根本来源及机理还未得到足够重视,且鲜有从成员多样性效应展开的系统分析。由此,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从成员多样性效应视角出发,分析了团队创新的来源,并引入双因素理论,考察了成员多样性影响团队创新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团队成员多样性可以分为两类,即与创新任务非直接相关的多样性和与创新任务直接相关的多样性;其中,与创新任务直接相关的多样性是团队创新的根本来源;成员多样性对团队创新的影响存在其内在机理,即两类成员多样性直接影响了团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石静   孙建军  
团队创新是“大科技时代”的显著特征。过去关于科学团队创新过程的研究较多,但对技术团队创新的关注不足,关于技术团队知识多样性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仍不清晰。本文考量技术团队的特征,提出一种新方法用于识别团队,进而构建团队知识网络、测度知识多样性,从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创新广度3个维度探究其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知识多样性可以在上述3个维度显著提升技术团队的创新绩效。当以创新数量为目标时,大团队更能发挥知识多样性的正向效应;但当侧重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时,小团队中知识多样性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更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一方面,可以与科学团队相关研究形成对话,帮助理解科学团队与技术团队在创新过程中的不同特征与机制;另一方面,可以辅助技术研发主体与管理者参照创新目标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理想的创新绩效。
[期刊] 预测  [作者] 邓渝  范莉莉  
员工多样性是一个多层次构念,本文通过员工多样性在不同研究层次的概念化,同时考察了个体感知差异和团队异质性对员工学习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对617份IT行业跨国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个体感知差异与团队异质性对员工信息有效利用和学习绩效均有显著影响;团队异质性在个体感知差异与员工学习绩效之间起跨层次的调节作用;信息有效利用是个体感知差异与团队异质性对员工学习绩效影响的部分中介变量。最后探讨了本研究结果的意义、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锐  王乃静  
文章探索了企业创新中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的作用机理,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员工创新的组织行为机理,并为企业的创新领导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超  刘新梅  
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将水平和垂直互动关系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以团队认知整合作为中介变量,关系透明度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团队—成员交换(TMX)差异对团队创新的作用模型。采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基于74个团队396名成员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TMX差异对团队创新具有负向作用;TMX差异对团队认知整合具有负向作用;团队认知整合对团队创新具有正向作用,且团队认知整合能够中介TMX差异与团队创新间关系;关系透明度对TMX差异与团队认知整合间关系发挥显著调节作用;关系透明度调节团队认知整合对TMX差异—团队创新的中介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越  肖金利  戴亦一  
中国地域广袤,五千年来形成的丰厚而迥异的地域文化,是研究"文化与金融"的理想场景。本文利用城市方言数量以及方言分化指数度量地域文化多样性,并实证研究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文化越多样的地区,民营高科技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创新产出,在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同时排除了教育发展的影响之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当公司所在城市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异性越大、人口流入较多、包容性更好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时,方言多样性对创新的影响越显著。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学术界从全新的视角理解中国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背后的非制度性原因,也为当前国际学术界"文化与金融"的研究提供来自文化底蕴深厚的非移民国家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越  肖金利  戴亦一  
中国地域广袤,五千年来形成的丰厚而迥异的地域文化,是研究"文化与金融"的理想场景。本文利用城市方言数量以及方言分化指数度量地域文化多样性,并实证研究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文化越多样的地区,民营高科技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创新产出,在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同时排除了教育发展的影响之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当公司所在城市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异性越大、人口流入较多、包容性更好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时,方言多样性对创新的影响越显著。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学术界从全新的视角理解中国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震宁  李德辉  侯一凡  
从在华国际合资企业视角,通过问卷研究对创新资金来源、合作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创新资金来源和合作多样性显著影响产品创新绩效。具体来讲,政府支持资金和金融贷款资金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异质性作用;合作伙伴地理多样性和组织多样性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存在边际递减效应;在企业知识资产经营策略方面,外包策略能够正向调节资金来源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但地域上过度分散的外包关系以及企业知识资产的保护策略则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树祥  梁巧转  
通过研究团队内部的网络结构特征来分析团队性别多样性和团队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分析发现团队网络密度和团队网络中心势对性别多样性和团队绩效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耀德  林良  
运用协同创新和三螺旋等理论,划分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多样性及其维度。以452家中国制造业高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多样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直接关系,并探讨技术多元化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网络成员主体多样性和区域多样性均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技术多元化在主体多样性与探索式创新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区域多样性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则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艳  张红彬  陈效林  
制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的瓶颈之一在于高管团队(TMT)的职能多样性,其所嵌入的社会网络特征更是对企业绩效作用的关键情境因素。本文基于中小型新创企业的368份问卷数据研究表明:TMT内部网络密度对TMT职能多样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TMT外部网络桥连接的调节作用不显著;TMT内部网络密度与外部网络桥连接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作用关系;与TMT外部网络桥连接相比而言,TMT内部网络密度在TMT职能多样性与绩效之间关系中的作用更为强大,即TMT成员间的基于信任的网络更为重要。本文研究结论在理论上揭示了TMT职能多样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情境作用机理,进而拓展了TMT职能多样性对企业绩效正向作用的边界条件模型,丰富了高阶梯队理论;在实践上为优化中小型新创企业TMT结构提升企业绩效以及为实现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凤朝  张淑慧  朱姗姗  
针对技术知识多样性在创新中作用特征的争论,本文在区分不同作用对象及过程的基础上,以我国智能手机产业的29287条发明专利为研究样本,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首先,探讨了技术知识多样性在专利受理过程中对专利审查员的影响以及在技术扩散产生创新影响过程中对后续发明人的影响。实证表明,技术知识多样性越高的发明,越能够得到后续发明者的认可,带来较高的创新影响,但对专利审查员而言,该类发明获得授权的概率越低。其次,利用模型的样本选择差异,考察了专利审查员所扮演的"制度守门人"角色在技术知识多样性与创新影响两者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相比于技术知识多样性较低的发明,技术知识多样性较高的发明,其较低的授权率源于审查过程中较高的误判率,从而使专利受理过程掩盖了部分技术知识多样性对创新影响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将专利受理过程纳入技术知识多样性与创新影响关系分析框架,突出了创新过程的制度基础及制约因素,同时也为我国专利受理过程的完善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春梅  丁鹏飞  王继红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前摄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团队心理安全感(缓冲变量)、团队成员认知风格、团队成员心理资本(中介变量)与团队成员创新前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阐述团队成员认知风格对团队成员创新前摄行为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团队成员认知风格对团队成员创新前摄行为的影响机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立法型认知风格、司法型认知风格均显著正向预测团队成员创新前摄行为;希望、乐观分别为团队成员认知风格与团队成员创新前摄行为关系间的部分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和韧性并非为团队成员认知风格与团队成员创新前摄行为关系间的中介变量。此外,团队心理安全感分别在立法型认知风格、司法型认知风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树祥  梁巧转  孟瑶  
通过分析团队多样性氛围和团队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团队多样性氛围和团队的凝聚力是正向关系;团队多样性氛围和团队的创造能力之间是正向关系;同时团队凝聚力对团队多样性氛围和团队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有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玮  梁诗  何红玲  王春莉  
文章以2007—2018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结论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投资水平,较之于对开发式创新投资的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探索式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机制检验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缓解代理问题从而显著影响国有企业探索式创新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主管部门放权意愿越强,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