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8)
2023(10154)
2022(8961)
2021(8494)
2020(7077)
2019(16434)
2018(16235)
2017(31609)
2016(16842)
2015(18860)
2014(18891)
2013(18213)
2012(16453)
2011(14566)
2010(14258)
2009(12703)
2008(12215)
2007(10397)
2006(8598)
2005(7151)
作者
(43852)
(36677)
(36667)
(34808)
(23424)
(17742)
(16798)
(14473)
(14048)
(13035)
(12595)
(12143)
(11497)
(11374)
(11203)
(11096)
(11062)
(10839)
(10631)
(10495)
(8891)
(8820)
(8739)
(8595)
(8230)
(8210)
(7984)
(7947)
(7299)
(7231)
学科
(71285)
经济(71204)
管理(53014)
(49621)
(42464)
企业(42464)
方法(40908)
数学(36794)
数学方法(36401)
(20201)
(16779)
中国(15900)
业经(14159)
(13868)
财务(13829)
财务管理(13789)
企业财务(13163)
(12728)
贸易(12724)
(12319)
地方(12034)
理论(11919)
(11615)
(11373)
农业(11303)
技术(10846)
(10030)
环境(9722)
(9440)
(9387)
机构
大学(231305)
学院(230930)
管理(97003)
(95159)
经济(93383)
理学(85575)
理学院(84721)
管理学(83273)
管理学院(82855)
研究(64247)
中国(49578)
(45503)
(44501)
科学(37234)
财经(36924)
(33856)
(33147)
中心(32197)
业大(31420)
经济学(30129)
(29830)
(29139)
(28880)
师范(28859)
财经大学(27934)
经济学院(27503)
北京(27277)
商学(26475)
(26390)
商学院(26264)
基金
项目(162132)
科学(131025)
基金(121717)
研究(119578)
(103921)
国家(103044)
科学基金(92171)
社会(78534)
社会科(74600)
社会科学(74583)
基金项目(65037)
(62234)
自然(60231)
自然科(58975)
自然科学(58964)
自然科学基金(57967)
教育(57842)
(52096)
资助(49649)
编号(48427)
成果(37532)
(37265)
重点(35761)
(34479)
教育部(33409)
国家社会(32913)
人文(32836)
(32812)
大学(32097)
课题(32092)
期刊
(93087)
经济(93087)
研究(61496)
中国(38291)
(36344)
管理(34811)
学报(30575)
科学(29619)
大学(24964)
教育(24805)
(24395)
学学(23313)
技术(21996)
(18790)
金融(18790)
财经(18403)
农业(16369)
业经(15902)
(15649)
经济研究(15088)
问题(12533)
统计(11744)
图书(11396)
商业(11381)
理论(11367)
财会(11295)
技术经济(11215)
(10899)
实践(10404)
(10404)
共检索到317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汪曲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内隐建言信念视角提出团队内关系格局的跨层次整合模型,以104名团队领导及其568名员工为样本,运用分层线性模型,探究团队内关系格局对建言行为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中国文化背景下团队内关系格局的多层次内涵更为合适,团队内关系格局是影响建言行为的重要因素,而内隐建言信念是其中的驱动力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玉林  王杰  张龙  
建言行为是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从社会认知和内隐理论视角,实证检验了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建言效能感和员工建言行为这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领导的授权赋能行为可以显著预测建言行为,建言效能感在领导授权赋能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内隐建言信念对建言效能感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最后,提出在中国组织情境下可以通过积极的领导行为、提升下属心理感知并增强表达意见的内在动力、提倡容错文化并弱化惧怕挑战权威的信念等方面鼓励员工畅所欲言,从而提升组织绩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贵梅   袁明月   马冰  
基于内隐追随理论,本文探讨不同类型的建言行为如何通过领导内隐追随原型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及员工绩效产生差异化作用。通过对409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促进性建言与工作绩效正相关;抑制性建言与工作绩效呈倒U型关系;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分别在促进性建言与工作绩效的线性关系、抑制性建言与工作绩效的倒U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包容型领导调节了两类建言行为与领导-成员交换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出建言行为对个体工作绩效作用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拓展了建言行为研究的理论视角。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勇  
本文以233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教师建言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建言行为偏少,介于"很少"和"有时"之间;(2)中小学教师的建言行为在性别、城乡、职称、家庭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中小学教师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显著正向预测建言行为,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建言行为越多。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建言行为,尤其需要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中小学教师的建言行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钱源源  宝贡敏  
承诺组合的方法突破了以往组织承诺研究以单个成分为中心、孤立分析其前因后果的思路,开始以整体观的视角思考各成分的交互作用。本文以建言作为结果变量,通过对组织承诺三基础构成的八个承诺组合进行均值比较,证实了情感承诺是产生建言行为最主要的正面驱动力量。另外,对于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而言,承诺的背景很重要:持续承诺在一般情况下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负向影响,但在"低情感—低规范"背景下,只有高持续承诺才能引起较高的建言行为;而规范承诺在一般情况下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但在"低情感—高持续"背景下,高规范承诺反而会降低建言行为的产生。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邓今朝  
研究以国内某大型企业集团27个营销团队共201名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水平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多层数据模型(HLM),以自我激励和个体-情景互动理论为框架对团队成员个体目标导向、团队氛围和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目标导向不同的个体,其建言行为也有差异,相对于发展导向,表现导向的个体更多地卷入建言行为。团队心理安全感不仅对员工建言行为有直接显著影响,而且在个体目标导向(表现导向)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中有正向的跨层调节效应:团队心理安全感越高,表现导向的个体越倾向于建言行为,团队心理安全感越低,表现导向与建言行为的关系越不明显。团队氛围对于其他目标导向与建言行为关系的跨层调节效果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今朝  黄中梅  余绍忠  
采用决策模拟方法对员工建言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45个团队共135名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表明:员工建言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呈倒"U"形,成员的绩效目标取向在建言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一涛  余福海  
本文基于408名一线员工调研数据,检验了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建设性变革义务感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支持感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设性变革义务感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和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建设性变革义务感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且在整个模型中具有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员工建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雄松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员工的创新性想法和建议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介绍员工建言行为的内涵和发展脉络,探讨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事后效果,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樊耘  马贵梅  颜静  
员工的建言对处于超竞争和动态环境中的组织尤为重要,现实组织中员工可能向组织、主管和同事等多个潜在对象建言,建言行为具有对象敏感性特征。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索多对象视角下社会交换关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出员工与某一对象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不仅能够解释和预测对该对象的建言行为而且当该对象与其他对象的社会交换关系质量较高或者价值观匹配程度较高时还可以预测对其他对象的建言行为,同时个体的社会交换特征调节社会交换关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莉  赵宁  陈龙  
本研究提出职业成长是一个包含数量职业成长和质量职业成长的二维构念,其中数量职业成长是指薪酬和晋升等工作特性提升的速度,质量职业成长是指当前工作变动对于员工的价值。在中国的科研院所内收集了1106份问卷,对职业成长的二维结构及其与建言行为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支持了职业成长的二维结构模型,并且职业成长与建言行为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于促进性建言,数量职业成长的预测作用更强;对于抑制性建言,质量职业成长的预测作用更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莉  赵宁  陈龙  
本研究提出职业成长是一个包含数量职业成长和质量职业成长的二维构念,其中数量职业成长是指薪酬和晋升等工作特性提升的速度,质量职业成长是指当前工作变动对于员工的价值。在中国的科研院所内收集了1106份问卷,对职业成长的二维结构及其与建言行为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支持了职业成长的二维结构模型,并且职业成长与建言行为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于促进性建言,数量职业成长的预测作用更强;对于抑制性建言,质量职业成长的预测作用更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建  时勘  
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受到组织管理多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构念内涵等在各领域的差异,至今未能形成整合研究框架。本文从整合视角出发,聚焦于员工建言行为研究最主要的两个领域——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与组织行为学领域,对员工建言研究在两个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对其构念内涵进行分析比较,并从两个领域共同关注的管理者——员工互动角度出发,阐述影响员工建言的前因后果,最后提出基于整合视角的研究框架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建  时勘  
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受到组织管理多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构念内涵等在各领域的差异,至今未能形成整合研究框架。本文从整合视角出发,聚焦于员工建言行为研究最主要的两个领域——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与组织行为学领域,对员工建言研究在两个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对其构念内涵进行分析比较,并从两个领域共同关注的管理者——员工互动角度出发,阐述影响员工建言的前因后果,最后提出基于整合视角的研究框架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慧  梁巧转  张悦  
从团队构造的视角探究团队断裂对员工集体建言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认同和信息加工理论,从"敢不敢"建言及"会不会"建言两种视角出发,揭示了团队心理安全和团队反思对团队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的双重中介作用。通过对江苏、陕西等地89个团队381名员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团队断裂与团队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显著负相关;团队心理安全和团队反思在断裂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对促进性建言而言,团队反思行为的中介作用强于团队心理安全的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