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6)
- 2023(14556)
- 2022(12547)
- 2021(11760)
- 2020(9907)
- 2019(22240)
- 2018(22131)
- 2017(42248)
- 2016(23028)
- 2015(25535)
- 2014(24634)
- 2013(24200)
- 2012(22029)
- 2011(19883)
- 2010(19543)
- 2009(17845)
- 2008(17183)
- 2007(14926)
- 2006(12733)
- 2005(10801)
- 学科
- 济(84535)
- 经济(84440)
- 管理(68766)
- 业(66596)
- 企(56435)
- 企业(56435)
- 方法(40194)
- 数学(34417)
- 数学方法(34054)
- 农(23184)
- 中国(22431)
- 财(21811)
- 业经(20487)
- 学(19929)
- 技术(19747)
- 地方(16870)
- 贸(16201)
- 贸易(16191)
- 农业(15806)
- 易(15707)
- 理论(15188)
- 制(15176)
- 务(14075)
- 财务(14016)
- 财务管理(13996)
- 和(13813)
- 环境(13697)
- 技术管理(13445)
- 企业财务(13279)
- 银(13262)
- 机构
- 大学(318852)
- 学院(317174)
- 管理(129246)
- 济(121940)
- 经济(119362)
- 理学(113549)
- 理学院(112295)
- 管理学(110334)
- 管理学院(109784)
- 研究(104084)
- 中国(75472)
- 科学(68220)
- 京(67236)
- 农(56901)
- 财(53521)
- 业大(53147)
- 所(52056)
- 研究所(48175)
- 中心(47048)
- 农业(45091)
- 江(44834)
- 财经(43851)
- 北京(41787)
- 范(40598)
- 师范(40082)
- 经(40024)
- 院(37830)
- 州(36566)
- 经济学(35732)
- 技术(34085)
- 基金
- 项目(228904)
- 科学(179465)
- 基金(166042)
- 研究(162132)
- 家(147126)
- 国家(145891)
- 科学基金(125093)
- 社会(101920)
- 社会科(96583)
- 社会科学(96558)
- 省(90596)
- 基金项目(89526)
- 自然(83889)
- 自然科(81993)
- 自然科学(81968)
- 自然科学基金(80525)
- 划(76417)
- 教育(73873)
- 资助(66808)
- 编号(65033)
- 创(51643)
- 重点(50941)
- 成果(50907)
- 部(49012)
- 发(48154)
- 创新(47517)
- 课题(44348)
- 科研(44078)
- 计划(43073)
- 大学(42119)
- 期刊
- 济(126105)
- 经济(126105)
- 研究(87678)
- 中国(57911)
- 学报(57055)
- 农(50533)
- 科学(50389)
- 管理(46666)
- 大学(42225)
- 学学(40023)
- 财(38975)
- 农业(34901)
- 教育(34699)
- 技术(26152)
- 融(23819)
- 金融(23819)
- 业经(22100)
- 经济研究(20674)
- 财经(20515)
- 科技(18782)
- 业(18528)
- 经(17472)
- 图书(16279)
- 问题(16235)
- 版(15776)
- 技术经济(15492)
- 业大(15467)
- 理论(14989)
- 商业(14604)
- 实践(13839)
共检索到442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双龙 周海华
团队互动过程是影响成员创新行为的重要情境因素,团队的任务和人际互动将有助于强化成员创新活动的主观规范进而促进个体的创新行为。
关键词:
团队互动过程 创新主观规范 个人创新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红 张宝生
文章从知识网络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势差现象入手,详细分析了VTIT内、外部的知识流动过程和知识流动方式。分析了VTIT的知识流动内循环、外循环和基于节点的知识流动过程,并提出基于任务、技术、关系、管理、经济、人员和行为的七种知识流动方式,为VTIT的知识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馨
以跨学科团队为研究对象,取景于钱学森系统科学研讨团队和航天某创新团队,探讨协同知识创造中的知识类型和互动过程问题。在知识类型上,团队协同知识创造不仅对与任务直接相关的主题知识进行探讨,还依托于与任务并不直接相关的非主题知识,达成对不同学科主题知识的解释和理解,同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共识达成。在互动过程中,跨学科团队通过知识表述、知识解释、知识涌现和知识建构4个过程,实现新知识的协同创造。主要贡献是引入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主题知识和非主题知识这一概念划分,建构团队协同知识创造过程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双龙 周海华
基于对31家企业396个配对样本的调查,探讨了华人企业组织中的家长式领导风格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研究结果发现:家长式的威权领导和仁慈领导对个人创新行为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的影响,同时家长式领导还会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创新行为表现;中国传统性对于家长式领导与个人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最后总结了相应的管理与实践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宝山 刘牧 董保宝
工作团队的有效运作是确保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法宝,研究团队互动过程,探究团队互动的前因与结果以及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对于发挥团队精神、确保组织成功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对较有影响的团队互动过程模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总结了这些模型的特点、贡献,模型之间的承继关系及对国内团队互动研究的启示,并展望了团队互动过程研究未来进一步深入的方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成磊 杨伯儒 谢晖 缪彬
数字创新环境为参与者创新行为研究带来新的挑战。目前,数字创新个体/团队行为研究已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对于个体创新行为的心理动因仍存在矛盾观点,研究成果也较为分散,数字创新团队行为的影响特征及潜在作用机理有待梳理。为揭示数字创新团队行为的影响特征与作用逻辑,结合2010—2023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数字创新、创新团队、团队行为以及三者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探讨数字创新的团队行为研究导向,从参与者情绪、认知、决策逻辑3个方面揭示数字创新团队行为的影响特征,并结合关键文献从开放感知机理、交互适应机理、创生决策机理3个方面,归纳这些特征的作用机理。结论可丰富数字创新团队行为特征理论,完善数字创新团队行为作用机理分析,为调和数字创新个体行为心理动因的矛盾观点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超 刘新梅
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将水平和垂直互动关系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以团队认知整合作为中介变量,关系透明度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团队—成员交换(TMX)差异对团队创新的作用模型。采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基于74个团队396名成员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TMX差异对团队创新具有负向作用;TMX差异对团队认知整合具有负向作用;团队认知整合对团队创新具有正向作用,且团队认知整合能够中介TMX差异与团队创新间关系;关系透明度对TMX差异与团队认知整合间关系发挥显著调节作用;关系透明度调节团队认知整合对TMX差异—团队创新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媛媛 齐中英
基于过程观角度,分析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组织学习过程与知识管理过程是相互伴生的,组织知识存量突破一定的阈值会使得组织创新的方式发生改变,在组织创新的不同阶段伴随着不同形式的组织学习。
关键词:
组织学习 知识管理 组织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斌 陈思婷 石建有
本文对包含248份问卷数据的预试样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团队与中层管理者互动过程包含信息交换与交互影响两个维度。通过对包含372份问卷数据的正式样本调查分析,验证了高管团队与中层管理者互动过程二维度结构,分析结果还表明高管团队与中层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对战略决策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交互影响对战略执行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提高战略决策质量及执行质量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文勤 石金涛 刘云
当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创新型员工与创新型团队,影响个人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目标取向理论的相关研究结论,将团队创新气氛因素纳入到目标取向对团队成员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通过对70个团队(包含352个团队成员)样本的调查,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技术,对个人层次目标取向与团队层次创新气氛对创新行为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团队成员学习目标取向对其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效应不会受到团队创新气氛的调节作用;成员证明目标取向对其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不显著,但团队创新气氛可以显著调节(增强)这种正向效应;成员回避目标取向对其创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瑾琏 胡文安 钟竞
文章采用102个团队中102位团队主管和436位团队成员的配对数据,基于互动认知视角,运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考察了双元领导对团队创新的影响,尤其是检验了团队交互记忆的中介作用与团队认知冲突和环境动态性这两种内、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双元领导与团队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团队交互记忆在双元领导与团队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团队认知冲突对双元领导与团队交互记忆和团队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均具有显著的强化效应,并且团队交互记忆完全中介了双元领导与团队认知冲突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团队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春梅 丁鹏飞 王继红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前摄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团队心理安全感(缓冲变量)、团队成员认知风格、团队成员心理资本(中介变量)与团队成员创新前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阐述团队成员认知风格对团队成员创新前摄行为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团队成员认知风格对团队成员创新前摄行为的影响机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立法型认知风格、司法型认知风格均显著正向预测团队成员创新前摄行为;希望、乐观分别为团队成员认知风格与团队成员创新前摄行为关系间的部分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和韧性并非为团队成员认知风格与团队成员创新前摄行为关系间的中介变量。此外,团队心理安全感分别在立法型认知风格、司法型认知风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艳 马海群
[目的/意义]明晰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影响机理,探究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效能,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方法/过程]借鉴复杂性科学和I-P-O模型的基本思想,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的假设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产学研参与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各个层面系统提出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效能的建议。[结果/结论]转移意愿、输出能力、渠道丰富性、信任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璇
以120个研发团队为样本,检验了团队创新氛围与团队创新行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团队创新氛围对于团队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效应。内在动机、团队效能感在团队创新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双龙 马璇
本文探讨了研发团队的创新行为与标准化工作实践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对242个研发团队的调查,发现团队创新行为与标准化工作实践对团队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验证了知识管理分别在团队创新行为、标准化工作实践与团队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团队创新行为 标准化工作实践 团队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