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4)
2023(4380)
2022(3743)
2021(3668)
2020(3063)
2019(6911)
2018(6835)
2017(13235)
2016(7402)
2015(8167)
2014(8333)
2013(8107)
2012(7827)
2011(7023)
2010(7273)
2009(6609)
2008(6887)
2007(6545)
2006(5529)
2005(5142)
作者
(22789)
(19153)
(18972)
(18112)
(12184)
(9470)
(8554)
(7389)
(7086)
(7060)
(6483)
(6462)
(6247)
(6110)
(6102)
(5821)
(5770)
(5737)
(5705)
(5434)
(4814)
(4781)
(4639)
(4406)
(4360)
(4315)
(4307)
(4157)
(4080)
(3904)
学科
(29241)
经济(29199)
管理(23113)
(22278)
(19102)
企业(19102)
方法(12530)
数学(10554)
数学方法(10328)
(8048)
(7764)
(7339)
(7269)
中国(7113)
(6167)
技术(5613)
业经(5576)
(5464)
财务(5452)
财务管理(5436)
(5381)
银行(5361)
理论(5297)
企业财务(5266)
(5118)
(5113)
金融(5113)
(4897)
贸易(4892)
(4841)
机构
大学(108233)
学院(106754)
(40258)
经济(39253)
管理(38260)
研究(38063)
理学(32900)
理学院(32484)
管理学(31712)
管理学院(31515)
中国(28491)
科学(24878)
(22966)
(22278)
(20299)
(19855)
研究所(18467)
业大(17818)
农业(17573)
中心(17559)
(16721)
财经(15767)
(14383)
北京(14166)
(13972)
师范(13757)
(13563)
(13483)
(12503)
技术(12484)
基金
项目(70232)
科学(54988)
基金(51709)
研究(47878)
(46617)
国家(46226)
科学基金(38896)
社会(29884)
社会科(28283)
社会科学(28275)
(27063)
基金项目(26879)
自然(26766)
自然科(26245)
自然科学(26236)
自然科学基金(25789)
(23324)
教育(22969)
资助(22012)
编号(18388)
重点(16085)
成果(15959)
(15782)
(14506)
(14382)
(13998)
科研(13798)
计划(13651)
创新(13607)
教育部(13290)
期刊
(45770)
经济(45770)
研究(29945)
中国(23848)
学报(22204)
(20916)
科学(18697)
大学(16456)
(16342)
学学(15644)
管理(15388)
农业(13888)
教育(13500)
(10979)
金融(10979)
技术(9034)
财经(8431)
(7282)
(7278)
经济研究(6783)
业经(6614)
(6523)
业大(6207)
问题(5784)
科技(5394)
农业大学(5253)
(5241)
国际(5116)
技术经济(5032)
统计(4814)
共检索到163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斌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互助关系有助于增加成员对于收入分配的敏感程度,提高利润分享激励制度的有效性。团队互助合作关系与利润分享激励机制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在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中,个人收入无论是来源于固定工资,还是绩效工资,都主要取决于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在内部阶梯式的企业组织结构中的位置高低,并非由个人实际的产出贡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岩青  王玮  何广文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农信社小额信贷产品的实施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信用激励机制在其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些地区农户对于信用激励机制不甚明了。本文通过数理分析模型的构建,揭示以"贷款可得性"、"获得更大额度的贷款"等为代表的信用激励机制在促进小额信贷有效运作当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文军  李志鹏  
高校教师激励是激发教师活力,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促进高校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研究针对当前高校教师激励效果不佳的现象,从"以人为本"、维护高校共同体、强化教师的认同感以及效率与效益的有机结合等四个层面探究高校教师激励的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映浩  
文章对如何使激励作用持续有效的问题,从增加激励的针对性、讲求激励的艺术性、实行战略性激励三个方面对激励作用的持续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游富相  
使每位员工始终处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所追求的理想状态。酒店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通过激励来实现。本文分析了与酒店激励有关的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提出了提高酒店激励有效性的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方佳明  
使用三个荟萃分析定量综合了2002-2010年期间38个网络调查研究的结果,考察了网络调查实践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三种激励形式(物质性激励、事后激励和或然激励)对促进被调查者参与网络调查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物质性激励使得被调查者更乐意完成问卷(优势比OR=1.16,95%的置信区间在[1.08,1.24]);激励的可得性能够调节物质性激励的有效性;事后激励的应用能够促使被调查者完成网络调查(OR=1.14,95%的置信区间为[1.06,1.22]);或然激励对网络调查的完成也能够产生显著性的效应(OR=1.12,95%的置信区间为[1.07,1.18])且具有最为稳定的效力。但和传统调查相...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和平  林卫斌  
过去几年和今明两年间,随着对WTO分行业、分阶段开放承诺最后时刻的不断逼近,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制和转型的时限性压力愈来愈大。一方面,改制和转型对制度创新与设计的理论智慧要求很高;另一方面,改制实践积累不足,经验诱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英凯  周静  杨安华  
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是中国上市公司中最主要的两种管理层激励方式,而能否为股东创创造价值则是判断管理层激励是否有效的一般标准。文章以2006年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后的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着重考察了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结果发现:前者对提升企业价值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后者则无益于公司市场价值的增加。这意味着中国上市公司当前的管理层激励主要依靠提高管理层的薪酬而得以实现,而管理层持股需要继续得到监管政策的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雷  陈永清  王华  张同建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出现的一种新的竞争方式,但是,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制造商激励的不足导致供应商参与力度薄弱,阻碍了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提升。本研究基于我国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制造商对供应商激励的微观路径,发现了制造商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制造商激励的改进方向,从而为新产品开发质量的提升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获宝  丁宇璇  
本文以上海家化股权激励合约为例,重点研究了股权激励合约中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和行权价格,发现行权条件的选择侧重于引导经营者的短期决策,行权价格的选择侧重于引导经营者的长期决策,这两个要素分别反映了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短期和长期目标上达成的一致,二者的利益由此得到统一,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股权激励合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远志  
以委托—代理模型作为实证分析的依据,基于2000~2001年的数据集,对三个存在重大差异的样本行业中上市公司的经理激励效率进行计量检验。上市公司的经理激励效率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货币性激励和股权激励都缺乏有效性,其中经理的年薪报酬与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比重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流通股比重、股权集中度和总资产规模对总经理的年薪报酬都具有显著的解释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水生  梁淑红  
本文利用2005~2012年年末仍未行权的股权激励样本,以股价变动1%所引起的各授予对象的股权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价值变动额占其总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股权激励程度,分别从董事会、高管层、CEO和CFO四个角度研究了其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一、引言2005年以来,中国证监会陆续发布有关股权激励相关制度规定以规范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汝俊  龙子午  姚逍遥  
2005年4月以来的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开始进入全流通时代,我国资本市场的所有基本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上市公司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成为现实可能,故对于股权激励有效性的研究意义重大。文章选取2009—2011年间处于股权激励实施状态中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激励股总数及高管所授予激励股占当期总激励权益有益于提高公司价值,缓解委托代理冲突,股权激励公司规模的适度扩大、"两职分离"也有益于公司绩效的提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冬华  范从来  沈永建  
高管和职工皆为企业价值创造者,皆是重要的须激励的人力资源。已有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高管激励的研究,研究职工激励的少,更加缺乏将两者加以结合进行研究的。对于激励高管还是激励职工哪个更有效,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既有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对两类人力资源的激励效果比较及其互动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和职工薪酬均对企业业绩反应敏感,并且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高于职工,说明两类激励对未来业绩增长都具有积极作用。并且,职工对企业未来业绩的积极作用高于高管;高管与职工薪酬变化同步性越强,对未来业绩的积极作用越明显。本文首次研究了高管与职工激励效果的比较及其互动关系,拓展了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