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7)
- 2023(14116)
- 2022(11610)
- 2021(10882)
- 2020(9269)
- 2019(21408)
- 2018(21082)
- 2017(40635)
- 2016(21953)
- 2015(24607)
- 2014(24458)
- 2013(24125)
- 2012(22261)
- 2011(19798)
- 2010(19501)
- 2009(18143)
- 2008(17755)
- 2007(16069)
- 2006(13795)
- 2005(12040)
- 学科
- 济(97042)
- 经济(96942)
- 业(65300)
- 管理(56581)
- 农(51166)
- 企(43440)
- 企业(43440)
- 方法(42647)
- 数学(38575)
- 数学方法(38113)
- 农业(33935)
- 业经(25376)
- 中国(23343)
- 财(23205)
- 地方(20709)
- 学(17516)
- 制(17352)
- 贸(16518)
- 贸易(16513)
- 易(16089)
- 银(13970)
- 银行(13935)
- 发(13695)
- 务(13554)
- 财务(13511)
- 财务管理(13476)
- 融(13323)
- 金融(13319)
- 行(13293)
- 技术(13023)
- 机构
- 学院(308775)
- 大学(303547)
- 济(128979)
- 经济(126500)
- 管理(120288)
- 理学(104821)
- 理学院(103748)
- 管理学(101788)
- 管理学院(101231)
- 研究(100976)
- 中国(78609)
- 农(69905)
- 科学(62778)
- 京(62128)
- 财(56319)
- 农业(53882)
- 业大(52309)
- 所(50275)
- 中心(50190)
- 研究所(45934)
- 江(45765)
- 财经(45146)
- 经(41221)
- 经济学(39492)
- 范(39428)
- 师范(39024)
- 北京(37848)
- 州(36351)
- 经济学院(36006)
- 院(35396)
- 基金
- 项目(213457)
- 科学(168263)
- 基金(155595)
- 研究(155451)
- 家(135887)
- 国家(134689)
- 科学基金(115835)
- 社会(99791)
- 社会科(94206)
- 社会科学(94180)
- 省(84592)
- 基金项目(82958)
- 自然(74589)
- 自然科(72886)
- 自然科学(72864)
- 自然科学基金(71550)
- 教育(70229)
- 划(70063)
- 编号(64208)
- 资助(62728)
- 成果(50525)
- 重点(47678)
- 部(47325)
- 发(47026)
- 创(44488)
- 课题(42517)
- 国家社会(41750)
- 创新(41559)
- 科研(41451)
- 教育部(40133)
- 期刊
- 济(140608)
- 经济(140608)
- 研究(82983)
- 农(72007)
- 中国(57266)
- 学报(50067)
- 农业(48879)
- 科学(45774)
- 财(43468)
- 大学(38654)
- 管理(38347)
- 学学(36963)
- 融(30442)
- 金融(30442)
- 业经(29654)
- 技术(26527)
- 教育(26491)
- 业(23588)
- 财经(21383)
- 经济研究(20986)
- 问题(20184)
- 经(18348)
- 版(17599)
- 统计(15745)
- 农村(15310)
- 村(15310)
- 技术经济(15210)
- 农业经济(15185)
- 世界(15051)
- 资源(14689)
共检索到444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为回应有关中国农村居民代际关系的争论,评估近年来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对农村家庭生活的影响,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和2012年全国五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这7年中国农村居民代际支持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相比于2006年,2012年农村居民三代间的情感互动频度上升,经济互动频度下降,而劳务支持呈现向子代倾斜的趋势。经济增长和农村新代际分工的形成是农村居民代际支持呈现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代际关系在未来农村家庭生活中能否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尚需做进一步的追踪和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伊 郭志广
本文利用中国9省农村2974户的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不确定性下消费行为的习惯形成假说,给出了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持续偏低的一个解释。我们用广义矩估计法估计一个包括习惯形成和不确定性的欧拉方程,以考察家庭消费如何跨时演进。结果证明,农村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偏好的设定偏误是传统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不能很好地诠释中国农村家庭消费决策的一个原因,在解释消费的决定因素时假定偏好的跨时可分性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关键词:
消费 欧拉方程 习惯形成 预防性储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宏 毛明海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微观调查数据,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村领导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村领导可以显著增加所在村庄村民的非农收入,而这一增收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村领导对村民在本县参与非农就业的工作时间和每小时工资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村领导对村民非农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增加村民在外县打工的工作时间以及非农收入。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干部队伍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实证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攀峰 陈池波
本文以生命周期假说的扩展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利用农户调研的微观数据,检验了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参加新型养老保险农户家庭消费更多,农户家庭规模显著影响消费支出,但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偏低。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以增强农村居民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消费需求 预防性储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令娟
由于收入、消费观念、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等因素存在差异,与城镇居民相比,占我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居民的消费品消费总额却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农村应作为当前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工作重点。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的微观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始终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区域间差异也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冬
本文考虑到了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基于CHNS数据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居民长期收入不平等程度要低于单独年度,但是仍然呈现出上升的态势;(2)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的非农收入依然是农村居民长期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来源,且其对长期收入不平等的贡献不断增加;(3)非农就业在农村居民之间的流动性较低,这意味着政府在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作为将来的工作重心的同时,也需要为农村居民创造公平的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环境。
关键词:
长期收入不平等 农村居民 综列数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对增加消费需要具有推动作用,然而,全社会还没有关心和重视我国人口构造的改变对村民消费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所以研究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结构对农民消费率的影响,对激发村民的消费、扩大消费经济体内部的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还有保证我国经济不断稳步提高都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对增加消费需要具有推动作用,然而,全社会还没有关心和重视我国人口构造的改变对村民消费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所以研究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结构对农民消费率的影响,对激发村民的消费、扩大消费经济体内部的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还有保证我国经济不断稳步提高都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祖辉 王敏 宋瑜
本文首先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将收入差距问题简化抽象为要素市场的分配问题;然后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变量确定为农村居民的要素禀赋和村庄外部市场环境,并分别对这两个变量影响村庄内部和村际收入差距水平、收入差距变化的途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阐述;最后通过基尼系数静态分解、基尼系数变化的动态分解分别对村庄内部收入差距和村际间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中所提出来的外部市场环境通过改变收入结构来影响村庄内收入差距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环境主要通过改变要素收入集中程度并同时改变收入比重来影响村际间收入差距变化的假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家剑
夯实农村消费基础,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是新时期统筹国内大循环市场的关键。文章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率提升有利于刺激农村消费,提高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但是存在明显代际差异,主要对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有显著影响。因此,在进一步夯实数字乡村发展的基础上,需要提升互联网使用率,增强中老年群体使用互联网的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互联网普及的技术红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勇
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微观数据,在综合考虑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持久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农户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收入差距的增大会导致农村储蓄率的提高;农村居民储蓄率的生命周期特征并不明显,但在考虑了家庭的教育、医疗支出以后,储蓄率呈现出显著的U型生命周期特征,并且在45~49岁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低点;家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农户储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农户储蓄率与其财富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户主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性别对农村居民储蓄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储蓄率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苏华山 王志伟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农村居民教育对于个人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较小。此外,还提出了农村教育中存在高学历人才非农化的困境,测算出长期内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的空间。最后提出化解农村教育瓶颈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建龙 马凤才 焦景虎
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嵌入为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积累与膳食质量改善提供了新的技术赋能。基于信息效应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316户农村家庭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膳食质量的微观作用,探讨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村居民膳食质量处于低度膳食失衡状态,膳食质量距均值为34.133。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改善农村居民膳食质量,可以通过社会资本的部分中介效应对农村居民膳食质量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膳食质量的改善作用在高学历和种植规模较大的群体中更为显著。据此,提出了扎实推进合理膳食行动,促进农村居民膳食营养均衡;向纵向深发展“互联网+营养与膳食”模式;拓展农村居民互联网社交新渠道,提升社会资本存量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百臣
本文采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表明,所有估计食品的支出弹性都是正值,其中,谷物类、豆及豆制品类和肉蛋奶及其制品类的支出弹性都大于1,因此,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后将普遍提高对各类食品的需求,提高最多的将是高档细粮、豆制品和动物性食品的需求。本研究还发现,尽管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很低,但是,平均消费倾向却不高,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还远未得到挖掘,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居民面临较重的支出负担、不稳定的预期收入以及需要独立承担的市场风险,这些都影响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汪美红 胡向东 赵殷钰 韩昕儒
[目的]基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村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方法]文章运用恩格尔模型和考虑"零消费"问题的近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AIDS)的两阶段模型,对全国8个省份的农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首先,肉类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均为正值,农村居民肉类需求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其次,肉类食品需求收入弹性存在差异,其中,禽肉收入弹性最大,牛羊肉收入弹性最小。再次,不考虑"零消费"问题时,牛羊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12~0.29,猪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0.02。最后,到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时,目前低于收入标准的农村居民人均猪肉、禽肉和牛羊肉消费量将分别增加3.42kg、1.86kg和0.57kg,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进而扩大人均肉类消费量、优化肉类消费结构;农村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肉类消费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住房会影响农村居民社会阶层认同吗——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
如何正确测度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基于宏观和微观视角的实证研究
社会信任与公共政策的实施效率——基于农村居民新农保参与的微观证据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何以扩大?——基于微观收入构成的动态分解
中国农村居民教育收益及工资收入差距的分解——基于微观计量的因果关系推断
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贫困线视角下农村居民收入对膳食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CHNS数据的微观实证
人力资本、公平感知与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与——基于四川农村地区的实证分析
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基于CFPS的微观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