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4)
- 2023(6627)
- 2022(5895)
- 2021(5347)
- 2020(4850)
- 2019(11281)
- 2018(11401)
- 2017(21669)
- 2016(12447)
- 2015(14442)
- 2014(15088)
- 2013(14811)
- 2012(14059)
- 2011(12770)
- 2010(13059)
- 2009(12176)
- 2008(12267)
- 2007(11463)
- 2006(9715)
- 2005(8691)
- 学科
- 济(49901)
- 经济(49842)
- 管理(32482)
- 业(30058)
- 方法(24376)
- 企(23342)
- 企业(23342)
- 数学(21630)
- 数学方法(21441)
- 农(14814)
- 学(13419)
- 财(13165)
- 中国(12954)
- 制(11155)
- 地方(10368)
- 贸(9431)
- 贸易(9431)
- 农业(9324)
- 业经(9277)
- 易(9118)
- 理论(8476)
- 体(8475)
- 银(8422)
- 银行(8375)
- 和(8161)
- 融(8018)
- 金融(8010)
- 行(7984)
- 务(7665)
- 财务(7636)
- 机构
- 大学(184150)
- 学院(183697)
- 济(71190)
- 经济(69429)
- 管理(65692)
- 研究(65458)
- 理学(55895)
- 理学院(55237)
- 管理学(54056)
- 管理学院(53730)
- 中国(48829)
- 科学(43418)
- 农(39809)
- 京(39737)
- 所(35530)
- 财(33266)
- 研究所(32515)
- 农业(31932)
- 业大(31837)
- 中心(30422)
- 江(29777)
- 财经(26053)
- 北京(24988)
- 范(24404)
- 师范(24009)
- 经(23450)
- 院(23272)
- 州(23015)
- 技术(22433)
- 经济学(21625)
- 基金
- 项目(120338)
- 科学(91371)
- 研究(85412)
- 基金(83712)
- 家(74486)
- 国家(73871)
- 科学基金(60522)
- 社会(50590)
- 省(48778)
- 社会科(47689)
- 社会科学(47670)
- 基金项目(44137)
- 划(41343)
- 教育(40069)
- 自然(39800)
- 自然科(38809)
- 自然科学(38793)
- 自然科学基金(38072)
- 编号(36080)
- 资助(35303)
- 成果(30234)
- 重点(27887)
- 部(26463)
- 发(26265)
- 课题(25627)
- 创(24261)
- 计划(23917)
- 科研(23667)
- 创新(22781)
- 大学(21955)
共检索到273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振伦 高国富 刘文斌 丁俊龙 朱永新
测定了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夏花、一龄、二龄鱼种和成鱼的20种化学元素,其在鱼体干物质中的总含量为5.25%~8.04%。其中约40%分布在肌肉中,60%分布在骨骼中。含量高的为Ca、P,占20种元素总量的70.29%~78.61%。Ca:P为1:0.47~1:O.71。含量低于Ca、P的依次为K、Na、S、Mg、Al等。随着鱼体长大,大多数化学元素相对含量减少,只有K、S、Pb的含量随之增加。
关键词:
团头鲂 矿物质 成分测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协书 余志 倪德江 陈玉琼 郭承君
以竹溪县11个不同区域内所产龙峰茶为研究对象,从感官品质、主要品质成分及矿质元素方面进行分析归类。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所产龙峰茶外形、汤色和叶底较一致,而香气、滋味差异较大;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龙峰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1.93%~44.78%、28.43%~34.23%、150.00~171.88mg/g、2.58%~3.75%、1.87%~2.52%、2.32%~3.07%和0.084%~1.129%。矿物质元素分析表明,龙峰茶氮、磷、钾、钙含量分别为5.47%~6.65%、0.410%~0.502%、0.966%~1.129%、0.097%~...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陆清儿 李行先 王宇希 柳爱春
对三角鲂与团头鲂鱼体常规养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角鲂肥满度极显著低于团头鲂(P<0.01),去内脏比显著高于团头鲂(P<0.05),比肝与肠脂比两指标极显著低于团头鲂(P<0.01);三角鲂肌肉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团头鲂(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团头鲂(P0.05)。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唐首杰 李思发
从鲤的微卫星DNA标记中筛选4对有效引物,进行不同倍性团头鲂遗传变异的微卫星DNA分析。结果表明:(1)4对引物中有2对能在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中探测到多态性,其等位基因数为4-6个,大小在131-307 bp之间。发现两个等位基因(MFW 19-175和MFW 19-256)可作为异源3n特异的微卫星DNA标记。(2)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内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056 2-0.288 7,Ne 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31 5-0.196 9,平均遗传距离为0.039 5-0.154 2,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3)反交3n、异源3n、正交3n和同源4n-F1群...
关键词:
团头鲂 倍性 微卫星 遗传变异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马爱军 陈四清 雷霁霖 王印庚
利用交叉组合设计了 16组大菱鲆 (Turbot)幼鱼饲料 ,在各组饲料中 ,复合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分别为 0~ 3% ,共进行了 6 0d的喂养实验。结果表明 ,白化大菱鲆幼鱼可以通过调整配合饲料配方 ,使体色恢复为正常体色。经过 6 0d的试验 ,添加 1%的复合维生素和 3%的复合矿物质的效果最好。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比例及组合对大菱鲆白化苗种色素的恢复有着直接的关系。试验组中平均色素覆盖率最高为 90 % ,完全恢复正常体色的比例可达 2 3%。本研究所配制的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质对大菱鲆体色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师庆 戴伟
正长岩和花岗岩森林土壤矿物质的钾素释放研究,得出了我国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山地土壤矿物质的钾素释放量、年平均释放速率、释放度、缓效性钾素贮量和待释放年限,初步解决厂长石质森林土壤矿物质释放养分有关测定和计算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开拓了生态岩类在森林土壤养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长石质岩类森林土壤矿物质所释放的钾素,完全可以满足这一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松、栎纯林及其混交林吸收利用的需要,同时也使森林养分循环收支平衡系统的定量计算更趋完整。长石质森林土壤的林地和苗圃地一般无需施用钾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倩朝 孔治有 环秀菊 张平 刘俊娜 刘永江 李莉 覃鹏
【目的】揭示藜麦农艺性状及其籽粒矿物质元素含量并评价藜麦种质资源品质状况。【方法】以筛选出的89个藜麦高代品系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测定及其籽粒矿物质元素含量检测。【结果】农艺性状及其籽粒矿物质元素含量平均变异系数为27.01%,其中镁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0.61%,相对变幅较小;千粒重、单株产量及铁、锌、钙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14%,钙的遗传变异最大,变异系数高达64.11%,铁的变异系数为43.40%仅次于钙;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千粒重、单株产量之间相关性较强,千粒重与单株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显示5个主成分代表了89个藜麦品系农艺性状及其籽粒矿物质元素遗传信息的83.34%;聚类分析将89个藜麦品系分为5类,说明其遗传特性与材料分离后代来源和籽粒颜色相关性不大。【结论】经分析筛选出4个具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的高代品系:滇藜-3、滇藜-4、滇藜-21、滇藜-25。研究结果可为加快藜麦育种进程以及中国藜麦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首杰 李思发 蔡完其
测定了来自5个不同倍性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群体(4n-F1、正交3n、反交3n、异源3n、二倍体2n)5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细胞色素b基因、16S rRNA基因和COⅡ基因序列,通过对这4段基因序列的联合分析,研究了5个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的遗传变异。这4个基因片段的长度分别为:控制区937bp,细胞色素b基因1140bp,16S rRNA基因片段564bp,COⅡ基因片段642bp。将4个基因片段合并为1条总长度为3283bp的片段;在这条3283bp片段中,T、C、A、G4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18%、25.45%、30.71%、16....
关键词:
团头鲂 倍性 线粒体DNA 遗传变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洁 王虹 周洋 马洁乐 刘小玲 林蠡
为了研究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TLR2(ma TLR2)在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中的作用,本实验克隆了ma TLR2基因的c DNA全长。结果显示:ma TLR2基因c DNA的全长包括2923 bp,编码792个氨基酸。预测得到的ma TLR2的结构域包括一个信号肽、氨基端的亮氨酸重复基序(LRRs)、跨膜结构域(TM)和一个胞内的Toll/白介素(IL)-1受体区(TIR)。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团头鲂头肾中,TLR2的表达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勇 王德森 张艳 何中虎
【目的】小麦品种籽粒铁和锌等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研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等6省区240个小麦品种和高代品系于1997~1998年度种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场试验田,收获后分析籽粒中包括铁、锌、锰、铜等微量元素和钙、镁、钾、磷、硫等常量元素在内的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品种间各微量和常量矿物质元素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微量元素中,铁平均含量最高,为41.9mg·kg-1;铜含量最低,为5.54mg·kg-1。常量元素中,钾平均含量最高,达4747mg·kg-1;钙含量最低,为465mg·kg-1。除镁和硫元素外,其它各元素含量变幅均较大...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籽粒 矿物质元素 生物强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阳阳 叶瑞兴 陈华丽 谭晓川 骆佳锐 吴登俊
对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和布拖黑绵羊的氨基酸和矿物质进行了全面分析,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肉中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丰富,总量均高于布拖黑绵羊;改良羊肉中的组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达到了理想蛋白质氨基酸的比例,并且钙、磷含量显著地高于黑绵羊(P<0.05),而布拖黑绵羊肉铜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改良羊(P<0.0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君 张锋 王卫民 刘红
为探索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补体因子Bf和C2(complement factor B/C2,Bf/C2)的可能功能,在转录组数据基础上,采用RT-PCR克隆得到Bf/C2A和Bf/C2B基因的cDNA序列;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两基因在团头鲂早期发育过程、健康成鱼及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各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Bf/C2AcDNA全长2 520bp,包含5′UTR 42bp、ORF 2 298bp、3′UTR 180bp,编码765个氨基酸。Bf/C2B基因ORF全长2 130bp,编码710个氨基酸。两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鲤B/C2-A2及草鱼Bf/C2B相似性最高。在早期发育阶段Bf/C2A和Bf/C2B均在在出膜后1d表达量最高,肠管形成期次之,其他时期的表达量相对较低;两基因在健康成鱼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肝脏中表达量最高,肾脏、头肾、脾脏次之,其他组织表达量相对较低;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两基因在免疫相关组织如肝脏和脾脏中的表达均显著上升。上述结果表明Bf/C2在应对细菌感染的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团头鲂 补体 Bf/C2 克隆 表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亮华 贾橙钰 许文雅 徐文婧 郑国栋 邹曙明
鲂鲌[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 × Culter alburnus (♂)]三倍体因性腺不发育或败育而将更多能量用于生长,因为不育可以保持F_(1)代的杂种优势而避免继续繁殖造成的种质衰退,同时具备生态安全性,因此,鲂鲌三倍体具有优越的“生长优势”或“经济性状”。为了解鲂鲌三倍体的生长情况与形态特征,本研究运用静水压技术对团头鲂(♀)×翘嘴鲌(♂)杂交受精卵进行三倍体化诱导,获得了诱导成功的鲂鲌三倍体群体(hybrid-3n)与未诱导成功的鲂鲌二倍体群体(hybrid-2n),并构建团头鲂(MA)和翘嘴鲌(CA)两个自交群体,通过生长对比实验比较分析了4种鱼的生长性能及形态差异。结果显示,在210 d生长周期内,鲂鲌三倍体绝对增重率[(0.88±0.11) g/d]比二倍体提高8.64%,较MA提高20.55%,较CA提高120.00%。可数性状上,鲂鲌三倍体和二倍体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1.05和36.07,都略偏向于母本团头鲂。可量性状上,鲂鲌三倍体杂种指数平均值为36.73,略偏向于母本团头鲂;鲂鲌二倍体杂种指数平均值为57.57,略偏向于父本翘嘴鲌。聚类分析显示,鲂鲌三倍体首先和二倍体聚在一起归为一类,然后再与母本团头鲂聚为一支,最后再与父本翘嘴鲌聚在一起。判别分析显示,对鲂鲌三倍体的判别准确率为90%,对4个群体的综合判别率达95%。主成分分析共得到累计贡献率达75.10%的4个主成分,主要体现了鱼体高和躯干的形态变异。综合分析表明,鲂鲌三倍体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具备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基础条件;鲂鲌三倍体与二倍体体型均介于双亲之间,都略偏向于母本,主要体现了鱼体高和躯干的形态变异。研究结果对鲂鲌杂交后代种群鉴定、倍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玮 张桂蓉 王卫民 魏开建 周玲玲
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淤泥湖、梁子湖、鄱阳湖的3个团头鲂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88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3对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每对引物组合检测到的位点数为8~21个,在3个团头鲂群体中共检测到172个位点。鄱阳湖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58.14%)、Nei's基因多样性(0.1849)和Shannon's信息指数(0.2799)最高,梁子湖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51.16%)、Nei's基因多样性(0.1524)和Shannon's信息指数(0.2347)次之,淤泥湖群体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艳红 马浩 魏辉杰 王贵英 陈见 祝东梅 李佩 李清
从黑尾近红鲌发表的46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的11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分析团头鲂(♀)和黑尾近红鲌(♂)及其杂交后选育的F4代,即鲌鲂"先锋2号"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这三个群体之间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82、4.273、4.27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82、2.803和3.080;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12、0.380和0.507;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79、0.474和0.65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08、0.414和0.572。鲌鲂"先锋2号"与母本团头鲂的遗传距离为0.270 9,小于与父本黑尾近红鲌的遗传距离(0.538 1),在亲缘关系树状图上先与母本聚为一支。鲌鲂"先锋2号"从母本中获得较多的遗传物质,较双亲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更高的基因杂合度。研究结果将为研究团头鲂和黑尾近红鲌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探索鲌亚科鱼类属间杂交育种后亲本与子代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