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
- 2023(567)
- 2022(449)
- 2021(427)
- 2020(379)
- 2019(900)
- 2018(874)
- 2017(1530)
- 2016(970)
- 2015(1157)
- 2014(1238)
- 2013(1215)
- 2012(1178)
- 2011(1060)
- 2010(990)
- 2009(951)
- 2008(866)
- 2007(803)
- 2006(622)
- 2005(556)
- 学科
- 济(3337)
- 经济(3331)
- 方法(2118)
- 管理(2069)
- 业(2045)
- 数学(2013)
- 数学方法(1983)
- 企(1493)
- 企业(1493)
- 学(1370)
- 农(956)
- 中国(723)
- 财(680)
- 水产(655)
- 贸(630)
- 贸易(630)
- 易(621)
- 及其(609)
- 供销(598)
- 销(598)
- 农业(595)
- 动物(581)
- 理论(508)
- 制(504)
- 森(503)
- 森林(503)
- 林(491)
- 生态(452)
- 土壤(448)
- 壤(448)
- 机构
- 大学(14907)
- 学院(14827)
- 研究(6533)
- 农(5669)
- 科学(5132)
- 农业(4775)
- 济(4642)
- 经济(4528)
- 管理(4485)
- 中国(4457)
- 业大(4109)
- 所(3937)
- 理学(3795)
- 理学院(3767)
- 研究所(3737)
- 管理学(3608)
- 管理学院(3596)
- 京(3381)
- 农业大学(3039)
- 中心(2909)
- 室(2776)
- 省(2752)
- 业(2678)
- 实验(2647)
- 实验室(2521)
- 院(2454)
- 重点(2371)
- 技术(2307)
- 江(2242)
- 科学院(2081)
共检索到21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汉超 叶元土 蔡春芳 吴韬 陈科全 浦琴华
为了研究团头鲂对饲料中Zn的需要量,以平均体质量50 g的团头鲂为实验对象,采用半纯化饲料,以ZnSO4·H2O为锌源,设置Zn添加量分别为0、68、137、206、275 mg/kg(饲料中Zn总量为22.85、98.07、164.00、235.43、307.96 mg/kg)共5个Zn含量梯度,每个实验组设4个平行,在池塘网箱中养殖43 d。经过回归拟合分析,饲料中Zn添加量、饲料中Zn总量与团头鲂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的关系,得到团头鲂对饲料中无机Zn补充量为155.86~161.25 mg/kg,对饲料总Zn需要量为184.85~190.39 mg/kg;在日均...
关键词:
团头鲂 Zn 需要量 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汉超 叶元土 蔡春芳 吴韬 陈科全 浦琴华
为了研究团头鲂对饲料铁的需要量,以平均体重50g/尾的团头鲂为实验对象,采用半纯化饲料,以FeSO4·H2O为铁源,设置Fe添加量分别为0、120、240、360、480mg/kg(饲料Fe总量为391.40、492.29、585.98、681.85、776.46mg/kg)共5个Fe含量梯度,每个实验组4个平行,在池塘网箱中养殖43d。经过回归拟合分析饲料Fe添加量、饲料Fe总量与团头鲂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沉积率、脂肪沉积率的关系,得到团头鲂对饲料中无机Fe补充量为124.55~130.18mg/kg,饲料总Fe含量为493.26~497.76mg/kg;在日均摄食量为5.10g/10...
关键词:
团头鲂 Fe 需要量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茂英 石文雷 刘梅珍 黄凤钦 王根林 朱晨炜
本文论述有关团头鲂对饲料中五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试验。以鱼体蛋白氨基酸组成作为试验饲料的参考标准,用酪蛋白为基础饲料,加入不同水平的某一氨基酸及恒量的维生索、无机盐等制成颗粒饲料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团头鲂对五种必需氨基酸适宜需要量范围(克/公斤饲料),精氨酸为20.4~20.8;亮氨酸为20.2~21.7;组氨酸为6.O~6.2;赖氨酸为18.6~19.8;异亮氨酸为14.6~14.7。
关键词:
团头鲂 氨基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梅珍 石文雷 朱晨炜 陆茂英 王根林 黄凤钦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鱼种在饲料中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无机盐等保持适宜含量的条件下,不同脂肪含量对团头鲂鱼种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试验所用的脂肪为新鲜的豆油。结果表明,团头鲂鱼种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 2~5%,最适含量为3.6%左右。
关键词:
团头鲂 鱼饲料 脂肪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雅平 李宝山 王际英 王成强 王晓艳 王丽丽 王世信 孙永智 郝甜甜
为研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对泛酸的最适需求量,在基础配方中添加不同梯度的泛酸钙,制成6组泛酸含量分别为6.24、10.64、15.02、23.81、41.40和76.57 mg/kg等氮等能实验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24.73±0.10) g的大菱鲆幼鱼80 d。结果显示:1)泛酸对幼鱼成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10.64~76.57mg/kg饲料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提高(P<0.05);2)随着饲料中泛酸含量的提高,全鱼粗蛋白、粗脂肪和肌肉粗蛋白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肝脏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5)随泛酸含量的增加,肝脏脂肪合成酶(FAS)基因表达量先升后降,脂蛋白酯酶(LPL)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P
关键词:
大菱鲆 泛酸 生长性能 需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沈钰博 王际英 李宝山 刘财礼 王晓艳 黄炳山 王世信 孙永智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精氨酸含量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相关酶活的影响,以确定其对精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晶体L-精氨酸配制精氨酸含量分别为1.39%、1.83%、2.34%、2.80%、3.39%和4.08%的6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D1、D2、D3、D4、D5和D6)。饲喂初始体重为(12.03±0.03)g的许氏平鲉幼鱼8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精氨酸含量的升高,1)实验鱼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先升后降,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D1、D2、D5和D6组(P<0.05);饲料系数(FCR)先降后升,在D3组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D1、D2、D5和D6组(P<0.05);2)D3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和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无显著性差异;3)全鱼和肌肉总必需氨基酸(ΣEAA)和总氨基酸(ΣAA)含量均先升后降;4)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力先降后升,D3组显著小于其它组(P<0.05),一氧化氮(NO)含量先升后降,D3和D4组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尿素氮(BUN)含量先升后平;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均先升后降,丙二醛(MDA)含量先降后升,D2-D4组显著低于D1、D5和D6组(P<0.05)。本实验条件下,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许氏平鲉幼鱼(12.03±0.03)g饲料中精氨酸适宜需求量为2.78%(占5.56%饲料粗蛋白)。
关键词:
许氏平鲉幼鱼 精氨酸 需求量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博文 杨航 李小勤 王璞 何明 徐禛 杨品贤 冷向军
为确定大口黑鲈幼鱼对饲料锌的适宜需求量,以酪蛋白、明胶和鱼粉为主要蛋白质源,以ZnSO_4·H_2O为锌源制作半精制基础饲料,分别向基础饲料中添加0、25、50、100和200 mg/kg锌,制成5种含不同锌水平饲料(24.8、48.8、78.9、126.1和223.6 mg/kg干物质)(命名为Zn-25、Zn-49、Zn-79、Zn-126和Zn-224),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0.99±0.07) g的大口黑鲈幼鱼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补充25 mg/kg锌(Zn-49)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增重率,降低了饲料系数,进一步提高锌的添加量后,各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趋于稳定。当饲料锌含量为25~49 mg/kg时,T-SOD和CuZn-SOD活性增加,锌含量达到49 mg/kg后,其活性保持基本稳定,而AKP活性在Zn-79组最高。大口黑鲈全鱼和脊椎骨中的锌含量随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当饲料锌含量达到126 mg/kg (Zn-126)后,全鱼和脊椎骨中的锌含量不再显著增加,而全鱼铁、骨铁、骨锰含量和全鱼铁、锌沉积率则随饲料锌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研究表明,在半精制饲料中补充锌可以显著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提高血清免疫能力、全鱼锌和骨锌的沉积,以增重率、饲料系数、全鱼锌和骨锌为指标,基于折线模型确定大口黑鲈幼鱼对饲料中锌的需求量分别为45.5、44.6、121.8和130.5 mg/kg干物质。
关键词:
大口黑鲈 锌 生长 饲料利用 锌沉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慧 陈建明 沈斌乾 姜建湖 黄爱霞 潘茜
以鱼粉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制作7组缬氨酸梯度水平分别为6.3、7.2、8.9、11.0、12.6、14.1、15.8 g/(kg干饲料)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35 g的草鱼鱼种75 d,结果表明:草鱼鱼种增重率随饲料缬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当饲料缬氨酸水平达12.6 g/(kg干饲料)时草鱼鱼种增重率达最大值,继续增加饲料缬氨酸水平,草鱼鱼种增重率显著下降(P0.05)。草鱼鱼种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在饲料缬氨酸水平为11.0 g/(kg干饲料)时达最高值(P0.05)。分别以鱼体增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慧 陈建明 潘茜 沈斌乾 姜建湖 黄爱霞
为了研究草鱼鱼种对饲料中苯丙氨酸的需求量,用7组等氮精制饲料[苯丙氨酸水平为8.2~21.2g/(kg干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3.21 g的草鱼鱼种56 d。结果表明,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积累率随饲料苯丙氨酸水平从8.2 g/kg提高到12 g/kg而显著升高,但继续升高则不再有显著变化;饲料苯丙氨酸水平对草鱼全鱼粗蛋白质影响显著(P0.05)。分别以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积累率为指标,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求得草鱼鱼种对饲料苯丙氨酸的需求量分别为12.73、12.20和12.55 g/(kg干饲料)。因此...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民 徐跑 李沛 李静 黄金田 邵荣
研究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饲料中脂肪的适宜需要量,以鱼粉豆粕为蛋白源、鱼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分别添加0、2%、4%、6%和8%的鱼油,配制成5组饲料。对平均体质量每尾(17.00±0.15)g的异育银鲫进行为期45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脂肪含量6.04%的试验组饵料系数最低(2.00)、蛋白质效率最高(1.19)、其增重率与饲料中脂肪水平为4.08%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以添加6.04%试验组最高,且粗脂...
关键词:
脂肪 最适需求量 异育银鲫 饲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万峰 林黑着 黄忠 虞为 周传朋 谭连杰 荀鹏伟 黄倩倩 黄小林
为确定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对饲料中硒的需求量,选取初始体重为(15.04±0.20)g的卵形鲳鲹45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分别投喂以亚硒酸钠(Na_2SeO_3)为硒源,硒含量分别为0.41、0.60、0.73、0.80、0.90和1.12mg/kg的等氮等脂饲料50d。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硒含量的增加,卵形鲳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趋于稳定,饲料系数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饲料中硒含量对全鱼体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随饲料中硒含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先升高后保持稳定。饲料中添加硒可以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随着饲料中硒含量的增加,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中不同硒水平显著影响了卵形鲳鲹全鱼中的硒含量(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谢玲玲 林郁葱 龚世园
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制成磷水平为0.83%、1.07%、1.25%、1.38%、1.59%、1.82%和2.03%的7种饲料,并以此饲料投喂克氏原螯虾幼虾(5.02±0.51g)70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磷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影响显著,随着磷水平的增加,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当磷水平为1.82%时达到最大,然后随着饲料磷含量的继续增加,这些指标逐渐降低;饲料系数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相反;试验各组间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全虾粗灰分和磷含量与饲料磷水平呈正相关;随着磷水平的升高,全虾粗脂肪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肝胰腺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磷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以增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乃松 马建忠 周恒永 周洁 仇小洁 靳利娜 林丽芳
为了评定大口黑鲈对饲料中蛋氨酸的最适需求量,配制了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61%,0.82%,0.98%,1.21%,1.42%和1.59%的6水平等氮等能饲料(44.39%粗蛋白质,0.30%胱氨酸,19.81kJ/g总能),以初始体重为(37.88±0.40)g的大口黑鲈为试验对象,进行了66d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每饲料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放养试验鱼25尾。饲养试验采取表观饱食投喂,每天投喂两次(8:30和15:30)。试验期间水温(27±1)℃,溶解氧6mg/L以上。结果表明,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沉积率随着饲料中蛋氨酸水平从0.61%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强 梁萌青 徐后国 郑珂珂 柳茜
选用初始体重(207.16±0.72)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as)为研究对象,研究大规格鲈鱼对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的最适需求量。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ara?纯化油,制成ara含量分别为0.05%、0.22%、0.37%、0.60%、1.38%及2.32%(占饲料干重)的6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进行为期84 d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束后,通过测定鲈鱼生长、体成分、抗氧化及肝脏健康等指标综合评价鲈鱼对饲料中花生四烯酸的需求量。结果显示,鲈鱼成活率在不同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鲈鱼的特定生长率(sgr)随着饲料中ara含量的升高,...
关键词:
鲈鱼 花生四烯酸 生长性能 需求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博文 杨航 冷向军 徐禛 姚文祥 李小勤
为确定大口黑鲈幼鱼对饲料中锰的需求量,在含锰5.2 mg/kg的半精制饲料中添加0、4、8、16、32、64 mg/kg锰(以MnSO_(4)·H_(2)O形式),制成6种不同锰水平的饲料(5.2、9.6、13.5、20.7、 38.3和67.9 mg/kg),投喂初始体质量(16.00±0.07)g的大口黑鲈幼鱼10周。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锰,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幼鱼的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各组增重率与饲料系数在锰含量达到13.5 mg/kg后基本稳定。随饲料中锰水平的增加,血清T-SOD、Mn-SOD活性和全鱼、脊椎骨中的锰含量上升,并在饲料锰含量达到20.7 mg/kg后趋于稳定,而血清丙二醛含量则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全鱼铁、骨铁、骨锌和全鱼锰沉积率随饲料锰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在半精制饲料中补充锰可以促进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血清抗氧化能力、全鱼和骨锰的沉积。以增重率、饲料系数、全鱼锰和骨锰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大口黑鲈幼鱼对饲料中锰的需求量分别为18.3、20.5、21.1和23.4 mg/kg干物质。
关键词:
大口黑鲈 锰 生长 饲料利用 矿物质沉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