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8)
2023(14611)
2022(12459)
2021(11704)
2020(9540)
2019(21810)
2018(21927)
2017(41979)
2016(23071)
2015(25890)
2014(26251)
2013(25857)
2012(23653)
2011(21438)
2010(21505)
2009(19846)
2008(19160)
2007(16916)
2006(15075)
2005(12994)
作者
(67337)
(56456)
(55588)
(53101)
(35394)
(26908)
(25236)
(22259)
(21408)
(19816)
(19253)
(18878)
(17720)
(17582)
(17206)
(17155)
(16728)
(16511)
(15950)
(15850)
(14071)
(13832)
(13689)
(12977)
(12683)
(12595)
(12327)
(12320)
(11313)
(11309)
学科
(96686)
经济(96577)
(64240)
管理(59322)
(50765)
(42253)
企业(42253)
方法(37931)
农业(33812)
数学(33119)
数学方法(32784)
中国(26846)
地方(24946)
业经(24849)
(20716)
(19988)
(18370)
(15187)
环境(14934)
(14865)
贸易(14860)
理论(14701)
(14365)
(14151)
银行(14108)
(13894)
(13568)
金融(13559)
(13468)
(13453)
机构
学院(326497)
大学(323803)
管理(129280)
(127297)
经济(124239)
理学(112266)
研究(111443)
理学院(110987)
管理学(109104)
管理学院(108523)
中国(85062)
(72554)
科学(71392)
(69516)
(56084)
业大(56051)
农业(55745)
(54794)
中心(52013)
研究所(51328)
(48870)
(44828)
师范(44415)
财经(44000)
北京(43220)
(40247)
(40079)
(39683)
经济学(36208)
师范大学(35597)
基金
项目(228714)
科学(179610)
研究(168678)
基金(164529)
(143659)
国家(142389)
科学基金(121894)
社会(105562)
社会科(99517)
社会科学(99489)
(90819)
基金项目(88575)
自然(78791)
自然科(76894)
自然科学(76879)
(75689)
自然科学基金(75452)
教育(75362)
编号(70879)
资助(65790)
成果(56653)
重点(50751)
(50161)
(49600)
课题(48090)
(46842)
创新(43691)
科研(43094)
国家社会(42964)
教育部(41564)
期刊
(144822)
经济(144822)
研究(94111)
(73891)
中国(64439)
学报(54391)
科学(50265)
农业(49786)
管理(41727)
大学(41325)
学学(39239)
(38396)
教育(36245)
(32753)
金融(32753)
业经(29214)
技术(27265)
(22693)
问题(21615)
财经(19955)
经济研究(19758)
(18051)
(16864)
科技(16440)
资源(16434)
图书(16271)
理论(15806)
业大(15763)
农村(15710)
(15710)
共检索到477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意如  
一、农村与城市——群体规范差异Fehr and Simon(2000)指出:"社会性赞许(social approval)和惩戒(social sanaction)在自愿合作的集体行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他们通过公共品捐赠试验证实,单独的赞许性激励不足以提供全部克服搭便车的激励,却会引起总供给水平的很大提高。当然,社会性赞许必然与群体内部的交往联系在一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意如  
团体贷款模式被各国大量成功地运用于解决农村贫困地区贷款难问题,那么针对城市贫困群体,团体贷款模式能否使用呢?本文基于群体规范和动态激励的分析思路,通过建立模型考察了团体贷款的基础,探讨了农村与城市地区的本质差别。研究表明,由于农村和城市地区人们在生产生活交叉领域中相互交往影响的程度差异,非货币性受益对当事人影响不一样,导致农村和城市地区在社会链接和动态激励问题上出现重大差别,这些差别对团体贷款的实施及成功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柳洁  
团体贷款在中国的不适应引出了微型金融应该采用团体贷款还是个人贷款的争论。该文在Besley & Coate模型对两种方式比较基础上,从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分析了成员间契约内生的同伴压力和同伴互助对偿贷率的作用机制。得出发展中国家不可控因果关系是影响农民还贷的主要因素,因此,微型金融机构应该激励农户间互助而非相互惩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章元  李全  
目前中国金融领域内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银行的“惜贷”与广大中小企业、农民和农业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同时银行内部也存在着缺乏横向监督的弊病。我们所倡导的“团体贷款”因在还款率方面的巨大成功而早已为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仿效,同时我们也认为它对于解决我国银行的“惜贷”和银行内的弱横向监督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慕冉  
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具有融资属性,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如何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有效支持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基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产生的政策背景,梳理了各地的实践探索和经验,重点分析总结了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的路径、风险治理机制等。研究表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激活了农村集体产权要素、推动了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拓宽了农民融资渠道,但也存在法律法规缺失、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最后,本文提出加大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维  高雅琴  熊熊  张小涛  
文章重新定义了与团体贷款有关的企业社会资本的特征,并通过考察社会资本在团体贷款模式各个环节中的作用,研究了企业长期往来中积累的社会资本在团体贷款中的还款激励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聂强  杜晓山  
追踪理论文献对小额信贷中团体贷款绩效的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其作用机制。团体贷款创造了横向监督机制,缓解了信贷交易中的道德风险。但是,横向监督机制面临着监督成本,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局限,从而有效作用空间是有限的。在小额信贷贷款技术多元化趋势下,团体贷款对机构客户群选择的影响、团体贷款与社会资本的相互关系、与金融监管执行的关系以及与机构社会绩效的联系等问题,仍需要在进一步研究继续深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亚雄  
针对现行助学信贷合约激励不足的问题,将"团体贷款"引入到助学信贷合约中,使得改进后的助学信贷合约的激励相容性得以提高。改进后的助学信贷合约,无论是银行还是学生,均可以接受。在几种可能的产出分布情形下,助学贷款的还贷率得到较大提高,从而论证了将"团体贷款"引入到助学信贷合约中的可行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伟  刘兴坤  
信息不对称以及担保和抵押缺失,是造成低收入群体和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微型金融团体贷款不仅解决了低收入群体和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还实现了极高的还贷率。国外经济学者纷纷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契约理论和博弈论来分析团体贷款激励机制克服或缓解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以及提高还款率、降低交易成本和放松信贷约束的机理。本文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理清了团体贷款激励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基本框架,最后在肯定现有研究理论贡献的同时指出了仍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谢康  刘碧芳  吴迪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已延伸到农村,但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采集的农户信息并不完整。农户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户信用信息及其信用档案的特殊性。通过实际调研,以点带面,勾勒出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种模式,进行分析评判,揭示其深层问题,提出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意如  
针对现有研究关于可以根据不同风险类别的贷款团体,实施不同利率与连带责任两方面甄别机制的结论,文章通过放松团体规模、投资项目收益分布两方面假设,获得了与现有研究相反的研究结论。文章证明,在团体贷款中,团体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的概率由其投资成功的概率外生地决定。并且安全团体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的概率未必小于风险团体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的概率,团体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对投资成功概率的影响能否出现产生作用。而在银行拥有贷款团体收益状况信息的情况下,投资者成功后产出的收益分布可能影响银行的团体贷款利率,安全团体获得的贷款利率完全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睿  
高还款率是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近年来国外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已逐渐放宽了连带责任要求等现象,重点从纵向社会资本和横向社会资本两方面对其如何影响农村小额信贷团体贷款的还款激励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纵向社会资本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其大小完全取决于信贷员自身的"努力程度"。而横向社会资本则主要集中在社会关系、信任传递、互惠性和社会网络等四方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兆廷  徐临  
利用博弈论,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机构面临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正规金融惜贷现象和非正规金融信息优势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上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的内在原因。在分析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者合作的两种模式,指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互利合作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实现多方共赢,从而让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惠春  祁艳  
本文利用江苏省1315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表明,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发达地区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率较欠发达地区低34.78个百分点;由于不同地区农户生产经营活动性质不同,其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其中,兼业程度对发达地区农户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面积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推进农地抵押贷款试点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在发达地区应着重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在欠发达地区应加大社会保障支持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