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3)
2023(15025)
2022(12860)
2021(11799)
2020(10250)
2019(23356)
2018(23287)
2017(44572)
2016(24658)
2015(28140)
2014(28091)
2013(27598)
2012(25606)
2011(23099)
2010(23507)
2009(22106)
2008(21890)
2007(19941)
2006(17278)
2005(15219)
作者
(75875)
(63242)
(63135)
(59915)
(40298)
(30707)
(28864)
(24961)
(24076)
(22602)
(21529)
(21352)
(20337)
(20099)
(19976)
(19772)
(19435)
(18808)
(18438)
(18357)
(16027)
(15697)
(15597)
(14536)
(14473)
(14233)
(14130)
(14024)
(12905)
(12728)
学科
(102300)
经济(102103)
管理(71741)
(68105)
(56975)
企业(56975)
方法(53380)
数学(46803)
数学方法(46130)
(27812)
(27076)
中国(25892)
(23154)
业经(21547)
(20278)
(19705)
贸易(19701)
(19138)
地方(17979)
理论(17894)
农业(17513)
(17441)
财务(17383)
财务管理(17337)
企业财务(16470)
(16219)
银行(16148)
(16080)
(16015)
金融(16007)
机构
大学(361230)
学院(359186)
(143571)
经济(140487)
管理(136996)
研究(121188)
理学(118829)
理学院(117490)
管理学(115057)
管理学院(114433)
中国(92752)
科学(78244)
(76218)
(71650)
(66582)
(63396)
业大(60171)
研究所(57876)
农业(57066)
中心(56900)
(54754)
财经(53273)
(48399)
北京(47580)
(45051)
师范(44379)
经济学(44172)
(43413)
(43057)
经济学院(40072)
基金
项目(244414)
科学(190822)
基金(177947)
研究(168922)
(158688)
国家(157399)
科学基金(133465)
社会(107225)
社会科(100901)
社会科学(100867)
(96363)
基金项目(93529)
自然(90085)
自然科(88096)
自然科学(88068)
自然科学基金(86509)
(81868)
教育(79750)
资助(74750)
编号(67130)
重点(55654)
成果(54125)
(53888)
(50683)
(50563)
科研(48267)
计划(47368)
创新(47285)
课题(47257)
教育部(45602)
期刊
(150870)
经济(150870)
研究(100078)
中国(69598)
学报(67458)
(63723)
科学(57814)
(53040)
大学(49773)
管理(48455)
学学(47328)
农业(41815)
教育(37236)
(35614)
金融(35614)
技术(30746)
财经(27065)
经济研究(25437)
业经(24759)
(23121)
(22857)
统计(19903)
问题(19876)
(19476)
(18034)
技术经济(17811)
业大(17652)
科技(17018)
商业(16626)
决策(16186)
共检索到524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意如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团体规模、动态激励、社会链接三个重要因素对团体贷款的影响。结果表明:团体规模对团体贷款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较大的规模更易诱发道德风险,但能降低团体总体风险;动态激励对团体贷款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社会链接对团体贷款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强的社会链接可以诱致更高但不够稳定的还款意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维  高雅琴  熊熊  张小涛  
文章重新定义了与团体贷款有关的企业社会资本的特征,并通过考察社会资本在团体贷款模式各个环节中的作用,研究了企业长期往来中积累的社会资本在团体贷款中的还款激励机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睿  
高还款率是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近年来国外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已逐渐放宽了连带责任要求等现象,重点从纵向社会资本和横向社会资本两方面对其如何影响农村小额信贷团体贷款的还款激励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纵向社会资本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其大小完全取决于信贷员自身的"努力程度"。而横向社会资本则主要集中在社会关系、信任传递、互惠性和社会网络等四方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意如  
针对现有研究关于可以根据不同风险类别的贷款团体,实施不同利率与连带责任两方面甄别机制的结论,文章通过放松团体规模、投资项目收益分布两方面假设,获得了与现有研究相反的研究结论。文章证明,在团体贷款中,团体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的概率由其投资成功的概率外生地决定。并且安全团体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的概率未必小于风险团体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的概率,团体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对投资成功概率的影响能否出现产生作用。而在银行拥有贷款团体收益状况信息的情况下,投资者成功后产出的收益分布可能影响银行的团体贷款利率,安全团体获得的贷款利率完全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伟  刘兴坤  
信息不对称以及担保和抵押缺失,是造成低收入群体和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微型金融团体贷款不仅解决了低收入群体和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还实现了极高的还贷率。国外经济学者纷纷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契约理论和博弈论来分析团体贷款激励机制克服或缓解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以及提高还款率、降低交易成本和放松信贷约束的机理。本文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理清了团体贷款激励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基本框架,最后在肯定现有研究理论贡献的同时指出了仍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章元  李全  
目前中国金融领域内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银行的“惜贷”与广大中小企业、农民和农业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同时银行内部也存在着缺乏横向监督的弊病。我们所倡导的“团体贷款”因在还款率方面的巨大成功而早已为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仿效,同时我们也认为它对于解决我国银行的“惜贷”和银行内的弱横向监督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韩梅  谷传华  薛雨康  沐小琳  
采用2×2混合实验设计和电子头脑风暴技术,以48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团体规模和任务类型对团体创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团体规模和问题情境的主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大团体无论是提出观点的数量还是观点的新颖性都显著优于小团体,与社会创造任务中的创造性相比,在科学创造任务中团体成员的创造性表现尤其是观点的新颖程度显著较高。团体规模和任务类型都会对团体创造力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路漫  
团体贷款在降低农村贫困和乡村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的巨大成功吸引了众多经济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注意,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模仿这一信贷模式。基于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现状,在中国移植团体贷款模式时必须考虑相关的政策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肖斌卿  刘晓桐  权小锋  
以往文献认为集群融资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将现有两人两期团体贷款博弈模型(Okura&Zhang,2012)拓展到三人模型。研究发现,与个人责任贷款相比,团体贷款借款人的工作努力水平与还贷率随着项目收益、个人责任偿付部分等变量值的变化而变化,一定条件下其借款人工作努力水平与还贷率较个人责任贷款的更高,而另一定情况下则反之。基于县域小微企业信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集群融资能够提高企业信贷可得,但在贷款利率和信贷风险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势,验证了模型的判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章元  李全  
关于团体贷款的现有研究对于还款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差异还不能够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通过构造一个产出信息不对称下的五人还款博弈模型 ,我们从产出在成员之间的分布的角度解释这种差异。我们的模型表明了产出在成员间的分布状况可以成为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力量 ,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团体贷款还款阶段各种影响因素的理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卫国  冉晖  
在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境的情况下,处于企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如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本文在对集群融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评述的基础上,将团体贷款引入集群融资中,认为集群网络优势有利于集群企业融资渠道的贯通,能够化解团体贷款的实施困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集群内中小企业团体贷款的实现机制,具体由自发机制、协调机制以及联动机制构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静  谷湘  罗剑朝  
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把团体贷款、农业经济和外在环境三个子系统协调度综合起来考查,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系统发展指数和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对该系统进行协调评价,最终得出团体贷款、农业经济和外在环境三个子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具体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本文以同心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运行机制。系统梳理了同心模式的运作过程,并刻画了该模式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信用社的定价策略与合作社的治理机制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同心模式的运作机理。研究表明,同心模式采取了抵押与贷款相分离的融资机制及"农地抵押+团体贷款"复合型担保措施,通过组建融资中介、实施复合抵押、推动市场整合显著改善了普通农户的土地抵押信贷配给。同心信用社的统一定价和信贷配给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策略选择;合作社将团体信用应用于内部治理意在明晰连带责任与共有信用的产权,从而促进团体间竞争,降低合作社监督及执行合约的费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亚雄  
针对现行助学信贷合约激励不足的问题,将"团体贷款"引入到助学信贷合约中,使得改进后的助学信贷合约的激励相容性得以提高。改进后的助学信贷合约,无论是银行还是学生,均可以接受。在几种可能的产出分布情形下,助学贷款的还贷率得到较大提高,从而论证了将"团体贷款"引入到助学信贷合约中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