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
2023(1810)
2022(1481)
2021(1358)
2020(1175)
2019(2606)
2018(2561)
2017(5193)
2016(2840)
2015(2987)
2014(2903)
2013(2979)
2012(2676)
2011(2265)
2010(2228)
2009(2034)
2008(2105)
2007(1890)
2006(1631)
2005(1568)
作者
(7285)
(6256)
(5887)
(5879)
(3751)
(2890)
(2674)
(2377)
(2328)
(2293)
(2117)
(1982)
(1966)
(1957)
(1852)
(1851)
(1827)
(1810)
(1810)
(1776)
(1518)
(1492)
(1459)
(1444)
(1410)
(1349)
(1323)
(1279)
(1218)
(1205)
学科
(10612)
(10589)
经济(10569)
管理(9450)
(8216)
企业(8216)
方法(6078)
数学(5253)
数学方法(5228)
(5039)
劳动(5022)
(3917)
中国(3901)
(3901)
(3183)
(3082)
财务(3079)
财务管理(3078)
企业财务(2948)
农业(2883)
(2572)
贸易(2572)
(2530)
(2410)
人口(2383)
动力(2314)
劳动力(2293)
业经(2205)
农业劳动(2129)
农业人口(2072)
机构
大学(38019)
学院(37514)
(16988)
经济(16727)
管理(15656)
理学(13692)
理学院(13579)
管理学(13352)
管理学院(13281)
研究(10680)
中国(9142)
(8130)
(7668)
财经(6760)
(6234)
科学(5665)
(5606)
经济学(5601)
中心(5463)
(5432)
(5300)
财经大学(5146)
经济学院(5039)
业大(5017)
商学(4874)
商学院(4816)
北京(4808)
研究所(4477)
(4287)
经济管理(4261)
基金
项目(24380)
科学(19990)
基金(19340)
研究(17044)
(16632)
国家(16477)
科学基金(14756)
社会(11981)
社会科(11412)
社会科学(11410)
基金项目(10007)
自然(9952)
自然科(9794)
自然科学(9794)
自然科学基金(9614)
(8490)
资助(8366)
教育(8271)
(7341)
编号(6531)
(5845)
教育部(5332)
国家社会(5151)
人文(5135)
成果(5109)
重点(5018)
大学(4850)
科研(4790)
(4698)
青年(4678)
期刊
(17237)
经济(17237)
研究(9813)
中国(9812)
(7457)
管理(6492)
学报(5375)
科学(4929)
(4603)
大学(4509)
学学(4341)
财经(3682)
(3652)
金融(3652)
(3189)
农业(2993)
经济研究(2908)
教育(2907)
业经(2707)
(2451)
(2451)
劳动(2451)
技术(2347)
财会(2144)
统计(2037)
问题(2013)
会计(1996)
商业(1986)
(1979)
理论(1943)
共检索到57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天卓  
案情简介刘某于2010年8月到某用人单位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11年7月,刘某因工死亡。2011年11月,刘某之妻在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无果的情况下,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请,请求用人单位支付未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争议焦点刘某的近亲属或继承人追索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劳动仲裁机构是否应当受理并支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伟忠  
本刊2012年第8期刊登了郭天卓的文章《劳动者死亡继承人追索二倍工资如何处理》(以下简称郭文)。郭文认为,劳动者死亡后近亲属或继承人提起仲裁不应受理,因劳动者死亡追偿"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一方主体已消失,诉权已随其死亡而消失。本文对这一观点有不同的看法。大家都知道,劳动争议案件的主体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磊  周开畅  韩方方  
在司法实践中有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有争议,就是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行为造成劳动者工伤,在赔付问题上往往出现争议,最新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但重要的还是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并为职工积极办理工伤保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普  谭博文  
案情简介案例1:徐某自1983年进入上海某冶金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冶金公司)工作,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无固定期限,于2001年1月4日向公司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并申请辞职。2001年5月30日,冶金公司以徐某未到公司上班也未办理手续为由,作出解除与徐某之间劳动关系的决定。当日,冶金公司开出职工退工通知书,在退工通知书上写明徐某因违纪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等内容。冶金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前,仍向徐某发放了2-4月的工资。冶金公司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周长征  李坤刚  
案情简介王某,男,于2013年3月21日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王某述称因与某公司总经理李某系"发小",故于2010年10月15日进入某公司,任办公室主任一职,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3年1月,公司更换了总经理,2月1日,公司即免去其办公室主任职务并告知其已被辞退。王某认为,公司解除其劳动关系无任何正当理由,故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邹世允  黄振东  
案情简介张某于2008年4月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至2013年3月31日。2012年12月1日,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将在2013年1月1日解除。2012年12月10日,张某突发疾病死亡。张某家属认为,张某突发疾病死亡与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解除直接相关,故向公司提出了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要求。公司则称:张某于2012年12月10日死亡,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双方劳动合同系劳动者死亡而于2012年12月10日终止,并不属于用人单位解除。故不同意张某亲属的请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晓春  程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东霞  陈思宇  
问:2012年11月2日,王某在建筑工地工作时被从楼项掉下来的水泥块砸伤头部,导致昏迷多日。现王某仍在医院治疗,意识不清,用人单位某建筑公司不再支付医疗费用。2013年1月7日,王某的法定监护人其父亲以申请人的身份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某建筑公司先行支付王某的医疗费用5万元。请问,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劳动者如何主张权利,应由谁作为申请人提出劳动仲裁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夏群佩  赵敏丹  
案情简介2014年5月15日,原、被告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被告安排原告在被告公司工作,合同期从2014年5月15日起至工作任务完成时止;试用期为60天,试用期内每天报酬80元,试用期满后每天报酬100元。被告为原告缴纳了工伤保险费。2014年6月29日,原告因工受伤,花费医疗费已由被告支付。2014年7月31日,原告出院(医嘱休息5个月),同日,原、被告签订解除《解除协议》,约定:因工伤事故原因,被告与原告解除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丛洋  
案情简介茅某,男,54岁,系A公司的锻压气锤操作工。2014年1月5日,在参加A公司安排的年夜饭中猝死。茅某儿子作为申请人向A公司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争议焦点吃年夜饭是否是单位组织的强制性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发生事故伤害能否被认定为工伤?案例分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单位死亡可以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有四种情形: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思莹  王冰冰  
从劳动者技能匹配与产业基础条件匹配的思想出发,分析工业智能化转型对劳动者职业伤害的影响,并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加以检验。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非但没能有效降低职业伤害,反而提高了城市职业伤害程度;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转型次年,其对职业伤害的影响不再显著,并且在后续时间,工业智能化转型逐渐能够降低职业伤害。此外,考虑城市文化特征和产业特征后发现,文化底蕴会强化劳动者安全意识,降低工业智能化对职业安全造成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引导和优化产业布局为工业智能化转型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可以有效降低工业智能化带来的职业伤害。研究结论对工业智能化发展初期的中国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慧  陈慧颖  
案例黎先生于1994年11月5日进入上海某外资银行工作,双方签订的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的期限为2001年7月2日至2004年7月1日。2004年5月31日,银行通知黎先生劳动合同将于2004年7月1日到期终止,不再续签。同日,黎先生向银行递交了由上海A医院出具的休假两周的病情证明单,后黎先生又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