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5)
- 2023(11115)
- 2022(9773)
- 2021(9644)
- 2020(7966)
- 2019(18657)
- 2018(18946)
- 2017(35017)
- 2016(20252)
- 2015(23106)
- 2014(23502)
- 2013(22493)
- 2012(20893)
- 2011(18732)
- 2010(18867)
- 2009(16940)
- 2008(16760)
- 2007(14680)
- 2006(12862)
- 2005(11241)
- 学科
- 济(70638)
- 经济(70550)
- 管理(53380)
- 业(48627)
- 企(41310)
- 企业(41310)
- 方法(34708)
- 数学(29652)
- 数学方法(29164)
- 中国(22923)
- 教育(22564)
- 学(19333)
- 农(18244)
- 财(17722)
- 理论(16651)
- 业经(15340)
- 地方(14054)
- 贸(12544)
- 贸易(12538)
- 技术(12509)
- 和(12181)
- 易(12159)
- 农业(11953)
- 制(11924)
- 务(11273)
- 财务(11209)
- 财务管理(11185)
- 环境(10685)
- 教学(10538)
- 企业财务(10498)
- 机构
- 大学(283135)
- 学院(276497)
- 管理(106137)
- 济(96734)
- 经济(94161)
- 研究(92913)
- 理学(92200)
- 理学院(91069)
- 管理学(89161)
- 管理学院(88657)
- 中国(63237)
- 京(62384)
- 科学(59911)
- 所(47190)
- 范(46095)
- 师范(45742)
- 财(44354)
- 研究所(43188)
- 农(42139)
- 业大(41547)
- 中心(41237)
- 江(40785)
- 北京(40255)
- 教育(37929)
- 师范大学(37479)
- 财经(35949)
- 院(33666)
- 技术(33535)
- 州(33385)
- 农业(33107)
- 基金
- 项目(188403)
- 科学(147684)
- 研究(142443)
- 基金(132667)
- 家(114891)
- 国家(113800)
- 科学基金(96731)
- 社会(84726)
- 社会科(79857)
- 社会科学(79836)
- 省(74438)
- 教育(71871)
- 基金项目(70372)
- 划(64557)
- 自然(63267)
- 自然科(61776)
- 自然科学(61763)
- 编号(60901)
- 自然科学基金(60606)
- 资助(55266)
- 成果(51994)
- 课题(44083)
- 重点(42723)
- 部(42500)
- 发(40044)
- 创(38847)
- 项目编号(37711)
- 教育部(36719)
- 大学(36073)
- 年(35982)
共检索到405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进 张家贺
过程追踪法是新时代比较教育因果机制研究的一种新式质性实证方法。过程追踪法通过持续追踪比较教育个案的因果机制、深入剖析教育实体的因果痕迹,科学验证教育情境的因果规律,既能为解释不同国别特定教育现象提供多种灵活的理论机制,又能推动教育规律因果分析的科学化发展。匈牙利教师能力框架的发展过程与动力、以色列教育治理变革的发展过程和拉美国家教育私有化政策扩散的作用机制三个案例说明了如何在比较教育研究进行以因果机制、痕迹证据和贝叶斯推断为方法逻辑的过程追踪分析,揭示了不同时空与场景的教育实践“何以为是”的命题。这些研究探索了比较教育的因果过程、因果链条和因果机制,丰富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工具箱。
关键词:
过程追踪法 比较教育 研究方法 因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习德 杜文明
“未来目标迷茫”与“学习投入不足”是中职学生面临的两大难题。目标设定促进学习投入,还是在不断的学习投入之中明晰目标,这两个问题也是中职教师长期的教育困惑。基于此,采用交叉滞后模型,对417名中职学生开展未来目标(含内部与外部目标)与学习投入为期半年的追踪,以考察两者间的因果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不同的未来子目标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单向作用路径与双向因果路径。在男生、女生之间存在“行动驱动目标型”和“目标驱动行动型”的性别差异。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一是要强化中职学生内部目标对学生投入的积极作用,弱化外部目标的消极影响;二是要拓展学习渠道,丰富实践形式,引导学生热情投入,在投入中逐渐认识自我,进而明晰未来目标,并持续为之投入;三是要创建更多的男女合作学习内容与互动实践项目,使“目标与投入”作用模式的“男女有别”发展为“男女互补”,高效助推中职学生的成长成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琼 黄雅贤 徐亚苹
研究虚假信息的甄别过程对了解和治理虚假信息至关重要, 眼动追踪技术在信息行为研究中有显著作用,因此文章系统探讨该技术在虚假信息甄别中的应用。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分析眼动追踪技术在虚假信息甄别过程中应用情况,概述相关理论、指标和解释角度。研究结果显示:尽管眼动追踪技术在虚假信息甄别领域的应用相对较晚,但成果具有跨学科性,受到较高认可;相关研究集中在信息主体和客体方面,使用认知心理学中双重加工理论、启发式系统、详尽可能性模型等理论框架;研究涵盖14个眼动指标,从时间运动、空间分布到瞳孔直径等维度总结这些指标的应用效果和与研究变量的关系,提供关于眼脑假说、非眼脑假说和认知努力等角度解释眼动指标的角度,认为使用眼动研究虚假信息甄别最重要的是需要在问题、理论、指标和解释角度之间建立起联系。
关键词:
虚假信息甄别 眼动追踪 认知过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晶 陈志燕 陈明红
在综合Wilson信息行为模型和信息旅程模型基础上构建研究框架,依次从确定需求阶段、搜寻信息阶段、判断和解释信息阶段、利用信息阶段系统展现最近十年眼动追踪实验法在信息行为领域的应用全景,提出眼动追踪实验法在研究弱势人群的信息行为、用户被动注视和被动搜索行为、信息回避行为等方面具有方法上的优势,在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需要扩展眼动追踪实验法的应用领域,规范指标参数的选取并充分挖掘可供使用的指标参数,设计精良的实验最大限度排除非相关因素的干扰等若干研究建议,为推动眼动追踪实验法在信息行为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眼动追踪实验法 信息行为 实验研究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俊 金勇进 王亚峰 赵耀辉
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对样本成员进行长期甚至终身追访,以揭示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有效识别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同时估计截面总体特征也是关注的重点。追踪调查数据在研究变量变化规律、识别变量间因果关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追访轮次的增加,受无回答和样本成员死亡的影响,追踪样本会出现样本损耗、低年龄组代表性不足等问题。此外,由于移民和新生总体的加入,截面总体不断变化。因此,利用追踪样本估计截面总体会面临潜在的偏差,包括无回答偏差和涵盖偏差。为了减少这些偏差,国际上多数追踪调查项目均定期或不定期从总体或子总体中抽取更新样本,并将其和追踪样本整合起来,以估计截面总体特征,即对追踪样本进行样本更新。尽管我国追踪调查项目取得一定发展,但国内却鲜有文献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本文通过梳理部分国际知名追踪调查的抽样设计方案和技术文档,对样本更新的总体范围、更新频率、更新样本的抽取方法、追踪样本和更新样本整合方法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指出潜在的问题及需要加强研究的方向,为我国追踪调查实践提供经验和理论上的支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中央电大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 张凤龙 殷双绪
本课题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专项研究(以下简称“试点”),旨在了解“试点”已毕业的2002 ̄2004三届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的人才质量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免试的入学方式提供了新的学习机会;以现代信息技术媒体为主要手段的“远程”“、开放”的教学方式和“自主”、“灵活”的学习方式,特别适应在职人员的学习;电大的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科学合理,多媒体教学资源比较优质,教学组织形式比较灵活,学习支持服务比较全面有效,对满足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
关键词:
电大 毕业生 追踪调查 模式 质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书荃
对早期教育环境不良儿童进行学前干预,并对他们进入小学后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表明,《儿童早期发展手册》的应用对早期教育环境不良儿童的干预效果是肯定的。学前干预不但提高了儿童认知水平,还使儿童在上小学前作好接受小学教育的心理准备,降低了留级和辍学率。
关键词:
早期教育环境不良 认知 辍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丹 刘春香
眼动追踪技术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研究较为广泛,对该技术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搜索背后的行为动机。交互式信息检索研究中常用的眼动设备分为远程眼动仪、头戴式眼动仪和开源资源三种类型,常用的眼动指标有功能识别指标和情感识别指标,眼动分析方法常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主要有Eye-Mouse协同模式、Eye-NP协同模式和Eye-Cognition协同模式,眼动追踪方法主要用于信息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及搜索引擎结果页面上的浏览行为、隐性相关反馈和预测推荐研究。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眼动的交互式信息检索模型,并提出眼动追踪在交互式信息检索研究中的四个应用趋势,包括:交互式信息检索中的认知差异研究;基于眼动的移动搜索研究;自然环境下的交互信息检索行为眼动研究;眼动追踪方法与其他多元化的分析方法的结合。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姜婷婷 吴茜 徐亚苹 王瑶璇
本研究采取内容分析法对国外信息行为领域2003—2018年发表的62篇应用眼动追踪技术的实证型文章进行分析。根据文献的内容特征,构建了包括眼动仪类型、眼动仪品牌、实验设计、辅助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分析这5个一级类目的内容分析编码表,基于此对文献进行编码及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①眼动追踪技术在国外信息行为研究中主要用于探讨用户搜索行为、阅读行为及购买行为等主题;②眼动设备和实验环境选择存在局限性;③研究方法多元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④在目前的信息行为领域研究中,注视类指标和扫视类指标是最普遍被采用的眼动测量指标;⑤结合眼动追踪技术研究移动设备的用户信息行为成为趋势;⑥眼动情况的可视化视图作为简洁明了的信息展现方式,有利于强化研究人员的分析和增强读者的理解,将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眼动追踪技术在信息行为领域被应用得越来越多,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揭示国外该领域采用眼动追踪技术的研究的特点,为信息行为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眼动追踪 信息行为 眼动仪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任兵 刘爽 单宇
在复杂多变的制度环境下,创业退出现象时有发生。然而,现有文献对制度不确定情境下的创业退出过程及创业团队演变机制的关注仍然有限。本文通过对案例企业进入至退出创业的完整过程进行纵向追踪观察,剖析了创业退出过程中,创业团队面对动态制度变化的适应性变革以及创业者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1)整个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感知到制度不确定性由高向低转换,伴随着显著的制度变化,创业者认知呈现出“前摄逻辑-复合逻辑-止损逻辑”的动态演化;(2)受创业者认知变化的推动,创业团队涌现出三种不同构型的组态,并呈现出“协同探索型-冲突变革型-动力弱化型”的动态演化。研究探讨了创业退出过程中创业团队的适应性变革过程,构建了相关的因果关系机制,从动态过程视角补充了创业团队及创业退出研究,为探讨制度不确定情境下不同行为主体基于不同层次要素的互动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宦震丹 王艳平 周梦杰
温泉旅游乃旅游科学的一个分支,目前处于潜学科阶段。对于潜学科而言,因知识分布较为零散,学术力量处于潜在状态,适合以知识共同体替代学术共同体,用线索追踪法这一创新方法来推进研究,以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挖掘与综合,形成研究力量,发现新知识,最终走进学术化研究阶段。在知识共同体语境下,为推进温泉旅游研究进程,可以地理学的文化转向、社会学的弱势群体、计算科学的数据挖掘等为理论支持。旅游研究需要加强知识变革意识,关注旅游系统中主体的能动性,需要扶持弱势的潜学科,同时,潜学科也要通过自强以夯实自身建设,挖掘潜在的知识能量
关键词:
线索追踪 潜学科 知识共同体 温泉旅游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乃平
MES、CBE中的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印痕蒋乃平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引进了联合国劳工组织开发的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和北美流行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高文阳 李伟 林伟鹏 翁清雄 王阳 杨松
近年来,越来越多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学者采用追踪研究设计,以尝试理清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然而,用于分析追踪数据的传统统计技术在进行因果推论时存在诸多缺陷,尤其是无法探究某一变量的变化如何影响其他变量的变化。潜变化分数模型(Latent Change Score Modeling, LCSM)可以直接估计不同变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弥补了传统统计技术的不足。但LCSM在组织行为学追踪研究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缺乏对LCSM系统性的梳理和实操指导。为填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对LCSM在组织行为学追踪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性的综述。具体来说,本文对LCSM的基本原理、其在组织行为学追踪研究中的应用主题以及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总结。最后,本文对LCSM在未来组织行为学追踪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潜变化分数模型 追踪研究 变化 因果关系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斐 杨璐嘉 陈韵卿 王正
网络导航地图在智能终端中应用日趋广泛。为研究锚点设置、参照系等不同交互设计状态对人们空间认知过程的影响,文章选取40名被试,在虚拟导航过程中进行眼动追踪实验。实验在有无设置锚点,相对参照系与绝对参照系的不同导航状态下,获取被试空间认知过程相关数据,并结合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论是两种参照系条件下,有锚点地图被试AOI注视持续时间、注视总次数及对空间信息掌握准确率都显著高于无锚点地图。在有锚点条件下,绝对参照系中AOI注视持续时间显著高于相对参照系。说明包含锚点的导航地图,兴趣区内更能够引起关注,让注意力更集中于路线上,从而能够提高对空间相关信息的记忆和理解。默绘分析结果表明,有锚点条件下绝对参照系中被试默绘得分更高,更有助于被试心理模型的构建。导航地图在满足导航效率的同时应逐步提升使用者空间认知体验,尤其是在旅游地图、服务类App定位等使用场景下,可以通过锚点的合理设计,结合参照系模式的灵活应用逐步优化人们空间认知过程,让导航地图交互设计与体验更趋人性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海刚 吴建瓴
[目的]蔬菜价格是否稳定既关系到老百姓的“餐桌子”,也是影响到宏观经济指标的“内里子”,探究蔬菜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和稳定策略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在对西部中心城市成都市蔬菜市场供给来源、流通模式、销售终端等蔬菜商品社会生产总过程进行追踪分析的基础上,从正和博弈视角逐级分析蔬菜价格在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形成过程以及使其保持长期稳定的技术构成和附加影响因素,评析中间环节扁平化等是否真正有助于蔬菜价格稳定。[结果]“供应链扁平化”是伪命题,中间环节过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农超对接”模式是理想模型,离开政府补贴尚不能苟活;“最后一公里加价过高”的言论有失公允,终端加价是宏观政策驱动的结果;商家联合人为操纵垄断蔬菜价格等行为假设不成立;菜农扩大种植规模并不能解决供需矛盾等。[结论]蔬菜价格不受人为因素操纵,每个环节加价幅度均是多主体长期博弈的结果,导致蔬菜价格波动实质原因是宏观政策变动。保持蔬菜价格长期稳定的最优路径是政府适时、适地给予补贴,在蔬菜生产端、流通端及销售终端等任何环节给予政府补贴,均可在相应环节降低加价幅度,也就保持住了蔬菜价格稳定性。
关键词:
蔬菜 价格 供应链 博弈 稳定 成都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