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
- 2023(112)
- 2022(99)
- 2021(90)
- 2020(80)
- 2019(166)
- 2018(158)
- 2017(160)
- 2016(115)
- 2015(144)
- 2014(165)
- 2013(133)
- 2012(157)
- 2011(107)
- 2010(137)
- 2009(97)
- 2008(87)
- 2007(113)
- 2006(97)
- 2005(91)
- 学科
- 教学(405)
- 管理(317)
- 学法(306)
- 教学法(306)
- 理论(256)
- 学理(223)
- 学理论(223)
- 业(175)
- 企(168)
- 企业(168)
- 济(168)
- 经济(168)
- 教育(163)
- 中国(106)
- 组织(90)
- 财(89)
- 农(83)
- 制(82)
- 业经(75)
- 策(69)
- 学校(66)
- 务(65)
- 财务(62)
- 财务管理(62)
- 施(59)
- 研究(58)
- 农业(57)
- 及其(57)
- 计算(56)
- 事业(53)
- 机构
- 学院(1594)
- 大学(1415)
- 研究(520)
- 技术(427)
- 职业(427)
- 管理(393)
- 京(382)
- 中国(377)
- 科学(364)
- 江(348)
- 济(329)
- 教育(315)
- 州(314)
- 职业技术(308)
- 技术学院(305)
- 经济(296)
- 所(294)
- 工程(279)
- 省(268)
- 理学(267)
- 理学院(263)
- 北京(261)
- 中心(258)
- 研究所(253)
- 公司(245)
- 范(243)
- 院(243)
- 业大(242)
- 管理学(241)
- 管理学院(240)
共检索到3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智奥峰
因材施教的准则,自古至今行之有效。“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而且“教亦多术矣”。皆言因材施教的道理。当前成人干部教育,尤其应当恪守因材施教的客观准则,方能收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问题,首先是思想方法问题。没有教书育人的思想,没有对教学规律的探讨,没有对教学对象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中肯的分析,就难以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终不能获得最满意的教学效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希
结合自己培养博士生的经验,阐述了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的体会。认为研究生导师要尊重学生的志趣,鼓励学生自由探索,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研究生 导师 培养 因材施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喆
因材施教是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贡献,经过历代教育家的继承和不断发展完善,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仍为我们的教育实践广泛采用,众多高校相继推出了因材施教培养计划。为实现因材施教计划的有效管理,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理性视角,探索高校因材施教计划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一、高校因材施教计划的实施样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詹雷
一、双语教学涵义与目标定位(一)双语教学的涵义我国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初期对双语教学的涵义尚有争议,但随着双语教学的发展和普及,已渐渐形成了代表性的认识,笔者将其归纳为在专业或学科课程教学中,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授课采用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交叉进行,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琼 张广君
"因材施教"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受当代教育思潮的影响,针对"因材施教"的"时代局限",人们提出"因教而学"、"为人引学"、"因需施教"、"因材受教"、"差异教学"等发展性概念和术语对其进行补充与拓展。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梳理、辨析与批判这些概念和术语,探讨各自的侧重点及与"因材施教"的诸多关系,有助于深化对"因材施教"的本真理解及其当代价值的认识。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发展 教学 生成论教学哲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应义斌 李杜娟
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从浙江大学智能化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队导师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本身的特点和学科发展规律与规划,探索当前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因材施教与分类培养方式,提出在现有培养模式和方式下的进一步完善改进思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适用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造桓 吴晨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本文结合浙江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 注重个性 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庆华 杨森 徐忠锋 王娟 冯国娟
跨界对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破格选拔,形成智力超常少年大学生的选拔和评价方法。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专业素养。因材施教、不断创新自古以来就是教育者必须担当的责任。随着当代心理学的快速发展与繁荣,研究者发现,那些智力发展明显超出同龄人的孩子占到了儿童总数的3%左右,但目前针对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却较少,超常人才的教育实践与专题研究亟待挖掘和加强。本文在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伟曲 谭维智
教学是一门如何利用教学时机的艺术。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教学时机有一定的外显特征,它总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学生的某些表现反馈给教师。教师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去了解这个尚未被认识的儿童,并把他从所有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必须懂得如何识别和创设教学时机。抓住了教学时机因机施教,则事半功倍;失去了教学时机费心耗力,则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一名教师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智慧地运用教学时机实施“因机施教”是他的必然选择。是否具备“因机施教”的能力,是区分专家型教师和其他教师的根本标志之一。
关键词:
教师 施教 教学时机 因机施教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岳阳市郊区教委教研室“层次教学法”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长期以来,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就是为如何在有限的时空范围里保证95%以上的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课题组经过比较、分析、筛选后,认为理想的途径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立坡 李孝录 曹凯锋 商建辉
隐性课程是学校在教育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影响因素的总和。隐性课程存在于大学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从高等教育入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中的隐性课程、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与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隐性课程通过暗示、感染、模仿和认同等方式来影响大学生。
关键词:
隐性课程 大学生 构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谷川彰英 方明生 沈晓敏
日本社会科教育的资深专家谷川彰英于上世纪80年代展开了一项有关地名教材的研究,并亲自带领自己的学生在中小学开展地名教学的实验,在日本_社会科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浓缩了谷川关于地名教材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成果。作者首先对地名的性质、类型及其意义作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名作为社会科(包括历史、地理、公民等领域)教材的价值和特性,以及对于学生学习所具有的趣味性和学习效果,最后阐述了以地名为教材的具体教学步骤。
关键词:
社会科 教材 地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新民
静坐作为证入心性本体的一种入门工夫手段,构成了阳明龙场悟道后教之"三变"极为重要的一变。尽管为了对治静坐出现的各种缺失偏差,阳明也有针对性地辅以了"省察克治"、"存天理灭人欲"等一系列的方法 ,但实际都是对静坐法门的补充和完善,理当纳入同一个工夫范畴之内,不能构成独立的施教阶段。静坐的目的是"息思虑",当然也是收放心的工夫,不仅有着《大学》、《周易》一类经典的权威依据,而且也长期为宋明理学家所实践,其中尤以阳明入道体悟得力最深,用之以施教心亦最切,目的则在于摄用归体,真正契入形上道境,同时又依体起用,必须
关键词:
王阳明 施教方法 心性证悟 形上境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亦芳
随着成人学生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对学习需求的变化,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面临深刻变革,这种变革的基本问题是成人高等教育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弹性教学方法的提出,就是试图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习时间、学习课程及学习方式等的高度灵活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有效性和学习效果,真正把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从而实现学有所教、终身学习的共同愿景。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弹性教学 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