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23)
2023(18046)
2022(15573)
2021(14488)
2020(12156)
2019(27353)
2018(26975)
2017(51627)
2016(28187)
2015(31014)
2014(30425)
2013(29686)
2012(26895)
2011(24246)
2010(23999)
2009(22550)
2008(21673)
2007(18952)
2006(16510)
2005(14308)
作者
(80276)
(66550)
(66365)
(62847)
(42247)
(32080)
(29863)
(26016)
(25348)
(23570)
(22497)
(22449)
(21230)
(20848)
(20521)
(20406)
(20218)
(19823)
(19101)
(19029)
(16653)
(16174)
(16060)
(15179)
(14914)
(14809)
(14805)
(14662)
(13366)
(13224)
学科
(102211)
经济(102065)
管理(86292)
(81386)
(69634)
企业(69634)
方法(46019)
数学(39032)
数学方法(38606)
(30105)
(28552)
中国(28269)
业经(25496)
(23714)
(22947)
技术(21341)
(20144)
贸易(20128)
地方(19708)
(19575)
(18921)
农业(18906)
财务(18849)
财务管理(18815)
理论(18436)
企业财务(17807)
(17618)
银行(17549)
环境(17084)
(16876)
机构
大学(388986)
学院(388711)
管理(152863)
(150988)
经济(147727)
理学(132987)
理学院(131497)
管理学(129160)
管理学院(128456)
研究(128046)
中国(94488)
(81582)
科学(81127)
(71238)
(66652)
(63801)
业大(61387)
研究所(58350)
中心(57975)
财经(56817)
(56676)
农业(52576)
(51658)
北京(50705)
(50114)
师范(49525)
(46652)
(45461)
经济学(45406)
财经大学(42345)
基金
项目(271948)
科学(213329)
基金(196531)
研究(196395)
(172980)
国家(171530)
科学基金(146882)
社会(123915)
社会科(117390)
社会科学(117364)
(107582)
基金项目(104661)
自然(96427)
自然科(94179)
自然科学(94153)
自然科学基金(92475)
(90514)
教育(90379)
资助(79390)
编号(79369)
成果(63687)
重点(61077)
(60009)
(58988)
(57415)
创新(55458)
课题(54828)
科研(51914)
(51302)
国家社会(50818)
期刊
(163233)
经济(163233)
研究(111134)
中国(75089)
学报(66501)
(60339)
科学(58818)
管理(56906)
(54889)
大学(49877)
学学(47203)
教育(44410)
农业(41202)
技术(32200)
(32082)
金融(32082)
业经(28201)
财经(27455)
经济研究(26339)
(23497)
(21719)
科技(21031)
问题(20979)
(19380)
图书(18310)
技术经济(17983)
理论(17779)
商业(17397)
业大(17302)
现代(17006)
共检索到558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宁  张王  周密  丁雪薇  张谦  
反馈寻求与创造力关系已被证实会受到策略、反馈源、效价等因素影响,但忽视了寻求时机对创造力的作用。随着企业竞争格局加剧,员工将反馈信息转化为创造力的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反馈寻求时机的构念界定与特点描述并不明晰,关于其对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尚未得出明确结论。为此,首先通过质性分析探索反馈寻求时机的内涵、特点,并进行量表重构;其次,根据解释水平以及双元学习等理论,从时间视角出发,探索时间压力下即时与延时寻求反馈对个体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即时和延时寻求反馈均显著正向影响个体创造力;双元学习中介于即时/延时寻求反馈与个体创造力,即时与延时寻求反馈分别通过利用式、探索式学习促进个体创造力提升;时间压力正向调节即时寻求反馈与利用式学习关系,负向调节延时寻求反馈与探索式学习关系。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晓倩  于斌  曹倩  
员工创造力是组织的关键竞争优势,而时间压力作为员工面临的一种普遍现象,对员工创造力的增益与损耗并存。为进一步探讨时间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整合压力的交互模型与创造力的双重路径模型,对企业员工进行调研并利用Mplus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评估为挑战或威胁的时间压力分别引发不同的创造力路径,挑战性时间压力通过灵活性路径从广度上促进员工创造力,威胁性时间压力通过持续性路径从深度上促进员工创造力;组织承诺正向调节威胁性时间压力与认知持续性的关系,高组织承诺促使员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啃硬骨头"。该研究为时间压力相关研究提出新视角,也为企业提高员工创造力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巩振兴  张剑  郑秀梅  
反馈寻求解决了反馈研究中将员工仅作为被动接受者的传统研究弊病。文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考察反馈寻求对员工创造性绩效的影响作用,探索目标自我一致为中介、反馈信息为调节的作用。结果表明:反馈寻求、目标自我一致、不同的反馈信息对员工的创造性绩效影响显著,目标自我一致在反馈寻求对员工创造性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反馈信息和反馈寻求对创造性绩效产生交互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冲  杨自伟  余彩婷  
基于资源拼凑理论的视角,利用河南郑州地区76个创业企业团队的调研数据,分别检验了创业拼凑在组织信任、经验学习和创业团队创造力之间的链接作用以及组织信任、经验学习在创业拼凑中介机制形成过程中的相互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组织信任、经验学习会对创业拼凑产生积极作用;(2)创业拼凑对团队创造力会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在组织信任、经验学习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经验学习对组织信任与创业拼凑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组织信任经由创业拼凑对团队创造力的间接影响;(4)组织信任对经验学习与创业拼凑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经验学习经由创业拼凑对团队创造力的间接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资源拼凑视角下创业团队创造力形成机制的研究,为探索资源拼凑理论的解释边界条件提供了思路,对创业团队及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晨  高中华  
本文基于创造过程投入视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领导创造力支持、创造过程投入与双元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来自企业领导的360份有效样本分析发现,在工作领域,来自同事和下属的支持不仅能够对激进式创造力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而且还可以通过创意生成对激进式创造力产生间接影响,通过问题识别对递增式创造力产生间接影响;在非工作领域,来自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对递增式创造力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而对激进式创造力的影响需要通过创意生成来传递。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新梅  刘博  屈晓倩  张新星  
本文从社会认知视角出发,以创造性自我效能为中介变量,挑战型时间压力和阻碍型时间压力为调节变量,探讨信息型团队断裂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信息型团队断裂对员工创造力具有直接的负向影响。(2)创造性自我效能中介信息型团队断裂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3)挑战型时间压力显著负向调节信息型团队断裂对员工创造力的负向影响。(4)创造性自我效能能够中介挑战型时间压力在信息型团队断裂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为多元化科研团队的员工创造力和时间压力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东方  罗瑾琏  黄良志  
关于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反馈是组织中常用的一种激励策略,是提高员工创造力的外部干预手段。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领导反馈通过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我国高科技企业密集的长三角地区企业内任职员工为调查对象,总共发放问卷260份,有效回收问卷214份。研究结果表明:领导的积极反馈对员工创造力有正向影响,心理资本在积极反馈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领导的消极反馈对员工创造力有负向影响,心理资本在消极反馈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理论上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徐紫嫣  王鹏飞  
创新理论和创新精神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不过,由于微观基础数据缺乏,微观个体的创新同质性假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新理论的研究进展。鉴于此,可基于创新异质理论和闲暇时间经济效应理论,借鉴管理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解释闲暇时间作用于个体创造力的价值"黑箱",从时间配置角度研究闲暇时间配置对个体创造力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微观个体在闲暇时间内积极的休闲活动可以通过释放压力、激发右脑活力、提高耐心程度三种途径提高个体创造力。这意味着,培养创新型人才,既要关注其在知识型学习上的教育方式与实施效果,更要关注闲暇时间在培养个体创造力、非认知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家选择积极的休闲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全民族休闲质量,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与工作绩效。由此,为更好地打开闲暇时间作用于经济系统的创新通道,提高个体创造力,需要增加闲暇时间,优化工作与闲暇时间配置;需要推行弹性工作制,营造宽松工作环境;需要发挥闲暇教育对个体创造力的促进作用,适应创新型社会需要;需要关注个体性格特征,重视闲暇时间对非认知能力培养的作用;需要弱化个体社会时间偏好,提高个体耐心程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栋虹  张翔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栋虹  张翔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宁   张冉   于玲玲   张谦   刘伟  
数字化办公的持续发展使得员工寻求反馈的渠道受限,囿于数字孤岛的员工难以采用传统沟通渠道中“看”与“问”相结合的寻求形式获取反馈,从而间接削弱寻求反馈对创造力的影响。此时,员工缺失临场感带来的“生动”辅助线索,更依赖“理性”文本表达获取反馈从而实现自我调整。运用扎根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挖掘数字化寻求反馈中语言框架的构念特点并重构量表,进一步基于解释水平理论,从“促进进步”还是“引发内耗”问题出发,研究数字化寻求反馈的语言框架对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基于促进式和防御式语言框架的寻求反馈正向影响创造力,工作反刍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2)虚拟临场感负向调节基于促进式和防御式语言框架的寻求反馈与工作反刍间的关系;(3)主管设定的沟通期望和虚拟临场感交互项会强化基于促进式和防御式语言框架的寻求反馈与工作反刍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不仅从语言框架视角拓展寻求反馈的内容构念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机理,还揭示了匹配“类传统”与“远程”工作情境的最佳数字化获取反馈的语言框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雅玲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已有的组织理论并不能够对现实的管理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公司管理层渎职现象,引发了人们对领导者的信任危机,也引起了人们对于管理者道德责任及真实品质的重新思考。由此以领导学、道德学、积极心理学和组织学为基础,一种全新的领导理论——真实型领导得到发展。新型领导理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效应已经得到了相关学者的证明,如变革型领导、授权性领导和包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曲怡颖  任浩  
通过对230名中国企业员工及直接主管的配对样本分析了恢复体验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恢复体验与员工创造力呈显著正向关系,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并且工作复杂度负向调节恢复体验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曹曼  赵曙明  
基于信息交换理论,以134名人力资源部经理和1177名员工的配对数据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了高绩效工作系统提升员工创造力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高绩效工作系统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信息整合部分中介了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工作控制正向调节了信息整合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雪梅  刘铮  
以6家企业中的64个知识型工作团队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共享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将交互记忆系统与任务复杂性作为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分别阐明这两个变量在研究模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共享型领导与团队创造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交互记忆系统在共享型领导与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任务复杂性在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任务复杂性强化了交互记忆系统在共享型领导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