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3)
2023(6492)
2022(5648)
2021(5187)
2020(4635)
2019(10213)
2018(10464)
2017(20941)
2016(11583)
2015(13274)
2014(13439)
2013(13435)
2012(12763)
2011(11746)
2010(12234)
2009(12021)
2008(12005)
2007(11123)
2006(10370)
2005(9918)
作者
(33632)
(27714)
(27700)
(26683)
(17670)
(13154)
(12760)
(10526)
(10403)
(10285)
(9478)
(9255)
(9080)
(9034)
(8671)
(8644)
(8193)
(8153)
(8088)
(8009)
(7319)
(6699)
(6690)
(6418)
(6340)
(6338)
(6301)
(6226)
(5576)
(5346)
学科
(46246)
经济(46154)
管理(39278)
(34712)
(28735)
企业(28735)
(17812)
方法(17364)
中国(16065)
(15975)
数学(14810)
数学方法(14663)
(13578)
(11758)
银行(11749)
(11353)
(11279)
业经(11047)
(10122)
贸易(10113)
(9922)
(9627)
金融(9624)
体制(9602)
(8753)
财务(8728)
财务管理(8698)
(8614)
制度(8610)
企业财务(8224)
机构
大学(173827)
学院(171605)
(75480)
经济(73755)
管理(64237)
研究(59231)
理学(53203)
理学院(52649)
管理学(52008)
管理学院(51667)
中国(49063)
(42063)
(37868)
财经(31466)
科学(30843)
(29591)
(28713)
(28173)
中心(27648)
研究所(25632)
北京(24720)
(23717)
经济学(23574)
财经大学(23108)
(22366)
(21653)
师范(21494)
(21309)
经济学院(21125)
业大(20583)
基金
项目(98409)
科学(77729)
研究(76835)
基金(71600)
(60362)
国家(59858)
科学基金(51064)
社会(49729)
社会科(47099)
社会科学(47091)
基金项目(37027)
(37010)
教育(35860)
编号(31988)
(31277)
自然(30246)
资助(29600)
自然科(29462)
自然科学(29455)
自然科学基金(28929)
成果(28916)
(24841)
(23627)
课题(22761)
重点(22002)
(21019)
(20811)
教育部(20693)
国家社会(20436)
(20249)
期刊
(92706)
经济(92706)
研究(61029)
中国(39405)
(33198)
管理(27049)
(23496)
金融(23496)
(22537)
学报(21263)
科学(20863)
教育(20567)
大学(17332)
财经(16521)
学学(15809)
经济研究(14616)
业经(14614)
农业(14231)
技术(14230)
(14214)
问题(12964)
(11651)
国际(10115)
理论(10068)
图书(9019)
实践(8954)
(8954)
现代(8415)
改革(8273)
(8273)
共检索到286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明华  刘伟凯  李冠元  
居住用地作为城市用地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它深刻地影响着其他用地的布局,因而,在用地分类体系中如何对居住用地实施有效的控制、全面考虑居住用地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我国的居住用地中类的划分在实际规划中却面临着只有二类居住用地的窘境,这样在规划中就难以对居住用地提出不同的管理控制要求。通过对相关国家地区居住用地分类方法的研究,论文认为开发强度的分类方法对我国居住用地分类的改进更有借鉴意义,它有利于加强对城市增长的管理、提高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并塑造和引导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居住用地分类提出改进建议,提出可在原有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以高度控制和容积率相结合的分类方法,以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阳  苏练练  郭开明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当前只有"二类居住用地"可在规划中使用,小类单一。城市居住用地类型繁杂,其居住用地细化分类既需体现不同人群的居住诉求,凸显历史文脉、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分异等公共政策因素,也需适应差异化的开发控制需求,明确开发强度、细分标准、混合用地等开发控制因素。希冀通过探寻在国家标准中体现较弱,但对于详细规划至关重要的城市居住用地细化分类因素,进而从规划编制角度尝试提出细化分类建议:一类增加传统民居住宅用地,二类增加保障性住宅用地及针对一定使用人群的特定用途住宅用地,三类增加过渡型简陋住宅用地、设施欠缺住宅用地;同时,以容积率、设施、环境的具体量化指标细分普通住宅用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依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那么,什么是比价机制?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比例关系,比如工农业产品比价、金银比价等。比价机制,是将两种商品价格挂钩,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另一种商品价格按一定比例跟随变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董福荣  陶跃良  
本文深入探讨了异质人力资本,即企业家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与企业发展路径的各个阶段(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企业应根据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断优化自身的人力资本结构,实现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立兵  金雪婷  吴群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用地一直以较低廉的成本和较大的规模支撑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工业用地供应规模过大、价格偏低、用地粗放、用地结构失衡等问题,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要扭转这一局面,就要建立有效的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比价的实质是价格间的比率,其基础仍然由供求关系决定。一方面,土地价格由市场竞争内生形成,且由于供给弹性较小,主要受需求端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超  吕萍  
现行居住用地供给制度存在着供给主体垄断、数量不足、结构失衡、方式单一的问题。同时,受到来自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制度改革、住房市场内部转型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实挑战,需要构建新时代居住用地供给制度。其改革路径:通过建立政府、集体、企业与个人居住用地市场竞争机制,均衡居住用地市场价格;探索非居住用地用途转变、存量居住用地挖潜、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多渠道开拓居住用地来源;综合考虑住房产品类型、住房消费模式和住房产权完整程度,多因素组合式供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树贤,曾庆义,李新民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大胆借鉴现代企业制度,有选择、有条件地对公有医院进行股份制改造。公有医院实行股份制改造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利于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转换医疗机构经营机制。医院在进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因院制宜,不可一刀切。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取得新突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晏连昆  
中国云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是1984年6月12日成立的,至今已整整走过15年的奋斗历程。15年来,我们在小平同志和中央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在领导关怀、支持下,发奋创业,一步一个脚印,年年都有盈利,一直保持着健康、持续发展的好势头。公司成立初期,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松  李超  
研究目的:以工业地价与居住地价的比较关系为核心,梳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为落实"十八大"关于建立"比价机制"的要求提供研究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汇总并比较了国内外在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价格等领域的研究重点和代表性观点,总结了在"比价"领域的测算方法与实证思路。研究结论:建立"比价机制"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配置资源和价格形成机制,盲目确定"比价挂钩关系"或将陷入政府干预市场的困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鲍立刚  
手机形影不离,上班问题频出对于企业来讲,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对80、90后员工管理造成了如下问题:1.员工更加孤僻导致团队协作不佳随着信息技术和手机的结合,特别是智能手机设备和社交网络的结合,在满足短暂的空虚后让80、90后员工越来越孤僻。孤僻的80、90后员工以自我为中心,在现实生活中会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这些人际交往障碍包括孤独、自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清峰  王家庭  
文章基于2003—2012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估计工业生产函数得到工业用地的年租金,进一步利用租金现值法得到工业用地的年均衡价格,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合理比价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2003—2012年我国城市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实际比价为0.17,而测算得到的合理比价为0.43,整体上我国工业地价以被低估为主。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合理比价和实际比价形成了明显的"剪刀差",且其差值在近年来呈扩大趋势,工业地价被低估的现象不断加剧。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比价的不合理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最后,本文针对如何构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范小敏  徐盈之  
地方政府间的工业引资竞争扭曲了建设用地的配置,并带来了居住用地价格及房价上涨的压力,现有文献忽视了引资竞争与居住用地价格及房价间的传导机制。基于此,文章利用2009-2015年中国104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法考察了引资竞争影响居住用地价格与房价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引资竞争显著地提升了居住用地价格及房价。具体地,引资竞争通过降低居住用地供给弹性提升了居住用地价格;通过增加政府干预降低居住用地供给弹性和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提升了房价。其中相比较房价,居住用地价格因受到了更多政府行政干预而对需求冲击反应不敏感。异质性分析显示,东部地区引资竞争显著提升了居住用地价格与房价,中西部地区引资竞争对居住用地价格影响显著为负,但对房价影响不显著,省会及以上城市的引资竞争对居住用地价格与房价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一般地级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永正  
近年来城镇居住用地价格持续高涨给地方政府带来可观收入,但其引发的弊端广泛而深远,包括助长房价高涨和贫富分化、地产投机与土地闲置、城镇化战略受阻与区域竞争力下降、虚拟经济膨胀和金融风险加大、政府行为扭曲和公共形象受损等五个方面。充分认识这些弊端的消极影响,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房地产调控思路的必要前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邱鹍  牛强  夏源  
在城市规划中,容积率是控制土地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规划师一般会从保证居民的公共利益的角度来确定地块合理容积率,然而政府和开发商往往更多地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确定容积率,他们在进行博弈时规划师往往缺乏强有力的工具来限定容积率。为此提出人均城市公共资源占有率(简称P值)的概念——即地块内人均占有各类公共资源量与国标或地方标准规定人均值的比值——作为综合反映居民公共利益的指标。在研究了P值和容积率的数学关系之后,建立了一套基于P值确定容积率的方法。该方法明晰了定容、调容过程中居民公共利益的变化,使得规划师在与政府和开发商博弈过程中有了清晰合理的依据和强有力手段,也更容易得到居民的支持。最后以连州市老城区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邱鹍  牛强  夏源  
在城市规划中,容积率是控制土地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规划师一般会从保证居民的公共利益的角度来确定地块合理容积率,然而政府和开发商往往更多地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确定容积率,他们在进行博弈时规划师往往缺乏强有力的工具来限定容积率。为此提出人均城市公共资源占有率(简称P值)的概念——即地块内人均占有各类公共资源量与国标或地方标准规定人均值的比值——作为综合反映居民公共利益的指标。在研究了P值和容积率的数学关系之后,建立了一套基于P值确定容积率的方法。该方法明晰了定容、调容过程中居民公共利益的变化,使得规划师在与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