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0)
2023(5343)
2022(4976)
2021(4775)
2020(4341)
2019(10221)
2018(10029)
2017(19506)
2016(10632)
2015(12092)
2014(12374)
2013(12504)
2012(11862)
2011(10756)
2010(10906)
2009(10346)
2008(10503)
2007(9929)
2006(8564)
2005(7459)
作者
(31834)
(26988)
(26633)
(25712)
(16853)
(13022)
(12497)
(10547)
(9988)
(9517)
(9092)
(8928)
(8600)
(8414)
(8399)
(8366)
(8327)
(7803)
(7799)
(7797)
(6717)
(6564)
(6535)
(6192)
(6158)
(6065)
(6062)
(5920)
(5537)
(5411)
学科
(47390)
经济(47232)
(30279)
管理(27368)
方法(25260)
(22286)
企业(22286)
数学(20973)
数学方法(20806)
(17140)
中国(12319)
(12231)
农业(11924)
业经(10234)
(10177)
(9425)
地方(9221)
理论(8696)
(8495)
贸易(8495)
(8246)
(8230)
收入(7734)
(7044)
财务(7028)
财务管理(7007)
企业财务(6603)
(6255)
银行(6235)
(6002)
机构
大学(160096)
学院(158715)
(66084)
经济(64671)
管理(60295)
研究(53510)
理学(52033)
理学院(51422)
管理学(50506)
管理学院(50200)
中国(39827)
(33386)
科学(33371)
(30459)
(30377)
(27959)
研究所(25390)
中心(25242)
业大(25159)
(24229)
财经(24224)
农业(24058)
(21809)
(21597)
师范(21404)
北京(21000)
经济学(20735)
(19046)
经济学院(18883)
(18270)
基金
项目(103025)
科学(80164)
研究(75437)
基金(73947)
(63984)
国家(63397)
科学基金(53452)
社会(48720)
社会科(44843)
社会科学(44822)
(40741)
基金项目(39546)
教育(35425)
(34139)
自然(33786)
自然科(32965)
自然科学(32953)
自然科学基金(32385)
编号(31851)
资助(30319)
成果(26645)
(23521)
重点(23318)
(22186)
课题(21527)
(20879)
科研(20163)
教育部(20059)
大学(19621)
创新(19481)
期刊
(72537)
经济(72537)
研究(44789)
中国(30512)
(28151)
学报(26762)
(24745)
科学(23772)
大学(19912)
管理(18961)
学学(18715)
农业(18577)
教育(17177)
技术(13556)
(12649)
金融(12649)
财经(12373)
业经(11904)
经济研究(11347)
(10587)
问题(10200)
(9592)
(8914)
技术经济(8540)
统计(8189)
理论(7866)
图书(7684)
(7553)
商业(7494)
实践(7113)
共检索到231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国强  
因教致贫现象是社会失范的一种表现,会造成合理社会流动受阻、阶层差异代际转移、读书无用思想重现和社会不安因素积聚等社会危害。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失衡、个人教育费用投入过高、弱势群体教育成本补偿不够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构建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保证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供给、实行科学的教育成本核算与收缴制度、完善教育投资收益的回馈渠道、引导理性的家庭教育投资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因教致贫现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余世华  
“因教致贫”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教育成本分担不合理、教育收费行为不规范以及个体和家庭的教育投资偏差等三个方面。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改革不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提高个体及家庭教育投资的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志红  曾福生  
本文从社会制度建设的视角剖析了我国农村致贫因素。研究发现:城乡"二元经济"和"二元户籍"制度的分割局面、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缺陷、农村文化制度缺失、农村教育制度差距、政治权利和法律制度障碍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重要社会制度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宏  谭学兰  
教育具有促进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正向功能。然而,"知识改变命运"作为一个真理性的命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似乎成为了一个悖论,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因教致贫"反常现象。农村"因教致贫"问题具有多维度性和多层面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一般来说,此问题涉及到农村的经济基础、自然环境、政策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各个层面,农村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差决定了农民家庭脆弱性程度较高,较高的脆弱性是导致"因教致贫"的真正原因。因此,从就学就业先后顺序出发,引入脆弱性理论,分析"因教致贫"动态形成过程中的脆弱性因子,对农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志毅  
对德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和建构在我国尚未完全开展,本文对此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开展德育评价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评价缺乏一套科学的内容、标准和方法。以考代评(以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代替品德评定)和包办代替(以班主任一次期末操行评语代替品德评定)的现象普遍存在,旧的德育评价模式因其脱离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而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辉平  王增涛  马鹏程  
本文基于西部9省市1214个因病致贫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村地区因病致贫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因病致贫是导致农村居民贫困的重要原因,其中,患慢性病比重最高,危重病次之,地方病和意外伤害比重较低。因病丧失劳动力和自付医疗费用过高、报销比例低是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患者自付费用的解决途径主要来自于家庭积蓄和亲朋好友的借款,还有少量的银行贷款以及上述多种途径的组合。新农合医疗保险主要存在报销比例低、报销范围小和报销程序复杂等问题,政府救助政策也存在救助申请困难和政策宣传不到位等现象。因此,建议以因病致贫家庭政策受益最大化为切入点,精准识别需要保障的贫困群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成良  
因婚致贫是当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面临的重要难题。在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背景下,由于女性的梯度转移,贫困地区农村成为了婚姻市场上的洼地,农民原本脆弱的家庭经济结构难以支撑高额的婚嫁成本,迫使农民不得不通过借债、透支养老生活等手段帮助子代完成婚姻问题,而那些弱者则无力应对婚姻困境,不得不成为婚姻市场上的剩余人。异化的婚嫁成本不仅造成了农民家庭的持久性贫困,阻碍当前扶贫攻坚战役的进展,同时还给那些无法完成人生任务的农民带来巨大的精神摧残和价值崩塌。婚姻市场的经济决定论还带来了农民家庭矛盾纠纷增多,骗婚、拐卖妇女等犯罪行为的增加。在社会失灵的背景下,政府移风易俗、重塑健康的社会秩序迫在眉睫!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郝文武  李明  
因为坚信知识就是力量,所以要发展和接受教育。教育不仅具有长效性,而且接受教育与就业、脱贫致富之间也有许多复杂关系,但并非完全成正比关系,也可能形成暂时和个别的因学致贫结果。因此,既要充分认识教育的作用,坚定发展教育的信心,又要坚决杜绝因学致贫现象,使教育效益尽快充分显现,不断增强人们发展教育和读书学习的信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在余  王海旭  蒯旭光  
根据2009年和2011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双变量Biprobit模型,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因病致贫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因病致贫并非暂时性冲击,而是对家庭未来贫困具有显著的动态影响,因病致贫农户在未来两年内陷入贫困的概率至少是非贫困农户陷入贫困的2.2倍;农户脱贫主要依赖农民收入的获取能力及家庭资源,外出打工、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家庭男性劳动力比例对农户脱贫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家庭规模越大越容易陷入贫困;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对农户贫困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邵国富  
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是医疗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对其处理涉及到经济赔偿,有时数额较大,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状况。因而也是医院经营管理的新课题。目前,对于医疗事故的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卫生行政机关组织的医疗鉴定;司法机关作出的法律判决;当事人与院方的和解,即“私了”。比较三种处理方式,法律判决的往往数额较大。医疗鉴定的逐渐减少,许多专家、学者乃至社会都很关心这一问题的走向,希望在深化改革中能较快地解决这一问题。对此,笔者提出建立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职业保险的办法,理顺处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海娟  
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对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的积极作用,表明教育是克服贫困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却出现了部分低收入家庭"教育致贫"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导致我国部分家庭"教育致贫"现象产生的各因素的基础上,探讨"教育致贫"问题发生的机理,并提出解决"教育致贫"问题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智雷  邹蔚然  
本文基于丹江口库区抽样调查数据,从库区农户的当前消费水平、长期资本积累和可持续性发展水平三个角度分析了库区农户的贫困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家庭和外部环境特征对库区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迁移对库区农户造成了巨大冲击,并且这一冲击的影响对不同搬迁时间的农户存在很大差别,农户对新事物的态度和其社会资本对他们是否陷入贫困有重要影响,政府对外部环境的改造政策和救助式扶贫对农户的经济发展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积极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平  
东北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不同于老、少、边区和山区,致贫因素更为广泛和分散。文章从收入、支出和社会保障3个方面设立了11个影响贫困的具体指标,建立综合多维致贫因素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一手数据,分析其致贫因素和贫困程度,并利用R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OLS回归,得出劳动力质量因素、农用机械拥有因素、交通工具因素、省内就业因素是影响贫困的主要成分,依据回归分析结果为东北地区的精准脱贫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晓红  
在能力贫困范式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产权分析方法,对城市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进行了产权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城市贫困人口人力资本产权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的影响,指出,导致城市贫困的各种原因正是通过影响贫困人口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影响了贫困人口的产权维护能力,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玉莉,姜琪  
市场经济的浪潮,使我国以传统医德维系的医德关系面临着巨大冲击。我国现实医疗服务中所存在的“小红包”正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仕会现象。客观地认识、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对深化医院的改革有着特殊的意义。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而在这方面的需要必然和医疗卫生服务发生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愈来愈高。医生和患者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便突出出来了,小红包现象便是这种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