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7)
- 2023(13129)
- 2022(10977)
- 2021(10041)
- 2020(7933)
- 2019(17880)
- 2018(17609)
- 2017(32664)
- 2016(17920)
- 2015(20102)
- 2014(19971)
- 2013(19954)
- 2012(18933)
- 2011(17268)
- 2010(17667)
- 2009(16467)
- 2008(16309)
- 2007(15136)
- 2006(13768)
- 2005(12965)
- 学科
- 济(80074)
- 经济(79961)
- 业(56178)
- 农(50619)
- 管理(47284)
- 农业(33918)
- 企(32747)
- 企业(32747)
- 中国(27063)
- 地方(26157)
- 业经(24090)
- 制(20388)
- 方法(20261)
- 财(17983)
- 数学(17074)
- 数学方法(16918)
- 发(16454)
- 银(14648)
- 银行(14631)
- 学(14557)
- 融(14330)
- 金融(14327)
- 行(14248)
- 体(14188)
- 环境(13410)
- 贸(13212)
- 贸易(13196)
- 发展(12956)
- 展(12931)
- 农业经济(12835)
- 机构
- 学院(257990)
- 大学(251520)
- 济(108836)
- 经济(106414)
- 研究(97052)
- 管理(92589)
- 理学(77585)
- 理学院(76647)
- 中国(75620)
- 管理学(75448)
- 管理学院(74965)
- 农(62964)
- 科学(57520)
- 京(55143)
- 财(51189)
- 所(49726)
- 农业(47765)
- 中心(45072)
- 研究所(44227)
- 业大(43356)
- 江(43325)
- 财经(37841)
- 范(36007)
- 师范(35646)
- 北京(34930)
- 省(34840)
- 院(34537)
- 州(34416)
- 经(34020)
- 经济学(31980)
- 基金
- 项目(165186)
- 科学(129229)
- 研究(127110)
- 基金(115897)
- 家(100825)
- 国家(99812)
- 科学基金(84099)
- 社会(80846)
- 社会科(76058)
- 社会科学(76042)
- 省(67721)
- 基金项目(61204)
- 教育(56444)
- 划(55359)
- 编号(53414)
- 自然(50229)
- 自然科(48912)
- 自然科学(48901)
- 自然科学基金(48001)
- 资助(45010)
- 成果(44273)
- 发(42778)
- 课题(38453)
- 重点(37903)
- 部(36365)
- 制(36272)
- 发展(34879)
- 创(34677)
- 农(34507)
- 展(34308)
- 期刊
- 济(141488)
- 经济(141488)
- 研究(82532)
- 中国(68287)
- 农(68120)
- 农业(46060)
- 学报(41394)
- 科学(38726)
- 财(38191)
- 管理(33881)
- 教育(33498)
- 大学(32870)
- 融(31262)
- 金融(31262)
- 学学(30901)
- 业经(28733)
- 技术(23459)
- 业(22015)
- 经济研究(19553)
- 问题(19202)
- 财经(18732)
- 经(16155)
- 农村(15935)
- 村(15935)
- 农业经济(15718)
- 版(15048)
- 世界(14838)
- 经济问题(13517)
- 资源(12777)
- 科技(12641)
共检索到426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庆丽
广西喀斯特地区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使得该区成为广西经济发展最落后、贫困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因地制宜发展小油桐生物柴油,既可以缓解广西能源压力,带动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涵养水土,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广西喀斯特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受制于政策和市场环境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使得桂北喀斯特地区生物柴油发展面临困境。文章认为,要加快该产业的发展,应采取如下对策:建立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加快原料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生物柴油收购流通体系和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发展的步伐;能化并举,建立生物柴油产业集群;推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和技术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边志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农村建设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促进经济发展、建设政治文明、提高综合水平上,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这是一条落后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落后地区 新农村建设 创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金连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卫生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黑龙江省卫生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适时调整和制定农村卫生政策,在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能力等方面,探索适合我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路子,收到了一定效果,为保障我省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丁文锋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有人误以为可以取代新农村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需求,现阶段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国民经济的巨大作用。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不足。与许多发达国家的总需求不足主要是由于投资需求不足不同,中国总需求不足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其中,数量庞大的农民由于收入水平低,其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更为值得关注。在此背景下,由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君萍教授等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农村建设投资对扩大西北地区农村消费需求贡献的研究》一书,专门研究新农村建设投资对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贡献问题,尤其是西北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投资对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到底有多大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福
自改革开放以来 ,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 ,仍面临较多难点 ,诸如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 ,乡村富余劳动力众多且素质低下 ,转移服务体系不健全 ,二元体制转型缓慢 ,各省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区转移竞争激烈等。针对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促进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思路和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月兰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地区之一,这里也是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人口增加,土地超载,使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贫困、环境退化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功能多样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一、贫困和环境退化是制约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庆玲
本文认为,完善农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于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贯彻执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发挥好乡镇人大作用,实是强化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两大重要推手。因此,面对新情况,及时加以思考总结,找出问题所在,指出正确途径,拿出新措施、新办法,扎扎实实增强"两轮驱动"力度,将能让更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而更加有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民主法制 村民委员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廷柒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城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体制基础,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城镇化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者互相联系,相互促进。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农村 建设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梓若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生物柴油是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中的重要分支。促进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财税政策在助力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立足现实情况,提出了加强工业级混合油出口监管、加大生物柴油税收优惠力度、以财政补贴助力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生物柴油产业的财税政策框架,以助力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忠孝
青海省“七五”计划中提出:“柴达木新兴工矿区,要加快对盐湖、石油、铅锌和石棉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并相应发展盐化工业、石油工业和建材工业,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本文谈谈柴达木盆地开发利用中应处理好的四个关系。一、处理好发展工矿业与发展畜牧业之间的关系。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的一块宝地。柴达木资源的全面开发,对全国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从青海本身条件看,这里土地面积辽阔,光热条件较好,还有一定的水资源。解放后小麦大面积高产,可解决青海省长期缺粮问题,建设成为青海省的商品粮基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琦 熊康宁 盈斌 张兴菊 任威
[目的]喀斯特农村地区低值粗放的能源利用方式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强烈胁迫,薪柴过度使用造成植被破坏,从而加剧土壤侵蚀,成为诱发石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明确不同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以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是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生态研究领域的一大议题。[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喀斯特峡谷、高原山地和槽谷3种不同地貌类型的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的能源结构特征与消费现状,利用Tobit和Logit模型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喀斯特地区用能结构单一,电力使用率达99. 31%,但对薪柴的替代进程缓慢,薪柴使用率仍高达83. 10%,其他能源使用率均不足50%,不同地貌区能源结构差异显著。(2)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消费量整体偏低且以薪柴消费为主导,人均能源消费量仅占全国人均消费量的40. 32%,薪柴消费量占总能耗的50. 69%,其余能源均不足20%,不同地貌区能源消费差异明显。(3)家庭人口数量、年纯收入、养殖牲畜数量、耕地面积、煤矿以及政策对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的消费具有显著影响,能源政策可以有效促进新能源使用。[结论]针对喀斯特峡谷区、高原山地区和槽谷区依次提出能源服务配套型、金融贷款合作型和企业入驻引资型3种模式建议,对优化喀斯特地区能源结构、保障石漠化治理成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舒世忠
拉卡拉以便民服务为宗旨,针对农村地区不同的支付场景,推出各种助农、惠农支付产品,满足农村居民日趋多元化的支付需求作为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自2005年创立以来,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以便民为宗旨,坚持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精神,在提高城市支付服务水平的同时,因地制宜,努力开发和推广满足农村不同群体的支付产品,为改善农村支付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世巧 熊静 滕容梅 欧开航 杨昕
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融共促有助于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西南喀斯特地区8个省份为具体研究对象,基于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作用强,且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优化趋势,总体呈四周高、中部低,且以“U”字型由四周向中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初期为乡村旅游滞后型,后期逐步实现同步,并向更好的协调类型发展;两大系统耦合协调是受文化作用力、经济驱动力、产业聚集力、政府推动力以及公共服务支撑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态文化的影响力最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世巧 熊静 滕容梅 欧开航 杨昕
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融共促有助于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西南喀斯特地区8个省份为具体研究对象,基于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作用强,且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优化趋势,总体呈四周高、中部低,且以“U”字型由四周向中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初期为乡村旅游滞后型,后期逐步实现同步,并向更好的协调类型发展;两大系统耦合协调是受文化作用力、经济驱动力、产业聚集力、政府推动力以及公共服务支撑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态文化的影响力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