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
2023(85)
2022(43)
2021(40)
2020(36)
2019(52)
2018(51)
2017(86)
2016(55)
2015(41)
2014(72)
2013(56)
2012(33)
2011(34)
2010(46)
2009(37)
2008(29)
2007(37)
2006(34)
2005(17)
作者
(119)
(96)
(91)
(82)
(64)
(44)
(44)
(42)
(41)
(40)
(38)
(37)
(35)
(34)
(34)
(33)
(32)
(30)
(29)
(29)
(29)
(29)
(27)
(27)
(24)
(24)
(24)
(24)
(23)
(21)
学科
管理(125)
(121)
经济(121)
教育(103)
中国(101)
理论(93)
(83)
企业(83)
(78)
教学(63)
技术(58)
业经(54)
学校(49)
学法(48)
教学法(48)
学理(45)
学理论(45)
工作(45)
思想(43)
政治(42)
技术管理(41)
(40)
研究(40)
德育(37)
思想政治(37)
政治教育(37)
治教(37)
(36)
方法(33)
(29)
机构
大学(641)
学院(621)
研究(233)
管理(179)
(176)
经济(169)
(167)
教育(162)
理学(154)
中国(151)
理学院(150)
(148)
师范(146)
管理学(145)
管理学院(144)
技术(135)
(121)
职业(115)
科学(114)
中心(111)
师范大学(105)
北京(100)
(96)
(91)
研究所(89)
职业技术(88)
业大(81)
(81)
技术学院(77)
研究院(76)
基金
项目(416)
研究(412)
科学(336)
教育(236)
基金(224)
社会(222)
社会科(206)
社会科学(206)
(201)
(195)
国家(192)
成果(178)
(177)
编号(173)
(155)
课题(155)
科学基金(153)
(129)
规划(129)
创新(121)
(120)
基金项目(116)
项目编号(113)
(107)
重点(104)
(103)
(101)
年度(99)
(99)
研究成果(97)
期刊
教育(341)
中国(262)
研究(233)
(199)
经济(199)
管理(103)
职业(101)
技术(99)
高等(75)
学报(73)
大学(66)
技术教育(64)
职业技术(64)
职业技术教育(64)
科技(60)
图书(59)
高等教育(56)
科学(55)
(53)
(53)
成人(49)
成人教育(49)
学学(48)
(47)
论坛(47)
书馆(42)
图书馆(42)
教研(42)
高教(42)
农业(36)
共检索到1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爱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核心要义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尊重和处理好参与仪式的主体间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体系建构所必须坚持的原则。仪式情境的完善重点在于艺术化的表达和互动功能的发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作为表达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世甫  
网络赋权使师生超越主体——客体的关系而发展成为主体——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生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范式。高校应树立主体间性理念,建设集成化立体化的网络平台,加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提高网络育人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振春  
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水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同高等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可以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融入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师范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探索"中国梦"融入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使"中国梦"真正内化为师范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朴晶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素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其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方式。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课程也是引导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树立的过程,对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气质的塑造、理想的树立和坚定的思想信念培养,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推进高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裕  
教育的主体是"人",坚持以"人"为本是实施科学教育观的基础。在制度视域下,以"授业""传道""启智"为出发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偏离了这一轨道,因此,亟待从教学意识、教学对象、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寻求创新之路,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回归"树德育人"的正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慧  
"23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一体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源自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基本条件源自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直接原因则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合力现状。在"23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一体化建设理念下,要以"三对接五合作"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校内合作育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创设思政课教学创新机遇;以"三结合五嵌入"推动理论引领、实践养成、文化熏陶一体化建设,打造思政课大教学合力;以"三创新五项目"全面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栋  
加强教学内容统一性和规范性是"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重要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把"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重点放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规范化上,通过规范课堂教学的选题、立意和内容构建等方面的教学行为,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真正体现课程的育人作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鲁志美  王东洋  
教学规范化程度不适应教学实际的需要是制约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在总结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理论和实践发展成果基础上,构建一种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即规范化的操作模式和规范化的促进模式,力图在现有教学条件基础上,使形势与政策课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贾宝余  刘红  
分析了研究生几种主要学术不端行为,讨论了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趋势与主要途径。从趋势上看,学术道德和规范教育将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对研究生的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将形成具学科发展特色的内容体系;在途径上,做好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规范教育,必须加强有关的课程教学,强化导师的育人责任,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完善制度环境体系,形成求真的创新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吉晓明  
李克强总理在考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并主持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突出重点,兜牢底线,多措并举,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促进就业稳定增加。李克强指出,促进就业创业要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兜住底线。要多管齐下努力实现富余员工转岗就业,对一时难以就业的,要通过职业培训、托底保障等方式,增强他们的信心,保证基本生活。更多关注就业特殊困难群体,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李克强总理提到的托底保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喻玲   江芃   陈百豪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组织化的超级权力,其兴起显示极强的技术反噬社会效应,既强化了物的关系对人的关系的遮蔽,又加剧了科技巨擘以契约自由的假相对其他社会群体实施注意力与数据剥削的趋势。囿于现行反垄断立法制度的局限性与执法资源的有限性,反垄断执法机构对数字剥削性滥用行为采取的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处理方法,或选择性忽略,或恣意使用裁量方法、基准,案件裁量呈现显著的不规范性,进一步放大了数字剥削性滥用给社会系统带来的排斥效应,破坏了公众对反垄断法运行的规范性预期。数字剥削性滥用反垄断执法应当受到市场力量、反垄断损害、认定标准三重限制,其规范裁量的展开是反垄断法回应数字技术变革带来的执法挑战以及提升执法效能的重要路径。这需要变革理念,做到添补新损害要件、建立正式的案件筛选机制,最终实现数字剥削性滥用与排他性滥用案件并举;还需要变革路径,明确注意力、数据的价值计算方式,并通过可比对价差异识别,寻找可比产品、期间以及地理市场,科学匹配注意力、数据剥削的判断基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利江  邵俊翔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家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培养。美术专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本文通过调查美术专业教育规范模式现状,全面系统的分析了从独体到系统的美术专业教育规范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创新措施,旨在为我国美术专业教育规范模式创新提供参考,从而提升美术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红军  
20世纪80年代,首批短期职业大学出现时即有本科化命名取向,到21世纪初大量高职院校新建,国家在上述学院更名上规范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因历史遗留问题,如今高职院校的校名依然尚未统一。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需要针对各层次职业院校的命名再行规范。从2008年至2017年近10年间高职院校的更名情况来看,呈现三种趋势:一是专科层次高职院校有择"职业学院"弃"职业技术学院"的现象;二是民办本科高职在升本后多数抹去"职业"痕迹;三是新建本科高职则在"应用技术"的选择上渐成共识。鉴于统一职业教育体系各层次院校命名的目的,职业院校从专科到本科层次宜采用"职业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的三级命名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家骏  
对《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规范》中提出的检索式合并、检索结果为零时的处理方式,以及相关文献著录格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检索式应有条件地合并,检索结果为零不等于查新点未见报道;GB/T 7714-2005不适用于相关文献著录;措词要严谨规范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汉栋  马宏建  
注册入学制度是相对于考试入学制度而言的,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入学制度。为适应成人教育改革大趋势,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总要求"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探索高等学校自主考试或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注册入学",探索成人高等教育注册入学制度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成人高等教育注册入学制度的问题与创新,以及如何规范成人高等教育的注册入学制度。即宏观规范,注册制入学之法律保障;中观规范,注册制入学之制度保障;微观规范,注册制入学之政策保障等核心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