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
2023(310)
2022(246)
2021(273)
2020(207)
2019(492)
2018(505)
2017(745)
2016(435)
2015(444)
2014(489)
2013(475)
2012(380)
2011(358)
2010(349)
2009(364)
2008(427)
2007(251)
2006(232)
2005(205)
作者
(913)
(891)
(839)
(828)
(484)
(408)
(374)
(358)
(351)
(291)
(285)
(283)
(281)
(275)
(264)
(260)
(245)
(244)
(243)
(229)
(228)
(227)
(225)
(223)
(215)
(214)
(207)
(206)
(196)
(195)
学科
(2256)
(1585)
经济(1581)
农业(1533)
(1525)
管理(687)
业经(648)
中国(618)
教育(572)
(522)
(505)
劳动(505)
人口(500)
农业劳动(492)
农业经济(490)
(481)
企业(481)
动力(481)
发展(479)
劳动力(478)
农业人口(477)
(477)
(476)
农民(426)
建设(421)
(408)
方法(359)
数学(340)
(339)
数学方法(338)
机构
学院(5503)
大学(5290)
(2655)
经济(2604)
研究(2252)
管理(1968)
(1754)
中国(1717)
理学(1672)
理学院(1657)
管理学(1640)
管理学院(1628)
农业(1332)
(1161)
科学(1143)
(1125)
(1048)
中心(1038)
研究所(1003)
业大(989)
(903)
师范(901)
(884)
财经(839)
(838)
发展(816)
(813)
(800)
农业大学(790)
经济学(785)
基金
项目(3742)
研究(3289)
科学(3075)
基金(2696)
(2247)
国家(2220)
社会(2142)
社会科(1985)
社会科学(1985)
科学基金(1896)
教育(1525)
(1519)
(1460)
基金项目(1435)
编号(1426)
(1229)
成果(1194)
课题(1031)
自然(1030)
自然科(1004)
自然科学(1004)
自然科学基金(987)
资助(987)
(974)
(938)
(932)
(921)
国家社会(876)
(870)
教育部(851)
期刊
(2900)
经济(2900)
(2308)
农业(1717)
研究(1713)
中国(1577)
教育(1170)
(982)
世界(898)
(733)
学报(714)
科学(686)
大学(668)
学学(622)
业经(594)
技术(587)
(576)
金融(576)
管理(545)
农村(524)
(524)
农业经济(470)
社会(443)
职业(442)
问题(409)
(401)
财经(373)
社会科(369)
社会科学(369)
农村经济(363)
共检索到8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建祥  
信用社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信用社改“官办”为“民办”的需要。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信用社要进行改革,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遵守国家金融政策和接受农业银行的领导、监督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存贷业务。农村存款要优先用于农村,多存可以多贷。在保证农业贷款需要的前提下,可以经营农村工商信贷业务。贷款利率可以浮动。”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行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飞  刘飞鹏  
中国农村信用社是伴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发展壮大的。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决定,到1957年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信用社88368个。1956年至1973年期间,农村信用社曾两次划归农业银行管理,先后下放给人民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硕平  蓝波  丘海民  
本文从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关于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争论,探索_r 以剥离农信社的历史包袱,让轻装上阵的城区农信社按照股份制的方式进行改造,为民营银行提供市场准入与外 生性制度安排,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农信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历史包袱等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爱喜  
新中国60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和波浪式前进过程,其原因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导致不同利益集团反复博弈,最终形成路径依赖所致。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日趋市场化、理性化和规范化。对我国农村信用社60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与总结,探求其一般特征与特殊性规律,可以为下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国平  吴胜  
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对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只有深化改革,建立起符合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求的内在机制,构建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体系,持续健全的内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农村信用社才能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本文对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全景式回顾、评价和理性思考,认为改革取得重要性阶段成果的同时,存在产权关系不清晰、内部人控制严重、省级联社履职行政化色彩浓厚、省级政府金融风险处置责任虚置、金融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分工合理相互制衡的履职组织架构以提高管理效率、建立以省级政府为出资主体的金融风险处置基金以强化责任约束、构建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以促进金融创新等政策建议,藉此推动和全面实现改革目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姚星垣  吴胜  
自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已经为期十年,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表现在农信社规模迅速壮大加、地位得以提高、实力稳步增强、综合效益良好等方面。当前,农信社发展将会遇到来自同业竞争和内部治理的挑战,同时也有新型城镇化等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全面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推进立足市场化的公司治理改革,逐步形成立体化经营模式,拓展金融宽度,提高对"三农"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丰富度和覆盖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六年,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始终存在着大量不同的意见,正是这种情况妨碍了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当然也妨碍了合作金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发挥它应有的巨大作用。这些不同意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唱各的调,没有正面交锋,没有交叉和汇合,不愿“聚焦”,所以把问题搞得非常模糊。这些从表面看似乎不相关的不同意见,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这些不同意见的产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齐雷  
建国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动,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形式、办法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沿革作一大致的形态划分,并从中接受启发,对当前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内容、核心以及如何进一步把改革引深等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飞  刘飞鹏  
历史的脚步匆匆,伴随着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交响曲,我们迎来了共和国的60华诞。斗转星移,农村信用社也走过了60个春秋,不仅见证了中国农村金融的历史性变革,也见证了中国农村经济在改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农村信用社60年的发展经历,尤其是30年的改革经历,将成为中国农村金融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东梅  
通过对宁夏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的调查 ,作者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未来的改革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荔  王晓研  
本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随着省级联社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转变为行政管理,以及监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全面开始实施股份制改造,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已经开始异化,主要表现在背离合作制属性、民有资本官营化和逆向治理。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异化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最为严重的后果是背离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利于农村信用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此,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现状、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总体设想和路径选择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继东  
2006年是广东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 也是广东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广东农信社”)夯实发展基础,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一年。广东农信社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