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3)
2023(2947)
2022(2650)
2021(2746)
2020(2236)
2019(5460)
2018(5108)
2017(8619)
2016(4953)
2015(5494)
2014(5378)
2013(5444)
2012(5334)
2011(4859)
2010(4738)
2009(4432)
2008(4388)
2007(3415)
2006(3047)
2005(2871)
作者
(13187)
(11086)
(10892)
(10641)
(7076)
(5299)
(4981)
(4325)
(4280)
(3950)
(3856)
(3724)
(3609)
(3480)
(3465)
(3423)
(3266)
(3249)
(3246)
(3168)
(2838)
(2679)
(2650)
(2596)
(2578)
(2520)
(2508)
(2243)
(2236)
(2179)
学科
(20577)
经济(20566)
(11991)
管理(11806)
方法(9843)
数学(8998)
数学方法(8871)
(8386)
企业(8386)
中国(8104)
(6075)
(5120)
劳动(5103)
农业(4354)
(4350)
(4345)
(4045)
贸易(4043)
(3941)
(3923)
(3303)
业经(3252)
(3200)
金融(3200)
地方(3122)
人口(2955)
(2906)
(2852)
银行(2842)
(2772)
机构
大学(64891)
学院(62457)
(28208)
经济(27780)
研究(26083)
管理(22663)
中国(21107)
理学(19410)
理学院(19129)
管理学(18516)
管理学院(18393)
科学(15251)
(14323)
(13574)
(12672)
研究所(12153)
中心(11774)
(10619)
财经(9823)
北京(9569)
(9555)
(9162)
(9120)
师范(9081)
(8789)
经济学(8736)
业大(8675)
农业(8295)
经济学院(7723)
师范大学(7644)
基金
项目(41767)
科学(33129)
基金(31762)
研究(28846)
(28419)
国家(28207)
科学基金(23770)
社会(18847)
社会科(17854)
社会科学(17852)
基金项目(16241)
自然(15959)
自然科(15609)
自然科学(15607)
自然科学基金(15334)
(14249)
资助(13745)
教育(13513)
(13237)
编号(10976)
(9786)
重点(9708)
成果(9073)
教育部(8344)
科研(8341)
(8205)
国家社会(8183)
(8163)
大学(7913)
人文(7766)
期刊
(30799)
经济(30799)
研究(21203)
中国(17463)
学报(11107)
科学(10216)
(9845)
管理(9728)
(9097)
大学(8519)
学学(7819)
教育(6808)
(6402)
金融(6402)
农业(6349)
经济研究(5644)
技术(5269)
国际(4968)
财经(4875)
(4522)
图书(4248)
(4198)
(4184)
统计(4184)
资源(3866)
理论(3744)
世界(3719)
业经(3624)
问题(3557)
实践(3374)
共检索到108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东亮  董平  王文珍  叶根礼  周国良  李天国  郑尚元  曹可安  
劳动人事争议的基本情况和趋势研判主持人:2007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标志着我国劳动立法的新阶段。为了客观评价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工作在这五年来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我们有必要回顾总结一下这几年劳动人事争议的基本状况,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研判。叶根礼:五年以来,我国劳动争议一直处于高发状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随心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立法精神和理念、基本制度上均有重大改革和创新,基本上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争议处理的要求,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意义重大。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这部新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与不足,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本文着重基于法理与比较法视角,在分析劳动争议的概念和本质、西方各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及完善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磊  刘畅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恢复30年来,坚持"协商、调解、一裁、两审"制度设计的"初心",旨在于"快捷、高效、低成本"地处理劳动争议。回顾过去30年,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鉴于劳动关系协调特别是劳动争议三方协调机制未能完全落地等问题,未来应继续从体制、机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改革创新发展,应对未来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1999年7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纪念《劳动法》颁布五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出席会议并讲话。尉健行在讲话中指出:要通过贯彻实施《劳动法》,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军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案件较为普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这类案件在制度设计上有针对性地做出了改进,对劳动者予以了倾斜性保护,对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应积极适应这一法律,防范用工风险,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少波  
我国《调解仲裁法》自规定一裁终局制度以来,在理论和实务界都出现了极大的争议。各地以及中央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同的执行标准。本文分析了一裁终局制度在适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境;基于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法宗旨以及维护法治的统一性,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静君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颁布。这是我国财政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由此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十年来,我国政府采购事业蓬勃发展,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政府采购的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以政府采购法为统领、以部门法规为依托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为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政府采购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在支持国内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为使经济确有困难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以下简称“劳动者”)能够依法充分行使仲裁权利,江苏省泰州市劳动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制定了《劳动争议仲裁法律援助有关工作规定》(泰劳社发[2004]6号),基本内容如下: 经济困难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提供法律援助的决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伟  
《反垄断法》实施5年来,反价格垄断执法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查处了一大批价格垄断案件,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但在执法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反垄断执法工作任重道远。要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努力在破解难点问题上取得新进展,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云兵  
本文阐述了仲裁委员会、仲裁法律关系以及仲裁规则的本质、特征、功能,认为仲裁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仲裁规则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协议,并对我国仲裁法的修正及实践完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劳动合同法》的首创,《劳动法》第20条就将劳动合同分为三类: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的基础上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在《劳动法》规定的"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标准之上,增加了"国企改制"和"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两种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无疑成为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全国工商联课题组  王全兴  白莲湘  吴文芳  李坤刚  毛红杏  
工商联作为以非公企业、中小微型企业为成员的人民团体与商会组织,应在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在近年来各地的实践中,工商联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仍存在若干的制度障碍。今后,工商联应当借助自身影响力,积极参与立法程序,推动工商联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制度化、法律化;完善工商联参与集体劳动争议协调处理的三方机制;从重点环节入手,加强对劳动争议社会化调解和仲裁的参与,以及对企业劳动争议预防和内部调解的指导和帮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牛泓亮  
化解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调解是不可或缺的方式,而通过建立劳动仲裁案前调解模式,在案前化解劳动人事争议十分必要。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笔者认为,先行调解主要指的就是立案前调解,简称案前调解。劳动争议调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劳动争议案前调解是指劳动争议案件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前,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