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0)
- 2023(10337)
- 2022(9446)
- 2021(9396)
- 2020(7714)
- 2019(18393)
- 2018(18141)
- 2017(33657)
- 2016(18963)
- 2015(22091)
- 2014(22384)
- 2013(21685)
- 2012(19957)
- 2011(17970)
- 2010(17938)
- 2009(16354)
- 2008(15980)
- 2007(13594)
- 2006(11966)
- 2005(10763)
- 学科
- 济(69657)
- 经济(69568)
- 管理(52707)
- 业(49090)
- 企(40742)
- 企业(40742)
- 方法(32810)
- 数学(28313)
- 数学方法(27894)
- 中国(22521)
- 农(19420)
- 财(17675)
- 学(15880)
- 业经(15261)
- 地方(14501)
- 教育(14409)
- 理论(13724)
- 贸(13133)
- 贸易(13127)
- 农业(12915)
- 易(12727)
- 制(12645)
- 和(11868)
- 务(11204)
- 财务(11139)
- 财务管理(11110)
- 技术(10857)
- 环境(10598)
- 企业财务(10509)
- 银(10410)
- 机构
- 大学(264006)
- 学院(257943)
- 管理(103548)
- 济(97543)
- 经济(95172)
- 理学(89531)
- 理学院(88460)
- 研究(87435)
- 管理学(86692)
- 管理学院(86218)
- 中国(64512)
- 京(57596)
- 科学(54867)
- 财(44911)
- 所(43994)
- 研究所(39832)
- 中心(39797)
- 农(39254)
- 范(38251)
- 业大(38064)
- 师范(37990)
- 江(37496)
- 北京(37484)
- 财经(35629)
- 经(32386)
- 院(31814)
- 州(31160)
- 师范大学(30819)
- 农业(30403)
- 技术(27757)
- 基金
- 项目(175691)
- 科学(137662)
- 研究(132347)
- 基金(125137)
- 家(107600)
- 国家(106622)
- 科学基金(91588)
- 社会(80051)
- 社会科(75506)
- 社会科学(75483)
- 省(68959)
- 基金项目(67056)
- 教育(62793)
- 自然(59954)
- 划(58602)
- 自然科(58521)
- 自然科学(58510)
- 自然科学基金(57415)
- 编号(56010)
- 资助(51890)
- 成果(47080)
- 课题(39182)
- 重点(39113)
- 部(38806)
- 发(36557)
- 创(36330)
- 大学(35020)
- 项目编号(34597)
- 教育部(33496)
- 创新(33493)
- 期刊
- 济(108561)
- 经济(108561)
- 研究(83180)
- 中国(54486)
- 教育(43897)
- 学报(40255)
- 管理(37943)
- 科学(36823)
- 农(35746)
- 财(33500)
- 大学(31419)
- 学学(27732)
- 农业(25410)
- 技术(23060)
- 融(21088)
- 金融(21088)
- 图书(18126)
- 业经(17548)
- 财经(16788)
- 经济研究(16490)
- 理论(14547)
- 经(14208)
- 问题(13982)
- 实践(13476)
- 践(13476)
- 科技(12778)
- 业(12761)
- 书馆(12241)
- 图书馆(12241)
- 技术经济(12126)
共检索到392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喻名峰 陈成文 李恒全
自2001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十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诚信、大学生就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六个方面展开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一是关于大学生就业体制的研究;二是关于大学生就业体系的研究;三是关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研究;四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率统计的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问题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敬宝
一、大学生就业状况(一)全国性的调查研究。《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根据高校上报给教育部的就业数据而形成的统计报告。2004~2008年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7.5%、72.8%、78.8%、78.1%和81.3%。2008年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0.2%、82.3%、84.2%和84.1%;985院校、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初次就业率为89.4%、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庆娜
"就业乃民生之本"。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高达700多万。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与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利益密切相关,而且与高校教育质量和政府的教育投资效益密切相关。对于大学生及其家庭而言,大学生就业状况不仅影响其收入、社会地位,也影响着其人生价值、社会尊严和生活质量;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就业状况影响着高校声誉和发展前景;对于政府而言,大学生就业状况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高等教育投资效益。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公众、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早明
回顾了澳门回归十年来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探讨了当前澳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生源结构、培养规模、学科结构、培养方式、学位论文要求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并就今后澳门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了一些前瞻性的分析。
关键词:
澳门 高等教育 研究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铮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搞清楚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为此,我们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看待大学生求职,与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相比,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受到了重点关注,这对广大大学生和高等学校都具有启示意义,为如何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明了方向,毕竟就业市场是检验人才质量的最重要和最可靠的场所。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人才 思想品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彤 张姝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就业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红莉 冯增俊
回归10年来,在澳门特区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澳门教育发展迅速,实现了时代性的质的飞跃。认真探讨10年澳门回归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未来设想,对进一步推进澳门教育改革,促进澳门繁荣发展,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有极为重大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澳门教育 教育发展战略 港澳教育改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于强 崔雅莉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设。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就业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忠平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庄明来 魏森淼
自2003年以来,我国历届会计信息化年会都将XBRL作为会议重要主题进行研讨,2009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XBRL应用的重要法规,特别是2010年两套标准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XBRL在实务中的应用。而实务的应用又不断对理论研究提供更为重要广阔的研究空间。本着向后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进这一基本原则,文章拟对近十年来我国XBRL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XBRL 文献回顾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国新
在我国快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十多年间,2007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这年六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时忠 孙银光 程红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德育研究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在学科建设、学术争鸣、人才培养、引领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初步建立了体现时代精神的德育理论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德育思想流派。德育研究的学术逻辑集中体现在学科信念、价值取向、发展路径和方法选择上,体现为学科独立与学科依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西方化与中国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博弈。德育研究也存在着知识体系比较陈旧、学科视野相对封闭、对教育重大问题缺乏道德审视等不足。展望未来,德育研究势必走向综合与多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建设高品质的研究共同体,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德育理论学派。
关键词:
德育理论 德育学科 历史研究 学术逻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思尧 吴丹
通过对中国引文数据库数据的检索,依据文献被引频次建立高影响力研究者的共被引矩阵,采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团体及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高影响力文献词频分析,对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研究走向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择业 共被引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建华 柳意 杨晓
大学生是未来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主体。本文依据纳什均衡理论,通过构建知识型员工与企业相互忠诚度模型,讨论企业与知识型员工的相互忠诚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剖析了"先就业后择业"等一些错误就业理念,分析知识型员工不忠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即知识型员工不忠诚,企业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维权,但是却对新进大学生提高门槛。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就业难,提出了实施"实习保险制度"等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颂梅 丁国钰
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分析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变大学生就业转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适应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和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等建议,同时也提出政府须在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起到核心作用,保障大学生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
就业难 就业问题 就业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