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6)
- 2023(2762)
- 2022(2490)
- 2021(2285)
- 2020(2021)
- 2019(4478)
- 2018(4287)
- 2017(8646)
- 2016(4534)
- 2015(5032)
- 2014(5137)
- 2013(5200)
- 2012(4926)
- 2011(4572)
- 2010(4798)
- 2009(4206)
- 2008(4132)
- 2007(3749)
- 2006(3214)
- 2005(2865)
- 学科
- 济(23559)
- 经济(23543)
- 管理(14821)
- 业(13340)
- 企(11089)
- 企业(11089)
- 方法(8215)
- 产业(7806)
- 数学(6981)
- 数学方法(6950)
- 地方(6790)
- 业经(6062)
- 财(5906)
- 家(5742)
- 农(5638)
- 国家(5581)
- 中国(5353)
- 结构(5082)
- 技术(4804)
- 地方经济(4315)
- 财政(4011)
- 制(3937)
- 农业(3698)
- 产业结构(3678)
- 政(3501)
- 学(3267)
- 体(3264)
- 出(3249)
- 国家机关(3225)
- 机关(3225)
- 机构
- 大学(67269)
- 学院(67082)
- 济(32540)
- 经济(32065)
- 管理(27515)
- 研究(23967)
- 理学(23927)
- 理学院(23689)
- 管理学(23428)
- 管理学院(23267)
- 中国(16835)
- 财(15119)
- 京(13739)
- 科学(12610)
- 所(11926)
- 财经(11520)
- 研究所(10587)
- 经(10487)
- 经济学(10320)
- 中心(10315)
- 江(9895)
- 经济学院(9373)
- 北京(8753)
- 农(8727)
- 院(8547)
- 财经大学(8542)
- 范(8272)
- 师范(8214)
- 业大(8135)
- 州(7652)
- 基金
- 项目(43647)
- 科学(35285)
- 研究(33559)
- 基金(32083)
- 家(27013)
- 国家(26810)
- 科学基金(23337)
- 社会(22942)
- 社会科(21993)
- 社会科学(21989)
- 省(17236)
- 基金项目(16836)
- 教育(14193)
- 划(14010)
- 自然(13554)
- 自然科(13223)
- 自然科学(13222)
- 自然科学基金(13022)
- 资助(12874)
- 编号(12564)
- 发(10870)
- 成果(10248)
- 部(9956)
- 创(9724)
- 重点(9665)
- 国家社会(9631)
- 发展(9327)
- 展(9204)
- 课题(9074)
- 创新(9008)
共检索到102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文兵
本文主要回顾了日本“入关”后 ,日本政府是如何根据日本经济学家提出的产业理论制订和实施慎重地分阶段推进贸易自由化与资本自由化的产业政策的 ;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 ,日本政府是如何将过去的硬性产业政策转变为软性产业政策的。
关键词:
日本政府 产业政策 关贸总协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彭文兵
许多中国人十分关注中国“入世”后中国企业的命运,以及政府对此问题的反应。中日两国在传统文化、市场经济模式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在“入关”后,政府针对贸易、资本自由化,制定了慎重地分阶段地推进贸易自由化与资本自由化的产业政策,同时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过去的硬性产业政策转变为软性产业政策。这些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关键词:
日本政府 产业政策贸易、资本自由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玉珊 于素秋
战后,日本通过大量的政府教育投资,使得教育水平迅速提升,而且在之后很长时间内教育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其增速变缓,甚至于新世纪后出现了负增长。教育投资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目前日本的财政教育支出仅为GDP的3.5%,距离OECD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教育支出力度明显小于其他发达国家。今后,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本政府应尽最大努力筹措财源,增加财政教育支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书臣
战后日本固定资本投资是以较大规模和较高速度日趋增长的。据统计,在1946~1991年度,日本固定资本投资总额从775亿日元增加到1428916亿日元,45年间增加1891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8.2%。其中,政府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6.9%,私人企业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18.8%。若从1960年算起,直到1989年为止,日本的固定资本投资在此期间增长26倍。剔除物价上涨因素,以1980年可比价格计算,日本固定资本实质投资额在29年间也增长9倍,年均增长率为8.3%。其中,政府投资年均增长率为6.9%,私人企业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15.8%。对于如此巨额的固定资本投资,日本政府所实施的宏观管理对...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书臣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国家一定时期的投资政策,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产物,政府和民间企业的一切投资活动都要受到投资政策的控制与调节。战后40多年来,日本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投资政策上,确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深入研究这些经验,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综合治理与整顿,乃至深化投资体制的改革,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经济恢复时期的政府投资政策(1945~1959年) 战后初期,日本社会资本处于极端低下的水平。在1946~1955年,年均水灾受灾面积达70万公顷,毁坏房屋54万户,耕地4.3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先觉
战后日本经济能在一片废墟的基础上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和美国、德国并驾齐驱的世界经济大国,这是与日本政府成功的宏观经济管理分不开的。宏观经济管理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日本宏观经济管理的情况和特点,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借鉴意义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礼和
试论战后日本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邮编:430077曹礼和回顾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实行统制经济体制的时期,还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日本政府从来没有放松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并且形成了一套独具日本特色...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大田一广 郑京淑
文章按时间序列将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概括了每个阶段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特征、模式、动力、机制和主要问题,并试图找出每个阶段发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文章认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日本建立起适应"产业资本主义"逻辑的独特的经济系统有密切关系;而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所经历的长达20年的经济萧条和徘徊,在某种意义上归结于日本的经济系统同"金融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或许日本已经到了重新定义经济、创新整个经济系统的历史的转折点上。
关键词:
增长体制 日本式企业系统 制度调整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李海宗
日本一直遭受高校分布不均衡的困扰,特别是高校集中于东京等大城市的现象非常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主导的"一府县一大学"政策促进了国立大学的地方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分布不均衡的局面。此外,日本的国土政策也通过限制新校选址等手段促进高校向地方分散,但因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到来而收效不大。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计划加大了控制高教规模和限制高校立地的力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到20世纪90年代前后,随着经济衰退和18岁人口减少,促进高校向地方分散的政策开始动摇。不能否认60余年来日本促进高校分布均衡化的努力和成效,但高校分布不均衡的格局在根本上仍然未得到改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尚清
1.东亚地区经济长足进展的动力主要是内因。 战后,继日本的经济高速成长之后,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香港也先后实现了经济起飞。80年代以来,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也迅速崛起。据统计,过去20多年,东亚地区整体经济平均增长率为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发达国家3%和发展中国家4.3%的增长率。普遍认为东亚地区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成长的重心。那么,东亚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呢?有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由于东亚各国(地区)与日本的经济关系紧密的结果,强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方爱乡
在全球性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中,日本的信息化虽然也迅猛发展,但与欧美各国及亚洲“四小”相比较,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为IT基础设施、电子商务交易、社会信息化、软件开发等方面的落后和软件人才不足。而落后的原因则是由子经济长期停滞、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电信市场竞争不足以及宏观经济体制落后的影响等、日本政府制定了《IT国家基本战略》,并通过财政措施扩大公共投资、改革税制、放宽网上交易等限制;完善交易合同规则以及消费者保护措施制度等,为改变其相对落后的状态,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对策。
关键词:
日本 信息化 IT基础设施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敏 林志刚
二战后的日本,在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创造了"东亚奇迹",同时也使日本成为一个规制大国。随着国内泡沫经济的破裂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动,日本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的规制改革来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日本规制改革先后经历了行政审批精简、放松规制和规制改革3个阶段,通过设置结构改革特区,启动市场化改革,实施"国民参与"等举措,有效推动了日本规制改革的进程,但仍面临多元官僚制的制约,利益集团的寻租,流于形式的规制影响评估等问题。通过系统回顾和梳理日本规制改革的演进,可以发现日本规制改革在改革机制设计、建构法律体系、完善参与机制、重视社会性规制等方面,均为我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启发和借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胡长顺
一、日本经济腾飞的理论分析日本在20世纪下半叶创造出世界经济奇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上迅速崛起,跃居为世界经济强国,走向了发达工业国家的前列,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日本经济的腾飞给后进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借鉴。总结从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后进国家工业化表现出一般性的规律,即三个理论前提和一条捷径。理论前提1: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工业部门的大小是农业生产率的函数,农业是工业化制约因素之一,工业化本身包括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永明
日本“入关”后,为了适应形势的要求,及时地调整了产业政策,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调整产业政策,并通过各种方式贯彻和落实产业政策的做法,对于我国“入世”后产业政策的调整、贯彻与落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入关 产业政策 变化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