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5)
- 2023(14557)
- 2022(12401)
- 2021(11648)
- 2020(10021)
- 2019(22818)
- 2018(22720)
- 2017(42746)
- 2016(22946)
- 2015(25950)
- 2014(25581)
- 2013(24853)
- 2012(22993)
- 2011(20771)
- 2010(20897)
- 2009(19422)
- 2008(19054)
- 2007(16894)
- 2006(14897)
- 2005(13543)
- 学科
- 济(89049)
- 经济(88913)
- 管理(73681)
- 业(63543)
- 企(54542)
- 企业(54542)
- 方法(39485)
- 数学(33340)
- 数学方法(32773)
- 财(27629)
- 中国(25005)
- 农(23316)
- 制(21574)
- 学(21556)
- 业经(20712)
- 理论(18005)
- 务(16920)
- 财务(16846)
- 财务管理(16803)
- 企业财务(16016)
- 体(15855)
- 和(15396)
- 地方(15238)
- 农业(15080)
- 银(14860)
- 银行(14824)
- 融(14531)
- 金融(14523)
- 贸(14125)
- 贸易(14116)
- 机构
- 大学(331859)
- 学院(325497)
- 济(127937)
- 管理(125802)
- 经济(125150)
- 研究(108909)
- 理学(107553)
- 理学院(106329)
- 管理学(104233)
- 管理学院(103583)
- 中国(82422)
- 京(70495)
- 科学(66791)
- 财(65247)
- 所(54382)
- 农(51290)
- 财经(50853)
- 江(50563)
- 中心(50456)
- 研究所(49144)
- 业大(46571)
- 经(46076)
- 范(45282)
- 师范(44805)
- 北京(43764)
- 农业(40028)
- 州(39655)
- 经济学(39534)
- 院(39346)
- 财经大学(37790)
- 基金
- 项目(219788)
- 科学(174233)
- 研究(161960)
- 基金(161128)
- 家(140783)
- 国家(139639)
- 科学基金(120201)
- 社会(103412)
- 社会科(97909)
- 社会科学(97884)
- 省(84532)
- 基金项目(84454)
- 自然(77188)
- 教育(75736)
- 自然科(75373)
- 自然科学(75346)
- 自然科学基金(74026)
- 划(71961)
- 编号(66028)
- 资助(65191)
- 成果(56035)
- 重点(49777)
- 部(49512)
- 发(45705)
- 创(45672)
- 课题(45207)
- 制(43875)
- 国家社会(43667)
- 教育部(42848)
- 创新(42775)
- 期刊
- 济(140947)
- 经济(140947)
- 研究(96645)
- 中国(69853)
- 学报(54538)
- 财(54387)
- 科学(48403)
- 管理(47820)
- 农(45972)
- 大学(41508)
- 教育(40798)
- 学学(38210)
- 农业(30640)
- 技术(29205)
- 融(27840)
- 金融(27840)
- 财经(26746)
- 图书(23397)
- 经(22994)
- 业经(21619)
- 经济研究(21526)
- 问题(18655)
- 版(16859)
- 书馆(16792)
- 图书馆(16792)
- 业(16359)
- 理论(16078)
- 技术经济(14822)
- 科技(14678)
- 实践(14606)
共检索到495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欣毅
本文以作者倡构的“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新范式为参照,分析了国内外业界科学范式观转移的范畴逻辑史,阐述了蕴际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科学本体论认知升华。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欣毅
以作者倡构的“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新范式为参照,分析了国内外业界科学范式观转移的范畴逻辑史,阐述了蕴际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科学本体论认知升华。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欣毅
以作者倡构的“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新范式为参照,分析了国内外业界科学范式观转移的范畴逻辑史,阐述了蕴藉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科学本体论认知升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振天 吴秋怡
“Student-Centered”在中国学界译作“以学生为中心”,日益被视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导理念。但实践中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并非学生本身,而是其外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难于落地,学生仍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文章从本体论立场厘清“Student-Centered”在西方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兴起与传播的过程,分析“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本体论立场区别,指出“学生为中心”是最终目的和形态,而“‘以’学生为中心”则仅是过渡阶段。据此,需要重新审视并定义教育,呼唤回归教育本体价值;重构学生中心的教育治理体系;教育过程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换;构建学生主体的教育评价新生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成为自我教育者。学生只有处于教育系统的核心和中心,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变革,培养造就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为中心 本体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朴雄
基于本体论的语义信息模型为网上信息的表示、交换和处理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本文重点说明了基于本体论的建模方法和本体在XML中的语义表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迟艳杰
我国教育哲学的研究尚未进入教学本体论的自觉理解与建构。本文从教育哲学的角度 ,即从“教学本体论”的层面对以往我们对教学存在的认识进行反思 ,力求使我国教学本体论研究从心物二元论为前提的“思维本体论”中摆脱出来 ,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生成论本体论”,从而为我国教学改革提供符合现代哲学思维水平的教学观念和理论根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伟 栾天
历史本体论强调历史的总体性是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根本,提出了"历史终结日,教育开始时","美学—教育学将成为21世纪的中心学科"等关于广义教育的思想,为构建理想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本土的理论视角。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个体偶然性的共在是构建理想的教育的前提,坚持从历史本体论出发就要从历史主义出发,以培养人性能力为出发点,从生存—情感视角对理想的教育进行可能的构建。理想的教育就意味着既要满足人何以为生的"工具本体"需要,更要满足人为何生的"情本体"需要。
关键词:
历史本体论 工具本体 情本体 理想的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民玉 王险峰
《淮南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本体论思想。"生"、"一"是《淮南子》基于对世界生成演化图景等"事实"本体论的勾画,表达的是"实然"问题,而"自然"、"无为"则是对"道"的价值本体论的思想表述,解决的是"应然"的问题,事实本体论与价值本体论即"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关键词:
《淮南子》 事实本体论 价值本体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培峰
对残疾儿童少年社会存在的追问是回答特殊教育何以可能的重要命题。存在主义为特殊教育存在与发展奠定了极富活力的认识论基础。残疾儿童少年作为"能动"与"受动"、"自然人"与"文化人"统一的社会存在,自我与社会的矛盾、"能动"与"受动"的矛盾、文化补偿和缺陷补偿的矛盾以及文化世界的矛盾冲突,构成了特殊教育存在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系统的要素。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鹰 金更达
基于元数据的信息组织和基于本体论的知识组织都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文章对基于元数据的信息组织方法和基于本体论的知识组织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元数据较适宜信息组织和本体论更适合知识组织,并提出了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相互融通的思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谭寨璐 朱礼
面对信息时代,人们以往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法受到挑战。信息时代要求“知识表现”方式和“知识获取”方式作重新调整。正是由于这种需要,人们运用本体论(Ontology)来整理知识和信息资源,并按照本体论理论来认识信息时代的“知识”和“资源”,从而获得一种在信息时代教育适应的能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庭孝 侯经川 汪全莉 刘晓英
信息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信息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信息概念体系,围绕这些概念又形成了一系列相关学科。通过对信息概念发展演变规律的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信息概念的演变大体经过了3个层次的变化,即本体论层次、信息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体论方法、信息论方法和博弈论方法3种科学方法论,对信息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信息理论体系 本体论 信息论 博弈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尚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是以对实在基本假定为基础的,但根据演化本体论,这种对实在的基本假定却背离了经济实在的根本结构和性质,它将有机层级结构还原为原子式个体,将开放系统简化为封闭系统,排除了对于理解经济系统绝不可少的解释要素。正是这种根本缺陷导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无法有效处理诸如内生新奇创生、历史时间、系统效应、生产和经济欠发达这样的重要经济学问题。
关键词:
西方主流经济学 分析框架 演化本体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志军 陈丽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信息化2.0阶段涌现出来的新实践,正在变革着教育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人类对教育本体论的认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正达到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复杂,我们需要重新追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本源问题。本研究回顾了人类教育的变革与教育本体论发展,指出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我们必须正视教育的复杂性问题。进一步结合对"互联网+教育"创新特征与本质的分析,提出"联通主义"是"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基于对该本体论的认识,"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实践包括三条核心思路。其一为学习视角层面的联通,即认知、概念、社会三类网络的联通与创新;其二为教学层面的联通,即以资源共享、开放大学与混合式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其三为组织生态层面的联通,即以自组织、社区化教育等新业态发展为代表的教育新生态。研究最后分析了联通主义本体论的价值以及教育理论创新的方向。本研究是对"联通主义"从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到"互联网+教育"本体论的发展。这一发展可以使得人类对教育的认识从科学世界走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关注生活世界中教育的复杂性问题,让整个教育体系有效联通真实生活与实践。同时,基于此不仅有助于构建适应未来高度互联和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对应人才培养体系与教育教学体系,以及面向学习者发展的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建构系统的"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基础和教育理论体系奠定基础。当然,这期间还有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探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姚靠华 洪昀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用于企业财务数据电子交流的语言,是一种基于XML语言的实现。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首先提出XBRL理论,很快为实务界所采纳,短短几年之内,XBRL得到超乎寻常的发展。在XBRL国际组织(xbrl.org)的推动下,目前XBRL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被大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