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2)
- 2023(13554)
- 2022(12100)
- 2021(11395)
- 2020(9603)
- 2019(21960)
- 2018(21763)
- 2017(41701)
- 2016(22575)
- 2015(24731)
- 2014(24393)
- 2013(23986)
- 2012(21606)
- 2011(19400)
- 2010(19342)
- 2009(17949)
- 2008(16975)
- 2007(14556)
- 2006(12656)
- 2005(10895)
- 学科
- 济(84748)
- 经济(84653)
- 管理(61531)
- 业(57870)
- 企(48569)
- 企业(48569)
- 方法(39799)
- 数学(33497)
- 数学方法(33047)
- 农(22365)
- 中国(21831)
- 财(21239)
- 学(20160)
- 业经(18942)
- 地方(16979)
- 理论(16308)
- 贸(15064)
- 贸易(15054)
- 农业(15002)
- 制(14801)
- 易(14581)
- 务(13814)
- 财务(13739)
- 财务管理(13716)
- 和(13595)
- 技术(13100)
- 企业财务(13008)
- 环境(12773)
- 银(12448)
- 银行(12407)
- 机构
- 大学(307612)
- 学院(307230)
- 管理(121496)
- 济(115158)
- 经济(112534)
- 理学(105603)
- 理学院(104381)
- 管理学(102279)
- 研究(102197)
- 管理学院(101714)
- 中国(74342)
- 科学(65937)
- 京(65449)
- 财(53437)
- 所(51201)
- 农(49496)
- 研究所(46930)
- 业大(46732)
- 中心(45831)
- 江(44071)
- 财经(43131)
- 范(42823)
- 师范(42389)
- 北京(41216)
- 经(39231)
- 农业(38845)
- 院(37472)
- 州(36350)
- 师范大学(34280)
- 经济学(33547)
- 基金
- 项目(215136)
- 科学(168607)
- 研究(156360)
- 基金(155427)
- 家(136028)
- 国家(134903)
- 科学基金(115655)
- 社会(96946)
- 社会科(91791)
- 社会科学(91769)
- 省(84655)
- 基金项目(83015)
- 自然(76537)
- 自然科(74780)
- 自然科学(74761)
- 自然科学基金(73384)
- 教育(72105)
- 划(71306)
- 资助(64304)
- 编号(64014)
- 成果(51444)
- 重点(48037)
- 部(46498)
- 发(45567)
- 创(44674)
- 课题(43905)
- 科研(41550)
- 创新(41524)
- 大学(40104)
- 教育部(39832)
- 期刊
- 济(125147)
- 经济(125147)
- 研究(88280)
- 中国(56305)
- 学报(50883)
- 科学(46515)
- 农(44887)
- 管理(43836)
- 财(39690)
- 大学(37919)
- 教育(36843)
- 学学(35459)
- 农业(31447)
- 技术(25826)
- 融(23548)
- 金融(23548)
- 业经(21724)
- 经济研究(20403)
- 财经(20031)
- 图书(17254)
- 经(17058)
- 业(16246)
- 问题(15914)
- 科技(15214)
- 理论(14711)
- 版(14523)
- 技术经济(13747)
- 实践(13685)
- 践(13685)
- 商业(13497)
共检索到440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红梅 董培海
麦坎内尔掀起的"真实性"研究热已逾30年,其间,研究视角逐渐从"客观"转向"主观",这既反映出真实性内涵的延展与变迁,亦凸显旅游主体—游客体验的重要性。然而,就研究者日渐褊狭的视域来看,旅游客体真实性对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影响从松散到几近断裂,旅游主体甚至以"悦纳万物"的信仰姿态视一切"存在"为真,从而收获真实的体验。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究竟是谁决定或影响了谁?对此问题的探寻导致学界对旅游客体之"虚假"的重新界定和对旅游体验之"真实"的再度好奇,并因此形成旅游真实性研究的纷争局面。有鉴于此,对国外真实性研究做
关键词:
真实性 旅游研究 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红梅 李庆雷
麦坎内尔(MacCannell)掀起的"真实性"研究热已逾30年,其间,研究视角逐渐从"客观"转向"主观"。这既反映出真实性内涵的延展与变迁,亦凸显旅游主体—游客体验的重要性。然而,就研究者日渐褊狭的视域来看,旅游客体真实性对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影响从松散到几近断裂,旅游主体甚至以"悦纳万物"的信仰姿态视一切"存在"为真,从而收获真实的体验。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究竟是谁决定或影响了谁?对此问题的探寻导致学界对旅游客体之"虚假"的重新界定和对旅游体验之"真实"的再度好奇,并因此形成旅游真实性研究的纷争局面。有鉴
关键词:
真实性 旅游研究 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艳平
本文针对目前温泉旅游理念单薄、缺少整理和提升,以及经营中未履行告知责任的欺诈行为等现象,指出应对温泉旅游的真实性进行结构性研究。文章从时代发展角度对温泉(旅游)真实性进行了逐次深入探讨,直接并具细触及了温泉旅游的真实所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亚庆 吴茂英 周永广 竺燕红
"真实性"理论从旅游动机和旅游者认知角度对旅游吸引物进行理论阐释,是旅游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旅游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争议。本文回顾了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主要流派——客观主义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对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流派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提高对旅游真实性的认识,更好地指导旅游资源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一、有关共同研讨的回望关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研究,已经有不少年了。我记得第一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是在1987年由北京旅游学会发起召开的。由于三地旅游学会的共同努力,研讨会不仅每年持续举行,而且还由三省市发展为五省市、七省市,最后扩大成了十省市。据笔者此前参会的印象,不仅与会各省市学会全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讨论既认真又直率;遗憾的是,基于各学会的正副会长和中坚力量多是学者和旅游局退下来的局长、处长,现职负责人不多,因而会中的思路及不少有益建议大多不能变为现实;为了使这个意在推动"京津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忠才
本文从舞台化的文化对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的影响角度,对旅游活动中文化的舞台表 演性与真实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旅游活动中文化的舞台表演性与真实性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
关键词:
文化 舞台表演 真实性 表演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峰 吕秋琳 秦晓楠 杨晓
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力量,乡村旅游经济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竞争力的维持与提升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对旅游真实性文献的回顾与分析,认为保持与宏扬真实性是旅游体验的根源与旅游开发的要义,据此,从多元层面,着重探讨了真实性在乡村可持续旅游经济开发中的作用机理,从真实性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若干管理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雷 钱俊希 朱竑
旅游建立在对地方异质性的消费凝视之上,游客认为旅游地"他者文化"拥有真实的本质属性,并应将旅游地的视觉差异和文化真实属性封存保留,在游客到来时再自然地呈现。而现代性与旅游消费如影相随,本地人更是主动迎合游客,借助创造舞台化的"真实性"以求得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与城市平等享有现代性带来的福利。旅游开发中的真实性由此成为悖论。该文以泸沽湖旅游区域为案例,使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游客与旅游地居民摩梭人对真实性理解的差异与矛盾。在真实性研究中强调本地人的视角,致力于将本地人的地方文化价值观纳入主流话语体系当中。从对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谷平 叶志坚
20世纪初,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教育学导入中国。特定的导入动机、导入路径和导入时机,使得我们在学习赫尔巴特教育学方面埋下了诸多的“先天不足”。1919年以后,中国学习别国教育学的主潮几经更迭,先是杜威的实验主义教育学,后是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由于缺乏对后二次学习与先前一次之间内在关联性的发现,学习杜威、学习凯洛夫成了变相批判赫尔巴特的过程,遂又导致对赫尔巴特甚至对整个教育学理论的学习都流于表层而无法深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婧 吴承照
遗产旅游的真实性感知实证研究建立在对主体意识的测量基础之上,其理论基础、研究视角深受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影响。本文基于研究中主、客体位置关系的不同,阐述了已有成果中从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冲突范式、符号互动主义范式及建构主义范式对真实性感知主体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的研究;在研究范式的影响下,现已形成要素分解和叙事归纳为代表的量化和质性的真实性感知测量方法,未来研究将量化和质性研究进行整合性拓展将是必然趋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焦彦 臧德霞
真实性是旅游体验和动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以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旅游吸引物更加受到"真实性"研究的青睐,而作为旅游配套设施的"真实性"则往往被忽略。文章以入境游客在历史建筑类酒店的住宿体验为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游客在权威旅游网站自主完成的住宿体验评价作为主要原始资料,识别和提炼出游客对旅游配套设施的真实性体验规律。研究发现,入境游客在体验旅游配套设施时,(1)真实性体验与现代性体验相辅相成;(2)文化真实性体验与情感真实性体验彼此强化;(3)游客在动静环境中多感官体验文化真实性;(4)游
关键词:
现代性 真实性 入境游客 旅游配套设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长雯 晏雄 韩剑磊
在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许多城市将废弃的工业厂房、仓库和传统社区转型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文创旅游空间。然而,当前中国城市文创旅游空间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地方特色符号挖掘不足、管理不够细致有效、游客体验真实性相对薄弱等。通过对昆明云纺文创园进行实证研究,从游客视角对文创旅游空间的符号化建构进行深度解读,探究不同维度的符号感知如何影响体验真实性,进而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实现,并分析游客涉入度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以构建符号感知—体验真实性—游客满意度的互动机理模型。结果表明:工业与历史符号感知对客观真实性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建构真实性体验有显著抑制作用;文化与创意符号感知对客观真实性体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建构真实性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业与环境符号感知对客观真实性体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建构真实性体验和存在真实性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体验真实性对游客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符号感知对满意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中介效应;游客涉入度在体验真实性和满意度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以期改善游客体验质量,助力城市特色旅游品牌的塑造,推动城市文创旅游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并持续激发城市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瑞萍
乡村生活是人们向往的一种自在生活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安宁家园。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然而稍后的时间证明了乡村仍是理想的居住所,乡村旅游业也随之诞生,成为了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真实性体验是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根本追求,而旅游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商品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许多副作用。文化生态旅游为均衡乡村旅游"商品化"和"真实性"提供了选择,保护乡村原生文化和原住居民的利益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持久繁荣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真实性 商品化 生态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瑞萍
乡村生活是人们向往的一种自在生活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安宁家园。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然而稍后的时间证明了乡村仍是理想的居住所,乡村旅游业也随之诞生,成为了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真实性体验是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根本追求,而旅游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商品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许多副作用。文化生态旅游为均衡乡村旅游"商品化"和"真实性"提供了选择,保护乡村原生文化和原住居民的利益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持久繁荣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真实性 商品化 生态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