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1)
- 2023(9894)
- 2022(8740)
- 2021(8376)
- 2020(6927)
- 2019(16335)
- 2018(16405)
- 2017(31257)
- 2016(16968)
- 2015(19266)
- 2014(19335)
- 2013(19172)
- 2012(17432)
- 2011(15644)
- 2010(15415)
- 2009(13910)
- 2008(13460)
- 2007(11691)
- 2006(10116)
- 2005(8306)
- 学科
- 济(64555)
- 经济(64484)
- 管理(48391)
- 业(44477)
- 企(37557)
- 企业(37557)
- 方法(31004)
- 数学(26602)
- 数学方法(26303)
- 农(17706)
- 中国(17416)
- 财(15267)
- 地方(14898)
- 业经(14836)
- 学(14671)
- 理论(11829)
- 农业(11741)
- 和(11575)
- 贸(10713)
- 贸易(10706)
- 环境(10681)
- 技术(10528)
- 制(10506)
- 易(10362)
- 教育(10335)
- 务(9788)
- 财务(9718)
- 财务管理(9704)
- 划(9256)
- 企业财务(9186)
- 机构
- 大学(234871)
- 学院(232910)
- 管理(96526)
- 济(86395)
- 经济(84242)
- 理学(84084)
- 理学院(83147)
- 管理学(81633)
- 管理学院(81209)
- 研究(75586)
- 中国(54840)
- 京(50647)
- 科学(48648)
- 财(38530)
- 所(37128)
- 农(36229)
- 业大(36007)
- 中心(34705)
- 研究所(33968)
- 江(33219)
- 北京(32071)
- 范(31773)
- 师范(31494)
- 财经(31138)
- 经(28368)
- 农业(28269)
- 院(28011)
- 州(27597)
- 技术(25776)
- 师范大学(25476)
- 基金
- 项目(165428)
- 科学(129039)
- 研究(122653)
- 基金(118104)
- 家(102250)
- 国家(101301)
- 科学基金(87252)
- 社会(74394)
- 社会科(70274)
- 社会科学(70255)
- 省(65247)
- 基金项目(63805)
- 自然(57715)
- 教育(56502)
- 自然科(56329)
- 自然科学(56319)
- 自然科学基金(55272)
- 划(54731)
- 编号(51497)
- 资助(48363)
- 成果(41698)
- 重点(36458)
- 部(35955)
- 课题(35184)
- 发(34606)
- 创(34433)
- 创新(31961)
- 项目编号(31891)
- 科研(31622)
- 大学(31103)
共检索到334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张占武 王亦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大团结大发展。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是我国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回族医药档案,也是传统医药不可缺少的部分,建立健全回族医药档案,提高管理水平,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回族医药 档案建设 民族特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莉琴
清代陕西回族广泛分布在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尤以关中之同州府、西安府和凤翔府为甚。元明以来农业就是整个回族的支柱产业,延至清代,回族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特征更加明显。陕西回族不仅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而且农业经济活动的分布地区、耕作技术、农产品种类和数量等方面也都有显著发展。以农业为主而兼营畜牧业、牲畜贩运业、屠宰业、清真饮食业等一直是陕西回族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
清代 回族 农业经济 陕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云生
明清时期,回族移居河南又出现高潮,不仅人数与年俱增,分布区域也逐渐扩展到省内各个村落。在分布格局上由小集中向大分散变迁,由相对独立的封闭性寺坊聚居区转变为开放性象征聚居区,是今天河南回族分布格局产生的基础。其分布模式的形成受文化融合、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与经济互动、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社会历史背景、民族政策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点有关。
关键词:
大散小聚 河南回族 明清时期 分布格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提出,为回族经济,尤其是回族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回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善于经商的优势,以及在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进行交流中形成的跨境民族文化优势对促进回族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回族只有利用好优势,重视文化,发展教育,才能促进自身的较快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禹农 杜扬
自汶川"5.12"地震以来,四川省受灾地的重建工作已经进行了近5年,其中各乡镇的景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灾区精神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青川县蒿溪回族乡环境艺术景观建设的实地调研,就该乡针对灾后原有环境景观资源进行梳理、保留和改造,在艺术景观重建中融入地方特色,注入可持续发展思路进行分析,阐述该乡通过艺术景观建设提升蒿溪乡综合软实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并对灾后重建中的艺术景观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灾后重建 景观建设 地方特色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忠才 赫剑梅
文章利用2004与2010年两次西部调查数据,分析了转型期不同民族间的职业地位分层及其决定因素。从职业地位分布的角度看,各民族人口的职业地位总体上呈逐年提升趋势。相对而言,由于历史原因汉族人口的职业地位仍保持一定优势,但与少数民族差距不大,且有缩小之势。从职业地位获得的角度看,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业获得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回族和汉族机会均等;回族在个体经营中具有相对优势;国有、私营企业的职业获得,汉族略有优势。从2004~2010年的变化趋势看,族际净差异趋于消弭,职业分层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取决于人力资本、户籍等非民族性因素。
关键词:
市场转型 职业地位 民族分层 民族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陶伟,刘锋,刘家明
如何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 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有无吸引力, 有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问题。可以预见, 民俗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一大潮流。宁夏回族自治区为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独特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为宁夏开展民俗风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宁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的探讨,提出了一个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循序渐进的回族民俗风情专题旅游的立体开发网络。
关键词:
宁夏 民俗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邵振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博弈模型,应用博弈模型假设对政府与投资企业之间形成的合法经营与非法经营、监督治理与不监督治理的博弈关系进行研究。以郭坑回族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讨论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对利益方之间的合作与不合作进行博弈分析,分析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以获得适合景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最佳方案。该文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郭坑回族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为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意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保军 马玉龙
基于家庭纽带的代际传承形成的消费者文化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消费者行为,使消费者品牌认知、品牌信任的形成无不带有代际影响的烙印。回族老字号的消费者受到民族、宗教、地域的影响表现出独特的消费特征,代际传承在回族老字号消费群体更为突出。从实证角度深入研究回族老字号消费者代际传承对品牌认知、品牌信任以及品牌忠诚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代际传承视角提升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对推动老字号品牌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以及自有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回族老字号 代际传承 品牌忠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琳
回族经济思想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双重文化特征。特别是从产业观、农业文化、商业伦理等角度,对回族和伊斯兰教经典农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回族的农商思想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与伊斯兰教经典经济思想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回族 伊斯兰 农商思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石桥 王建军
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和多宗教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管理控制偏好,但是,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又会形成管理控制偏好的相互渗透。本文以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和回族为对象,研究这四个民族的管理控制偏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外部差异性。根据1347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各民族内部的管理控制偏好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各民族之间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个发现告诉我们,在管理实践中要重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差异。
关键词:
管理控制 维吾尔族 汉族 哈萨克族 回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肖飞 艾少伟 张落成 纪莉莉
采用地带间离散系数和带别特化系数对西宁市三个清真寺周边区域的商业网点的分布离散指数和带内集聚指数进行分析,得出均匀分布和离散分布两个大类和商业行业分布稀疏带、商业行业分布密集带、商业行业分布高度密集带三个亚类,并对城市回族社区传统商业和现代商业的区位分布进行空间分析,研究发现:①清真饮食业、牛羊屠宰业、清真零售业、宾馆业属于离散指数较小的行业,分布较为均匀。珠宝玉石土特产业、穆斯林民族用品业、居民生活服务性行业、服装业、制造加工业、休闲娱乐业属于离散指数较大的行业,分布分散。②回族传统产业形态主要"依寺而商"进行空间布局,而现代产业和个别传统产业则主要围绕"城市交通轴"和"商业中心"进行临近布局。③西宁城市回族商业空间区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特定制度作用的结果,是由文化根植性、关系网络结构、路径依赖和区域经济因素共同决定的。④清真寺作为回族宗教文化传统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集合体,其核心集聚作用已经成为影响回族商业经济区位选择的资源和空间配置的方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胜连 黄立军 张丽颖
通过对国内外清真食品产业集群的相关综述研究,发现其还处于导入阶段,尤其是在清真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如何治理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研究。本文以中国宁夏两个清真产业园为例,通过对园区内52家清真食品企业的走访调研,从软、硬环境发展视角出发,分析了宁夏清真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亚东 郭淑敏 刘现武
[目的]农村集体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和难题,我国西部地区的集体经济由于发展基础薄弱、起步较晚,加上空壳现象明显,发展难度较大。探索西部地区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是提高农民收入、平衡经济发展、推动精准扶贫和加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方法]通过深入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 80个行政村进行基线调研,从实践和发展的角度系统性地分析了西部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瓶颈,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框架,并逐一进行分析与破解。[结果]从组织建立、产业选择、资金来源与发展模式4个方面对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探索,能够帮助西部地区规范的建立组织,选好主导产业,并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融资与村企合作的途径撬动发展资金,增加资本积累,从而进一步科学地建立与选择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结论]基于对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分析与探索,可以具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西部地区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及可复制的经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凤玲
本文从广义的乡村旅游角度出发,总结了宁夏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四种模式及乡村旅游产品的四种主要表现形态,并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产品 开发模式 深度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