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2)
- 2023(3480)
- 2022(3052)
- 2021(2932)
- 2020(2459)
- 2019(5665)
- 2018(5561)
- 2017(9799)
- 2016(5640)
- 2015(6787)
- 2014(6778)
- 2013(6480)
- 2012(6213)
- 2011(5857)
- 2010(6026)
- 2009(5572)
- 2008(5561)
- 2007(5293)
- 2006(4796)
- 2005(4483)
- 学科
- 济(19675)
- 经济(19636)
- 管理(13525)
- 业(13161)
- 企(10161)
- 企业(10161)
- 教学(8635)
- 方法(7986)
- 理论(7721)
- 学(7593)
- 中国(6445)
- 数学(6229)
- 农(6127)
- 数学方法(6016)
- 教育(5604)
- 财(5549)
- 学法(5216)
- 教学法(5216)
- 制(4615)
- 农业(4435)
- 业经(4152)
- 和(3954)
- 学理(3466)
- 学理论(3466)
- 地方(3459)
- 贸(3450)
- 体(3448)
- 贸易(3448)
- 融(3396)
- 金融(3394)
- 机构
- 大学(90593)
- 学院(88095)
- 研究(33617)
- 济(29798)
- 经济(29038)
- 管理(25636)
- 中国(23934)
- 科学(22840)
- 理学(21347)
- 理学院(20981)
- 京(20404)
- 管理学(20199)
- 管理学院(20041)
- 所(18956)
- 农(17971)
- 研究所(17196)
- 财(15435)
- 范(15341)
- 师范(15055)
- 江(14969)
- 中心(14437)
- 农业(14404)
- 业大(13990)
- 北京(13303)
- 师范大学(12042)
- 州(11946)
- 技术(11785)
- 财经(11771)
- 教育(11657)
- 院(11563)
- 基金
- 项目(53440)
- 科学(39858)
- 研究(37949)
- 基金(36233)
- 家(33454)
- 国家(33125)
- 科学基金(26519)
- 省(21333)
- 社会(21068)
- 教育(20047)
- 社会科(19713)
- 社会科学(19703)
- 划(18865)
- 基金项目(18304)
- 自然(18199)
- 自然科(17769)
- 自然科学(17760)
- 自然科学基金(17442)
- 资助(15857)
- 编号(15671)
- 成果(14738)
- 重点(12976)
- 课题(12579)
- 部(11734)
- 发(10920)
- 大学(10714)
- 计划(10530)
- 创(10429)
- 科研(10290)
- 年(10151)
共检索到144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宝来 王立国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迅速推展,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时代向教学论研究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因此,关注、关怀、关爱师生共同的生活、生命成为教学论研究的主题和重心,未来的教学论研究将在研究理念、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走向科学与人文、生活与生命的整合与统一。
关键词:
回归生活 教学论 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印苏 李西顺
近代以来,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盛行使得人性逐渐“缩水”为理性和由理性主导的知性,而情感部分则被忽视。这一倾向反映到德育教学领域则体现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形式掌握”,道德行为缺乏深层情感动力。因而德育教学从理性知识到情感引导的重心转变就显得尤为必要。休谟的同情理论将情感而非理性视为道德的根基,并以人性为基础说明情感的具体发生机制,为德育教学的重心转移提供恰切的分析工具。具体而言,首先,在德育教学理念上明确情感支撑行为的强大动力。其次,德育方法从唤起学生情感、提升教师情感素质以及形成师生道德共同体出发,增加德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最后,德育教学以培养有爱的幸福共同体为旨归。德育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师生成为有爱的幸福共同体,也在于在教师的引领下建构幸福班级、幸福校园。
关键词:
休谟 情感 德育教学 重心转移 同情理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华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下教学论的热点话题。本文分析了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主张的诉求及其所带来的种种难题与困境。本文提出,要想切实解决中国的教学问题,不能依赖于教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只能通过不断提高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科学化水平来实现。
关键词:
生活世界 理性化 科学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斌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教育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实质上是教育对生活世界的遗忘。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使其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可能。构建合理的教育价值观,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大力倡导生活教育和不断加强人文教育,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现途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度与困境。
关键词:
教育世界 生活世界 现代性困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课堂志研究是教学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之中,直面研究的现象,搜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全面描述课堂中的课程实施与教学活动的现象,或探究其发展规律,或进行合理的解释与说明,进而将自己的发现和体验用一种较微观的整体描述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的研究方法。课堂志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是质性的研究、直观的研究、描述性的研究和微观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课堂志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研究对象的确定、课堂参与观察、撰写课堂志三个主要环节。
关键词:
课堂志 课堂研究 课堂生活 研究方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元祥
"生活世界"概念引入教学理论的教学意蕴在于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态发展。"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一种教学理念,是指突显教学过程的生成性,重视教学过程的发展性,崇尚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民主、崇尚主体性,崇尚整舍方法论。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否认科学知识教学,而是反对"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教学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理论的多样性,教学论研究要更新思维方式。
关键词:
教学 生活世界 回归 生成性思维 教学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顶国 朱德全
课程论回归生活世界,旨在唤醒课程论对课程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失落,修复课程论的多重疏离及反思课程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危机。就课程论学科建设而言,课程论要回归的生活世界不是一个具体所指的世界,而是一种把握与研究课程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即主体间关系的思维方式。它将导致课程论在理论视野、研究主题、知识基础、研究方法和理论形态等方面的变革。
关键词:
生活世界 课程论 思维方式 理论变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长久
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回归亚洲,亚洲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美国战略重心正在东移;欧洲国家更加重视与亚洲国家发展贸易关系。历史经验教训表明,综合国力强弱乃是大国兴衰并影响其所在地区实力和地位的基础。迄今世界权力和利益重心仍在西方,亚洲成为世界经济重心,实现亚洲伟大复兴任重道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碧芬 张维忠 唐恒钧
"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利用综合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在课程改革启动后,数学教育界对此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探究,其中"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内涵及其实施途径是急需研究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探讨了"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内涵及其实施途径等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回归生活 回顾 反思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中国高校教学评估是在对高等教育本质、教学地位的认识、教学工作现状的把握基础上而采取的策略和措施,旨在通过评估,促进教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高校教学评估在实现既定目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严重缺欠。这种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以千百万师生教学实践为根基的活生生的真实教学过程,影响着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用。教学评估要发挥正能量,必须直抵教学过程深处、回归真实教学生活。
关键词:
教学评估 教学生活 教学过程 自我评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黄黎明
在文化本体思维方式的转向中,教学回归生活既有教学立足当下的理想性寻求,也有教学指向社会的批判性诉求,还有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性提升。教学回归生活所孕育的教学的理想性、批判性和个体性统一的文化特性,呼唤、蕴涵了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生命存在及其展开的文化本体存在。这种文化本体存在通过课堂知识教学作为内容、形式、价值的连续统一体得到了建构,学生的生命意义得以体现,精神世界得以丰富。
关键词:
教学 生活世界 文化哲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儒国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目前教学论研究的重要议题,然而它存在着一些理论困境,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读、误判,甚至误用。"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根本旨趣不是要回到"日常生活世界",而是要使教学活动从"异化状态"走向"本真状态",使其成为促成生命发展与完善、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体验幸福与创造幸福的自由自觉的生活过程。本真教学活动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否定之否定的渐进过程。
关键词:
教学 生活世界 本真状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儿童生活经验的缺失是我国课堂教学的弊病之一。本文从教学实例入手,分析课堂教学中儿童生活经验缺失的原因是儿童与学科的对立,接着阐述了杜威对于儿童与学科之间关系的看法及启示。文章认为,课堂教学中儿童生活经验的回归,意味着教师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儿童,时刻关照儿童当下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要将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重视教学的过程价值,追求植根于儿童内心深处的成长。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儿童 生活经验 回归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冠、毛雪在《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年第6期中撰文,阐述了开放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开放大学的内涵和功能,并提出了开放大学质量保障的建议。在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风靡之下,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与个体作用越发的为国家当局和个体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开放大学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同时,世界各国急速膨胀的学生人数迫使传统的精英教育走向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济良
我国道德教育的效率低、效果差主要是因为它脱离了人性基础 ,脱离了现实生活根基 ,失去了主体对象 ,过于意识形态化。因此 ,改革道德教育就要树立人文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 ,回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 ,改革传统非此即彼的道德教育方法 ,确立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立足于道德教育自身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人性 道德理想主义 现实生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