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1)
2023(3452)
2022(2947)
2021(2768)
2020(2439)
2019(5609)
2018(5307)
2017(9420)
2016(5214)
2015(5958)
2014(5920)
2013(6190)
2012(6248)
2011(5943)
2010(6503)
2009(6674)
2008(5542)
2007(4694)
2006(4403)
2005(4172)
作者
(18697)
(15518)
(15364)
(14694)
(9789)
(7482)
(6915)
(6139)
(6008)
(5451)
(5427)
(5363)
(5243)
(5170)
(5099)
(4859)
(4631)
(4581)
(4562)
(4494)
(4108)
(4056)
(3878)
(3814)
(3531)
(3485)
(3376)
(3362)
(3316)
(3169)
学科
(21906)
经济(21868)
管理(11649)
(11063)
(10414)
(8117)
企业(8117)
方法(8006)
中国(6611)
数学(6534)
数学方法(6410)
(4870)
(4870)
金融(4869)
理论(4566)
(4522)
教育(4294)
(3867)
(3864)
贸易(3858)
(3756)
(3730)
(3584)
银行(3554)
世界(3545)
经济学(3492)
(3472)
业经(3432)
农业(3326)
地方(3236)
机构
大学(85709)
学院(79902)
研究(37394)
(31014)
经济(30317)
中国(27250)
科学(25413)
管理(24626)
(21246)
理学(20333)
(20168)
理学院(19986)
(19552)
研究所(19458)
管理学(19362)
管理学院(19235)
农业(16009)
中心(15406)
业大(14305)
(13830)
(13283)
北京(13273)
(13025)
(12742)
师范(12499)
科学院(11467)
(11181)
财经(10510)
师范大学(10453)
研究院(10438)
基金
项目(51253)
科学(38705)
基金(36586)
(34664)
国家(34390)
研究(33308)
科学基金(26967)
社会(19788)
自然(19047)
自然科(18565)
自然科学(18554)
社会科(18494)
社会科学(18488)
(18478)
自然科学基金(18227)
基金项目(18042)
(17700)
资助(16337)
教育(15925)
重点(12725)
编号(12465)
成果(12101)
(11515)
计划(11179)
(10760)
科研(10289)
科技(10089)
(9992)
课题(9725)
大学(9586)
期刊
(36778)
经济(36778)
研究(27328)
中国(20711)
学报(20454)
(17603)
科学(16871)
大学(14653)
学学(13315)
教育(12797)
农业(12346)
管理(10655)
(10319)
(7910)
金融(7910)
(7290)
图书(6276)
经济研究(6169)
世界(5969)
业大(5932)
国际(5869)
财经(5657)
技术(5629)
(5074)
(5034)
农业大学(4974)
(4962)
书馆(4608)
图书馆(4608)
问题(4427)
共检索到137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亚娟  
从对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的考察入手,对西方近代哲学的演化特征作了分析。认为自近代以来,由于实证主义过度发达,理性精神囿于实证主义科学,把作为探问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学科诸如哲学等排除在科学和理性的认同之外。自然科学的符号化和二元论进一步加大了这种事实科学和价值意义学说间的鸿沟。这不仅导致了欧洲科学危机和人性危机,更导致了古希腊罗马以来的哲学———科学范式的塌陷。要挽救这种危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回归生活世界,回到真正的理性精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平  
胡塞尔现象学的产生对人类认识论影响深远,其观念直观、意识意向性和本体观念对许多学科都有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作为哲学的现象学和作为方法论的现象学,从此逻辑出发,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均是真实的存在,因而本文从方法论和本体论两个层面指出胡塞尔现象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影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在人的主观领域不断构造的世界,是包含一切特殊形式的总和。普遍的具有一般性的生活世界应是由成人的世界与儿童的世界交织构成的。走出成人化的科学理性世界向儿童现实生活永恒世界回归,让儿童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才能最终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真正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光辉  郭本禹  
论文从提倡经验层次的现象学教育学研究出发,以胡塞尔现象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思辨取向,对学习进行了考察。学生的学习在本质上是表述与直观的统一,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意向的学习内容进行充实的过程。学习过程并不创造学习内容,但限定着学习内容的掌握。应重视通过充实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斌  张澍军  
国内学者在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旅游现象时,由于未能对旅游体验等概念进行现象学的澄清,导致旅游现象学研究始终在心理学意义上进行。本文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旅游体验、旅游体验的整体性、旅游世界和生活世界以及旅游体验的自身构成等问题进行了现象学分析,并与目前代表性观点就上述问题的方法论进行商榷。本文认为,旅游世界从本源上讲是由形式上不在场、但本质上又时时牵扯在场的生活世界及其"资粮"构造并呈现着自身,旅游体验则是在异地场的非谋生实践体验与生活世界积淀的体验相互激荡构成的境域中构造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勇勇   魏向东  
本质直观作为一种哲学方法,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哲学生涯。文章回顾了学术界关于旅游本质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评述。阐述了“直观”旅游的发生原理,构建了本质直观的7个步骤:“悬搁”旅游经验事实、选择一次典型的旅游体验、进行意识的自由想象、整合意识中的旅游体验、形成新的旅游体验摹本、聚焦旅游体验的感知和情感以及逐层地精神递推,并以此展开旅游本质的实践操作。在胡塞尔现象学“直观”视角下,旅游本质的确立不仅与研究者“直观”能力相关,也需要与他者进行深入交流,才能得以澄清并最终形成共识。借助“直观”,文章提出了旅游本质是“自在生活”的观点,阐述了本质直观对于旅游的启示意义,以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观察和反思当前旅游研究及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明明  
动作技能的习得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无视职业活动价值与意义的存在,强调动作技能机械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致使教学活动陷入"人"被工具化的误区。从胡塞尔现象学诠释职校动作技能教学,则需要回到事实本身,关注生命在场,追求实践智慧,从而彰显出"人"的存在意义,回归教育本真。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汉川  
康德哲学到现象学的转变,常被认为是从事物到事物之意义(可理解性)的主题化的转变。胡塞尔现象学通过意识的自主性说明了事物在意识中的可理解性是事物之意义的界限。利科认可胡塞尔将意义研究作为哲学反思的主题这一做法,并宣称后者所回溯的前语言的生活世界恰恰确立了其诠释学的基础。但是,在他看来,可理解性却是以解释为前提的。更为重要的是,胡塞尔给予-所予的意识结构被解释成了文本的自主结构:意义的所予被转变成了文本的间距化,给予意义的自我主体被看作是意义的占有。就此而言,文本的建构被认为包含了自我建构与意义建构的双重过程。尽管如此,利科的诠释学,与其所批判的胡塞尔现象学以及胡塞尔试图超越的康德哲学一样,仍依赖于反思,处在自身反思的哲学进程之中。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魏宏聚  
教育现象学方法论可以在现象学寻找事物本质的方法论中寻找到根。胡塞尔现象学对事物本质有两点"革命性"的认识。一是认为,个体、偶然的存在物可以具有本质,这是对传统本质观"共相说"认识论的颠覆;二是认为本质可以通过"看、直观"获得,这是对笛卡尔以来本质通过"思"获得的方法论的颠覆。但是,现象学本质观也存在两点悖论。首先现象学也以追求客观、确定的本质为目标,可是经过个体主观过滤后的意识(现象)不可能是确定、客观的;其次,通过对主观"前见"的悬置,经验之我不可能还原为先验之我,因为"前见"不可能被"经验之我"悬置起来,也就不可能找到纯粹客观的本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荣耀  
2004年的春天,欧洲又一次被推向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前沿。欧洲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整合,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几乎同时进行的东扩得以实现。这次整合,以“回归欧洲”(The Return to Europe)为念的东欧国家为主角,以和平的方式在两个属性不同的联盟机构中进行,它是两个联盟历次扩大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它引起了人们对欧洲历史的又一轮回溯和对欧洲现实的揣摩。 东欧和西欧同源不同流 北约的这次东扩,共接纳了七个新成员国,即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以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惠昶  
从1992年9月中旬以来,欧洲货币市场上发生了一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货币危机。欧洲货币体系的成员国几乎无一幸免地被卷进了货币贬值的狂潮,英镑、里拉汇价狂泻不止,不得不宣布退出欧洲货币体系。面对这场危机,欧共体国家预感欧洲统一将遥遥无期。欧洲货币为什么会出现危机?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欧洲货币体系本身谈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静文  
欧债危机蔓延至银行业2009年底,三大评级公司先后调低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此后的一年多时间,虽然欧盟、欧洲央行和IMF已经展开数轮救助,危机反而愈演愈烈,又从希腊蔓延至"欧猪五国"(PIIGS,即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梅兰德  
2012年2月2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2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欧洲债务危机前景与解决方案"。欧盟驻华代表团经济参赞梅兰德女士发表演讲时认为,欧债危机的发生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关系密切;欧洲经济和金融市场已经开始走向稳定,但依然非常脆弱;欧盟国家采取多项举措应对债务危机,取得一定成绩;世界各国应通过自身努力,促进本国和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永久  
现代教育学的危机,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它还不够科学的问题,而在于其把自身确立为教育学的唯一形式。学校教育就长期被这种教育学所控制,并因此而排斥其他形式的教育学。而这一切,又都根植于现代教育教学与个人魅力、共享知识和共同体情境的剥离之中。但现代教育学依然不能阻挡其他形式的教育学发声,现代社会也不单纯只有这一种教育学。对现代教育而言,迫切需要的是重新认识这几种并存的教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将教育情境更加教育学化,而不是使教育学更多地成为个人的知识压力,完全可以为生活世界中的民间教育学提供一片广阔的制度空间。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命运都将因此而重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