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2)
- 2023(15829)
- 2022(13613)
- 2021(12345)
- 2020(10570)
- 2019(24330)
- 2018(24006)
- 2017(47050)
- 2016(25385)
- 2015(28850)
- 2014(28915)
- 2013(28439)
- 2012(26558)
- 2011(24195)
- 2010(24939)
- 2009(23856)
- 2008(23214)
- 2007(20793)
- 2006(18452)
- 2005(16782)
- 学科
- 济(125680)
- 经济(125571)
- 管理(74451)
- 业(68159)
- 企(54468)
- 企业(54468)
- 方法(54217)
- 数学(48715)
- 数学方法(48045)
- 中国(33058)
- 农(29481)
- 财(28186)
- 地方(26332)
- 业经(23178)
- 学(22954)
- 贸(21306)
- 贸易(21292)
- 制(21162)
- 易(20591)
- 农业(19611)
- 环境(19358)
- 银(17666)
- 银行(17637)
- 务(17325)
- 财务(17275)
- 理论(17263)
- 财务管理(17231)
- 融(17077)
- 金融(17075)
- 行(16834)
- 机构
- 学院(376241)
- 大学(374855)
- 济(163963)
- 经济(160490)
- 管理(143094)
- 研究(126204)
- 理学(123035)
- 理学院(121681)
- 管理学(119391)
- 管理学院(118697)
- 中国(96179)
- 京(78651)
- 财(75614)
- 科学(74620)
- 所(63830)
- 财经(60274)
- 农(57514)
- 中心(57337)
- 研究所(57333)
- 江(56305)
- 经(54466)
- 业大(51990)
- 经济学(51786)
- 北京(49843)
- 范(48251)
- 师范(47821)
- 经济学院(46642)
- 院(45242)
- 农业(45146)
- 州(45075)
- 基金
- 项目(240986)
- 科学(189850)
- 研究(176119)
- 基金(174798)
- 家(151080)
- 国家(149883)
- 科学基金(128836)
- 社会(113189)
- 社会科(107413)
- 社会科学(107383)
- 省(94214)
- 基金项目(91396)
- 教育(82660)
- 自然(82292)
- 自然科(80398)
- 自然科学(80379)
- 划(79018)
- 自然科学基金(78888)
- 资助(73666)
- 编号(71961)
- 成果(58436)
- 重点(54575)
- 部(53803)
- 发(52603)
- 课题(50047)
- 创(49462)
- 国家社会(46683)
- 教育部(46634)
- 创新(46289)
- 科研(46073)
- 期刊
- 济(184253)
- 经济(184253)
- 研究(114279)
- 中国(70024)
- 财(58505)
- 学报(53428)
- 管理(52506)
- 农(51555)
- 科学(50130)
- 大学(40642)
- 学学(38406)
- 教育(38106)
- 融(35353)
- 金融(35353)
- 农业(34665)
- 技术(33935)
- 经济研究(31266)
- 财经(30619)
- 业经(28728)
- 经(26331)
- 问题(25470)
- 统计(22214)
- 技术经济(20451)
- 贸(20223)
- 策(19708)
- 业(18329)
- 商业(18266)
- 决策(17988)
- 理论(17488)
- 现代(16813)
共检索到56285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美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逐渐浮现出来,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发展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发展方向依然是可持续发展,不断调整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降低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特别是一些重工业城市,必须要改变现有发展模式,形成生产稳健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态优美宜人的科学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在一个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文章从分析我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入手,基于区域地方年鉴对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进行回归分析,并由此根据二者的关系对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提出有效地可持续发展建议。
关键词:
环境质量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婉静 冯烽
使用1999-2014年中国的税收收入和GDP的季度数据,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长期的税收弹性大于1,税收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经济上行阶段的税收弹性为1.28,富有弹性的税收具有抑制通胀的作用;经济下行阶段的税收弹性为0.98,说明税收并没有起到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其刺激经济活力的作用不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对税收的边际效应显著大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总税收增速放缓与第二产业经营遇阻有密切关系;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内税收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较为稳定,国内税收的长期增长有赖于国内GDP的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税收收入 税收弹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珊 马松
通过建立包含环境质量的代际交叠模型,考察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既包含了环境对产出及效用的影响,也考虑了生产的外部性。分析表明,内点解下的稳态存在多重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对均衡点进行了稳定性及比较静态分析;其次,当经济由角点解过渡到内点解时,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这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何不同的环境污染问题会有不同的治理难度;最后,从福利分析角度得出,在一定条件下,资本存量的动态无效性会引起环境质量的动态无效性。
关键词:
环境质量 经济增长 代际交叠 动态无效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文成 薛建宏
文章通过建立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环境治理对环境质量改善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之间不存在固有的倒U型关系,仅当综合考虑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时,二者之间的关系才呈现出显著倒U型曲线,这意味着经济增长本身不能促使环境质量改善。为缓解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应着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削弱污染排放的累积效应,抑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学锋 吴丽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明显。为协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文章对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研究,构建基于贝叶斯分位回归计量的经济增长收敛模型,对我国近40年的GDP数据进行分时段性研究,从影响因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了物质资本、人口增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而结合我国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理论参考。
关键词:
经济差距 贝叶斯 经济增长 收敛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霞 宁满秀
采用双向分量回归法探讨1985—2009年中国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在模型中引入共同边界技术效率比,以解决一般固定效应模型无法捕捉不随时间变动的因素对两者间内在关系的影响这一问题。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人均GDP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弹性系数越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逐渐平缓,低、中收入地区的EKC不呈倒U型,高收入地区的EKC呈不明显的倒U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洁 刘吴健 盛永祥
缩小收入差距,提升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是推动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基于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动态门限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在二者关系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环境质量在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与单重门槛效应,随着环境质量改善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特征。政府应当积极通过缩小收入差距,优化环境质量与收入差距的匹配模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洁 刘吴健 盛永祥
缩小收入差距,提升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是推动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基于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动态门限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在二者关系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环境质量在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与单重门槛效应,随着环境质量改善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特征。政府应当积极通过缩小收入差距,优化环境质量与收入差距的匹配模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静 李星敏 解鹏
本文在对保险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机理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以我国1985-2012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用VAR模型对我国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用岭回归方法对我国保险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得出:我国保险发展主要通过与消费、投资、技术进步和出口的交互作用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保险发展 经济增长 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棣芳
本文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以往经验,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和统计测度,对1999至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论证在此期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效应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基本特征。研究发现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的GDP总量曲线具有倒U型特征,属于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状,工业废水的GDP总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N型特征,SO_2的GDP总量曲线为线性递增;工业废水和SO_2的工业化水平曲线为N型,工业烟尘的工业化水平曲线为线性递增;工业废水、工业SO_2和工业粉尘的城市化...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 工业化 城市化 经济增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毛林
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常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但有时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不好或不合理。为此本文给出建立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方法。本文对经济增长给出两种回归分析方法,即建立主成分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建立主成分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的弹性效应,实例表明效果很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闵继胜 胡浩
本文运用VAR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1994-2007年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均碳排放量变化却不是引起人均收入变化的原因;2.经济增长导致碳排放量上升,而碳排放量的增加反过来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但其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3.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人均GDP能解释人均碳排放量预测方差的很大比重,而人均碳排放量在解释人均GDP的预测方差方面所起的作用很小。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提升是以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缺乏一个碳排放权的有效交易市场,使得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外部效应,无法通过碳排放权...
关键词:
VAR模型 碳排放量 经济增长 动态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飞 任奕繁
财政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聚焦点。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对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突发危机造成经济波动下的财政政策调控效应进行理论阐述,然后建立财政政策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及相关指标模型,选取2001年至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财政收入、税收、工业产出以及消费价格水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函数响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和税收对工业产出的波动冲击是有效相关的,同时这两种政策有利于平抑经济波动,拉动经济增长。总体来看,税收政策短期内可以达到稳定波动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调整财政支出对于经济的波动减缓是有效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
在构建门槛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以环境治理水平为门槛变量,运用中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0~2010年数据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增长,尤其是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的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还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基于环境治理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只有环境治理水平跨越一定的门槛后,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效应才能够充分发挥。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增长,需要强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环境治理水平,还需要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熊明良 杨志超 刘艺文
本文选取1999—2018年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与环境指标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综合环境质量得分值,并以此建立经济与环境函数计量模型,对深圳市EKC曲线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除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遵循“倒U”型特征外,综合环境质量和工业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均呈现左“倒U”+右“U”型,而工业废气排放量拟合曲线却表现为单调递增型。这表明典型EKC曲线“倒U”型特征在深圳市并没有得到完全印证,依赖于环境外部性特征,深圳市加大了环境保护政策的响应程度,使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不错,但并非高枕无忧,从EKC曲线拟合态势来看,环境质量出现退化迹象,不少环境污染指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在“双区驱动”(1)背景下,更应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