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60)
- 2023(4052)
- 2022(3357)
- 2021(3468)
- 2020(2827)
- 2019(6638)
- 2018(6786)
- 2017(10743)
- 2016(7378)
- 2015(8605)
- 2014(8921)
- 2013(8027)
- 2012(7771)
- 2011(7193)
- 2010(7625)
- 2009(6772)
- 2008(6740)
- 2007(6285)
- 2006(5998)
- 2005(5933)
- 学科
- 教育(20091)
- 济(17374)
- 经济(17345)
- 管理(14585)
- 中国(13580)
- 业(12753)
- 企(9973)
- 企业(9973)
- 理论(8177)
- 教学(7094)
- 农(6870)
- 学(6394)
- 制(6083)
- 财(5994)
- 方法(5513)
- 发(4708)
- 银(4531)
- 银行(4531)
- 数学(4424)
- 行(4380)
- 地方(4325)
- 农业(4287)
- 数学方法(4270)
- 发展(4256)
- 展(4133)
- 技术(3959)
- 学校(3871)
- 研究(3836)
- 业经(3835)
- 税(3713)
- 机构
- 大学(92999)
- 学院(88673)
- 研究(35919)
- 教育(29593)
- 济(27802)
- 经济(26759)
- 管理(25669)
- 范(23961)
- 师范(23875)
- 中国(23193)
- 京(22459)
- 理学(20541)
- 理学院(20186)
- 师范大学(19593)
- 管理学(19545)
- 管理学院(19334)
- 科学(19113)
- 江(18083)
- 所(17995)
- 财(17035)
- 职业(16343)
- 中心(16291)
- 北京(15857)
- 研究所(15632)
- 技术(15330)
- 州(13823)
- 院(12834)
- 财经(11814)
- 教育学(11343)
- 职业技术(11186)
- 基金
- 项目(47077)
- 研究(44919)
- 科学(38371)
- 教育(31146)
- 基金(29202)
- 社会(24566)
- 家(23603)
- 国家(23133)
- 社会科(22790)
- 社会科学(22787)
- 编号(22356)
- 成果(22260)
- 省(20060)
- 课题(19974)
- 划(19270)
- 科学基金(19048)
- 年(17370)
- 规划(14156)
- 基金项目(13672)
- 性(12985)
- 部(12899)
- 项目编号(12857)
- 度(12591)
- 资助(12590)
- 重点(12359)
- 教育部(12060)
- 研究成果(11972)
- 阶(11700)
- 段(11654)
- 阶段(11633)
共检索到169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景舟
"职业教育"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国家或社会,或者说在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关于职业教育名称的争论,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同认识,而这种认识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职业教育虽然已经成为在大学传授的一门学问,但对职业教育教学来说,却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贫瘠。对职业教育名称争论所作的思考,是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知识,提高其学术品质和文化含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名称 概念 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淑燕 赵继伦
情感教育不仅是促进人的智力发育的一种手段,而且是以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及生活幸福为目的教育活动。要实现这一价值,情感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本文在分析情感教育为何要回归生活世界和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回归生活世界的情感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
生活世界 情感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依据对"生活世界"真实内涵的解析,职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可以在"观念"和"实体"两个层面,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得以实现:一是转变职业教育的思维方式,实现职业教育理念回归"生活世界";二是突显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性,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三是强化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实现职业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生活世界 理念 课程 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策权
我国高职院校的命名呈现诸多"乱象",这与职业教育的名称之争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定位职业教育的应然名称需厘清"职业"与"技术"、"职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需正确处理职业教育名称的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就科学性、规范性和现实需要考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名称,宜基于不同层面的视角作多元化调和:在国家意志层面,使用"职业教育"的名称;在学术研究层面,使用"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在施教机构层面,将各类职业院校的名称统一规范为"职业技术学院(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生活是教育之根和本。教育与生活的脱节有其深刻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根源。从这个根源出发,我们可以探寻到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那就是从知识教育回归文化教育、再从文化教育回归生活教育的途径。教育不仅要回归并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生活,从而重新找回生活之根和本,而且还要回归并融于生活的理想,从而引领现实的生活。理想的教育即理想的生活。
关键词:
教育 生活 知识教育 文化教育 生活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申国昌
百年师范生免费教育,将于2007年9月重新回归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校园。这一政策的出台,受到了师范院校师生的欢迎,也引起了社会上的一些争议。但是,总体来讲,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对发展农村教育,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培养大批优秀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师范生 免费 教育 回归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邦祥
本文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现时需要出发,重新讨论了几个有关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特别是体现德国职业教育体制特征的"双元制"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分析了德国组织职业教育的法规体系和在教学层面实现"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基于此,探讨了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在立法、举办、教学以及目标定位等方面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斌贤
在讨论近二十年教育学本科专业面临的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本研究着重分析三种关于教育学本科建设的主流见解,认为“以就业而论专业”“以本科而论专业”“以师范而论专业”的建设思路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学本科专业长远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强调立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研究生教育高速发展的时代条件,摆脱原有认识局限,超越师范、回归教育,从构建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角度重新确立教育学本科专业作为基础性专业的定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景舟
在我国职业教育历史上,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名称之争,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作为一种思想遗产,对今天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今天的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建设,仍产生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名称 概念 本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开金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就业教育,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将职业教育过程也等同于就业过程,这是强牵,是职业教育功能扩大化的表现。职业教育过程,其实是通过专业教学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从意识、知识、技术等层面体验职业的过程。职业体验是贯穿整个职业教育始终的、最根本的教育。
关键词:
职业体验 职业教育 教育功能 教学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彤
自西方工业化时代以来,一方面,随着以工具理性为核心的技术主义的泛滥,以审美教育、人文教育为职责的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被工具化、功利化的严重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后现代思潮的影响,语文课堂上文学教育成为无规定性与无目标性的狂欢。这两种倾向使得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合法性遭到质疑。细读教学以作品为本,以作品细读为基本方式,以词语和句群为切入点,透过语言对作品进行审美观照;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文学教育的审美性,让文学教育回归自身,实现技能教授与生命对话的统一,让诗与技术在文学教育的范畴内达到和谐。
关键词:
文学教育 作品细读 文学审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利萍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特色日益显现,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也日益明显。中华诗词独特的审美本质和特征决定了以诗教为载体的高职院校美育实践活动所产生的独有的美育功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以诗教美育激活专业教育、以诗教美育激发诗性思维,最终达到以诗教美育达成诗化人生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诗词美育 诗性思维 诗化人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伟贤
校企合作办学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文章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校企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瑾劼
在信息技术普及化、全球化大行其道的当今世界,人类已逐渐远离机器的轰鸣声,昂首步入以"知识型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在此背景下,"工作活动"方式、意义及价值的实质性变革不断地重构着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间的关系。以"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为代表,凸显后现代性思想精髓的,反传统、反制度化、重过程、重情境的学习理论对传统职业教育结构和职业学习范式发起了有力的冲击。试图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透过工作场所学习梳理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间关系的演进历程,从而揭示当下职业教育回归工作世界的历史诉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作世界 工作场所学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玲 张桂春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是职业学校教师个体成长、群体发展的重要平台。但因对其本质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出现诸如有精神领袖、无精神共鸣,空有其"室"、"名"不副实,场域受限、裹足难前,"普教"明显、"职教"未显等问题。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的本质是职业教育信仰共同体、"守破离"实践共同体、公益性服务共同体、共生的命运共同体。要发挥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价值,应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入手,通过形成"核心互补式团体",生成"理论-实践-反思"路径,逐步回归其"共同体"本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