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0)
- 2023(3664)
- 2022(3109)
- 2021(2983)
- 2020(2620)
- 2019(6033)
- 2018(5775)
- 2017(10177)
- 2016(5852)
- 2015(6707)
- 2014(6623)
- 2013(6568)
- 2012(6312)
- 2011(5851)
- 2010(5825)
- 2009(5662)
- 2008(5592)
- 2007(4980)
- 2006(4532)
- 2005(4304)
- 学科
- 济(20118)
- 经济(20050)
- 管理(14979)
- 业(12908)
- 企(10721)
- 企业(10721)
- 方法(8445)
- 学(8187)
- 数学(7187)
- 数学方法(7020)
- 制(6617)
- 中国(6178)
- 财(5735)
- 农(5616)
- 体(4547)
- 业经(4045)
- 融(3976)
- 金融(3976)
- 银(3878)
- 银行(3839)
- 体制(3758)
- 行(3722)
- 贸(3544)
- 贸易(3542)
- 农业(3459)
- 易(3443)
- 理论(3322)
- 地方(3240)
- 度(3227)
- 制度(3194)
- 机构
- 大学(90089)
- 学院(86099)
- 研究(38265)
- 济(31161)
- 经济(30436)
- 中国(27818)
- 科学(26922)
- 管理(26742)
- 农(23710)
- 理学(22592)
- 理学院(22236)
- 所(22061)
- 管理学(21527)
- 管理学院(21381)
- 京(20813)
- 研究所(20288)
- 农业(19047)
- 业大(18054)
- 中心(16194)
- 财(15811)
- 院(14568)
- 江(14358)
- 省(14008)
- 北京(13516)
- 室(12570)
- 农业大学(12128)
- 财经(11755)
- 研究院(11664)
- 范(11410)
- 科学院(11326)
- 基金
- 项目(59936)
- 科学(44610)
- 基金(42859)
- 家(41706)
- 国家(41376)
- 研究(36852)
- 科学基金(32257)
- 自然(23692)
- 自然科(23079)
- 自然科学(23065)
- 省(22759)
- 自然科学基金(22674)
- 基金项目(21857)
- 社会(21705)
- 划(21123)
- 社会科(20282)
- 社会科学(20276)
- 资助(18749)
- 教育(16826)
- 重点(14837)
- 计划(14311)
- 科技(13282)
- 部(12945)
- 编号(12877)
- 发(12536)
- 科研(12474)
- 创(12008)
- 成果(11544)
- 创新(11387)
- 专项(10986)
共检索到138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简尊吉 马凡强 郭泉水 裴顺祥 秦爱丽 肖文发 赵志禄
【目的】研究回归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对海拔梯度的响应,为崖柏回归区域选择及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重庆市雪宝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海拔178(白鹤),1 360(营盘)和2 250 m(车场坝)处布设试验地。采用1.5年生崖柏实生容器苗作为供试苗木。在各试验地架设1台气温和土温自动监测仪,并逐月调查苗木存活率、苗高和地径。苗木生长结束后,随机抽取部分植株,测定表型生长性状及地上和地下部分鲜、干质量;同时,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对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与环境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爱丽 郭泉水 简尊吉 朱莉 裴顺祥 赵志禄 邢继畴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崖柏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为崖柏种子繁殖和优质壮苗培育基质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重庆市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圃,以森林腐殖土、耕作土、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为基质原料,按体积比配制成3种育苗基质分别为耕作土∶森林腐殖土(1∶1)(FS)、草炭土(GS)和草炭土∶珍珠岩∶蛭石(1∶1∶1)(GPS),采用种子催芽后条播方式,按照随机区组3次重复试验设计方法,布置育苗基质对崖柏种子育苗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GPS和GS比FS育苗基质的温度调节能力强,GPS能够在温度较低的月份将基质温度调节到较高水平,GS能够在温度较高的月份将基质温度调节到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任启文 左万星 尤海舟 李联地 毕君
【目的】为研究冀北山地土壤养分和肥力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揭示土壤养分含量、化学计量特征和肥力的海拔梯度差异,为区域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北小五台山不同海拔梯度典型植被类型0~6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及C、N、P、K化学计量特征的海拔梯度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对不同海拔梯度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1)随海拔梯度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和C/N、C/P、C/K、N/K升高,而速效磷、速效钾和N/P、P/K无明显变化规律。2)小五台山不同海拔梯度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19.77~70.69 g·kg~(-1);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0.85~2.34、0.26~0.86、7.60~10.31 g·kg~(-1);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2.26~206.61、0.30~0.50、64.03~130.90 mg·kg~(-1)。3)土壤C/N、C/P、C/K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79~18.72、22.51~75.75、1.50~4.31;N/K、N/P、P/K变化范围分别为0.11~0.27、1.76~4.67、0.03~0.10;土壤C/N变异系数最小,C/K变异系数最大。4)经土壤肥力指数(SFI)综合评价,小五台山SFI与海拔高度显著正相关(R~2=0.68,P<0.01)。【结论】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标准,小五台山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较高,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间水平,而全钾和速效磷含量比较低,在森林经营中应注意补充。SFI指数显示小五台山海拔越高土壤肥力越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晓临 白红英 王涛
秦岭山系是我国南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域,也是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区域。基于2000年-2009年时序重建MODIS NDVI及气温、DEM等数据,对气候变化下的秦岭地区NDVI变化趋势及区域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年-2009年,秦岭地区植被覆盖较好,且呈逐年增加态势;②秦岭10a平均NDVI值总体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降低,最大值在海拔1500~2000m范围内,最小值在海拔<500m范围内,反映了秦岭地区海拔2700m范围内增加趋势不显著外,在其他海拔范围内均...
关键词:
NDVI 植被 气温 海拔梯度 秦岭地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庆军 刘心娟 路国兵
以淄博市鲁山林场辽东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工抚育对不同海拔梯度辽东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抚育4年后,高海拔(平均海拔1 055 m)、中海拔(平均海拔856 m)和低海拔(平均海拔666 m)辽东栎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增长量分别为1.67、2.36和1.03 cm;平均树高增长量分别为1.84、2.54和0.99 m;平均单株材积增长量分别为0.041 5、0.067 5和0.021 9 m3。与高海拔和低海拔辽东栎人工林相比,人工抚育对中海拔辽东栎人工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该研究为辽东栎在鲁中山区引种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覃鑫浩 何友均 许娜子
为了研究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选取长白山北坡3个海拔高度建立了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的年轮差值年表。通过年表特征及响应函数分析,探讨不同海拔臭冷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海拔分布上限(1 760 m)臭冷杉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年轮宽度指数与上年9月和当年5月的平均温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没有显著关系;在中海拔(1 250 m),年轮宽度指数与温度和降水都没有呈现出显著相关关系;在海拔分布下限(780 m),降水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年轮宽度指数与上年9月和10月的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未来气候变化有利于臭冷杉的径向生长,有利于长白山暗...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气候变化 分布极限 径向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雁 金航 王家金 陈美兰 石亚娜 欧小宏 刘大会
研究了9个不同海拔梯度(2203~3327 m)野生滇龙胆的表型性状、生物量及龙胆苦苷含量。结果表明,滇龙胆植株表型性状与不同海拔梯度间相关性不显著;海拔2 783 m时,单株地上部干重和单株地下部干重之比为0.99,即地上和地下部干重基本相等;其余海拔梯度均为单株地上部干重高于单株地下部干重,海拔3046 m时,滇龙胆地上部干重是地下部干重的2.56倍;地下部龙胆苦苷含量均高于地上部龙胆苦苷含量,除了海拔3327 m处龙胆苦苷含量地下部与地上部之比仅为1.46倍之外,其余海拔梯度滇龙胆地下部龙胆苦苷含量均是地上部龙胆苦苷含量的2倍以上;相关分析表明,滇龙胆龙胆苦苷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和海拔梯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兴良 刘世荣 宿以明 蔡小虎 马钦彦
采用标准地和样方收获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5个海拔高度上18个样地的川滇高山栎灌丛生物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用地径(D)、树高(H)估测单株木各器官生物量的适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和幂函数模型,指数模型最佳,相关系数0.941~0.998;而用D2H估测单株木各器官生物量的适合模型为直线和指数模型,直线模型最佳,相关系数0.982~0.996;2)川滇高山栎灌丛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为25.22t·hm-2,各层生物量排序为川滇高山栎灌木层>枯枝落叶层>伴生灌木>苔藓层>草本层,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率分别为72.20%、23.71%、1.80%、1.66%和0.63%;3)川滇高山栎灌木种群平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妍 张超 李昆
根据土壤的田间持水量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含量梯度,通过对不同梯度下清香木幼苗的株高、叶片性状、生物量以及幼苗生长状态的观测和分析,旨在探讨清香木幼苗在水分缺失及过量的情况下对水分的利用情况及清香木幼苗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性状,了解幼苗对水分过多或过少胁迫的响应,以期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植被恢复、清香木的培育种植中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清香木幼苗期需水量较多,在田间持水量充足的条件下,幼苗生长较好,在相对田间持水量较小的条件下,幼苗虽然较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减慢,但仍能生长。研究结果表明,清香木幼苗对极端干旱的耐受性要高于对极端降水,同时随植株的生长,清香木对水分需求的敏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清河 张景波 李慧卿 江泽平 王志刚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依据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对5个种源的白刺幼苗进行极度干旱、干旱、轻度干旱和正常降雨水平4种不同的水分梯度处理,开展水分梯度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水分梯度、不同种源的光合生理指标表明:水分梯度显著影响白刺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气孔导度、光合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CO2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特征,并影响植株的苗高和最大新枝长等生长量指标;不同种源之间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CO2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在苗高和最大新枝长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种源、不同水分梯度对幼苗的地径均无显著影响。相比于临河、乌拉特后旗种源,磴口、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乐 李卫忠 张晓芳
采用样地调查与异速生长方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内森林结构和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乔木层地上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上升逐渐下降,松科树种生物量比重随海拔梯度的上升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明显。各海拔梯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或自然干扰,生物量与干扰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698,P<0.01),其中海拔1100m以下受到的人为干扰最严重。与相邻地区相比,研究区地上生物量偏低,建议经营者制定适当的经营措施,以实现松栎混交林的科学经营。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隆安 徐婷婷 魏庐潞 马周娟 马飞
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的生态适应密切相关,研究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植物生态适应机制。本研究以不同海拔梯度(2 950和3 530 m)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其在不同温度(10和25℃)下的根系功能性状、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显著影响了海拔2 950 m种源鬼箭锦鸡儿根际土壤细菌的Chao1指数(P <0.05),但对海拔3 530 m种源鬼箭锦鸡儿根际土壤细菌的Chao1和Shannon指数影响不显著;主坐标分析表明温度变化显著改变了海拔2 950 m种源鬼箭锦鸡儿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r=0.53,P <0.05),且与25℃温度处理相比,10℃显著增加了海拔2 950 m种源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以及海拔3 530 m种源的Kapabacteria、纤维菌属(Cellvibrio)、Glutamicibacter、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和诺卡菌属(Nocardia)的相对丰度(P <0.05)。同时,温度变化显著降低了海拔2 950 m种源鬼箭锦鸡儿的根表面积、根尖数、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长(P <0.05),但是仅对海拔3 530 m种源的根平均直径影响显著。Mantel检验表明,海拔2 950 m种源鬼箭锦鸡儿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受温度、根长和根平均直径影响显著(P <0.05),而海拔3 530 m种源根际土壤菌群结构受温度、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影响显著(P <0.05)。本研究发现,不同海拔梯度种源鬼箭锦鸡儿根际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以及根系性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而且根系性状与其根际细菌的群落构建显著相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威 刘超 樊艳文 赵娜 叶思阳 尹伟伦 王襄平
植物叶片的形态性状,如叶片大小、叶片形状和叶缘分裂程度等,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结果,与植物的基本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沿长白山海拔梯度对阔叶木本植物的叶片形态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了气候对叶片形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和温度的下降,叶片长度、叶宽、叶周长和叶面积减小,有利于叶片降低热量损失;而叶缘分裂程度(周长面积比)和叶片长宽比增加,增大了叶片边界层阻力,不仅可以降低植物叶片水分蒸发和热量散失并适应低温环境,还可以提高叶片液流速度以加强叶片生理活动。此外,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和方差变异分离分析,探讨了气候条件和物种特性对叶片形态性状的相对解释力,结果表明:叶片形态性状...
关键词:
海拔梯度 气候因子 叶形态性状 物种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莹 乔雪涛 赵秀海
【目的】揭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蒙古栎幼树生理生长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以预测环境变化对该地区蒙古栎幼树生长的潜在影响。【方法】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的林下蒙古栎幼树为材料,研究其叶片生理学、叶片形态学特性和植株生长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结果】(1)蒙古栎叶片的比叶重和叶片干物质含量没有显著的海拔差异(P> 0.05),而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光饱和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CO_2利用效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即蒙古栎叶片的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对强光的适应能力和最大光合潜力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生成单位有机物所需消耗的水分和胞间CO_2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2)蒙古栎植株的叶生物量、新生枝条生物量、一年生枝条生物量、叶生物量比重、新生枝条生物量比重和一年生枝条生物量比重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分别下降了64%、59%、60%、53%、45%和47%,即蒙古栎幼树的年生长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3)本研究中选择的叶片因子共解释了蒙古栎总生长变异的12.03%,选择的环境因子共解释了总生长变异的19.31%。【结论】蒙古栎幼树叶片生理性状和整株生长性状对海拔梯度的响应反映了该物种在异质生境中具有较强的叶片生理和整株形态可塑性。蒙古栎幼树的叶片的比叶重和干物质含量随海拔梯度没有显著变化,但其光合速率以及年生长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即环境变化可能会通过影响蒙古栎幼树叶片的光合特征而非叶片的形态学特征进而影响蒙古栎幼树的生长。本文对预测蒙古栎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生理生态响应及演化方向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蒙古栎 海拔 生长特性 叶片属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贵峰 臧润国 张新平 郭仲军 成克武 巴哈尔古丽·阿尤甫
选择新疆天山山脉从西到东处于不同经度的昭苏、巩留、乌苏、乌鲁木齐和哈密的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调查:将各地点划分为低、中和高3个海拔范围,比较不同范围内主要林分因子的差异;分析主要林分因子随海拔梯度(50m间隔)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地点3个海拔范围内主要林分因子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天山云杉林分平均胸径和最大胸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差异不显著,而平均树高、最大树高、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海拔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单峰型的变化趋势;尽管不同经度位置天山云杉林分布的海拔上下限范围不同,但各个位置天山云杉林分的平均树高、最大树高、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都可以用二次曲线方程进行描述...
关键词:
天山云杉 林分因子 经度 海拔梯度 天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