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7)
- 2023(9386)
- 2022(8418)
- 2021(8219)
- 2020(6782)
- 2019(15821)
- 2018(15874)
- 2017(30009)
- 2016(16709)
- 2015(19164)
- 2014(19180)
- 2013(18675)
- 2012(16913)
- 2011(15241)
- 2010(14994)
- 2009(13578)
- 2008(13002)
- 2007(11073)
- 2006(9543)
- 2005(8137)
- 学科
- 济(61265)
- 经济(61196)
- 管理(46236)
- 业(42613)
- 企(36180)
- 企业(36180)
- 方法(30698)
- 数学(26472)
- 数学方法(26160)
- 中国(16593)
- 农(15572)
- 财(14575)
- 学(14424)
- 业经(13436)
- 教育(12547)
- 理论(12535)
- 地方(12464)
- 和(10696)
- 贸(10516)
- 贸易(10512)
- 农业(10465)
- 易(10176)
- 技术(9928)
- 环境(9714)
- 务(9624)
- 财务(9565)
- 财务管理(9550)
- 制(9549)
- 企业财务(9049)
- 划(8721)
- 机构
- 大学(234189)
- 学院(227085)
- 管理(93634)
- 济(83827)
- 理学(82169)
- 经济(81800)
- 理学院(81242)
- 管理学(79674)
- 管理学院(79271)
- 研究(73084)
- 中国(51294)
- 京(49931)
- 科学(46897)
- 财(36948)
- 所(35761)
- 业大(34769)
- 农(33498)
- 范(33010)
- 研究所(32889)
- 师范(32769)
- 中心(32561)
- 北京(31798)
- 江(31287)
- 财经(30492)
- 经(27803)
- 院(26861)
- 师范大学(26653)
- 农业(26218)
- 州(26119)
- 技术(23841)
- 基金
- 项目(160857)
- 科学(126079)
- 研究(119856)
- 基金(115231)
- 家(99130)
- 国家(98271)
- 科学基金(84876)
- 社会(72918)
- 社会科(68911)
- 社会科学(68890)
- 省(63144)
- 基金项目(62193)
- 教育(56427)
- 自然(56045)
- 自然科(54711)
- 自然科学(54701)
- 自然科学基金(53684)
- 划(53500)
- 编号(50168)
- 资助(47504)
- 成果(41393)
- 部(35418)
- 重点(35376)
- 课题(34469)
- 创(33581)
- 发(33163)
- 大学(32136)
- 项目编号(31391)
- 创新(30988)
- 科研(30783)
共检索到322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占军 眭依凡
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社会组织,也是具有较高稳定性的社会组织。正如布鲁贝克所说,大学存在的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永恒的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克拉克·克尔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亦指出,到1520年欧洲业已形成的机构中,至今仍以其公认的形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国内学术界对大学在大发展中出现的行政化、企业化现象展开了系列批评,提出了大学理性回归命题。对大学理性的讨论,还需要对大学理性概念本身严格考证和发展探源。基于大学理性失范事实,《大学理性研究》对大学理性发展谱系进行历史考源,形成了关于大学理性的独特认知,在其中发现学者责任伦理缺失这一本源性问题,故最终把大学理性回归的希望寄托于真正学者的成长。这一思路颇具启发性,深化了关于大学理性的认识。但大学领导人的角色应给予格外重视,他们非一般学者可比,必须担负保护大学理性的使命。
关键词:
大学理性 理性失范 理性回归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任增元
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认识上,高等教育都面临着"理性偏见"的挑战,尽管形式多样但实质都是用大学理性的部分代替了整体。大学评价实践中的量化主义倾向,理论上把认知理性提升为高等教育的本质,不符合完整的大学理性和中庸之道。理性是拯救大学的重要出路,大学的定位、发展与评价都必须坚守大学理性精神,而不是拘泥于一种理性形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解水青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大学因校长们的频繁抛头露面而充斥媒体,大学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关注。但与此同时,中国今日的大学精神却饱受诟病,甚或影响大学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亦受到质疑,中国当今的大学怎么了?难道是人们对大学的期盼过高或者信仰丧失?大学能够作为人类之灯照亮世界吗?张学文博士201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理性研究》一书力图对此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学理性是大学之所以产生、存在与发展的根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芳 贺武华
张学文博士的专著《大学理性研究》既是对大学哲学基础的审视与辨析,也是对大学思想发展史的系统考察;既是对大学历史传统的深究细探,也是对大学现实的反思追问。读《大学理性研究》,第一感觉就是著作"理论体量大",这得益于该著作理论体系的历史与比较的视角;其次就是"现实触痛痒",这与作者深度的问题意识分不开。仅从概念来看,《大学理性研究》所涉及的核心与外围概念就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要梳理好、说清楚并非易事,诚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中国把高等学校都称之为大学,这与欧美对大学的理解不同。大学,英文名为University,原意是"组合",后专指学术团体组织。因此,早期大学一般有4个学院,即文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到19世纪初,柏林大学以哲学院取代文学院,并上升为中心地位,但大学依然以人文学科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的系科越来越扩大,理工科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但大学对高水平学术追求的思想没有改变。因此,在欧洲,大学历来都是指本科以上教育的机构,单种技术性的、短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从大学理念的基本概念入手,梳理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以及纽曼和洪堡的大学理念,分析了美国大学理念的起源和演变、特别是威斯康星理念的意义,强调各种大学理念都是历史选择,是大学自身发展规律和外界影响的结果,对泛化和简单化回归大学理念提出质疑,探讨了大学理念历史的局限性、开放办学的重要性、分层定位的多样性以及中国特色的必然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当前,伴随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运行模式也涌现出全新的变革趋势。当新经济带来了创客时代之后,大规模、集中性的产业集聚模式和企业扩张模式,不再成为必然趋势,同时大量涌现"小而美"的产业与企业形态,这些都使得分散化、及时性、智能化、合作共赢的新型金融服务变得更加必要。新金融的根本动力,源于技术和制度两大要素。一方面,从技术视角看,我们可以用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经济、移动支付这些通行概念来描述新技术,也可以概括称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鸥 张亚明 苏妍嫄
首先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基本逻辑和规律,然后选择正确的分析路径,才能充分挖掘大数据的价值。同时,也应当警惕内心对"爆品"的过分追求以及时间因素对选品的最终影响。近些年,大数据之于企业而言渐成不可或缺的经营"利器"。特别是"互联网+"风靡,数据驱动组织变革越来越普遍,经营理念、商业模式、工作流程与方法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跨境电商行业,大数据似乎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大数据 跨境电商 爆品 行为逻辑 俄罗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培科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定性ICO是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对此,笔者认为,监管部门紧急对ICO乱象刹车是非常必要的,至少遏制了非法金融活动的继续。或许有人认为监管部门雷霆监管会将孩子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培科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定性ICO是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对此,笔者认为,监管部门紧急对ICO乱象刹车是非常必要的,至少遏制了非法金融活动的继续。或许有人认为监管部门雷霆监管会将孩子和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福春
自中世纪至今,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展已近千年,人们对大学的认识也从一元走向多元,其中对大学理性的探寻更是为大学之"大"提供了智慧之果。对于人类而言,出于生存与发展的双重目的,既需要感性的认识世界,也需要理性的改造世界,只有两者相得益彰,人类才无愧于"万物之灵"的称号。当前中国大学发展已进入了反思与调整阶段,新旧问题杂陈,更需要理性之光的照耀。一、大学理性必答的三问张学文博士《大学理性研究》一书对大学发展与变革的理性进行了研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军
黄金周旅游现象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作为一种“政策经济” ,在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又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旅游需求的集中释放导致了许多失衡现象的发生和市场有效配置功能的失效 ;市场的压抑性调节又使黄金周旅游现象不断出现新的特点 ,以人为本和度假休闲成为黄金周旅游的最本质要求。黄金周旅游的卖方市场地位已经发生动摇 ,黄金周旅游作为过渡时期的特殊现象 ,最终将归于理性。
关键词:
黄金周 供求矛盾 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