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3)
2023(9304)
2022(8154)
2021(7726)
2020(6690)
2019(15578)
2018(15550)
2017(29241)
2016(16880)
2015(19410)
2014(20137)
2013(19710)
2012(18699)
2011(17075)
2010(17691)
2009(16395)
2008(16636)
2007(15560)
2006(13785)
2005(12615)
作者
(48937)
(41252)
(41075)
(39462)
(25825)
(19966)
(18848)
(16073)
(15564)
(15044)
(14059)
(13855)
(13107)
(13073)
(12943)
(12911)
(12760)
(12083)
(12033)
(11900)
(10660)
(10412)
(10156)
(9736)
(9614)
(9411)
(9401)
(9232)
(8546)
(8485)
学科
(68923)
经济(68845)
(49752)
(46771)
管理(40460)
农业(30722)
(28825)
企业(28825)
方法(27872)
数学(24607)
数学方法(24302)
中国(21101)
业经(18341)
(16724)
(15935)
地方(15252)
(14121)
(12880)
贸易(12872)
(12500)
(11473)
理论(11472)
银行(11449)
(11046)
(10885)
(10483)
(10410)
农业经济(10367)
教育(10359)
(9903)
机构
学院(242909)
大学(235713)
(96293)
经济(93887)
管理(87829)
研究(81301)
理学(74182)
理学院(73348)
管理学(71902)
管理学院(71443)
中国(64313)
(60435)
(50263)
科学(50034)
农业(46450)
(44984)
(43164)
(42065)
业大(41640)
中心(40288)
研究所(38421)
(34335)
财经(34290)
师范(34038)
(32647)
北京(31745)
(30786)
(30066)
技术(29781)
农业大学(28356)
基金
项目(148365)
科学(114779)
研究(114634)
基金(102416)
(87814)
国家(86834)
科学基金(72913)
社会(68572)
社会科(64292)
社会科学(64271)
(61772)
教育(55354)
基金项目(54125)
编号(52182)
(50703)
自然(45227)
自然科(44052)
自然科学(44038)
自然科学基金(43221)
成果(42574)
资助(42147)
课题(36384)
(33783)
重点(33641)
(33525)
(33477)
(30266)
(30015)
(29953)
创新(28193)
期刊
(118210)
经济(118210)
研究(71152)
(63474)
中国(57479)
农业(42433)
学报(37938)
教育(37091)
(35921)
科学(33767)
大学(28974)
管理(27174)
学学(26930)
技术(26872)
(26744)
金融(26744)
业经(25559)
(20611)
问题(17110)
财经(16481)
经济研究(15705)
农村(14996)
(14996)
职业(14971)
(14561)
农业经济(14276)
(14133)
图书(13640)
技术经济(12517)
世界(12465)
共检索到383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杨博维  马永坤  
回归农民职业属性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通过回归农民职业属性来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对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农民职业是社会分工的必然抉择,回归农民职业属性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再现。为此,就需要加强系统谋划和有序推进,以卓有成效的系统工程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或农业工人,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三高两低"农业,探索建立职业农民注册登记制度,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以及吸引社会与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鼓励有志青年投身农业,成为新一代职业农民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伟  王征兵  陈遇春  
本文论述了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概念和现阶段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研究的必要性:有助于掌握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完善农民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提高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有助于促进农民职业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文章最后提出了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是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家富  余志刚  崔宁波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农民的职业能力,前提是厘清职业能力的内涵和要求。论文运用DACUM方法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特征、工作职责和任务,从职业理念、能力基本要求和能力强度3个方面构建职业能力框架。本文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具有4个职业特征,承担3项基本职责和26项具体任务,指出新型职业农民须秉持市场导向、绿色生态、健康安全和创新创业的职业理念,具备46项职业基本能力。本研究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课程建设依据,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玲  
文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技术,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从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角度,探究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四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内部诸因素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来源各项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玲  
文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技术,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从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角度,探究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四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内部诸因素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来源各项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娟  
本文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对农民培训的属性进行总体判断,再根据农民培训产品的类型,进行分别论述。研究结论表明:农民培训总体上是准公共产品;但不同类型的培训属性也不同,农业技术是利益外溢性准公共产品,基础知识培训是拥挤性公共产品,专业技能培训则是私人产品。农民培训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农民培训不能完全由私人市场来筹资,政府的筹资或经营是必要的,但不同的培训类型,政府的财政职能应该有所不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如  
青年农民,社会进程的重要载体。他们将都市与乡村连通,促进城乡共同走上社会演进的快车道。在波澜壮阔的“民工潮”风起云涌之时,青年农民“回流”也正日益壮大。它正在成为中国社会跨世纪的伟大抉择。笔者仅就农民“回流”的原因、效应和对策作些粗浅的探讨。一青年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景舟  
"职业教育"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国家或社会,或者说在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关于职业教育名称的争论,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同认识,而这种认识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职业教育虽然已经成为在大学传授的一门学问,但对职业教育教学来说,却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贫瘠。对职业教育名称争论所作的思考,是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知识,提高其学术品质和文化含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倩蕾  
人的现代化不是自发形成,而是伴随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来实现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如何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成为关键问题。探索建立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内部制度机制和完善外部环境,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产业发展输送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纪中强在《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第8期中撰文,界定了职业农民的内涵,探究了培育职业农民的意义,分析了职业农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路径。职业农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或新型农民,而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以农业为终身从事的事业,有长远的规划,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职业农民按分工类别划分为技能型、管理型和服务型三类。培育职业农民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会利  霍学喜  
论述了建立和完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经过分析研究,提出陕西省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长效机制为:(1)设置农村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机构。(2)制定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3)配套建立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的保障制度。(4)开发农村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资源。(5)确立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长效机制实施方略。实现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长效机制的主要方法为:(1)推广已经取得的办学经验,促进基础教育上规模上水平;(2)大力发展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3)改革农村普通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会英  周衍平  赵瑞莹  
本文概述了我国农民职业分化的十大类型及其特点;剖析了农民职业分化的动力因素;提出了推进农民职业分化的战略构想与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杨明增  
分析性程序作为一项现代审计取证的主要技术手段,对于确认资料间严重偏离的波动、查找潜在的错报或舞弊等高风险领域非常有效。传统的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合理性测试法,但传统分析方法存在以下两点缺陷。一是传统分析法难以准确估计预期数据值。采用传统的分析法估计预期数据值,对审计师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需要审计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实务中,一般都由高级审计师或项目经理完成。虽然由经验丰富的审计师估计预期数据值,但由于估计的主观性太强,不同审计师的估计值相差很大,不具有可比性,这不利于提高审计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学涛  李旭  戚迪明  
本文利用2014年农民工调研数据,从就业地和社会融合两个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定居意愿的选择。基于logit模型、通过基准回归研究发现,就业地和社会融合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显著,在小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更偏好于在城市定居,农民工社会融合度越高越偏好于在城市定居;通过分职业、分收入和外出与否回归发现,高端职业、高收入和外出农民工比低端职业、低收入和本地农民工更偏好于在城市定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芝洲  蔡文兰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出现的"学术漂移"现象既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威胁着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按照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观点,高职院校作为制度化组织,受制于制度环境中的"合法性机制",在强制、模仿和规范机制的驱动下形成了"学术漂移"。因此,重构制度环境,形塑高职院校的制度合法性,成为治理高职院校"学术漂移"现象的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