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4)
- 2023(7285)
- 2022(5950)
- 2021(6137)
- 2020(4760)
- 2019(11407)
- 2018(11358)
- 2017(19198)
- 2016(11440)
- 2015(13193)
- 2014(13162)
- 2013(12525)
- 2012(11925)
- 2011(11109)
- 2010(11101)
- 2009(9968)
- 2008(9733)
- 2007(8329)
- 2006(7388)
- 2005(7119)
- 学科
- 济(41159)
- 经济(41112)
- 中国(22985)
- 管理(19405)
- 教育(19343)
- 业(18153)
- 方法(17981)
- 数学(16753)
- 数学方法(16618)
- 农(12053)
- 企(11379)
- 企业(11379)
- 贸(10830)
- 贸易(10822)
- 易(10687)
- 学(8923)
- 财(8255)
- 理论(8084)
- 农业(7927)
- 发(7729)
- 制(7495)
- 融(7383)
- 金融(7383)
- 银(7098)
- 银行(7092)
- 行(6982)
- 发展(6616)
- 业经(6549)
- 出(6513)
- 展(6493)
- 机构
- 大学(155860)
- 学院(146555)
- 济(67259)
- 经济(66172)
- 研究(63524)
- 管理(46513)
- 中国(44896)
- 理学(39639)
- 理学院(39023)
- 管理学(38294)
- 管理学院(37977)
- 京(35610)
- 科学(32999)
- 所(31437)
- 范(30420)
- 师范(30310)
- 教育(30058)
- 财(29551)
- 研究所(28553)
- 中心(26743)
- 师范大学(25679)
- 北京(24617)
- 财经(23312)
- 经济学(23229)
- 院(22521)
- 经(21776)
- 经济学院(20867)
- 江(20582)
- 农(18821)
- 财经大学(17622)
- 基金
- 项目(92094)
- 研究(76270)
- 科学(75157)
- 基金(67176)
- 家(57871)
- 国家(57303)
- 社会(49215)
- 科学基金(47526)
- 社会科(46403)
- 社会科学(46397)
- 教育(43033)
- 基金项目(33254)
- 编号(31575)
- 省(31296)
- 划(30928)
- 成果(29648)
- 资助(28332)
- 自然(26459)
- 自然科(25879)
- 自然科学(25874)
- 自然科学基金(25458)
- 课题(25084)
- 部(24971)
- 重点(22699)
- 教育部(22649)
- 中国(22352)
- 国家社会(21089)
- 发(21016)
- 年(20917)
- 性(20869)
共检索到247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向兵
通过对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劳动教育历史的回顾总结,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对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回归,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探索的全面升华。要进一步提高对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思想认识,完善理论体系和实施体系。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劳动教育 建党百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柳友荣
中国共产党百年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百年历程中,我们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功能、目标、本体的认识不断深化,积累了丰富、系统的劳动教育经验。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提质增效,要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追求美丽劳动、以劳育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劳动教育 美丽劳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湛 文魁
本文分6个阶段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为回应不同时期所提出的时代主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对劳动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劳动政策实践的调整过程。党的劳动思想和实践的百年演进史,归结起来,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多维度激励劳动者,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生活,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优化劳动力配置。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乘势而上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新时代我国的劳动领域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挑战。未来需要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求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古光甫 邹吉权
劳动教育承载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是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劳动教育政策经历萌芽起步、探索发展、稳步发展、创新发展四个历史发展时期。反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劳动教育政策变迁,分析各时期劳动教育政策时代特征,阐释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内涵,提出构建"四方联动"的劳动育人协同机制、搭建实用型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劳动教育多元的实践育人平台、构建科学劳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等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岳蓉
干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常规性、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承担着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干部教育经历了探索发展、曲折发展、快速发展、规范发展和创新发展五个阶段,形成了探索性与规范性统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统一、政治性与教育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应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党的历史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干部学习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创新,保持干部教育发展活力;推动学科发展,发挥干部教育理论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创造了脱贫攻坚史上的伟大奇迹。学界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扶贫工作展开了详实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围绕中国共产党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历史逻辑、主要内容、核心特色、基本经验和重大意义等话题产出了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念与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同时,目前的研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注重学理研究为顺利开展"相对贫困"的治理提供学术支援,又要加强机制构建为推进"后贫困时代"的扶贫提供动力源泉。可以料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扶贫工作将在21世纪迎来新的突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惺惟 曹高航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可以向历史学精神,向历史求经验,向历史探未来。了解红色金融史,才能更好赓续红色金融精神血脉,不忘红色金融的初心,牢记红色金融的使命。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金融工作,保障金融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支持革命战争,到创立新政权,再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金融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革命战争时期金融事业的建立与发展革命战争时期金融事业的萌芽是在农民运动中产生的。
关键词:
金融史 中国共产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宝敏 李晓华 杜娟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林业的百年光辉历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历史学、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的林业政策史做了简明梳理。研究表明: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富强美丽的国家战略制定和调整林业政策,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实行平均山权林权的政策,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改革开放前,为了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百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借鉴苏联经验建立林业公有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以木材生产为主”和“大砍大造”的政策,林业发展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创造性地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政策,使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新时代,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实行依法保护、系统治理、生态扶贫三者相结合的政策,有效促进了林业高质量发展。百年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林业取得重大成就,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8.6%提高到2020年底的23.04%,昔日的濯濯童山变为绿水青山。总结历史经验,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守美丽目标、因宜施策、法策并举、善用市场的政策。展望未来,前程美好,任务艰巨:林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要注重提升以林长制为基础的治理能力、加强林地保护和森林分类经营、完善林业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生态补偿和生态护林员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永新 罗晶
一百年来,中国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了锚定方向、改造建设、改革开放、续写新篇的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入学机会;培养国家建设所需人才,推动了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整体素质逐步提高;调整完善教育布局与结构,教育发展更加均衡;鼓励教育探索与研究,形成丰硕理论与实践成果。百年的不懈探索,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优先发展教育;三是坚持推进教育公平;四是坚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教育事业方能取得辉煌业绩,也方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把青少年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大计,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100年来,党领导下的人民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并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了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培养了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大批人才;锻造了一支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办教育,坚持教育公平,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教师为本,坚持依法治教,坚持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党教育发展的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新的历史时期,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引导当代青少年儿童坚定理想和信念;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升教育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断探索教育工作新思路新举措。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事业 重大成就 历史经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程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孕育、确立、发展、稳定、曲折、成熟、完善的演变历程。在探索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理论中国化,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在与时俱进中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坚持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的融合统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克服探索中的曲折与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学习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刻内涵,做好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方针 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迎爽 郑宜帆
教育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基本活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而教育目的的明晰则是党推动教育治理的前提条件。党关于教育目的的认识,经历了由"引进来"到"中国化"继而"体系化""制度化""现代化"的历程。党在这一历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目的的根本指导、坚持教育法制建设与教育目的探索的统一、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着眼教育强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目的;坚持实践导向,不断提升教育目的理论的执行力;面向未来挑战,持续推进教育目的理论的守正创新,以教育目的的现代化推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目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明远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为教育的目的,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观,培养"四有"好老师的教师观,改革创新的科学发展观等系列思想。当下,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冬华 马海鹏
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界点,对1949年前后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财会监督领域的百年实践进行回顾总结。首先,根据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组织建设和革命斗争时期的战时财政建设路径,梳理了中国共产党财会监督的早期实践。其次,结合1949年后的经济社会体制变革脉络,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财会监督工作分为财政监督和会计监督两部分,分阶段总结了其演进历程中的历史成就。最后,传承历史,展望未来,指出财会监督工作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财会监督法治建设和机构建设。研究结果对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马金华 林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因应时局进行财税治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红色型"财税,支援了革命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构建国家型财税,推进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酝酿调控型财税,驱动了经济持续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筑现代型财税,促进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认为,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一元领导的统筹之向、良法之下的规范善治和以民为本的价值核心,是党百年财税治理的基本经验。正是如此,党才得以披荆斩棘,完成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以史为鉴,当前我国财税治理需要以提高人民幸福感为旨归,实现质量化发展、适度化举债、一体化运行,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性,化解财税风险,发挥央地两个积极性,构建有活力、有动力、有合力的财税治理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