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3)
- 2023(13750)
- 2022(12138)
- 2021(11505)
- 2020(9650)
- 2019(22075)
- 2018(22159)
- 2017(42468)
- 2016(23165)
- 2015(26033)
- 2014(25813)
- 2013(25264)
- 2012(22894)
- 2011(20268)
- 2010(20241)
- 2009(18761)
- 2008(17798)
- 2007(15253)
- 2006(13195)
- 2005(11398)
- 学科
- 济(84279)
- 经济(84170)
- 管理(65813)
- 业(60915)
- 企(51514)
- 企业(51514)
- 方法(40183)
- 数学(34255)
- 数学方法(33825)
- 中国(23387)
- 财(23099)
- 农(22276)
- 学(19738)
- 业经(19602)
- 贸(17666)
- 贸易(17659)
- 制(17510)
- 易(17190)
- 地方(16763)
- 融(15949)
- 金融(15947)
- 银(15870)
- 银行(15828)
- 理论(15789)
- 行(15110)
- 务(15023)
- 财务(14935)
- 财务管理(14899)
- 农业(14558)
- 和(14114)
- 机构
- 学院(315263)
- 大学(315220)
- 管理(124826)
- 济(120568)
- 经济(117823)
- 理学(108340)
- 理学院(107141)
- 管理学(105122)
- 管理学院(104564)
- 研究(103911)
- 中国(77992)
- 京(66831)
- 科学(65579)
- 财(56338)
- 所(52181)
- 农(50155)
- 研究所(47769)
- 业大(47531)
- 中心(47473)
- 财经(45396)
- 江(44645)
- 北京(42077)
- 范(41685)
- 经(41369)
- 师范(41255)
- 农业(39611)
- 院(38117)
- 州(37063)
- 经济学(35249)
- 财经大学(34090)
- 基金
- 项目(219006)
- 科学(171139)
- 研究(159961)
- 基金(157765)
- 家(137592)
- 国家(136449)
- 科学基金(116976)
- 社会(98723)
- 社会科(93486)
- 社会科学(93464)
- 省(85761)
- 基金项目(83993)
- 自然(77182)
- 自然科(75412)
- 自然科学(75394)
- 自然科学基金(74008)
- 教育(73774)
- 划(72509)
- 编号(65776)
- 资助(65363)
- 成果(53228)
- 重点(48730)
- 部(47940)
- 发(46022)
- 创(45505)
- 课题(45197)
- 创新(42369)
- 科研(42314)
- 项目编号(41145)
- 教育部(41011)
共检索到454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延东
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监管主体缺位、监管机制模糊和监管方式封闭的传统监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安全需求。文章建议探析回应性监管的理论内涵,重构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精神的物流安全概念,并借鉴融合"英国多维结点与差异性监管"、"美国后设监管与第三方支持"以及"日本信息共享与分级监管"等机制和策略,通过编织上下互动的多元监管网络、推动监管信息的共享与安全、强调监管过程的差异性处置以及建立专门的危险物品运输体系等措施构建适应我国现代物流安全体系的监管模型,确保物流安全有序运行。
关键词:
回应性监管 物流安全 监管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延东
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监管主体缺位、监管机制模糊和监管方式封闭的传统监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安全需求。文章建议探析回应性监管的理论内涵,重构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精神的物流安全概念,并借鉴融合"英国多维结点与差异性监管"、"美国后设监管与第三方支持"以及"日本信息共享与分级监管"等机制和策略,通过编织上下互动的多元监管网络、推动监管信息的共享与安全、强调监管过程的差异性处置以及建立专门的危险物品运输体系等措施构建适应我国现代物流安全体系的监管模型,确保物流安全有序运行。
关键词:
回应性监管 物流安全 监管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保婵
资产评估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作用的专业服务行业,有效的市场监管能够促进资产评估服务质量提升。文章通过从资产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现状出发,发现存在监管主体缺乏沟通协调、监管方与被监管方缺乏平等协商对话机制和对被监管方主动履行职责的激励机制等问题,借鉴回应性监管理论的"回应、塑造、协同和关系性"四个精髓,分析回应性监管理论在资产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的适用性,最后提出组建多元化的监管主体、增加监管客体履行责任的激励措施、建立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的主体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监管方与被监管方平等的协商对话机制等完善资产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琳 周荣庭
社会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社会组织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是关键因素。文章以回应性监管理论为理论视角,以深度访谈法获取大量采访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对社会组织多元协同监管主体和监管内容进行质性评价,构建回应性管理视角下社会组织内部多元协同监管模式,并基于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的多样化监管策略,以期解决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困境,促进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荣振华
回应性监管理论的多元化监管模式及随着社会发展而衍生出的分支理论契合中国立法法和食品安全法修法理念,同时又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服务政府等公共政策目标相吻合,因而,中国地方立法应创造性地运用此理论来引导食品安全监管地方立法。一方面破解修法、相关新政策及民众权益需求而产生的挑战;另一方面通过此理论来引导食品安全监管地方立法的创新尝试,为地方立法开拓新的立法理念,有利于地方立法特色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地方食品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荣振华
回应性监管理论的多元化监管模式及随着社会发展而衍生出的分支理论契合中国立法法和食品安全法修法理念,同时又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服务政府等公共政策目标相吻合,因而,中国地方立法应创造性地运用此理论来引导食品安全监管地方立法。一方面破解修法、相关新政策及民众权益需求而产生的挑战;另一方面通过此理论来引导食品安全监管地方立法的创新尝试,为地方立法开拓新的立法理念,有利于地方立法特色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地方食品经济的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毛文娟 王俊俊
受我国金融监管政策由松转紧的影响,险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呈现出举牌"涨潮"和"退潮"之势。基于回应性监管理论,文章对宝能举牌万科、前海人寿换血南玻、阳光保险举牌伊利和前海人寿突袭格力四个事件进行了多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政府监管策略会根据险资举牌动机和行为进行相应调整,当险资投资是单纯性财务投资行为时,监管机构主要以规范行为和能力提升为主,采取被监管主体自我监管和强化型自我监管策略;当险资举牌演变成一种行业性激进式恶意收购行为时,监管机构逐步升级监管强度直至暂停业务、市场禁入等严厉的惩罚措施。随着监管策略呈现从强化型自我监管向命令控制型监管,后又回归至强化型自我监管的转变,险资举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当监管处于强化型自我监管阶段,南玻被前海人寿多次举牌,最终丧失控制权;面对宝能系的三次举牌,万科虽然紧急停牌,随后发布资产收购预案,但反收购举措也以失败告终。当监管强度逐渐升级进入命令控制型监管阶段,万科管理层重夺控制权,随着监管趋严的形势逐渐明确、监管层的态度立场和惩罚措施日益清晰,阳光保险未再继续增持伊利股份,伊利保持了控制权;前海人寿突袭格力时,正值保监证监齐发力明确对险资恶意举牌的态度和立场、要进一步强化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于是格力最终保住了控制权。当险资举牌行为得到严格限制后,政府再次进入强化型自我监管阶段,只是此次的监管规则在之前强化型自我监管阶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完善。本文提出,监管机构应重视提高监管对象自我监管的主体责任和能力,采取先宽松后强硬的监管措施,并用权威有效的强制措施防范违背基本底线的金融风险,同时要考虑各监管策略之间的互相融合促进转化的动态关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阎维博
信用评级机构以红旗标志标识上市公司风险的研究报告引发市场强烈反应,并遭到香港证券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信用评级机构认为研究报告不属于应受监管的信用评级业务,并主张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但最终被香港终审法院驳回。信用评级机构业务类型日趋多元化,但包括研究报告在内的非传统信用评级业务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统一的界定方式与明确的监管规则。在我国债券市场持续深化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金融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应重视非传统信用评级业务的监管问题,合理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监管制度,有效把握监管尺度。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冯彦杰 齐佳音
股权众筹融资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新业态互联网金融模式。处于股权众筹融资产业链核心的股权众筹平台近年来快速发展,并伴随着道德风险、法律风险、投资风险和管理风险4大风险类别。基于回应性监管原理,对金融新业态的回应性监管,在行业发展初期应该采取超罚策略与鼓励强化自我监管策略同时使用的方法,使全行业树立底线思维,防止大规模道德风险的产生。同时应通过监管逐步升级、引入和加强第三方监管、倡导强化自我监管、加强与行业内发展较快企业的沟通等多种方式建立多方共治的"大监管"格局,防止严重的法律风险、投资风险发生,并改善管理风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加权
回应性监管契合学生资助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顺应“三全育人”新常态、促进资助育人提质增效,但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回应性监管面临着多样性监管主体缺位、一体化监管网络匮乏、监管机制建设滞后等实践困境。对此,高职院校应从壮大监管队伍、增强回应性监管主体力量,打造一体化监管网络、畅通回应性监管渠道,构建协同监管机制、激发回应性监管活力等方面,探索推行路径,大力推进学生资助回应性监管,实现资助育人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资助 回应性监管 资助育人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裕岭 姚浩亮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自面世伊始即引人瞩目,数据、算法、算力作为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前行的“三驾马车”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数据之殇,如数据泄露、数据垄断等亦挑战着传统数据治理框架。在智能时代,基于应用场景的分散治理、基于风险预防的事前治理、基于公权主导的硬性治理均难以满足治理与发展的双重需要。行业主体基于其专业性、及时性、协同性等灵活优势理应在智能时代的数据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却饱受自监自管、缺乏动力等诟病。目前,新加坡的问责制协同治理模式、美国的软法治理模式均反映着行业主体自我监管的可行性,且证实了自我监管并非完全自治。因此,以自我监管为着力点,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构建数据治理新范式有其现实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莎莎
P2P网络贷款平台近年来的发展引人关注,其中宜信通过"线下债权转让模式"实现了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快速发展,被行业内称为"宜信模式"并被纷纷效仿。"宜信模式"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因为其独特的运营模式遭到质疑。宜信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异化的P2P网络贷款,其债权转让模式已具备类资产证券化的性质,且其采用规避法律的个人放贷模式使宜信模式具有较大的风险。对于宜信模式的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监管制度应该有所回应,促使其运行的"阳光化"和"透明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波
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自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以来的监管滞后,促使其创建目标性监管体制以控制全面市场风险。在我国,以金融控股集团为代表的双重市场转型进展迅速,必须优化各分业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可以借鉴美国渐进式的改革思路,在现阶段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九条制定实施细则,落实以央行为市场稳定性监管人的金融监管协调体制,并尽快启动对金融控股集团的全面监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得桂 夏美鑫
基层社会治理对于我国国家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陕西省石泉县社会治理实践的案例研究表明:推动形成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科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更离不开政府组织对社会的积极回应和有效治理;与单向度治理、科层化治理相比较,回应性治理以执政党和政府的使命驱动为根本前提,重视人民合理诉求的便捷式传达,治理过程注重治理主体的积极回应,把增强基层善治能力作为回应结果;通过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理念积极化、治理方式精细化、治理目标人本化的实现机制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在党政部门与社会群众的双向积极互动中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公共事务预期治理效果,以此助推基层治理迈向现代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远清 杨颖颖
伴随着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逐步转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经历了从试点探索到正式确立的过程。面对被告人认罪认罚之后提出上诉的难题,从契约精神、诚实信用、公正效率到司法公信力的角度,都无法给予回应与解答。基于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运用回应型司法理念,通过保障协商参与者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对司法过程的实质性参与,以沟通对话、凝聚共识,成功找到"司法的最大公约数",就能够妥善平衡诉讼价值的冲突与矛盾,积极回应社会需求,有效解答司法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