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6)
- 2023(4298)
- 2022(3548)
- 2021(3315)
- 2020(2711)
- 2019(5851)
- 2018(5460)
- 2017(10456)
- 2016(5748)
- 2015(5900)
- 2014(5889)
- 2013(5659)
- 2012(5251)
- 2011(4647)
- 2010(4596)
- 2009(4264)
- 2008(4423)
- 2007(3718)
- 2006(3223)
- 2005(3039)
- 学科
- 济(20363)
- 经济(20332)
- 管理(17788)
- 业(17671)
- 企(15236)
- 企业(15236)
- 方法(9833)
- 数学(8389)
- 数学方法(8284)
- 财(7418)
- 制(5835)
- 中国(5819)
- 学(5406)
- 农(5341)
- 务(5255)
- 财务(5248)
- 财务管理(5234)
- 企业财务(5118)
- 业经(4738)
- 体(4398)
- 银(4288)
- 银行(4282)
- 融(4108)
- 金融(4108)
- 行(4091)
- 技术(3688)
- 体制(3672)
- 划(3541)
- 理论(3421)
- 贸(3369)
- 机构
- 大学(79158)
- 学院(77437)
- 济(30782)
- 经济(30154)
- 管理(28923)
- 研究(28175)
- 理学(25282)
- 理学院(24969)
- 管理学(24447)
- 管理学院(24277)
- 中国(21111)
- 科学(16922)
- 财(16384)
- 京(16296)
- 所(14153)
- 农(14144)
- 财经(13144)
- 中心(12865)
- 研究所(12837)
- 经(12139)
- 业大(11670)
- 江(11381)
- 农业(11096)
- 院(10408)
- 财经大学(10167)
- 范(10149)
- 经济学(10035)
- 师范(10027)
- 北京(10005)
- 州(9054)
- 基金
- 项目(54506)
- 科学(43896)
- 基金(41656)
- 研究(37913)
- 家(37628)
- 国家(37318)
- 科学基金(31900)
- 社会(25823)
- 社会科(24523)
- 社会科学(24514)
- 基金项目(21369)
- 自然(21021)
- 自然科(20585)
- 自然科学(20579)
- 自然科学基金(20251)
- 省(20087)
- 教育(17736)
- 划(17696)
- 资助(16732)
- 编号(13429)
- 重点(12716)
- 部(12649)
- 性(11676)
- 国家社会(11520)
- 创(11473)
- 成果(11398)
- 教育部(10949)
- 发(10835)
- 创新(10741)
- 科研(10732)
共检索到116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香军
基于2023年各地信访典型案例、政府留言数据以及访谈材料的分析发现,基层信访治理不再单纯作为压制性手段,而是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从群众路线到压制作用再到回应性范式的转变,这表现在功能回应性、结构回应性与互动回应性三个维度上。基层信访承担了群众沟通、诉求解决与政策响应的三重回应性功能,功能的变迁带来了信访系统内部结构的分化,组织结构、权力结构、程序结构与责任结构以自主调适的形式,回应系统功能和社会问题。为协调功能回应性与结构回应性,使二者保持时间上的同频与方向上的一致,基层信访治理还调动起情感要素,联动资源要素,推动功能与结构之间的互动回应,开创了基层回应性信访治理的生动格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香军
基于2023年各地信访典型案例、政府留言数据以及访谈材料的分析发现,基层信访治理不再单纯作为压制性手段,而是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从群众路线到压制作用再到回应性范式的转变,这表现在功能回应性、结构回应性与互动回应性三个维度上。基层信访承担了群众沟通、诉求解决与政策响应的三重回应性功能,功能的变迁带来了信访系统内部结构的分化,组织结构、权力结构、程序结构与责任结构以自主调适的形式,回应系统功能和社会问题。为协调功能回应性与结构回应性,使二者保持时间上的同频与方向上的一致,基层信访治理还调动起情感要素,联动资源要素,推动功能与结构之间的互动回应,开创了基层回应性信访治理的生动格局。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智勇 陈立
近年来,因对失独群体利益诉求的满足程度有限,失独群体的信访维权事件日益增多。失独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政府部门满足程度存在的差距,反映出政府部门对失独群体诉求的回应能力不强。了解失独群体的利益诉求,加强政府部门的回应能力建设,是满足失独群体合理利益诉求,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失独群体 利益诉求 信访维权 回应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学军
"李希贵之问"批评了学校特色发展的诸多不当做法,提出了两个深层次问题。两个问题的答案及其逻辑推演确立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可能性与路径。通过需求-功能分析可知,学校特色发展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但学生特点或个性成长反过来决定了学校特色。"李希贵之问"假定了学校特色发展只能在学生个性上做文章,将学生的个性与共同需要对立起来,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局限。学生核心素养与个性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关键词:
“李希贵之问” 特色发展 课程 核心素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得桂 夏美鑫
基层社会治理对于我国国家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陕西省石泉县社会治理实践的案例研究表明:推动形成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科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更离不开政府组织对社会的积极回应和有效治理;与单向度治理、科层化治理相比较,回应性治理以执政党和政府的使命驱动为根本前提,重视人民合理诉求的便捷式传达,治理过程注重治理主体的积极回应,把增强基层善治能力作为回应结果;通过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理念积极化、治理方式精细化、治理目标人本化的实现机制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在党政部门与社会群众的双向积极互动中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公共事务预期治理效果,以此助推基层治理迈向现代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家峰
尽管流行的观点将治理置于国家的对立面,并因此从公民或社会的角度来理解当代的治理变革,但治理却始终与国家不可分离。治理理论根植于国家的解释传统,如何理解治理取决于如何解释国家。在社会科学关于国家的三大解释传统中,社会—政治理论与个人主义分享着相同的理论前提并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虽然能够为有效回应公民需求的国家治理提供规范性的辩护,但却忽视国家治理的内在构成及其具体过程,因而无法形成一种真正的国家治理理论。把握国家治理的"真实世界"需要以组织为中心,并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理解组织结构及其制度如何限制、引导和释放政治家与官员的注意力和行为,从而能够对社会的需求做出充分地回应,并将反映民意的政策成功地...
关键词:
国家治理 以组织为中心 制度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劲光
国家治理架构下形成的审计理念是对国家审计的创新性认识和共识,相应地,在此架构下如何"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成为了审计本身尤其是民生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回顾与揭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理论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嵌入审计公民回应性机制的作用和构建意义。认为加强回应性是审计机关与公民良性互动的重要举措,是创新政府治理模式、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突出为民审计的精髓,保障民生、民权的有效途径,它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公共利益"的建筑师和保护者;并以民生审计为阐述对象,探讨了在指标评测层面实现民生审计公民回应性测度的思路和设想。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民生审计 公民回应性指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娟 郭元祥
本文认为,当前外语课程教学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着片面强调语言知识教学,忽视中西方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导入、缺乏文化理解力培养的局限性。语言与文化具有发生学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外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念、文化差异的导入,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理解力。文化回应是基于语言学立场与文化立场整合的外语教学策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向明
访谈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是研究者针对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面对面交谈获得第一手资料的一种方式。这种交谈与人们日常的谈话不太一样,是一种有目的、有一定形式规范的研究型交谈。教育研究中的访谈可以按其结构分成封闭型、开放型和半开放型三种类型(Fontana & Frey,1994)。封闭型访谈大都使用于定量研究,对所有的访谈对象都按照同样的顺序问同样的问题,以便统一进行量化分析。开放型访谈大都使用于质的研究(陈向明,1996)的前期,其结构比较宽松、灵活,让被访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便了解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以及他们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和观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郑朝霞
作为一个集研究、服务、生产、培训等于一体的物流科研机构,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做好自身发展规划与决策的同时,长期以来也注重将目光投向物流学界、业界的高端视野,希望通过高端的回应来紧跟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不断微调发展思路,开拓进取,使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物流所)成为国内一所顶尖的物流类科研机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清利
村社是国家基层治理和社会自我管理的载体。本文选择以村社的功能分析理论为主线,努力避免不同分析框架产生的限制,力求发现一条附着在村社作用机制上的国家基层管理和社会治理变迁路径;力求清晰地显示村社功能的变迁格局和相应理论的回应程度,并为国家的相关政策选择和法制建设提供可能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社功能 变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熹
我国公司合规制度在外源式、行政主导式的发展模式下产生了监管依赖、合规形式化与公司责任变相扩张等问题。合规的本质不是公司免责的形式工具,而是公司治理上的改革和实践,需要“外部行为规范的内生化建构+治理权的外部化转移”的双向作用。回应型规制理论能为合规制度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路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要有效配置合规职权并压实公司成员的合规义务;在合规监管立法与执法中,要秉持回应型法权关系的协商互信原则,合理运用规制升级策略与多元主体的规制授权措施;在政府监管、市场行业监督、公司治理自律三者的互动反馈与合力共治中,要促成合规监管与合规治理的内外结合。
关键词:
公司合规 治理结构 合规义务 回应型规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效峰
近三十年来东南亚地区公民社会逐渐兴起,其参与行为除对国家治理产生影响外,也日益对东盟地区治理产生影响。国家层面的变化是地区治理转型的基础,治理范式的兴起也使公民社会得以把这两个层面进一步联系起来。随着传统东盟方式的调整,地区公民社会逐渐成为东盟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相关方,并以第三轨道形式参与东盟相关决策。公民社会参与使东盟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共同体意识得到加强,以人为本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公民社会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已初步形成,但受制于自身及环境因素,公民社会尚不能根本改变现有的国家中心主义。未来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发展关系,需要考虑该地区一体化过程中不断加强的社会维度。
关键词:
东盟 公民社会 政治参与 地区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淼 黄倩
农村水利是保证农业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农村水利的脆弱性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农村水利系统具有多户共用性、建设管理投入大以及毁损累积性的性质,这些性质决定了水利在治理上需要明确各方权责,维护农民之间的公平,在投入上应采取农民可承受和常态化的水利管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水利的账户基金制治理模式,即从水利账户系统、账户基金来源、使用分配、制度建设、管理监督等方面来确保水利账户基金制度的运行,最终保证农村水利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水利 治理需求 农村水利账户基金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