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41)
- 2023(5554)
- 2022(4641)
- 2021(4060)
- 2020(3216)
- 2019(6990)
- 2018(6874)
- 2017(12166)
- 2016(6427)
- 2015(7126)
- 2014(7089)
- 2013(7095)
- 2012(6910)
- 2011(6659)
- 2010(6962)
- 2009(6698)
- 2008(6284)
- 2007(5569)
- 2006(5363)
- 2005(4990)
- 学科
- 济(52511)
- 经济(52487)
- 管理(17411)
- 地方(15427)
- 学(13819)
- 方法(13583)
- 地方经济(11868)
- 数学(11866)
- 数学方法(11803)
- 环境(10858)
- 业(10698)
- 中国(9723)
- 业经(8295)
- 企(8061)
- 企业(8061)
- 农(7492)
- 生态(7103)
- 经济学(6908)
- 和(6385)
- 资源(6318)
- 发(6215)
- 融(5560)
- 金融(5556)
- 划(5534)
- 农业(5390)
- 理论(5138)
- 产业(5068)
- 财(5042)
- 制(4945)
- 体(4941)
- 机构
- 大学(106118)
- 学院(105188)
- 济(53247)
- 经济(52335)
- 研究(43167)
- 管理(34782)
- 中国(30983)
- 理学(29222)
- 理学院(28803)
- 管理学(28256)
- 管理学院(28048)
- 科学(26025)
- 所(22346)
- 京(21978)
- 财(21307)
- 研究所(20326)
- 经济学(18223)
- 中心(17990)
- 财经(16991)
- 农(16473)
- 江(16196)
- 经济学院(16002)
- 经(15274)
- 范(15153)
- 院(15065)
- 师范(15018)
- 北京(14204)
- 业大(13874)
- 科学院(13733)
- 农业(12650)
- 基金
- 项目(66132)
- 科学(51979)
- 基金(48419)
- 研究(47384)
- 家(42452)
- 国家(42136)
- 科学基金(35371)
- 社会(32640)
- 社会科(30908)
- 社会科学(30902)
- 省(25518)
- 基金项目(24670)
- 自然(21257)
- 划(21119)
- 教育(20787)
- 自然科(20592)
- 自然科学(20588)
- 自然科学基金(20195)
- 资助(19679)
- 编号(16988)
- 发(15983)
- 重点(15590)
- 国家社会(14329)
- 成果(14165)
- 部(14137)
- 发展(13320)
- 济(13319)
- 经济(13189)
- 展(13144)
- 创(12955)
共检索到169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煜 朱成全
西方的生态经济学是在发展一种将社会和经济系统嵌入生物物理世界的愿景下成立的,这一本体论基础与标准经济学的增长范式形成强烈的对立。然而,生态经济学对经济过程的理解仍相当接近新古典主义的机械论,通过接受市场的配置效率,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被纳入了生态经济学框架,导致“旧的”经济学方法与“新的”生态经济学思想之间的根本分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思想揭示了生态危机如何与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联系,以及增长与发展等同起来的趋势联系,回到“资本批判”的原初语境当中才能正确认识生态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社会经济体系,会造成广泛的生态退化,为了创造一个以满足人类需求而不是资本需求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维持生命的自然生态条件,系统性变革是必要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鹏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正刚 李晓 田军
可持续发展关键障碍源自于拒绝使用价值及其相关绝对规模与结构研究的罗宾斯之经济科学,相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需要阐明"使用价值—熵—生态系统"关系并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本文融合注重使用价值及其相关物质存量/流量分析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和客观运作视角分工基础上的使用价值研究,围绕物质稀缺性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使用价值及其与交换价值的互动,发展价值中立的客观资源生产力层面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本文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将其围绕人类社会及其劳动生产力的劳动价值论拓展为可兼容自然界及其客观资源生产力的广义"劳动"价值论;亦通过客观使用价值与稀缺性的关联,将原偏重主观的经济科学发展为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正刚 李晓 田军
可持续发展关键障碍源自于拒绝使用价值及其相关绝对规模与结构研究的罗宾斯之经济科学,相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需要阐明"使用价值—熵—生态系统"关系并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本文融合注重使用价值及其相关物质存量/流量分析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和客观运作视角分工基础上的使用价值研究,围绕物质稀缺性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使用价值及其与交换价值的互动,发展价值中立的客观资源生产力层面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本文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将其围绕人类社会及其劳动生产力的劳动价值论拓展为可兼容自然界及其客观资源生产力的广义"劳动"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冠清
本文首先对MEGA2这一"里程碑"事件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以MEGA2提供的文本文献为基础,结合MEGA2重要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对恩格斯称之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新历史观、劳动价值论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进行了重新解读。研究发现:(1)新历史观产生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语境之中,但本身并不是一个哲学命题。以新历史观诞生为标志,马克思实现了从"哲学批判"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转变。(2)生产方式并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交往形式、交往关系等也不是"生产关系"的同义语,新历史观包含着政治经济学核心范畴的建立。(3)新历史观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被误读为"生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冠清
四、通向分配正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新历史观,实现了从哲学批判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转变。与此同时,马克思也从早期对劳动价值论"断然否定"转向了"完全肯定"~①,并以新历史观为基础,建立了"逻辑与历史一致"的价值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包含着对价格背后原因的本质解释,而且还揭开了单靠"异化劳动"哲学思辨无法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学军 彭纪生
经济主义是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在把经济或者财富设定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时,忽略了人的本质需求与自然的客观规律,其强调经济理性、崇拜市场力量,迷信无限增长的特点必然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以自然资本化、技术改良与自由市场为主要策略的西方生态经济学并没能突破经济主义的窠臼,依然是在经济效益统摄生态效益的逻辑之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与强化。以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经济主义批判出场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对"共同体福祉"的追求提出了以"共同体经济学"、"有机经济学"、"厚道经济学"为基本要素的新的生态经济观,其对于我国创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冰
<正>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长久以来一直保持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洞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发展,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马克思本人思想的变化、发展中去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要着重关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开创过程中的思想转变,这是从方法论层面正确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前提。只有解决了方法论的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转向才算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联 崔苧心
人民币长期升值的根源在于中国相对他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综合运用和比较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所演绎的汇率理论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汇率模型的基础上,文章试图采取有别于传统研究的视角,探索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汇率变动的内在逻辑。从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角度,文章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主要贸易伙伴国与中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以及各经济体内部的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等变量对汇率变动的影响。结论显示:第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一国货币升值的根本动力,不管是贸易部门还是非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能平稳提升一国的汇率水平,人民币升值的根源即在于此;第二,受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汇率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巴—萨效应在中国及所选取的经济体样本内均不显著,而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则对人民币升值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第三,一国包括开放程度、人均GDP增长率在内的基础变量也会对汇率变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提升货币价值、吸引国际资本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冠清
对于社会发展究竟是否存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学术界分歧依然严重。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的认知根深蒂固的原因外,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马克思的手稿、书信和著作寻章摘句的论述方法,不足以征服反对者,因为反对者同样可以找到反证,这些反证不仅在马克思1846年12月28日致安年科夫的信中存在,在《哲学的贫困》中存在,而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资本论》中同样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全面性、完整性、客观性、过程性"特征为重新解读"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创造了条件。抛弃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通过考证不难发现,唯物史观核心命题"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贯穿于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到《资本论》的始终。正确理解关键范畴"生产方式"不仅可以消除"反证"问题,而且也助于从"生产力决定论"中走出。重新解读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岭 唐昱茵 胡天禛 邵岩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要求。稳步推进共同富裕需要科学的经济理论指导。本文通过比较新古典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种经济学理论蕴含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发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几乎没有为探讨共同富裕留下空间,而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新卡莱茨基模型虽然为探讨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洞见,但其操作方案在本质上是分配视角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偏离了马克思强调的“生产视角”的优先性原则。以“劳动纪律-总需求”模型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模型,综合了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是真正回归马克思的生产视角的理论模型,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明生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其实质是深化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研究马克思必须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必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演进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佳楠
中国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而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对我国如何成功推动这一发展进程基本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为此,我国知名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倾注其十年积累的思想撰写《马克思中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一书,全面、系统、深入地总结和分析马克思中观经济学理论和思想,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高的
关键词:
中观经济学 马克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新宇
中国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经济结构也不断趋向科学合理,"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不断吸收、借鉴的重要对象。这一切都源于我国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不断创新和现代化改革的现实需求,在踽踽前行中艰难地探索。创新是持久而非一蹴而就的,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持续保持着虚心向学的心态,一方
关键词:
经济学 马克思 FG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龙晓菲 方太坤 罗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全面梳理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70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重要贡献,深入研究7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困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第八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