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4)
- 2023(7343)
- 2022(6127)
- 2021(5781)
- 2020(4693)
- 2019(10879)
- 2018(11088)
- 2017(18459)
- 2016(11401)
- 2015(12920)
- 2014(13311)
- 2013(12252)
- 2012(11508)
- 2011(10775)
- 2010(11011)
- 2009(10009)
- 2008(9896)
- 2007(8972)
- 2006(7902)
- 2005(7436)
- 学科
- 济(31779)
- 经济(31728)
- 管理(27074)
- 业(22627)
- 教育(20719)
- 企(19711)
- 企业(19711)
- 中国(16317)
- 学(14071)
- 理论(12113)
- 方法(11965)
- 财(10008)
- 数学(9173)
- 数学方法(8974)
- 农(8737)
- 制(8627)
- 教学(7730)
- 体(7462)
- 业经(7336)
- 融(6232)
- 发(6230)
- 金融(6225)
- 银(6124)
- 银行(6091)
- 和(5972)
- 行(5858)
- 技术(5832)
- 务(5803)
- 财务(5773)
- 财务管理(5759)
- 机构
- 大学(157490)
- 学院(150698)
- 研究(61563)
- 济(48724)
- 经济(47229)
- 管理(47086)
- 中国(40054)
- 理学(39955)
- 理学院(39300)
- 科学(38798)
- 管理学(38198)
- 管理学院(37895)
- 京(37086)
- 所(32721)
- 教育(32278)
- 范(30920)
- 师范(30568)
- 研究所(29821)
- 农(28714)
- 中心(25673)
- 江(25605)
- 师范大学(25190)
- 财(24773)
- 北京(24573)
- 业大(23275)
- 农业(22852)
- 院(22619)
- 技术(22408)
- 州(19557)
- 财经(18729)
- 基金
- 项目(96590)
- 科学(75721)
- 研究(74189)
- 基金(65550)
- 家(58887)
- 国家(58244)
- 科学基金(47245)
- 教育(42591)
- 社会(42308)
- 社会科(39454)
- 社会科学(39443)
- 省(38764)
- 划(36032)
- 基金项目(32803)
- 编号(32510)
- 自然(31034)
- 成果(30353)
- 自然科(30263)
- 自然科学(30248)
- 自然科学基金(29717)
- 资助(27201)
- 课题(26829)
- 重点(23965)
- 部(22738)
- 年(21967)
- 发(21450)
- 创(20012)
- 项目编号(19883)
- 性(19520)
- 教育部(19479)
共检索到248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问题是教育基本理论所要探索的基本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结合的原则,顾明远先生对我国以往的教育本质论争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理论评析,认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提高生命的质量与提升生命的价值,发挥每一个孩子的潜能。从这种教育本质观出发,顾明远先生对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种种反教育行为进行了深刻批判,彰显了教育工作的价值理性与价值理想。基于这种教育本质观,顾明远先生对教育价值的全面性和复杂性进行了理论阐述,着重分析了教育的社会价值与育人价值的统一性,并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等价值取向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顾明远先生有关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的精辟论述,构成其教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时期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广泛和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顾明远 教育本质 教育价值 教育改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处在边缘之地的教育人类学是在人类学与教育学的对话交融中生成发展的。教育人类学的原点性、本体性问题至少有三个:一是人类为什么需要教育人类学?二是谁需要教育人类学?三是人类需要教育人类学做什么?完成什么使命?三大问题互有内在关联,它们的提出和解决可以让教育人类学在人类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中有所作为,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原点 本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是"回到事情本身"。回到事情本身的方式是本质直观,是超越经验意见而到达本质观念。教育学研究中的现象学却把狭隘的经验主义奉为圭臬,把现象学的研究当作经验主义、现象主义的描述,放弃了对于本质的直观,不承认"本质"或"本原"的存在,放弃了对实在之本质的思想和对观念实在的本质考察,遮蔽了在教育现象中看不到的事情,把那些只能直观的部分如观念的教育本质等实在遗忘掉,这其实是对现象学的背弃。回到教育事情本身,就是按教育之所以是的方式去看教育。教育现象学不是研究方法,而是研究理念,是本质性的研究精神。"回到教育事情本身",以教育的是其所是,是其所应是,来研究教育事情的本质,这样才能切中教育本身...
关键词:
胡塞尔 教育现象学 经验 本质直观 本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树培
儿童背负了太多的希冀和压力,本该单纯烂漫、充满好奇与活力的儿童被成人诸多自以为是的良好期望压缩成了"微型大人"。本文从这些惯常的行为和态度入手,分析童年的独特地位,儿童的创造欲和精彩观念的意义,对儿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熏陶和养成之价值。教育只有回归儿童本身,其本质和功用才能得以体现和彰显。
关键词:
儿童 童年 创造 道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中"以人为本"是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思想。这一基本思想反映在他关于教育本质、师生关系、知识教学、人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中。在有关这些问题的论述中,他始终坚持将"人"作为重要的核心和最终的目的。顾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以及所有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的其他人。顾明远先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超越了教育思想史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等理论简单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水平,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水平上科学而深刻地揭示了教育过程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旭东 李育球
顾明远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学科建设思想也十分丰富。在马克思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顾先生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学科建设思想。它具体包括:教育学的实践目的论;教育学的人本对象论;教育学的哲社属性论;教育学的开放视角与方法论;教育学的时代发展论;教育学的多维建制论。
关键词:
顾明远 教育学 教育学科建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于颖 沈蕾娜
顾明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和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教师教育思想是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顾明远先生教师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对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以归纳与分析,以期对我国当下的教师教育改革有所助益。
关键词:
顾明远 教师教育 学术思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毅
他致力于教育的比较研究,因为他期待着中国教育的改革与进步;他将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经历当作快乐的体验,因为他始终怀有一颗“爱生”之心;他带领着中国最大的群众性教育学术团体,构建起学者与政府对话的平台;他一生都在实践和研究教育,享受着探索的困惑与喜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丽丽
在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60—70年代具有转折意义。该时期德国教育人类学的本体性、原点性问题有三个:一是教育学为何需要教育人类学?二是教育学需要教育人类学实现何种使命?三是教育人类学如何实现其自身使命?在三大问题的相互影响下,德国教育人类学的核心研究对象、学科使命得以更新与扩展,在与核心研究对象不同层次的适切性选择中,德国教育人类学出现了思辨方法论与经验研究方法论的结合,引发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学科关系的更新与调整。
关键词:
德国教育人类学 本体性 方法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美德 丁瑞常 滕珺
顾明远是中国比较教育学的重要奠基人,且以卓越的方式展示了这一学科如何服务于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转型。他曾在改革开放初期,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视角,通过比较分析西方国家的教育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生产对教育提出的需求,是同时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规律。他毕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的教育如何能恰当地学习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经验,但又有着选择性重振中国文化传统以支持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强烈意识,鼓励中国教育学者去探索自己教育模式的文化基础,并向世界阐明中国文化遗产的优势。
关键词:
顾明远 比较教育 现代教育 文化传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顾明远先生基于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并建立了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且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探讨、研究复杂的教育问题。他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对学生的挚爱。顾先生学贯中西,通晓古今,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基,而又融入国际文化之视野,引领并构建了教育研究的文化范式。他是终身学习者的典范,教育思想也因此具有了发展性、开放性、创新性、批判性和现代性。
关键词:
顾明远 现代教育 文化范式 终身学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教育是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社会活动。它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依归,在展现其社会价值和功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术传统,饱含浓郁的人文气质和道德品格。近代以来,专业化的教育研究范式渐趋成熟,研究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的学术研究被误读,甚至被窄化为专业化的教育研究的现象。在扬弃近代以来专业化的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要回归教育的学术传统,这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也是教育实践的呼唤。
关键词:
教育学术 传统 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应强 李均
改革开放以来,顾明远积极支持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大力倡导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推动了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比较高等教育学的创建,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高等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大学的本质、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充分体现了大格局、前瞻性、使命感等特征,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顾明远 高等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若谷
学生的幸福成长既是学校教育的价值承担和价值使命,也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终极关怀,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价值本体。其有效路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和价值论基础,重塑学校教育价值的本体论担当;培育学生幸福能力,促进学生幸福观的转型建构;提升教师的幸福感知力和幸福观,践行于教育教学中;积极营造学生幸福成长的学校教育环境,构建以学生幸福成长为价值目标的学校文化。
关键词:
幸福成长 价值本体 回归路径 价值建设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顾明远文集》收录了顾明远先生2018年以前的文稿。2018年以来,顾先生又写了数十篇教育时评和随笔,把它们和文集遗漏的一些小文章辑成《泥土集》,《泥土集》与早年出版的《杂草集》《野花集》《绿叶集》共同反映了他七十余年的教育人生。顾先生谦称自己在教育理论上没有什么建树,只是做了一些杂事,有如泥土、
关键词:
顾明远 教育论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