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7)
- 2023(4270)
- 2022(3387)
- 2021(3508)
- 2020(2582)
- 2019(6176)
- 2018(6247)
- 2017(9138)
- 2016(6449)
- 2015(7313)
- 2014(7358)
- 2013(6335)
- 2012(6025)
- 2011(5585)
- 2010(5859)
- 2009(4800)
- 2008(4608)
- 2007(4094)
- 2006(3751)
- 2005(3525)
- 学科
- 教育(19400)
- 济(12272)
- 经济(12257)
- 中国(11137)
- 管理(8022)
- 教学(7830)
- 理论(7803)
- 学(6161)
- 地方(5358)
- 业(5340)
- 农(4732)
- 发(4416)
- 学法(4294)
- 教学法(4294)
- 发展(3910)
- 展(3787)
- 研究(3696)
- 学理(3649)
- 学理论(3649)
- 思想(3624)
- 革(3559)
- 政治(3547)
- 企(3445)
- 企业(3445)
- 改革(3341)
- 思想政治(3301)
- 政治教育(3301)
- 治教(3301)
- 德育(3268)
- 高等(3257)
- 机构
- 大学(73878)
- 学院(70003)
- 研究(31444)
- 教育(27839)
- 范(22137)
- 师范(22037)
- 科学(18871)
- 师范大学(18497)
- 京(18397)
- 济(17093)
- 中国(16996)
- 管理(16630)
- 经济(16287)
- 所(15568)
- 职业(14142)
- 研究所(14095)
- 技术(13846)
- 理学(13433)
- 江(13310)
- 理学院(13078)
- 北京(13046)
- 中心(13034)
- 管理学(12485)
- 管理学院(12306)
- 院(11739)
- 州(10772)
- 教育学(10649)
- 农(10274)
- 职业技术(9779)
- 研究院(9214)
- 基金
- 项目(43670)
- 研究(40205)
- 科学(34509)
- 教育(27995)
- 基金(25841)
- 家(22455)
- 国家(22071)
- 社会(20694)
- 编号(19756)
- 成果(19124)
- 社会科(19111)
- 社会科学(19109)
- 省(18572)
- 划(18452)
- 课题(18163)
- 科学基金(17167)
- 年(15880)
- 规划(12688)
- 基金项目(12488)
- 重点(12049)
- 度(11237)
- 部(11076)
- 项目编号(11003)
- 发(10988)
- 性(10933)
- 研究成果(10297)
- 资助(10205)
- 教育部(9975)
- 年度(9901)
- 一(9664)
共检索到126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娄进
所谓“五还给”,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改还给教师,把学校还给校长,把质量评估还给专家,把教育评价还给社会”。这是青羊教育顺应新课程改革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而提出的新理念,是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实施人本管理的一次全新探索,其实践必将导致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由内而外的全方位的观念变革与制度创新,也必将促进区域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是"回到事情本身"。回到事情本身的方式是本质直观,是超越经验意见而到达本质观念。教育学研究中的现象学却把狭隘的经验主义奉为圭臬,把现象学的研究当作经验主义、现象主义的描述,放弃了对于本质的直观,不承认"本质"或"本原"的存在,放弃了对实在之本质的思想和对观念实在的本质考察,遮蔽了在教育现象中看不到的事情,把那些只能直观的部分如观念的教育本质等实在遗忘掉,这其实是对现象学的背弃。回到教育事情本身,就是按教育之所以是的方式去看教育。教育现象学不是研究方法,而是研究理念,是本质性的研究精神。"回到教育事情本身",以教育的是其所是,是其所应是,来研究教育事情的本质,这样才能切中教育本身...
关键词:
胡塞尔 教育现象学 经验 本质直观 本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树培
儿童背负了太多的希冀和压力,本该单纯烂漫、充满好奇与活力的儿童被成人诸多自以为是的良好期望压缩成了"微型大人"。本文从这些惯常的行为和态度入手,分析童年的独特地位,儿童的创造欲和精彩观念的意义,对儿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熏陶和养成之价值。教育只有回归儿童本身,其本质和功用才能得以体现和彰显。
关键词:
儿童 童年 创造 道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小学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畔,创办于1946年,是区城内一所享有传统声誉的中心小学。学校拥有厚实的文化积淀和雄厚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稳健扎实,在艺术、体育、文化、社套实践等领域拥有众多特色办学项目。近年来,学校以办家门口的好学校为宗旨,在"来,让我们为儿童而活!"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以课程实践为切入点,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统整为具有校本特点的阿波罗课程,使儿童乐学、趣学、主动地学、有效地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宇
2011年12月8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再次下调欧元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1%,这是欧洲中央银行2011年的第二次降息。2011年以来,欧洲中央银行先是两次加息,后是两次降息,最终货币政策回到原点,即欧元利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教育是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社会活动。它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依归,在展现其社会价值和功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术传统,饱含浓郁的人文气质和道德品格。近代以来,专业化的教育研究范式渐趋成熟,研究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的学术研究被误读,甚至被窄化为专业化的教育研究的现象。在扬弃近代以来专业化的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要回归教育的学术传统,这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也是教育实践的呼唤。
关键词:
教育学术 传统 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伟
由于杜威的缘故,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在美国教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而独特的象征意义。然而1996年,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却被迫停办了。本文通过回顾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的办学历史,分析了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在不同时期所采用的教育研究范式。透过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的兴衰,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研究应该遵循什么学术标准、采用哪种研究范式。
关键词:
芝加哥大学 教育学院 教育研究范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澄宇
回到生活世界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构成了语文教育理论探索的重要路向。生活世界包含了"前世界""东西"的存在,蕴含了对生活世界本身"超越"的可能。对生活世界的"凝视"与"表达"构成了语文的基础;生活世界中"他人"的存在建构了语文的基本结构;对生活世界的反思使我们在面对"吕叔湘之问"时,对语文和语文教育走向美学这一纯粹的"凝视"与"表达"方式,持审慎的态度。
关键词:
语文教育理论 生活世界 现象学观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其实质是“让人回到教学”的教学哲学的变革。人回到教学的根本就是让“身体”回到教学。本文在追索教学中身体从放逐到回归的历程的基础上,探求把学生的身体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相互作用作为教学的起点、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身体认知和逻辑认知的协调发展的意蕴,旨在通过身体的教学,把教室与自然、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师生作为“陌生人”直面事物本身,进行教学探险之旅的实践,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身体 知觉现象学 教学哲学 教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敬威 苏慧丽
对未来教育的预测是OECD国家所关注的重要教育议题。OECD于2020年发布了《回到教育的未来:OECD关于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报告,提出未来教育可能遵循非线性发展趋势而出现多重可能图景的理念。报告以现代化的延续与中断、教育的新目标与旧结构、全球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变革中的创新与风险规避、技术的潜能与现实导向、教学形式中的虚拟与面对面以及知识获取的学习与教育手段七维矛盾为分析视角;以学校与学校教育、教师与教学过程、教育行政与治理三类关键要素为坐标,通过对不同导向的要素组合进行归类与预测。进而构想了分别以大规模学校教育扩展、教育外包、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圈建立、无边界学习为特征的四种未来教育的可能图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春 张爽
学校发展不只意味着作为一个组织的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必须以"学校"这一类组织的性质与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与旨趣。目前学校发展中出现了"发展"与"目的"的分离、"好学校"与"好教育"的分离。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专业精神与教育精神的重建,如此,教师才能不仅成为学校发展与变革的代理人,更是学校变革的自觉发起者。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处在边缘之地的教育人类学是在人类学与教育学的对话交融中生成发展的。教育人类学的原点性、本体性问题至少有三个:一是人类为什么需要教育人类学?二是谁需要教育人类学?三是人类需要教育人类学做什么?完成什么使命?三大问题互有内在关联,它们的提出和解决可以让教育人类学在人类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中有所作为,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原点 本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彬 刘海燕
我国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分布不均,教育财政资金短缺的现象不仅表现在贫困乡村,而且在西部中心城市也同样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经费困难。本研究在对青羊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支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样本学校的收支情况进行了细致和准确的分析后,指出出西部中心城区存在的困难,通过系统的分析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工作思路。
关键词:
西部中心城区 义务教育 教育经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问题是教育基本理论所要探索的基本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结合的原则,顾明远先生对我国以往的教育本质论争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理论评析,认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提高生命的质量与提升生命的价值,发挥每一个孩子的潜能。从这种教育本质观出发,顾明远先生对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种种反教育行为进行了深刻批判,彰显了教育工作的价值理性与价值理想。基于这种教育本质观,顾明远先生对教育价值的全面性和复杂性进行了理论阐述,着重分析了教育的社会价值与育人价值的统一性,并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等价值取向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顾明远先生有关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的精辟论述,构成其教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时期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广泛和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顾明远 教育本质 教育价值 教育改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誉嘉 魏玉平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大学生实践育人形式,构建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对于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阐释"文本"到"人本"教育范式转换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传统的实践育人的现状,阐述了新时代构建本位立交式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的必要性,探讨了新时代本位立交式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构建的基本内容,创新性地探索构建了本位立交式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文本”到“人本” 范式 实践育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