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6)
- 2023(16192)
- 2022(13849)
- 2021(13199)
- 2020(10789)
- 2019(24935)
- 2018(24752)
- 2017(46674)
- 2016(25466)
- 2015(28684)
- 2014(28838)
- 2013(28387)
- 2012(26284)
- 2011(24006)
- 2010(23876)
- 2009(22075)
- 2008(21409)
- 2007(18827)
- 2006(16472)
- 2005(14221)
- 学科
- 济(102194)
- 经济(101994)
- 管理(67709)
- 业(66764)
- 企(52104)
- 企业(52104)
- 方法(45448)
- 数学(38635)
- 数学方法(38234)
- 农(36439)
- 中国(31238)
- 财(25432)
- 业经(24741)
- 农业(23885)
- 学(23591)
- 制(20979)
- 地方(19908)
- 贸(19030)
- 贸易(19021)
- 易(18555)
- 理论(17592)
- 和(16688)
- 银(16677)
- 银行(16632)
- 行(15982)
- 融(15937)
- 金融(15929)
- 体(14946)
- 环境(14867)
- 教育(14782)
- 机构
- 大学(363629)
- 学院(360351)
- 济(146097)
- 经济(142982)
- 管理(139194)
- 研究(128267)
- 理学(120578)
- 理学院(119153)
- 管理学(117041)
- 管理学院(116372)
- 中国(95679)
- 科学(79049)
- 京(78225)
- 财(66022)
- 所(64659)
- 农(64467)
- 研究所(59215)
- 中心(57240)
- 业大(55095)
- 财经(52955)
- 江(51701)
- 农业(49794)
- 北京(49711)
- 范(49488)
- 师范(49008)
- 经(48422)
- 院(46094)
- 经济学(44485)
- 州(41520)
- 经济学院(40019)
- 基金
- 项目(248701)
- 科学(195565)
- 研究(182220)
- 基金(181541)
- 家(159180)
- 国家(157819)
- 科学基金(134230)
- 社会(116518)
- 社会科(109591)
- 社会科学(109561)
- 基金项目(95760)
- 省(94741)
- 自然(86070)
- 自然科(84102)
- 自然科学(84081)
- 教育(83293)
- 自然科学基金(82579)
- 划(80916)
- 资助(74538)
- 编号(73512)
- 成果(61234)
- 部(55868)
- 重点(55598)
- 发(52804)
- 课题(51166)
- 创(51018)
- 国家社会(48294)
- 教育部(47780)
- 创新(47566)
- 科研(47402)
- 期刊
- 济(161637)
- 经济(161637)
- 研究(108658)
- 中国(73056)
- 农(63224)
- 学报(61500)
- 科学(56202)
- 管理(49560)
- 财(48555)
- 大学(46655)
- 学学(43810)
- 农业(42990)
- 教育(42809)
- 融(31796)
- 金融(31796)
- 技术(28879)
- 业经(26895)
- 财经(25923)
- 经济研究(25840)
- 经(22252)
- 问题(21245)
- 业(20835)
- 图书(18811)
- 版(18619)
- 科技(17308)
- 理论(16614)
- 世界(16401)
- 贸(16228)
- 技术经济(16148)
- 业大(15991)
共检索到533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伟 刘守英 周飞舟 贺照田 熊春文 狄金华
我们讨论相关的议题包含着我们对当下乡村以及乡村研究的某种忧虑和不安。它让我们反思,乡村的问题与乡村发展是否仅仅只是乡村的问题,或者仅仅只是一个局部的、区域性的议题。这种反思承载着我们对仅仅把乡村视为一个局部的议题感到不安。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令我们思考古人"小乱避城、大乱避乡"背后的蕴意。在城市风险加剧之际,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乡村对于中国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整体性视野 工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春林 张新文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公共服务供给都呈现出碎片化的形态。本文在搜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碎片化的特征,将我国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分为制度隔离型、资源匮乏型和府际竞争型。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存在三大问题,即缺乏协作导致的效率低下、疏于规范导致的胡乱摊派和政绩导向导致的供需不符。依据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了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治理路径和治理框架,确定各个主体的行为边界,实现乡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性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耿永志
农村社会领域的问题是动态的、复杂的,原有研究具有明显"碎片化"的倾向,研究农村社会治理需要一个更加广泛的研究视角,需要把农村社会治理放在一个综合的、动态的环境中来分析,需要把农村社会治理放在制度框架有机体中来分析。当前,"五位一体"的综合建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基本制度、体制和机制之间的有机统一,为研究和分析农村社会治理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整体性研究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耿永志 张秋喜
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之一,整体性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很大意义。乡村治理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助推器"、生态宜居的"保护器"、乡风文明的"粘合剂"、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生活富裕的"发酵剂"。乡村治理仍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为乡村治理的作用被低估,乡村治理工作呈现碎片化,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现实需求相脱节,创新活力不足。因此,应当把乡村治理放在乡村振兴战略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整体性思维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弥补乡村治理短板,推动农村全面振兴。围绕"三农"现实需求,强化组织,增强乡村治理的针对性,加强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善治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昭晞
对外开放30年,展示了中国利用外部资源将中国区位优势与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相结合整体性战略布局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整体性引资战略经历了从规模到质量的历史进程:从"以市场换技术"到利用外部资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全球分工体系中从制造业内部的产业升级向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延伸;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从审批环节严格把关到生产过程中发挥外资企业开发和使用环保技术的正效应;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秀军
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难题的破解,有"内因—微观"与"外因—宏观"两种主要思路,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偏失,前者或失之于微,后者或失之于空。"宏微断裂"、"内外分裂"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难题的主要根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视野为融通两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整体性视野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也有着深厚的教育学根据。"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为整体性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实效提升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整体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振 古周洋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据人口主体的国家,乡村变革成为20世纪中国革命的基本路径。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展开的革命政治实践及其创造性,已得到充分研究。但孕育于晚清而兴盛于民国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同样也是复杂而重要的思想与实践。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解放战争的推进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为政治力量的乡村建设派与乡建运动似乎已宣告“失败”。而随着1990年代以来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与“三农”危机凸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振 古周洋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据人口主体的国家,乡村变革成为20世纪中国革命的基本路径。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展开的革命政治实践及其创造性,已得到充分研究。但孕育于晚清而兴盛于民国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同样也是复杂而重要的思想与实践。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解放战争的推进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为政治力量的乡村建设派与乡建运动似乎已宣告“失败”。而随着1990年代以来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与“三农”危机凸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詹国辉 张新文
农村水利设施的有效供给是实现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载体。通过梳理公共品整体性供给与社会资本的既有文献,进而以博弈论诠释农村水利设施整体性供给的行为选择。同时建构出社会资本对农村水利设施整体性供给的Logit回归模型,借助于CFPS中关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数据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存量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整体性供给起到积极作用,其中社会网络、社会参与以及农户个体特征对整体性供给产生显著影响。为此,通过营造农民整合参与的有利环境,增强农村社会资本的建设,有效培育和发展农村精英,以此来实现农村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詹国辉 张新文
农村水利设施的有效供给是实现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载体。通过梳理公共品整体性供给与社会资本的既有文献,进而以博弈论诠释农村水利设施整体性供给的行为选择。同时建构出社会资本对农村水利设施整体性供给的Logit回归模型,借助于CFPS中关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数据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存量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整体性供给起到积极作用,其中社会网络、社会参与以及农户个体特征对整体性供给产生显著影响。为此,通过营造农民整合参与的有利环境,增强农村社会资本的建设,有效培育和发展农村精英,以此来实现农村水利设施整体性供给的有效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怡俊 黄海峰
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在政治维度、社会维度、经济维度上呈现碎片化状态,具体体现为行政权力划分不明晰、治理主体单一且主体间缺乏互补协同、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碎片化特征严重制约着农村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导致其供给水平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面对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供需张力,在整体性治理理念下,以社会影响力债券作为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基础,该机制通过协调层级政府部门间的权责配置,整合多元治理主体的资源优势,拓宽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资金渠道,从而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问题,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文
"整体性扶贫"是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和实践的本土经验总结,使得扶贫开发中的一切"整合"得到落实。"整体性扶贫"的命名来源于西方前沿的公共治理"整体性政府"理论,然而,尽管都强调公共问题治理中的"多元整合",但"整体性扶贫"与"整体性政府"仍存在着本质差异。差异具体体现在二者的产生背景以及中国政府在多元整合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差异来源于中西方制度体制以及政治文化的不同。因而,可以说,"整体性扶贫"是中国政府的创新,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治理模式,而不是盛行于西方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拷贝。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文
"整体性扶贫"是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和实践的本土经验总结,使得扶贫开发中的一切"整合"得到落实。"整体性扶贫"的命名来源于西方前沿的公共治理"整体性政府"理论,然而,尽管都强调公共问题治理中的"多元整合",但"整体性扶贫"与"整体性政府"仍存在着本质差异。差异具体体现在二者的产生背景以及中国政府在多元整合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差异来源于中西方制度体制以及政治文化的不同。因而,可以说,"整体性扶贫"是中国政府的创新,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治理模式,而不是盛行于西方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拷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荣 刘毅
依循整体性治理理论进行审视后发现,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存在"职能碎片化"、"责权碎片化"、"协作碎片化"、"公共政策碎片化"等问题,需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再造组织结构"、"推动协同治理"、"改善决策机制"4个方面进行系统性、整合性的创新。
关键词:
县级政府 社会管理创新 整体性治理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陈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短板",碎片化已成为制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症结,而整体性治理理论可以为应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碎片化难题带来启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碎片化具体表现为供需脱节,供给部门林立交错,供给方式多轨并存、杂乱无序等。而"对上负责"的文化行政理念,跨部门整合改革滞后,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不适应合作实践发展要求是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碎片化的主要原因。对此,应确立需求导向的治理理念及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健全跨部门无缝隙协同系统,并将增强合作治理能力作为政府职能调整的发力点,进而破解碎片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碎片化 整体性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