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2)
2023(15058)
2022(13066)
2021(12374)
2020(10347)
2019(23955)
2018(23798)
2017(45583)
2016(24661)
2015(27789)
2014(27791)
2013(26881)
2012(24382)
2011(21733)
2010(21440)
2009(19330)
2008(18436)
2007(15722)
2006(13359)
2005(11195)
作者
(69061)
(57397)
(56872)
(54167)
(36381)
(27458)
(26045)
(22823)
(21919)
(20064)
(19616)
(19063)
(18195)
(17817)
(17720)
(17426)
(17215)
(17148)
(16415)
(16250)
(14115)
(13970)
(13840)
(13202)
(12811)
(12640)
(12597)
(12590)
(11484)
(11401)
学科
(93479)
经济(93361)
管理(72652)
(67227)
(56379)
企业(56379)
方法(46003)
数学(39632)
数学方法(39067)
(26002)
(24305)
中国(23931)
(22033)
业经(21225)
地方(18228)
理论(17615)
农业(17453)
(17260)
技术(16139)
(16033)
贸易(16026)
(15709)
(15553)
(15358)
财务(15275)
财务管理(15242)
企业财务(14398)
环境(14301)
(13697)
(13533)
机构
大学(340702)
学院(338694)
管理(138178)
(129771)
经济(126903)
理学(120956)
理学院(119658)
管理学(117372)
管理学院(116758)
研究(108568)
中国(78923)
(71241)
科学(68769)
(58577)
(54448)
(52778)
业大(52401)
中心(50144)
研究所(48608)
财经(47894)
(47624)
(45353)
师范(44847)
北京(43977)
(43819)
农业(42752)
(40196)
(38682)
经济学(38394)
技术(36847)
基金
项目(243570)
科学(191991)
研究(177848)
基金(176961)
(154238)
国家(152961)
科学基金(132285)
社会(111091)
社会科(105144)
社会科学(105118)
(95431)
基金项目(94396)
自然(87245)
自然科(85245)
自然科学(85222)
自然科学基金(83650)
教育(82892)
(80462)
编号(73036)
资助(72375)
成果(58525)
重点(54097)
(53594)
(50928)
(50821)
课题(49636)
创新(47432)
科研(46928)
教育部(46168)
大学(45618)
期刊
(134572)
经济(134572)
研究(94030)
中国(61246)
学报(55294)
科学(50104)
管理(49721)
(48854)
(44226)
大学(42250)
教育(40320)
学学(39634)
农业(33905)
技术(30609)
(23906)
金融(23906)
业经(23617)
财经(22327)
经济研究(21309)
图书(19144)
(19058)
问题(17558)
科技(17154)
(16773)
(16282)
理论(16121)
技术经济(15563)
实践(14918)
(14918)
商业(14676)
共检索到473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晓倩  
回任知识转移扮演着促进跨国公司获取国际经营所需新知识,进而提升竞争能力的关键角色;其过程会受到回任知识特性,回任人员和公司其他人员的知识发送、接受动机、能力,以及转移情景、转移渠道所构成的转移环境的影响。从个体—组织匹配的视角分析,一致匹配使得回任知识对企业可能更具价值,能够提高知识发送、接受动机;组织工作要求与个人能力匹配,在回任知识转移过程中意味着发送、接受知识的双方具有相应的能力;个人需求与组织供给匹配,在回任知识转移过程中意味着转移情景、转移渠道要与回任知识固有特性相匹配。高个体—组织匹配水平有助于回任知识成功转移,其中,一致匹配具有关键决定性作用。基于前述理论框架,本文对S公司驻外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东普  
基于沟通匹配视角,对个体间知识转移过程相关的媒介选择、认知匹配、吸收能力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个体间知识转移过程整合模型。认为个体间知识转移绩效受个体认知与媒介选择匹配、知识特征与媒介选择匹配、个体吸收能力及参与知识转移的个体态度的综合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罗岭  王娟茹  
回任人员从外派任务中获取的国际知识和资源对跨国公司全球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明晰国际知识在回任情境中的转移过程,在回顾一般知识转移过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关键事件法归纳提出了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过程的四阶段模型,即准备阶段、开始阶段、实施阶段和整合阶段,指出了各参与者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和任务。最后,基于该过程模型,给出了促进回任人员知识转移的管理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荷锋  周伟伟  
关键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娟茹  
提出了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行为的三个影响因素,即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动机和知识转移机会,探讨了三因素与知识转移行为的关系,以156位回任人员为调查对象,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行为的三个影响因素均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和显性知识转移行为有显著影响,隐性知识转移行为对显性知识转移行为有显著正面影响;知识转移能力对显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大于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知识转移动机和知识转移机会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大于对显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岭  王娟茹  
为实证研究回任人员情感承诺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探讨知识传播动机和人际信任倾向在上述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并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对全国不同地区的26家跨国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127份有效问卷。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感承诺对回任人员知识传播动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且知识传播动机对知识转移产生正向影响;知识传播动机在情感承诺与知识转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人际信任倾向在知识传播动机与知识转移之间起着调节作用。拔靴法分析结果表明:人际信任倾向越强,知识传播动机在情感承诺与知识转移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就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晏自翔  卞艺杰  
[目的/意义]着眼于隐性知识的有效性,从隐性知识与其拥有者特征相匹配的视角研究隐性知识转移过程。[方法/过程]首先通过知识有用性和易用性分析,界定隐性知识与使用者的层次匹配关系;其次通过隐性知识转移的动态特征分析,研究隐性知识转移的层次匹配关系;然后基于Herbart形式阶段理论,分析隐性知识转移的动态匹配过程;最后分析隐性知识转移匹配性的影响因素和提升对策。[结果/结论]从知识匹配视角提出了隐性知识的4层次匹配关系,构建了隐性知识转移的"知识建构—知识解构—知识重构"三阶段过程,引入了知识守门人作为隐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倩玲  白云涛  
随着全球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外派回任人员知识转移作为跨国公司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主要理论文献和最新实证研究的回顾和梳理,总结和回顾了外派回任人员知识转移的定义、所转移的知识分类、影响因素以及结果变量,形成包括社会层次、组织层次、工作单元层次、个体层次、工作单元和个体交互层次以及知识特征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过去外派回任人员知识转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为今后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岭  王娟茹  
为了探讨回任人员职业成长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本文构建了回任人员职业成长、情感承诺与知识转移的关系模型,识别了情感承诺与知识转移关系中的调节变量,即转移机会。对六个城市的26家跨国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162份有效问卷。多元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升职速率、报酬增长、业务能力进步和网络能力发展对知识转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感承诺在报酬增长、业务能力进步、网络能力发展与知识转移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升职速率与知识转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转移机会正向调节情感承诺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娟茹  杨瑾  
本文以跨国公司的回任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导师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探讨了工作适应及主观幸福感在导师制与知识转移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220位回任人员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导师制对工作适应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工作适应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同时工作适应在导师制与知识转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观幸福感在导师制与工作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且主观幸福感越强,工作适应在导师制与知识转移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就越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倩玲  白云涛  
随着全球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外派回任人员知识转移作为跨国公司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主要理论文献和最新实证研究的回顾和梳理,总结和回顾了外派回任人员知识转移的定义、所转移的知识分类、影响因素以及结果变量,形成包括社会层次、组织层次、工作单元层次、个体层次、工作单元和个体交互层次以及知识特征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过去外派回任人员知识转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为今后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娟茹  朱焕亮  
首先将文献元分析与调研访谈分析相结合,识别和提取了影响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的20个因素;然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将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归纳为6类,即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机会、回任匹配、社会支持和知识特性;在此基础上,对6类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对不同维度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六因子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6类因素对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的知识转移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震  孙健敏  
本文从人—情境互动视角出发,考察了员工和组织匹配的类型、程度与上级评定的创新行为(产生创意和实施创意)的关系。对209名员工及其直接主管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和组织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程度与创意产生正相关,与创意实施关系不显著;工作要求和员工能力的匹配程度与创意产生及实施都有显著相关关系;员工需求与工作供给的匹配程度与创意产生及实施均无相关性。本文基于创造力成分理论和动机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卫旗  
本研究检验了组织的社会化策略及个体的社会化策略对"人—组织匹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的"序列/固定"策略、"社会支持"和个体的"行为管理"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员工与组织的价值匹配;组织策略可以影响个体社会化策略,同时个体对匹配重要性的认知及个体社会化策略调节制约着组织策略对"人—组织匹配"的效应。研究为理解"人—组织匹配"的形成发展机制提供了一种"人—组织"互动观的理论框架和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丽  杨春江  
本文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以科研人员为例,提出了工作家庭匹配和平衡的研究模型,包括三个维度的匹配对工作家庭冲突和促进感知的影响,为工作家庭界面提供了一个整合个体、组织、工作和家庭变量相互作用的研究框架。结果证明,匹配与工作家庭冲突负相关,与工作家庭促进正相关,文章据此提出了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